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9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公爵,那就是县公郡公和国公之分,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从一等侯到三等公之间的差距可以表明的。
    苏宁有理由相信灭掉倭国之后,他可以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来好好儿的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陪陪家人,陪陪老婆儿子和女儿,儿子女儿出生那么久了,苏宁都没有好好儿的陪着他们,上一次回去儿子和女儿都会喊爹爹了,一声爹爹把苏宁的眼泪给喊出来了,女儿很温婉,儿子却很调皮,感觉就是女儿继承了自己的性格,而儿子继承了李芮涵的性格。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要等等自己的同龄人,比如最优秀的杜荷,还有剩下的军校四杰军校四霸,还有当初的七匹狼和四大金刚组合的其他人,那些优秀的学子们大多数都已经走上了军中中层军官职位,想要往上并不困难,比如目前似乎正在进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战争。
    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东罗马帝国,和大唐并存于世的四大帝国,现在最强大的四大帝国,所以,世界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这根本就不是一代人可以走完的,也不是两代人三代人那么肯定的事儿。
    秦琼转身离开了海边,下令道:“迅速检查各军人数、军械、物资、粮草是否齐备,着海军自行检查船只数量是否足以将我大军运抵倭国本土,还有剩余的各种武器,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给他们三天时间,把一切的准备好,三天之后,大军渡海,灭倭!”(未完待续)
    
   

八百七十五 对马海战
    h2》对马海峡是朝鲜半岛西南侧和倭国本州、九州两岛之间的海峡,这道海峡在漫长的历史中被兵家光顾过了很多次,比如十三世纪末蒙元征倭的时候,蒙元海军两次渡海进攻日本;十五世纪初期,朝鲜太宗派兵进攻对马岛,驱逐倭寇;十六世纪晚期,丰臣秀吉两度率军进攻朝鲜,日本人走的也是这条路;日俄战争中俄国海军和日本海军之间的战争也是选择在这里,还发生了一场影响了后来几十年世界海军发展的对马海峡海战。
    对马海峡每一次被载入史书总是和战争离不开关系,似乎是一片被战争所诅咒的海域,而此次,作为大唐征倭行动的总策划,苏宁也早早的策划好了收拾完朝鲜半岛之后的灭倭战役,首先是要整理一下朝鲜半岛,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朝鲜半岛,并且把百济王室还有新罗王室全部送去长安城等等,接着就是度过对马海峡攻击倭国本土。
    而苏宁的征倭计划也早早的得到了李二陛下的批准,被允许实施,并且可以在结束半岛战役之后,秉持兵贵神速的理念,尽快发动对倭战役,狠狠的为李二陛下出一口气,这个小岛国对我天朝上国不尊敬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可以忍,是因为时机不对,而如今我大唐没有必要了。
    就隔着一道海峡,我大唐斥重金打造的海军战舰难道还收拾不了倭国?就我国现在的那几艘小破船还能是大唐的对手?
    李二陛下信心满满,苏宁则很谨慎,考虑到另一个时空中蒙元两次征倭都被对马海鲜的台风所阻挡,以至于无形间救了倭国一命,所以这里的气候必须要弄明白了,要是弄不明白气候,万一也遇到了台风,那就完蛋了,台风所带来的海上风暴的威力可是大家都明白的,这是很严肃的问题,不得不严肃考虑。
    再详细咨询了一些当地渔民之后,苏宁算是大致弄清楚了这里的气候和潮汐乃至于洋流,行军打仗的将军要是不会一点儿天文地理,那是很容易吃亏的,万历朝鲜之役期间,曾经发生在这一片海域的鸣梁海战,就是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只有十几条战船对付倭国数百条战船,创造了世界海军战史的奇迹。
    苏宁可不想因为不懂天文地理白白的把功劳和名望送给某一个倭人,那可就太让人不爽了,大唐斥重金打造的三支海军,哪一支海军放到现在的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军,数一数二的规模和吨位,倭国的海军呢?情报里也不是没有提过,估计就一百多条船,还是倭国积攒了很久的,没办法,国土小,资源少,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不足。
    没有得到大唐的养分,我国现在还处于较为原始的政治时代,没有系统的文明,没有系统的文字和语言,没有冶铁,没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军队都穿皮甲,只有将军才能穿铁甲,使用铁武器,而少得可怜地铁武器在质量上也是足以让人笑掉大牙的,根本不值一提。
    这种感觉,就像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和中**队之间的差距一样,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是如此,而日本人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让人不得不感叹沧海桑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切都是命数,当初强横的中国,却也有那样的时候,不由得让人想象要是那些帝王们知道后辈如此无能,会不会气的活过来,然后又被气死。
    苏宁不想折腾死人,更不会让这个时空的一千多年后再一次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就要在这个时候,在大唐是个巨人而倭国是个小瘸子的时候把倭国灭了,这才是王道,谁管什么公平交手什么的,那是日本的武士道,和军队打仗没有任何关系!大唐没有这种累赘,没有这种负担。
    倭国大概还不知道目前大唐准备对倭国开战的消息,苏宁已经派出了很多的小船在海里面来回查看消息,看看有没有来自于倭国的情报船或者什么可疑人物之类的,然后汇报给苏宁相关的情报,情报里面没有显示倭国有人知道了大唐正准备对倭国发动战争的想法,也并没有什么相对应的准备。
    战争的准备很早以前就有了,那是因为偷窃大唐技艺东窗事发,倭人震恐,但是近在眼前的战争准备似乎并不充分,或者说倭人也不知道大唐会不会立刻发动战争,所以他们也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大唐会如何进攻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进攻等等,这些他们都不知道,所以对于唐军来说,这是很大的优势。
    更别说分别列装在北海海军和东海海军各自五艘一共十艘大战舰上的五十门火炮,每一艘战舰五门火炮,都是最大最坚实最牢固的战舰,才得以安装火炮这样的海战神器,开花弹是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海战的时候,对付船只,实心弹的效果反而是最好的,一炮下去就能把倭国战船打个对穿,几颗铁弹下去,倭国的战船也就差不多废了。
    而这个时候,倭国的战船还没有碰到大唐战船一根毛,就被打的全军覆没了,就算没有火炮的船只上也有大量列装的八牛弩和投石机,一样的远程杀手,倭国的水师在大唐的海军面前就是一对玩具而已,换言之现在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水师放在大唐已经渐趋成熟的海军面前都是一堆玩具!
    波斯人就不说了,没什么水师,处于内陆地区,有水师也不好用,难道还要学习蒙古国海军?阿拉伯人也不说了,草创阶段,穷的叮当响,连士兵的铁甲都穿不上穿不齐还谈何水师?水师是有钱的国家的玩的东西,没钱的就别折腾了;估计唯一有比较成熟和能打的水师的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水师了,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打仗的时候曾经依靠水师获得过不少胜利,这是水师的优点。
    不过他们的水师很明显不能和大唐的海军相比,要是大唐海军出动,高句丽人十万大军一样完蛋,更何况是阿拉伯人,而罗马水师根本无力扭转整个战局,局部战争的胜利并不能阻挡整个战局的溃败,已经有了和陆军协同作战经验的大唐海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师了,大唐的海军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海上的战士,海上的霸主,而不是关在内陆湖里面的小渔船。
    倭国的船只或许不会像小渔船那么没有战斗力,可是在大唐动辄一只城堡那么大的海船的面前,倭国的船只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堆玩具而已,没有威慑力,就算是让他近身来撞也完全不是大唐的对手好吗?只要没有台风,消灭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个时候倭国连他们的北方国土都还没有开发,本州北部和北海道都还没有开发呢!
    如今的倭国就是一个原始国度,没有大唐给他们送去的知识和文化从而使得他们有了大化革新这回事,又哪里有倭国的今时今日?没有大唐带着他们装逼带着他们飞,等他们自己建立起成熟的政体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过如今的倭国就是大化革新之前的倭国,所以他们根本就还是一个没有成熟的国家,没有反抗能力的蛮夷。
    张亮和张士贵对于海军即将迎来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感到非常激动,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亲自检查战船的空间状况,粮食储备和食水准备,以及各种军事物资的准备,还有那些巨大的战争武器,陆上用的火炮和八牛弩,投石机就没带了,比起八牛弩和火炮,投石机太大了,不太好运输。
    各种物资,各种战争用具,各种粮食,吃的喝的,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这些地方是一点儿吃得都找不到,还要大唐从中央仓库里面提取粮食运送过来,而倭国远离瘟疫爆发地,没有感染瘟疫,国内应该是正常的,也应该有吃的喝的,而且靠海可以打捞海鲜,所以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实在不行,直接种土豆,生命力很顽强的。
    各种准备都准备妥当了,张亮和张士贵主持着来了一次祭祀,主题是告慰海龙王使得整片海域风平浪静,不论是来的时候还是走的时候,都不要碰到海上风暴,他们都是见识过海上风暴的人,所以对于这种自然的力量相当畏惧,见过一次就绝对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苏宁自然也是,虽然他没有见过,不过他也不想出现海上风暴,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时节一般不怎么出现海上风暴,不过夏季的时候海上风暴会比较频繁,要小心避开,现在天气冷,海上风暴不多,只要不是反常的气候,那就没有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