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7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三国英豪可以共居于一位英主的统帅之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帝国,那会是何等光景?那,应该又是另外一个历史了,至少,五胡乱华应该不会出现了,那么剩下的故事呢?你们会如何走呢?你们可以开创另外一个巅峰吗?
    谁都说不好吧?
    但是,公瑾先生,我还是要敬你一杯酒,那一仗,打得很漂亮,曹孟德总是喜欢得意忘形,总是容易在年轻人手上吃瘪,在张绣手上吃瘪了,在你和孙权手上吃瘪了,在马超手上吃瘪了,你给了他一个很深刻的教训,似乎在那之后,曹孟德就很少得意忘形了,你用劣势兵力击溃了曹操十万大军,这是一个值得你永远骄傲的战绩,这一杯,我敬你!
    公瑾先生,虽然我也打了不少胜仗,可是我至今为止还没有单独统帅过一支军队单独应付一群敌人,我现在快二十一岁了。而你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可以统帅军队打江东了,你和孙策两个人,都那么年轻,那么有朝气,真是让我羡慕,我觉得,我一定要等到自己也单独统帅一支军队打败十万敌军的之后,再来和你喝一顿酒,那个时候我才能畅饮。
    还有,公瑾先生。我也挺羡慕你的艳福。羡慕你的才气,要是可以的话,真想知道小乔和我家那几位娇妻美妾谁更有姿色,没办法啊。战绩上比不上你。才气上也比不上你。诗词双绝还是山寨来的,字法一绝也是学来的,不是自创的。连我这个人都不是原包装的,而是穿越来的,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是不是?
    不过还有一点我一定要超过你,你的寿命太短了,才三十六岁,你要是可以活到六十六岁,不,就像诸葛亮那样,活到五十四岁,我觉得那历史也不会是这样发展的了,至少你比诸葛亮能打仗多了,东吴要真的和蜀汉打起来,蜀汉不是东吴的对手,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你比诸葛亮能打,就算是内政,你也不见得就比诸葛亮差到哪儿去!
    可惜啊,可惜啊!你们都没有为整个华夏做出贡献,反而是加剧了分裂程度你别怪我说话直啊,你也别弄出什么东西让我肚子疼啊,我是实话实说,你说,曹孟德他好歹把乌桓给灭了,北方的民族都给曹孟德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他把蔡文姬还回来,匈奴人屁都不敢放一个就把蔡文姬还回来了,可你呢?
    打自己人不算本事,真不算本事,你说诸葛亮好歹还打了一次南蛮不是?你呢?山越?您老人家好像没打过山越吧?再说了你们也没能让山越臣服啊,年年造反不是?最后不还是陆逊全琮凌统他们收拾的山越吗?
    所以啊,你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狠狠的收拾外族人一顿,你把荆州人和曹操的北方军团打了个落花流水,可是那些军队可都是可以用在收拾外族人身上的,你说你们离着北方边境十万八千里,总不见得横穿曹操领地去北方打异族吧?就像董卓吕布丁原那种冢中枯骨都狠狠的收拾过外族人,你这一个大才子却没有,不觉得可惜吗?
    要是你能投胎转世该多好啊,再弄出一个美周郎出来,这一回,你就该到我手下来,咱们就一起去对付外族人去,别管他什么突厥人什么铁勒人什么罗马波斯人什么棒子什么倭人的,来着皆杀之!我好歹也是消灭突厥吐蕃和僚人的大功臣好不好,阴山一战我一把火烧掉了三万突厥兵,这还算是一个拿得出手的战绩吧?蜀中一战又是一把火灭掉了三万僚人,抓了二十万僚人,战绩还算是不错的吧?
    呵呵,说的太多了,也喝的太多了,你别嫌我烦,我觉得啊,那么久都没人陪你说话了,我就想陪你说说话儿,要是你也能说话该多好啊,你还能和我辩论辩论,不对,辩论这个事儿应该去找诸葛亮,不该找你,改天我去武侯祠找武侯喝一顿酒去,虽然后人怀疑你是被他给气死的,不过我知道,你们根本就没什么来往和交情的,别放在心上,罗贯中那么写你们,我可不会,我可是很公平的,否则你肯定要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收拾我不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宁仰天大笑
    在苏宁身后站了很久的张无悔和薛仁贵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和不解,苏侯爷怎么就笑得那么开心,还喝了那么多酒?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呢?不会是在和周瑜说话吧?不至于吧?
    倒是站在张无悔身边的庐州刺史陈绍抚着胡须摇头晃脑好像听到仙乐一样的赞叹道:“苏侯果然是名传天下的才子,当初周公瑾也是江左第一才子,苏侯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两位才子,横跨数百年之交谈,若是付诸史书,岂不为一桩美谈?妙哉!妙哉!吴县令,你可要找一个文化人,好好儿的把今天的事情给记录下来,苏侯这般与古人神交,绝对是佳话啊!”
    张无悔翻了翻白眼儿,没搭理他,倒是他身后的一群马屁精一个接一个的“妙哉妙哉”,听的张无悔只想呕吐,这家伙可比赵渊差远了,好大喜功之人,反正不是个好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苏侯爷在这里召开江东会议是在赞许他的政绩,觉得他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赶忙的给苏宁拍马屁!
    不过苏宁似乎不是很喜欢别人给他拍马屁,而且对于拍马屁之人都很关注考察他的业绩,纵横司时期就有两个喜欢拍马屁的人被苏宁审查之后毫不犹豫的赶出了纵横司,纵横部以来也有两三个人被赶走了,无一不是喜欢溜须拍马之人
    这家伙,可算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了(未完待续。。)u

七百四十七 江南门阀
    
    对于苏宁的到来,江东的主人们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为何复杂呢?首先吧,苏宁是世家大族的死敌,他自己出身寒门不说,却还撺掇着满朝文武把山东士族给灭掉了,还是弄了个难以对抗的死局放在哪儿,山东士族崩塌了,崩塌的那样迅速,那样彻底,山东大地为之一空,再也见不到风度翩翩的佳公子。
    被世家大族们称为屠夫、世界上最邪恶载体的苏宁,却偏偏又是一个极具才华之人,甚至江南的老人们都认为如果苏宁不站在皇帝那儿,而是站在世家大族一边,那么极有可能现在唐皇室已经被控制住了,唐皇就会成为一个傀儡,这天下还是世家大族的天下,九品中正官人法将会重现人间,什么科举之类的都将被废除。
    这天下还是世家大族的乐园。
    但是苏宁没有这样做,义无反顾地追随了皇帝,出谋划策,把山东士族至于万劫不复之地,大士族如山一样崩塌了,崔卢郑王消失了,这姑且可以看作是政治斗争,山东士族还在,这一点是最关键的,朝廷还是需要大世家大士族提供充沛的人才为皇帝治理国家,寒门里面有几个人才?
    以前都是这样的,灭了一个权势滔天的大世家,却还会产生另外一个大世家,皇帝需要世家子弟来治理国家,寒门子弟不足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曹操为何颁布唯才是举令?一方面的确是胆气十足,一方面未尝不是被世家大族逼到墙角了,没有人才来投奔他,手下几个顶级智囊总不能运用到地方治理上去吧?
    基层人才很重要,而世家大族就掐着王朝的基层人才供应生命线,从而达到皇族和士族共同治理天下的目的。皇族离不开士族,士族却可以随时随地的另投明主,以求飞黄腾达。这也是多少年来世家大族存在的根本原因。
    可是这一次不仅仅是山东顶尖士族崔卢郑王没有了,就连其他士族存在的根本意义也快没有了。苏宁这个屠夫恶魔居然改良了造纸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原先千金难求的一本书现在居然只要五文钱到十文钱左右就可以贩卖出去了,连最普通的贩夫走卒哪怕是个乞丐,都有办法买一本书,虽然不知道识不识字,可是,可是这已经很糟糕了啊!
    文化垄断被打破了。朝廷掌握了这个技术,然后把书本向全天下大肆售卖,用不了多久,全天下都会充斥着儒家经典、道家之术、法家奥义、兵家法门,文化的垄断是做不到了,那么最后一道防线!老师!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有了书还不算,这年头一千个人里面也就两三个人可以识字写字,没有老师教那些不识字的人识字,就算有了书本那也就和擦屁屁的纸是一样。就是个摆设。
    可是呢,苏宁还有第三招儿,把崔卢郑王旁系子弟全部纳入了教育系统内。以大儒、孔门嫡传孔颖达为第一教授的师范学校被设立起来,专门把这些犯了错误但是罪不至死的旁系子弟给送进去,还有一些被强迫把族中旁系子弟送给朝廷的山东中小士族,他们聚在一起凑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识字群体,送给孔颖达,把脑子洗洗干净,然后送到地方开始普及教育!
    普及教育!这小子居然要普及教育,一千个乡一千个乡的普及教育,只要愿意识字愿意学习的人。哪怕是五六七十岁的老家伙们也能抱着本书去蒙学堂学习识字,然后把那个什么《三字经》。改良版的《千字文》,还有什么《龙文鞭影》。族中老者们诵读了一遍,顿时惊为天人,无论是韵脚还是读音,都对于识字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整个关中已经普及了百分之八十,华北普及了百分之四十,山东之地普及了百分之四十,蜀中普及了百分之六十,江南之地目前只有襄阳和金陵二地获得了普及的资格,多少家庭欢欣鼓舞的要把孩子送过去读书识字?还有,还有配套措施,科举考试大改革,把朝廷需要征召的职位列举出来,然后去考,达到了那个职位的标准之后,就可以获得被录取的资格,然后等待朝廷寻找该职位在某地的空缺,就可以按照考试最终名次去当地上任。
    而且还不止,一年一次小考核,三年一次大考核,无论是小考核还是大考核,遍地出巡的御史都有免除昏官贪官酷吏的权力,先斩后奏,为民伸冤,虽然大唐律法不允许以民告官以下犯上之举,但是百姓可以通过御史把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