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妖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养妖记-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柏风回头看了一眼,悄悄擦了擦汗,子柏风还以为自己的错觉,原来燕老五也感觉到了,看来青石叔真的是变大了。
    子柏风此时还不清楚,其实这和他的养妖诀有关,养妖诀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将俗世权力、天地灵气、人间知识和妖之灵智结合在一起,在三界五道之外,建立了另外一个奇特的循环,这个循环不断运转,就不断壮大,终将建立一种全新的轮回之道,而冥冥之中,这种全新建立的轮回之道,终将动摇早就已经垂垂老矣,腐朽不堪的旧有天道,改变天地轨迹,俗世命运乃至天下万物。
    但此时,这全新的轮回之道还是如此的稚嫩,稚嫩到身为其中关键环节的子柏风,都不曾意识到这点。
    青石不但变大了,而且在养妖诀的奇异功效之下,青石的灵气和整个下燕村的灵气结合在一起,便如同定海神针,擎天巨柱,牢牢镇守住了整个下燕村的灵气,让灵气固锁在下燕村的范围内,自我循环,不再像往日那样,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抽取出去,化作了别人的养料。
    下燕村北方半山腰上,距离子柏风家二百余米的距离,就是那青色巨石;而青色巨石再向北方里许,山坡更高处,柱子正在几条兽径下套;再向山的深处行去,山势徒然陡峭,鸟鼠山直插入云,不知其高。
    在那云雾笼罩的峰顶,宛若仙境之地的一处山崖上,坐落着一座道观,面对着山崖有一个牌坊,上书“鸟鼠观”三字,这便是道观的山门。道观不大,也就是和下燕村差不多的规模,其中许多的建筑都已经年久失修,破落不堪,只有在靠近山门的地方才有着人气。
    一名老道从山门中走出,老道五柳长须,须发皆白,两道寿眉垂在脸侧,他一路探探转转,终于停下来,皱眉检查着地上的聚灵大阵。
    从十多日前开始,聚灵大阵吸取来的灵气便遽然降低,已经不够山门中师兄弟们修炼所用。而为了吸取到足够的灵力,老道不得不加大了聚灵阵的运转效率,但即便如此,情况也没有好转,反而使得聚灵阵中的许多玉石超负荷产生了破损。
    他从袖中取出一些玉石,替换掉碎裂的玉石,心中思忖:“若是这样下去,怕是用不了两个月,就要再去蒙城索取玉税了。”
    但这治标不治本,虽然从千年前开始,天地之间的灵气就一天天的稀薄下去,但这些日子以来,似乎降低的太快了一些。
    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老道掐指计算,却总有什么东西蒙蔽天机,难以看清。
    再细细检查了一番聚灵阵,却发现原来是南方的灵气似乎被什么东西截留了一支,让整个聚灵阵聚集的灵气遽然降低了十分之一还多。
    “莫非是有大妖降世,划地封疆,独霸灵气,为祸世间?”老道寿眉一蹙,看向了南方,却未曾见到妖气冲天,气冲斗牛。
    “此事倒是奇怪,少不得要下山探查一番只是我若离开,聚灵大阵怕是要停止运转”正在犹豫之中,就听到有人呼喊着奔了过来。
    老道转身看去,身穿白色道袍的小师弟非间子正疾步奔来,看到老道,立刻叫道:“师兄,二师兄让我叫你回去!”
    看到依然少年模样的小师弟,老道的面上露出了笑容。自己这个师弟天资聪慧,资质极高,若非是现在天地之间灵气稀薄,修为怕是早就超过自己了。
    “师弟,你上山也有三十年了吧。”老道说道。
    “嗯,我来山上有三十二年了。”非间子笑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岁月并未在潜心修道的非间子身上留下痕迹,这种根骨,这种通透,这种悟性,让身为鸟鼠观观主的老道都极为羡慕。
    “那你有没有想过要下山?”轻轻抚着非间子的后背,老道笑着问道。老道先师收徒之后不到一年就驾鹤西去,眼前的少年更像是他的徒弟。
    “下山?”非间子一愣,“为何要下山?”
    山中悟道,闲散恬淡,非间子很喜欢这种生活,上山之前的种种,他几乎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此事我和你二师兄商议之后再与你细说。”老道笑道。
    只是修道之人寿命漫长,老道再提起这件事情时,已然是两月之后。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两个月的时间,子柏风每日早上去青石那里开堂讲课,顺便养妖。下午就回到自己的书房里,读书写字,试验养妖。偶尔会和燕老五一起处理一点杂事。
    到了某月月中时,蒙城有信使来,递了一封信给子柏风,这信是府君亲手所书,大略交代了去曲州府的所见所闻,府君雄辩曲州府,终于把蒙城的赋税免了去,引得其他数城的人羡慕不已,自然是扬眉吐气一番。信中还说,若是子柏风愿意,蒙城府的大门永远为子柏风敞开。子柏风一笑置之,将之放在火上焚毁了。
    世人只知道他雄辩蒙城府,说服了府君免除了下燕村的赋税,却不知道,他其实是通过做假账做来的这结果,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现在子柏风的精力,绝大多数放在了下燕村的小家伙们身上,这些天来,子柏风发现,下燕村除了老实巴交的农户就是吊儿郎当的混子,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都没有,许多事情都没办法去做,现在最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出来一批可用的人才。
    成年人已经不堪造就,还是年轻人更有可塑性,可是这些人实在是太年轻了一些,想要成才,时间太长,怎么也要在书院学习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两月的时间,他的学生们进步神速,年龄大的已经可以背诵经典,年龄小的也可以默写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年龄最小的那些,也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字,可以自己磕磕绊绊地读书了,子柏风就编撰了许多的小人书给他们读。捧着一本书在街上边走边读的小书迷现在随处可见,这等有趣的,图文并茂的小人书,这些小孩子们哪里见过?小石头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一本入睡。
    不过,这几日眼看着书院的考试就要临近,子柏风就开始把重点放在了许多应试技巧上。
    子柏风决定,等到把这些人送到了书院,他就在下燕村开办一个扫盲班,先把下燕村那些大字不识几个,还胆敢说自己每一个字都堂堂正正的家伙给扫了。
    不知道为什么,此事燕老五坚决不同意,双方正在争执之中。
    随着书院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子柏风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参加考试的一共有六个人,考试之前一天,村民们敲锣打鼓送他们出村,就连燕老五都亲自出马带队,还带了三四个精壮汉子护送,盼子成龙的心情极为殷切。对参加书院的考试,子柏风是信心十足,这六个人都是极有把握的,至少也能考上五个。
    子柏风这边进展顺利,但是那为祸村里的大家伙却一直没有被抓住,村里零星的还会有家畜被咬死,燕老五组织了丁壮,每天晚上巡逻,却也于事无补。

第二十八章:一颗美玉如晨露
    子柏风等人在蒙城呆了三天的时间,第四天才回到了村子里,一路疲惫,子柏风让其他人各自回家,自己也紧走了几步,赶快回家。
    走到自家门口,就看到柱子带着一条瘦的皮包骨头的母猎犬从山上下来,那母狗的肚子下面悬垂着,显然是生了小狗了。
    “柱子叔。”子柏风打了声招呼,本来没打算有人回答的,但是今天柱子叔似乎心情很好,竟然向子柏风点了点头,算是回了一声招呼。
    子坚估摸着子柏风就要回来了,早就在家里等着了,没想到柱子和子柏风一起进来了。
    刚进门,柱子就喜不自禁地叫道:“大哥,你看我在山上找到了什么!”
    子柏风偷眼看去,柱子宽大厚实的手掌里,一颗通体洁白,晶莹圆润的石头正静静躺在那里。
    “这是玉?”子坚看了一眼,顿时惊喜地叫了起来:“从哪里找到的?”
    他从柱子手里拿过那块玉,仔细端详着,虽然不是玉工出身,但是在下燕村耳濡目染了那么多年,多少还是懂点的,子坚翻来覆去看了片刻,道:“这好像是一块上好的美玉啊!”
    “是呀,自从我爹去世之后,我就再没见到过这么好的玉了。”柱子喜不自禁,“我在山上下套的时候,细腿从一颗大石头下面发现的。”
    说着,他弯下身子,使劲揉了揉脚边那只瘦骨嶙峋母狗的脑袋。
    其实村子里的狗,大多不是猎狗,而是寻玉犬,几十代的甄选驯养,天生就对玉石非常敏感。只是这些年无用武之地,只能客串猎犬了。
    “我看看。”子柏风从老爹手中接过来,翻来覆去看着,柱子也没在意,他虽然不喜欢子柏风,却也信得过子柏风。
    拿到那块玉之后,子柏风顿时就是一惊。
    以子柏风看来,眼前的这块玉石,其实和子柏风前世所认识的玉石有着细微的不同,一面平整,一面浑圆,如同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凝结而成,形状极为规则。但最重要的是,子柏风能够看到那玉石中蕴含着的灵气。
    这玉石不像是一种矿物,反而像是灵气的结晶!
    下燕村代代相传的《玉经》上也曾经说过:“玉,乃地脉之精华也。地脉盈则玉现,地脉竭而玉无踪。”玉不是矿物或者宝石,而像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正如雨后春笋,雪下灵芝,是生长出来的。
    摩挲着这美玉,子柏风似乎看到灵气如水,从地脉的缝隙之中渗出,然后在夜半之中凝结,化作了无暇美玉。
    近百年来,下燕村的村民所寻到的玉石逐年降低,这十年来,几乎再也没人找到过玉石了。当年的寻玉人,现在都变成了猎户,农民,手工艺者。
    但是,对玉的执着是刻在下燕村人骨子里的,那种执着和喜悦,是子柏风所不能理解的。
    “我去拿去给五爷看看。”拿回了玉石,柱子喜不自胜地走了,能够再次找到玉石,对这个村子来说,是一件意义极为重大的事情,如果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