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建委实在是腐败的最好温床之一,就算杨振功有杨凯麟罩着,但其他建委中人就难免不出事,扯出罗卜带出泥,杨振功恐怕也无所遁形,这恐怕是杨凯麟最大的罩门,杨凯麟聪明一世,恐怕最后就会栽在杨振功身上,他需要做的就是拭目以待

夜色笼罩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影影绰绰,和煦的春风拂过面庞,陆政东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变得宁静下来

接下来陆政东继续在下面各县周游,了解着情况。

最后一个地方去的是全市最偏远的楼成县,陆政东从市区出发,足足化了十六七个小时才到了楼成县的县城,县城很小,基本也就和阳河一个大一点的乡镇差不多,在县城休整了一番,陆政东就前往杨锦乡,也是全市最贫困的乡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交通不便,这个乡便是传说中有老百姓合穿一条裤子,有老百姓还住岩洞的地方了。

这事陆政东向县里的干部进行了求证,这样的传言是有些以讹传讹,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实际讲的是家里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出去赶集或者是办什么事或者是见什么重要的人,这条裤子家里人就轮流穿。

至于住岩洞,那也是在土地承包以前,现在已经没有了。

不管是不是以讹传讹,实际上也就是形容这个地方很穷。

又花了七八个小时,才到了杨锦,这个贫困的小乡场没有几间房子,汽车走过蜿蜒山路,由于路况不好抛锚了,等到修好之后,天已经渐黑了,开了半个小时,公路终于无路可走了,借助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束,一路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陆政东几个人踩着烂泥陆政东来到乡里较为贫困的洋河村。

即便是春天,由于海拔比较高,这里也依然是寒冷无比的夜晚,一行人由于路上耽搁,好不容易才找着了一家姓刘的人家,听说是市里来的领导,又是激动,又是紧张,但显得很是好客,忙着招呼一行人进屋,然后就开始张罗着饭菜。

走进屋里,房子里并没有电灯,昏暗的油灯下,暖哄哄的火炉瞬间驱走了寒意,围着火炉,陆政东和他们一家聊起了家常。

陆政东说:

“你们不要把我当客人,你们平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面条、土豆、包谷饭都可以。”

坐在煤炉边,陆政东关切地问:

“烧这个煤会不会得地氟病?”

楼成县因为煤层含氟量较高,农民群众因为冬天天寒烧煤,身体健康受到巨大伤害,长期是地氟病高发区,这也是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

刘家的儿子刘承汉指着煤炉旁的烟囱说:

“以前的煤炉因为敞着烧才会中毒,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改炉改灶了,烟囱可以把煤烟抽到外面去,已经好多了”。

谈兴正浓,火炉上的土豆煮熟了。

“我们楼成的土豆是长滩最好的,您尝尝,算是打打点心”

刘承汉的堂客张世梅道。

陆政东拿起一块土豆,蘸一点辣椒尝了尝,笑着点点头:“味道不错,挺好吃的”,他说。就这样,吃着土豆,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小时。

第二天一大早,气温比前一天更低了,陆政东要走更多的贫困农户,到乡亲们家里去看看。

这完全都是山路,沿途入眼的土坯房破旧不堪,陆政东跟着乡村的干部走进低矮的房间,屋里黑黢黢的一片,陆政东不由问道:“家里粮食够吃吗?”

一边说着,他走到房间一角,翻开家里的米袋子看看里面还有多少粮食。

“粮食只能是勉强够吃,要种经济作物,赚更多钱,还是不容易啊。”

六十九岁的刘大明曾经是村里的老支书,他告诉陆政东,以前县里要召集乡里开一次会,很多地方都是上一次开会的时候定下来,因为乡里没通公路、没通电话,到县里要走十几小时的山路,现在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但现在村里农民收入主要还是种植玉米、土豆、烤烟等,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还有些群众在早些年的扶贫政策中种植核桃,或者发展养殖业,可因为基础条件不行,效果并不明显,经济发展依然比较缓慢,贫困群众还不少。他的发言引起在坐不少人的共鸣,村民们主要的诉求是希望改善交通和饮用水源,没有这两样,这个穷地方真是“山穷水尽”。

但陆政东却是觉得即使把路修通了,把居民用水水源给解决了,也只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但这样的自然条件,最根本的收入问题就靠这样贫瘠的土地,依然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

其实刘大明是司空见惯了,只是觉得穷,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穷,和宜蓝最穷的乡村来,宜蓝最穷的乡村已经是奔小康了,陆政东心里也有些慨然,若是雪玉见到这样的场景,恐怕震撼会更强烈很多。

陆政东看到当地实在太穷了,心里也感到沉甸甸的,看到老百姓那充满渴望的眼神,陆政东觉得不为他们踏踏实实的做点什么,实在是对不住这些人,于是除了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大山之外世界的窗户,这是最为重要的。

而要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除了教育,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组织一部分人先走出大山,陆政东更是看到了动员一部分人出去打工的前景,这真的是最快捷,最能立竿见影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

陆政东在下面除了宜蓝之外的几个县转了一圈回到市里以后,陈思安就找了过来,汇报了他不在的日常工作。

自从陆政东上任,省扶贫办主任来长滩之后,省里给市里下拨的扶贫资金就来得很快,陈思安心里就一直琢磨着,这说明他的实力很足啊,陆政东虽然从县委书记到扶贫办主任看似是贬了,但只要省里有人,从扶贫办出去那就不会太长,基于这个判断,陈思安的工作便努力了许多,事无巨细地抓,然后每天与陆政东沟通,即使陆政东不在,扶贫办里的各项工作推动得很顺利。

两人在工作上有了默契,两人各得其所,陆政东对此也感到很轻松愉快,陈思安把这段时间的情况汇报之后,陆政东就道:“陈主任,对于扶贫工作,我有点想法想和你先交流下。”

陈思安忙道:

“陆主任请讲。”

“我打算由扶贫办牵头,组织一些贫困家庭的富裕劳力外出务工,这事若是有其他部门参与,估计效果会更好,你看市里的劳动局、团委、组织部门,会不会有兴趣?”

陈思安想了一下道:

“现在啊,这些部门都现实得很,要做事情就得要见着效益,像这样不但不能给单位创收,还是给扶贫办敲边鼓的事情,恐怕都是推得一干二净的”

陆政东笑着点点头,这样的事情若是没有一位市里的领导来牵头,其他部门根本就不会卖扶贫办的账,眼下,他正是被打磨的人,没有人愿意来凑这个热闹,他也没有指望,只是确认一下而已。

“那这件事就我们市扶贫办,发动下面区县的扶贫办来办,我的想法是组织扶贫系统的一部分人去沿海地区走一走,联系一下用人单位,然后再进行宣传动员”

既然这件事要扶贫办一手来办,总是需要调动下面的人的积极性的,沿海之地,特别是特区,那是内地不少人都向往之地,很多人都没有去过,这对不少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只是这需要联系动员,需要经费啊,安副市长对这一块卡得很严,没有安市长点头,这笔账就没办法报销”

陈思安却是领会错了陆政东的意思,以为陆政东是组织扶贫系统的人去沿海逛一圈开开眼界,心里也暗暗有些挠头,这组织全市扶贫系统一个县就是去两个人,少说也得二十来人,一趟的费用那可不是个小数目,扶贫办虽然名义上过手的资金不少,但是扶贫办可是不敢挪用的。

因为骗子事件,安副市长心里对他是不痛快得很,虽然大家表面上并没有撕破脸皮,但是相互间都有了隔阂,如今求到他门下,肯定要吃闭门羹。

听了陈思安的话,陆政东笑了笑。

陆政东沉吟了一会道:

“这费用并不是太大,可以作为一项专门的措施向省扶贫办提出来,这样的事情省扶贫办肯定是支持的。下午要开班子会你在会上提出此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形成文件报到省里”

陆政东是肯定不想和副市长安子明去纠缠,就直接让做成一个项目,让省里出资,这样安子明也就无话可说,他这是拿起了鸡毛当令箭,迂回而行,也是在政府部门遇到踢皮球的时候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陈思安心里不由暗道,还是陆政东爽快,也有路子,这样的好事谁也不会有意见

第76章天堂在左边,你却走右边

“下午要开班子会你在会上提出此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形成文件报到省里”

陆政东是肯定不想和副市长安子明去纠缠,就直接让做成一个项目,让省里出资,这样安子明也就无话可说,他这是拿起了鸡毛当令箭,迂回而行,也是在政府部门遇到踢皮球的时候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所以陆政东就干脆绕开了安子明。

组织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能够有机会出差去趟特区,去逛逛中英街,这已经是眼下不少内地人最大的梦想了。

而且市扶贫办的其他人听说陆政东在那边有熟人,到了那边不用两眼一抹黑,这出去是工作、开眼界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至于下面区县政府和扶贫办的人员更是没有任何意见。

这件事就这样开展了起来

陆政东在扶贫办是悠闲轻松,宜蓝县县长苏东强心里很复杂,他刚刚得到市委副书记杨凯麟召见,就赶紧赶了回来。

到了长滩开发区杨凯麟的根据地,苏东强一看院子里停了好几辆车,其中一辆奥迪是苏东强下班以后的专座,苏东强这一段时间经常与杨凯麟在一起,故而认识这部车。

一起的还有熊立生,杨凯麟只是轻轻的点了一句,熊立生想要做点工程,原则范围以内,能照顾点就照顾一点。

上了楼,见熊立生、杨凯麟正坐在客厅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