《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10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军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摧毁了大量士兵和整座外城东门,把皇城防线撕开了一条口子,炮兵立刻前进,延伸火力覆盖范围,波斯东部起义联军也结成了简单的军阵向着突破点冲锋,冲锋到了废墟之上,火炮已经开始打击内城,内城比之外城还有许多不如,唐军当初来的时候紧急加固了外城,内城就没有加固,波斯人认为可以突破外城的军队不存在,就没有加固内城。
    七八十颗实心弹砸在了城墙上,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窟窿,第二轮齐射之后,内城墙开始坍塌,火炮改为开花弹四散射击,城内守军损失惨重,杜荷一声令下,东部起义联军开始集团冲锋,带着无与伦比的恨意向着城内进击,与此同时其余三门军队也同时开始攻城,没有配备火炮,只是云梯和井阑,但也足够牵制这里的守军,使得他们无法支援东门,增加破城几率。
    皇城坚持不住了。
    只要有一座门被攻破,剩下的三座就算是再固若金汤也毫无意义了,东门被彻底摧毁了,所以对于其余三座门来说,坚守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老将军虽然带出了一支可以坚韧不拔的抵抗唐军进攻的军队,但是人要是死了,还怎么顽强战斗?唐军的装备和波斯军的装备不在一个等级上,唐军的连弩和火炮完爆波斯军的弓箭和投石机,波斯军在城内的投石机阵地还没有启动,就被唐军一顿火炮轰的彻底完蛋,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老将军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一结局,自然就不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前线军队已经撤不下来了,为了更好的保证皇帝的安全,他只能忍痛舍弃那一支前线抵抗军队,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皇帝的安全撤离赢得时间,他心中非常不忍,可是这是唯一的机会,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办法,民军早就崩溃了,无法战斗了,派去组织民军战斗的人手也不见了踪影。城门外边唐军剧烈的火药爆炸使得所有人都没有生还的希望,老将军一路退却,他所见到的所有人也都在一路退却,没有前进的。
    最后结果已经差不多确定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把皇帝带走,皇帝还不会骑马,只能坐车。老将军给皇帝准备了一辆马车,让皇帝带着他的儿子快上马车,小皇帝居然不要儿子,要带着他的美人,老将军怒极,一剑把那个哭哭啼啼的美人给杀了,小皇帝惊呆了,被老将军一把丢入了马车,连着他的小儿子一起丢入了马车。然后带着不足五百人的铁骑护着马车往西门处奔跑。
    西门是大唐军队驻军最少的一门,也是东部起义联军人数最多的一门,对于老将军而言,突破那群乌合之众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一路上老将军不断地收拢骑兵,驱赶碍事人群,抵达西门的时候,骑兵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丝毫不管不顾其他的事情,只是为了单纯的逃命。把兵力最强的东门唐军抛在身后不管不问,只是一心要突破西门,更关键的是,目前还没有沦陷的两个行省都在西部。
    西门还没有打开,还没有被攻破,城墙上还能看到激烈抵抗的军队。虽然那仅仅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已经崩溃四散奔逃了,亲卫队连续斩了好多人才稳定住局势,老将军的威信体现出效果,又是一千多步军围在了老将军周围。等待老将军的命令,正好,老将军立刻下令开城门,杀出一条血路来,大家都有活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诸军,随我冲锋!
    简简单单几句话,加上身先士卒的勇猛,老将军很快带动了士气,为了活命,不到三千人的军队奋勇的朝着城外近七万东部起义联军冲锋而去,突如其来的冲杀让正在攻城的起义联军猝不及防,第一波军队被杀了个人仰马翻,战斗经验和战斗力的差距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边防兵团虽然仅仅只有三千人不到,却依然把数倍于己的起义军杀得连连败退,老将军趁机组织了骑兵冲锋,亲自护卫着小皇帝的马车在阵中,全力往前冲。
    农民起义军历来就是缺少马军的,更别说是在成立初期,骑着马的人不到一万,而这里的七八万人只有数百人有马,都是领导者一类的人,没有成建制的马队,自然无法阻挡兵锋正盛的边防兵团骑兵,这支骑兵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锥子扎透了起义军仓促组成的防线,老将军的计策再一次成功。
    身后,曾经巍峨而繁华的波斯皇城被浓浓的烟雾笼罩着,喊杀声,叫嚷声,哭嚎声不一而足,剧烈的轰鸣声和震动感穿插其中,汇聚成一曲激昂却残酷的战争进行曲,对于波斯人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对于大唐而言,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当然了,暂时还不能画上句号,因为,罪魁祸首还没有落网。
    波斯皇城西门,突围团队必经之路的路边密林中,王玄策无奈的打了一个哈欠,正在进行的战争他不是不想参与,实在是杜荷不让他参与,杜荷忽悠他,忽悠他说要把这场战役的首功给他,他屁颠屁颠的就接令了,原以为是要率领突击队攻城,结果却是带着一支人数不多的“精锐军队”被安排在这里埋伏,杜荷笑呵呵的告诉他,说这就是首功,你就呆在那里呆着,肯定有功劳自己送上门来。
    王玄策就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军校里,军队里,无论哪里,他都知道,功劳是要自己去争取的,没有自动送上门来的功劳,除非是陷阱。
    倒霉的杜荷,不就是亲耳听到他放了一个屁,然后稍微说了一下,影响了他伟岸的形象,结果就被他打击报复了。
    自认倒霉吧,人家确实厉害,年纪轻轻就是二十多万大军的统帅,唉,自己才是不到三千人的伏击部队的领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算起来这家伙还算是一伙人里面年纪最小的,一期生里面就他最小,而在还活着的六百多一期生里面,这家伙排名第一
    什么功劳,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对吧,反正到头来都是一捧黄土而已,杜荷再牛,以后不还是要被刻在碑上,都一样,不对,搞不好这家伙以后能入凌烟阁
    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就连卫兵慌慌忙忙地跑过来告诉他有一支波斯骑兵往他们这里冲过来的消息的时候,他也是很随意地挥挥手说自己知道了,准备战斗云云,在他想来,不过是一支漏网之鱼,干掉算了,聊胜于无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未完待续。。)
    
   

九百八十九 波斯特区
    连王玄策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情况下,他成功的立下了波斯歼灭战的首功擒获波斯国皇帝和大将军。
    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他也开始相信,功劳或许不仅仅要靠自己争取,或许还有人会主动把功劳送过来给自己,虽然不知道杜荷这样做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既然有功劳,那就拿着吧,有总比没有好,不是吗?
    承和二年五月十日,波斯帝国皇帝和大将军被大唐安西军将领王玄策率军生擒,之后,皇城被攻破,皇宫被占领,一应重要物品全部都被大唐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兼安西行军大总管杜荷获得,在王玄策献上了被生擒的波斯皇帝太子和大将军之后,波斯皇帝哭哭啼啼的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在投降国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了章,不顾大将军的死死哀求,为了活命,波斯皇帝投降,拥有四百年历史的萨珊王朝就此终结。
    杜荷按照先前的誓言,把投降的五万多波斯军队做了一个筛选,其中三万八千人被斩首,而一直保护着小皇帝的忠心耿耿的老将军也被杜荷按照自己的诺言下令凌迟,然后要求小皇帝亲眼看着凌迟刑法的进行,三天三夜不许合眼,不许睡觉,一定要亲眼看完,就连凌迟刑法官也是花了大力气●≮,ww£w。从国内调过来的,手法老练,保证三万六千刀切完之后人还活着
    杜荷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那样残忍的事情,不过他总觉得要为那几十万冤死的人出一口气,城外那几十个万人坑里的冤魂应该会比较愿意看到这一幕,一报还一报,杜荷把凌迟之后的血肉当作祭品分成几十份拿来祭拜那些冤魂,那些参与了屠杀的士兵的尸体就在万人坑上方被焚烧。然后,杜荷立了一块石碑,焚香祷告,祭祀那些冤死的灵魂,愿他们安息。
    对于灵魂的尊重也是古人的惯例之一,对于现在的大唐军校生和大唐正规军而言。对于生命的重视更加重要,从军校时代开始,苏宁就刻意在军校教材里面安排了关于对人命重视的内容,讲述人都是爹生娘养的,谁也没比谁高贵一些,官员有的器官平民一样有,富人有的器官穷人也有,不过是出身问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距而已。
    多年的潜移默化,军校学子们基本上都秉持着对生命尤其是对人命的尊重。尤其是在大唐人口缺少的时代里面,李二陛下屡次强调了人命的重要性,配合着军校的宣传,最注重人命的军队诞生了,人命是重要的,仅次于荣誉之后,不关乎军人荣誉的事情,就要把人命放在第一位。
    军校学子大量进入军队之后。常备正规军也就成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学生军,意思也就是军官都是军校毕业的学子。整支军队的素质就有了一个很高的提升,不仅仅表现在军队的军纪、战斗力上,也体现在军队的变化上,这支军队更加重视人命了。
    这或许是历朝历代的军队都没有注意过但是却标志着一支军队是否具备真正意义上国家军队的重要指标。
    一支不重视人命的军队,只能算作兽军,不能算作真正的军队。
    波斯的军队被基本上全部消灭。最后两个行省在大唐军队带着波斯皇帝的投降诏书之后终于放弃抵抗,全面投降,波斯故土遂为大唐所全面占据,波斯作为一个国家遂不复存在,之后所存在的仅仅是代表着波斯土地的波斯特别行政区。和阿拉伯特别行政区一样,仅仅是作为过渡的存在。
    大唐皇帝李承乾得知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