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8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也无伤大雅,而且那群印第安人就算是碰到了中国人,估计也是一样的敌视,因为中国人长得和因纽特人是一样的。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以后给东海的越洋船队提供的情报里面直接加上一条,不要和印第安人做生意,应该是不要有这种妄想,他们见到我们第一件做的事情,肯定是进攻,而不是友好的和我们做生意。
    反正东西多,抢就是了,老王头他们从那里抢来了那么多的香料和黄金,看来新一波的出海风潮又要兴起了,印第安人的好日子也不多了,不过看着那些和大唐人一起回来的因纽特人,苏宁还有些疑问:“老王头,你们该不会是把所有的老兄弟们都给带回来了吧?”
    老王头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苏侯爷说笑了,老兄弟们人不多,但是也有七八万,虽然住的都不怎么近,可是人确实是在那儿住着,多,我们这两百多艘船怎么可能都给带回来呢?不过我也寻思着,那群黑家伙在我们还在的时候肯定有所顾虑,不敢乱来,但要是我们走了,他们被我们杀了那么多人,肯定不甘心,肯定要杀回来。
    所以我就多了一个心眼儿,我就寻思着这一回把那些老弱妇孺都给带回来了,留下了一批我们的船员和他们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那儿盯着,我们先把碍事的带回来安排着,那些强壮的留在那里应付着,那里还有我们的两千多号人儿,和他们那两万多小伙子,盯着,应该守得住,我们就先回来,然后还准备去把他们也给带回来。
    老兄弟们都说那些黑家伙起码有上百万人不止,不过最主要的聚居地不在这儿,还在更南边,那些被我们打走的黑家伙要是想搬救兵的话,估计还要一些时候,但要是真的救兵来了,他们也就差不多了,只能且战且退,所以我这儿还想和大王还有侯爷请一道命令,去把那些剩下的船员兄弟们和小伙子们给带回来,住在大唐,长得都一样儿,看不出来不是?”
    张士贵瞅了瞅苏宁,没说话,苏宁笑了笑,说道:“你想得倒美,不过这个事儿也的确该这样做,搞不好他们也是我们族人的后裔也说不定,既然你们的关系也处的不错,带过来也无不可,大唐也缺人口,七八万虽然少,但也是人,不过,这个事儿我说了不算,船是你家大王的,港口是陛下的,没这两位的同意,你可走不了啊!”
    老王头笑道:“那啥,大王那儿我就去说个清楚,但是陛下那儿,苏侯,还请您多多美言啊,咱们都知道,陛下最听苏侯的话了!”
    张士贵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苏宁一张脸充满了不善之色,老王头默默脑袋瓜子,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大惊失色,刚要道歉,苏宁摆摆手:“好了好了,本侯知道了,会和陛下说的,不过你这张嘴啊能不能悠着点儿,这话得亏只有我们三人听到了,要是被其他人听到了,还不知道惹来什么麻烦!祸从口出你知道不知道?”
    老王头连连点头连连称是,苏宁便,满脸郁闷的去写奏折了,的确不能让那两万多小伙子自生自灭,应该要尽快开始第二次远航,而且这一次肯定也会闻风而至很多的冒险家们,第二次出海航行估计就要开始了,有了第一次航行所积累的经验,加上北方人南下诸多不便,肯定有更多的北方人愿意选择走幽州港口的路线。
    西突厥和薛延陀覆灭之后,作为蛀虫和吸血鬼的西突厥商团与薛延陀商团也就没了宿主,西突厥商团被整顿了一下,即将成为波斯商团,而薛延陀商团的一部分也被抽调为了波斯商团,剩下的一部分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是打算南下出海的,结果现在北方航线莫名其妙的打通了,估计这些民间商人们会很高兴的,造船业也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
    伴随着吐蕃、西域的接连灭亡,原本的吐蕃西域商团也被整顿了一下,准备和南下的原西突厥商团全部和薛延陀商团的一部联合整编为波斯商团,准备在大唐军队打败了阿拉伯军队之后进入波斯开始做生意,从商业上征服波斯,接着从文化上碾压波斯,还要从军事上压制波斯,全面制压之后,波斯就是大唐嘴里的一盘菜了。
    大唐的军队打到哪里,商人就做生意做到哪里,不仅仅自己有钱赚,大唐的财政也是连年宽裕的狠,不断的出口创造高额的外汇使得大唐在几年间肥了一圈,而那些国家的财富则是被吸的一干二净,彻底衰落。
    现在大唐周边的那些国家要么灭亡了要么即将灭亡,大唐也不用做样子给谁看了,露出了凶狠的獠牙,而西域商团的集体动作就是獠牙的一部分,商业战争很好的为军事战争提供了动力和便利。
    大唐军队使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从大唐境内抵达了波斯和阿拉伯战争的前线,也就是波斯的首都,泰西封,在这一个半月的行进时间里面,柴绍特地放慢了速度,让大唐的军慢慢的感受和习惯波斯的气候,并且习惯波斯人提供的食物和水,同时坚持自己的生活习惯,让大唐的士兵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会因为生活问题而乱了阵脚。
    柴绍的确担心因为文化和生活的差异使得军队寸步难行。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是不该存在的,而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唐军队的确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波斯国里面会说汉语的实在是很少,双方交流极为不便,闹出了不少笑话,而一个半月之后,在缓缓地行进过程中,虽然伊萨姆急得要死,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必须要有的进程,阿拉伯人也知道波斯人守卫首都的决心并不是说着玩的,所以攻势上似乎放缓了一些。
    从卡迪西亚到泰西封之间的波斯军队设立的三道防线,到如今他们才攻破了两道防线,还有最后一道防线挺在那里,阿拉伯人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默默的准备着,当然伊萨姆有理由相信,这种准备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就会变得尤为可怕,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可是那位大唐将军柴绍似乎并不担忧,他麾下的将军似乎也并不十分担忧。
    这里的战争似乎是一触即发的状态。
    而在李德良风驰电掣的赶往幽州港口见到了自己的船队平安归来并且带回了七十多船黄金和香料之后,欣喜若狂,对老王头提出的进行第二次航海并且带回来更多东西的建议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而且还保证为他募集到更多的战士一起前去,帮他把那些什么老兄弟给带回来,然后还有黄金和香料。
    这个消息得到了李德良的亲自证实之后,整个北方都为之震动了,当初船队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南方也是为之震动,而如今北方的港口也开了北方航线也被打通了,还有那么多的黄金和香料,看来这是真的很有钱途啊!
    几乎是立刻的,整个华北山东之地就开始行动了,行动的速度比之当初的广州还要疯狂,还要迅速r1152
    
   

八百六十二 狂热(上)
    在柴绍率领军队抵达了波斯萨珊王朝首都的时候,他受到了来自于波斯萨珊王朝上上下下大量官员的热烈欢迎,以及波斯帝国皇帝的亲自迎接,作为一个富有涵养的贵族,柴绍高大的身躯、威严的气度和英伟的相貌使得不同人种的波斯人被柴绍的气度所倾倒,他们对于这位来自于东方古老而伟大的那个民族的大将军感到无比的好奇。
    说实话,柴绍心里头也多少有些忐忑,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长的很白很白的人,长的和大唐人完全不一样,要不是之前就见到了伊萨姆这些人,显然还不能适应,尤其是当他们的嘴里面乌拉乌拉的冒出一些他听不懂的话语的时候,虽然他可以理解这应该是欢迎的意思,不过无论如何也觉得非常别扭。
    这个时候伊萨姆就要充作最高翻译官,将他们那年仅十四岁的皇帝的欢迎话语告知柴绍,柴绍也不是没有见过被李渊阁下用力的傀儡皇帝隋恭帝,所以对于这个年纪很小且并没有什么实权的皇帝也不是不能接受,倒是对他身后站着的几个虽然带着笑容却是一脸的奸臣模样的所谓顾问感到很好奇。
    那大概就是大唐概念里面“权臣”,被伊萨姆翻译为顾问,虽然不太理解这个顾问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权臣的意思,把皇帝架空了,然后自己执掌权力,没错,十四岁的皇帝懂什么呢?即位的时候也才七八岁,更不懂。作为一个皇帝,要想一登位就执掌大权,再怎么也要十六七八的岁数,太小了的确不安心,遂有“主少国疑”的说法。
    这位小皇帝看上去都快高兴的哭了,而那些顾问显然也对他的到来非常之兴奋,从他们搞出来的这个热烈的欢迎仪式就能看得出来,而且从那些夹道欢迎的普通民众的面色上柴绍也大体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是欢迎自己,欢迎大唐的军队过来,估计是被阿拉伯人打的吓破了胆。
    伊萨姆一路上不停地诉说着那些阿拉伯人是多么多么的残暴多么多么的能打之类的。还总是说什么视死如归。不畏利刃之类的话,让柴绍觉得有些奇怪,这些阿拉伯人真的那么能打吗?就没被完整的打败过?还是说他们真的就是那么能打,天下无敌?这些波斯人为何如此畏惧那些阿拉伯人?
    现在稍微看出些门道来了。这些人是真的怕。不是一般二般的怕。也是啊,三十万军队都给对方打得惨败而归,现在首都都快被拿下了。皇帝都快哭了,其他人可不是吗?大唐军队这个时候过来,的确是给了他们无比的信心和慰藉。
    所以柴绍再将大部分军队安置在城外波斯人早就准备好的军营里面后,选择了杜荷和其麾下的一千精骑作为入城军队,好好的表现一下大唐军队的威武,宣扬国威,而杜荷麾下的这些安西都护府最精锐的骑兵也是不负众望,表现出了一支铁血雄师的气势,威武不凡。
    “大唐国霍国公、右骁卫大将军、远征军大总管柴绍,见过波斯皇帝陛下。”柴绍只是按照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