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6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年长的长者带着一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用他们,但是也同时不断地教导和约束他们,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成长。
    但是侯总长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心胸不够宽广,为人瑕疵必报,这样的人可为一军之将,但是却绝对不能为一国之相,房相公和杜相公都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大唐才能有这样的发展,若是侯总长担任宰相,估计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发生党争。”
    李二陛下听完之后看了苏宁好一会儿,面色逐渐放缓,坐直了身子,这才问道:“你说的话也是我心中所想,侯君集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我才如此爱护他,可是他太不知进退,我都已经宣布军政分开,可他还想凭军人身份担任宰相,我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打算把侯君集从参谋总长的位置上调开,你有什么好主意?”
    苏宁心中一凛,面色不改道:“这个,臣委实不知,臣说这些话只是出于公道之心,不希望大唐落入混乱之境地,所以才会有此说,至于方法,臣当真没有好方法,也希望陛下有更温和的方法处理这件事情,不要伤了功臣的心。”
    李二陛下微微放下了心,脸上露出微笑,说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为难你了,那么,你认为除了侯君集以外,大唐诸将,还有何人可为参谋总长一职?说出来给我做个参考,你看人一向很准,薛礼,王玄策,都是一时俊杰。”
    苏宁仔细想了想,说道:“若要凭军略才能,大唐诸将中,可以胜任参谋总长一职的不在少数,但是若是从心胸和处事方法来看,最适合的人是李世绩将军,李世绩将军为人谦和,处事公道,以德服人,不会以势压人,更不恋权,而且战功赫赫,有他在,可以很好的团结诸将。”
    李二陛下微微点点头,说道:“你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最合适的人,除了侯君集,也只剩下懋功了。”
    苏宁笑道:“其实真正最合适的人还是师尊,只是师尊已经不问政事,臣也不希望师尊再牵扯这些事情,师尊年纪大了,应该养老了。”
    在大唐,若论名将,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李二陛下也没有异议,只是苏宁这小子真是聪明,一句话就在告诉自己李靖已经不问政事,不要把事情引到他的身上,呵呵,还真是知恩图报啊,这样维护李靖,嗯,但愿你以后也能这样对待承乾把!这小子如今的话我却也不能当作耳旁风,对付侯君集,也不能用李靖了,那该用谁呢?
    李二陛下还真的有再用一次李靖的想法,不过苏宁既然察觉了,就不能这样,否则苏宁肯定要闹腾,君臣不和,不是他想看见的,更别提苏宁了。
    “对了,侯君集之所以要请战,也有一些不得不注意的原因在里面,你也知道普及蒙学的事情让山东和北地还有江南都很不满,为了平息民怨,我也只能提前把朝廷预留的十万战俘用到那些地方,先把劳动改造普及了,但是这却让朝廷非常缺乏战俘,所以,对外开战也必须要考虑一下了。”李二陛下这样说道。
    苏宁疑惑道:“蜀中二十万僚人也不够用吗?”
    李二陛下说道:“二十万僚人用来补偿蜀中,已经在蜀中普及劳动改造了,倒是无法出蜀,否则,朝廷何须如此担忧?但是这样也好,军中请战之人不在少数,太久没有打仗了,对国民倒是好事,但是对军队而言却不是好事,现在有了战俘运送粮草,粮草也足够,倒是不用征发民夫扰民,所以军中请战之人很多,纷纷希望开疆拓土,让我很是为难啊!”
    苏宁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陛下,可否考虑一下,吐谷浑?”

五百八十三 杜如晦出招
    要说苏宁提出吐谷浑的事情,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在李二陛下即位之前的武德年,吐谷浑的可汗伏允对唐朝的态度相当敌视,对四川地区和甘肃地区进行周期性的骚扰和攻打,双方之间没有超过半年的和平,李二陛下即位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和,有记载的也就是两次,贞观二年一次,贞观六年一次,而在这个时空,这一点并没有变化。
    最有意思的还是贞观六年,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吐谷浑伏允可汗派人向大唐朝贡,但是朝贡的使者刚刚离开,吐谷浑就出兵攻打了兰州,对于此李二陛下相当不满,派特使到吐谷浑,谴责伏允要把他召到长安觐见皇帝,伏允称疾拒绝,但请求皇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尊王。
    那个时候大唐已经颁布诏书废除和亲,不将公主嫁与外人,所以就明言拒绝,而是以天可汗的身份要求伏允来长安觐见,或者让他的儿子来,两人都拒绝了,同时,伏允继续攻击兰州、廓州,又拘留唐使赵德楷,李二陛下当时埋头于贞观革新和对付山东士族,并没有心思和吐谷浑开战,便派了一批特使到吐谷浑商讨此事,又传召吐谷浑使者,亲自同他们进行商讨,然而伏允仍然没有让步。
    李二陛下当即大怒,但是仍然没有对吐谷浑动手,只是在兰州集中兵马,准备打自卫反击战,同时紧锣密鼓的准备对付山东士族,同时下令西突厥出兵威胁吐谷浑,为大唐争取时间,西突厥按照李二陛下的要求出兵,这才逼退了吐谷浑,但这件事情在李二陛下心里面一直是个疙瘩,他对吐谷浑无礼的样子感到非常不满。
    要知道在此前。灵州大战以后,北方部族对大唐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无礼,为了讨好大唐以至于大唐不会随便攻击他们,就联合起来给李二陛下上了一个天可汗的尊号,李二陛下大喜,同时也自信心膨胀。天可汗的名号原本只是一个虚衔,可李二陛下依旧使它发挥了强大的力量。
    西突厥遵从,薛延陀遵从,两个大国家都遵从了,吐谷浑一个小国居然敢无视天可汗的命令,还敢不断的和天可汗的国度交战。偏偏大唐因为要对付山东士族而无暇他顾,这才让吐谷浑得了手,现在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正好有了对外出战的想法,侯君集所说的那些理由都不用,就一个不遵从天可汗之号令就可以对吐谷浑用兵。
    按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这场战争会从贞观八年开始打。一直打到贞观九年结束,第一阶段是段志玄作为主帅出征,取得小胜之后吐谷浑遁逃,段志玄没有继续追击,给了吐谷浑喘息之机,于是吐谷浑不知死活的在贞观八年的十一月继续进攻大唐,终于让李二陛下动了真怒,一怒之下让李靖挂帅出征。猛将强兵尽出,势要灭掉吐谷浑。
    但是如今看来,苏宁并不主张李靖挂帅出征,李靖也并不适合,那么最适合的人就要在侯君集和李世绩两个人里面选择,侯君集定然是没有指望了,为了打压侯君集扶持李世绩登位。这场战争就变得尤为重要,李世绩获得全胜之后,就可以取代侯君集,但是侯君集会老老实实的坐以待毙吗?苏宁表示怀疑。可是这是李二陛下的事情,他要用什么样的权术,苏宁管不着。
    至于这场战争,吐谷浑如今还没有出兵袭扰大唐,若是拿以往的事情来做文章显然不合适,所以,就要让吐谷浑先动弹,大唐再动弹,至于如何让吐谷浑动弹,李二陛下却有些犯难,这发动战争也不容易不是吗?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苏宁给李二陛下支招——召唤术,召唤杜如晦。
    这个大唐情报机关的头头如今沉迷于纵横之术,对纵横司的掌控渐趋实际,而苏宁却慢慢淡出了纵横司,却仍然掌握着纵横司最重要的一环——血花,除此之外,纵横司的情报系统都在杜如晦的掌握之中,利用大唐在西突厥的商队和吐谷浑来上一两下,还怕吐谷浑不上钩?只要有一个大唐子民受了伤,大唐就可以动手了。
    不但可以将过去的场子找回来,还可以加深大唐的威严,免得让那些人感到大唐有些衰落了,连一个小小的吐谷浑都收拾不了,这可不好。
    所以,在如何对抗吐谷浑的事情上,李二陛下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吐谷浑用兵,灭之,其国有民数十万,可以弥补大唐在战俘上的缺口,有了这数十万人加入大唐进行劳动改造,至少五六年是不缺人了,就可以腾出手来普及教育,还有对外拓边征战,对内革新,将大唐打造成一个梦幻国度。
    至于侯君集你丫的自己找不痛快,你怪谁?居然送给我一盒子那啥鞭,你他娘的当我肾亏吗?当我应付不了娇妻美妾是吗?我去!
    当然了,有那个好东西,谁也不会嫌它多,只不过那玩意儿终究有些太过生猛,是刺激类的药品,却不是什么大补之药,所谓的虎狼之药指的就是这些东西,古往今来也不知道多少一时俊杰就死在这上面,苏宁倒是记得有一种性子温和的补药,好像叫肉苁蓉来着,那玩意儿性子温和,倒是比这啥鞭要好得多
    苏宁离开之后,李二陛下就召唤了杜如晦,这位如今大唐的情报头子,大唐的眼睛,呆在纵横司的时间久了,李二陛下觉得杜如晦身上的杀伐决断之气更为明显,所谓房谋杜断,说的就是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决断,不要小看决断,多少人善于谋划却不善于决断,袁绍多谋而寡断,这才落得失败的下场,曹操失去善于决断的郭嘉之后,也是遭遇了赤壁和潼关的惨败,所以说,决断相当重要。
    有一个善于决断的人才担任要职,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李二陛下有了杜如晦。才能在多少历史的转折点抓住机遇,击败李建成,夺取了皇位,失去了杜如晦之后,李二陛下的决断失误就不能算少了,所以说,决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杜如晦善于决断。而在纵横司主官的位置上,反而最需要的就是决断,纵横之术在于狠辣,在于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己,在对外交往中正是需要这一点。把敌人狠狠地削弱,让自己吃着敌人的血肉成长起来,杜如晦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所以说,把杜如晦放在纵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