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5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的关系,陆政东不清楚飞召见自己到底所为何事。

省长杨立峰找陆政东主要是为了财政资金的事情。

杨立峰最近为省里的几个大型国有企业头大,这些企业在整个全省工业产值占有的比重很大,他们的好坏对全省各项经济指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情况是,这几个大型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是人员管理问题,有的是职工闹事,还有的却在不断的亏损。

杨立峰本来是希望大刀阔斧的对这些企业做出调整和改进,不过一了解之后是越看越心惊,这每个企业的老总都具有深厚的背景。

他们随随便便都可以直达天听,他们有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还有一种新兴的势力结构,他们都是出之名门,相比起自己来说,他们具有难以撼动的实力。

杨立峰本来推行的改革计划,也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他的政策还没启动就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这样的阻力来之于四面八方,来之于上上下下,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不要看他身份显贵,手握重权,但这样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

今天也是一样,他连续的在省政府开了好几个会议,但收效甚微,盘踞在贝湖省的各种势力让他举步维艰,很多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在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特别是贝湖钢管集团更是棘手,贝湖钢管集团是贝湖省属最大的企业之一,这家建设于五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得到大发展,八十年代中后期贝湖改革冶金管理体制,以贝湖钢管厂为核心,以贝湖钢铁厂等企业为骨干组建贝湖钢管公司。

九十年代初,钢管公司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钢铁厂被认证为大型二档企业,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钢管厂是人们挤破脑袋想进的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国际国内市场风云突变,贝湖钢管集团顿时陷入困境,钢管集团一直靠银行贷款过日子,作为拥有几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之后那肯定也会衍生众多的社会问题,这无疑是他心里的一块心病。

由于亏损,所以不管他们机器每天开多久,也不管他们销售好不好,总是亏损,杨立峰起初也很是奇怪,这具有垄断行业的企业本来是不应该亏损的,他们得天独厚的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他们占据了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但为什么还是会亏损?

国际国内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巨大的浪费,错误的决策,高昂的薪金,还有庞大的闲杂人员,让他们本来可以盈利的企业变得紧紧张张了,但是深知企业运行的杨立峰并不完全这么看,钢管公司沦落到这样的地步,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省属企业就如同社会中的其他阴暗角落,在阳光底下同样隐匿着无数的阴私和污秽,省钢管集团公司曾经是省里最大钱袋之一,而通过钢管的下属子公司,向省内某些主要领导的子女亲属所创办的企业公司,输送利益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还有通过钢管公司的海外分公司以及办事处,为省内各主要关口负责人的子女办理出国留学、公派培训等等那更不在话下。

而企业的设备通过多定设备、抬高设备价款的方式让利国外的合作伙伴,作为对价条件,合作伙伴们为公派出去的那些领导人子女办妥了绿卡和定居。

在越来越对国外的政治生态、商业生态日渐熟悉,一批国企的负责人越发长袖善舞起来,通过特殊渠道,为自己以及某些私交甚好的领导,在国外等地开设了秘密帐户之类的也就司空见惯,而这些秘密又牵涉了太多上上下下的领导,不管是退了的,还是仍在位的。

所以杨立峰没有打算把这个盖子揭开,或者说不敢把这个盖子揭开,连江如衡和贝湖的老山头斗得那么厉害也没有敢把这个作为武器,杨立峰也就更不敢了。

但是钢管公司是省里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他也不能放任不管。

不过,并不充裕的省财政,更让他这个费省长捉襟见肘。

一想到财政资金,杨立峰也是头痛得很,省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实在是太多了,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而一些应急的资金,预算内的资金那是不敢动的,唯有在预算外想办法。

而眼下正是农村青黄不接之时,对贝湖财政来讲也是如此,各项财政、税款因为去年年底突击征收,今年开年这几个月许多款项难以到账,所以他也只有拆东墙补西墙。

其他地市每月上缴省财政基数太少,杨立峰根本就瞧不上,真正能解燃眉之急的也就是省城和安新,所以他主要是在这两边做工作,特别是陆政东这边更是他的重点,杨立峰的想法是让安新能够在预算外资金上缴省财政的资金上加快一点速度,打个时间差。

不过这样的事情同样让杨立峰感到棘手,安新和省城都是副省级城市,市财政收入采取三级分成体制,即每年上交贝湖省财政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百分之三十,贝湖自留百分之四十。

副省级城市的财政收支主要由中央财政决定,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财政计划也实行单列。因为这样的原因,贝湖财政几乎是不会给安新拨付资金的,这一时期安新所有财政支出都是从安新自留的那百分之四十和争取中央拨款来解决财政支出的。

所以因此在九十年代中期省里和副省级城市因为权限等等引发了诸多问题,九五年的时候,中央经过研究正式明确了副省级城市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同时取消部分城市的计划单列体制,将原来计划单列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副省级市中仍实行计划单列的,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原有的管理权限;不再实行计划单列的,原来中央赋予的权限原则上暂不改变;对原来不是计划单列的,其权限需要调整变动的,由所在省和中央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

这是经济职能上的界定,而在人事问题上,副省级城市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属于中管干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央审批,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职务任免,须事先征得中组部同意。

在明确这些的同时,同时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减少了省与计划单列市之间因权限划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

但是副省级城市由于独立性要比其他地市大得多,所以和省里的关系依然还是很微妙,省城的书记杨正午和市长刘一柏都不是省油得灯,和他不是一路人,杨立峰仅仅是想一下便作罢了。

而安新市委书记詹继东是江书记的铁杆,又是省委常委,对他这个副书记、省长的话多半是阳奉阴违,所以对这样的副省级城市,光靠行政命令式很难奏效的,不过杨立峰手里也有筹码。

上一次中央巡视组到来江书记和贝湖原来的老派系老山头火星撞地球的争斗中,他也是在鹤蚌相争中渔翁得利,扩大了自己的力量,现在的他也不是初到贝湖的样子,也成为了贝湖政治版图的重要一极,虽然比之正如日中天的江书记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老山头还有距离,但是总归是不能让人忽视的力量。

他需要超越老派系,也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持,而陆政东和詹继东关系紧张,很难从江书记那里得到支持,而陆政东自然是希望能够从省里其他的领导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双方都有需要,完全可以结成盟友

杨立峰正想着,秘书走了进来,道:

“省长,陆市长到了。”

杨立峰一面用手指掐着让眼镜压的已经变红的鼻梁,一面对秘书吩咐道:“嗯,你安排一下,就在宾馆一起吃饭吧,另外你和秘书长讲一下,早上去掉一个会议,我还想到企业去看看。”

秘书夹着包,站在杨立峰的身后,说:

“好的,那就是腾出上午的两个小时,其他不变吧?”

杨立峰点点头

而在同一个时间,省委江书记也给省委分管党群的郎副书记和省委组织部的姜部长打了电话,把他们两个叫了过去,三个人开了瓶酒,一边吃着饭一边谈着事情,这对两人来说也不算稀奇,他们已经习惯了江书记吃饭谈事情,儿这样的谈话肯定是关于人事上的问题,不过今天郎副书记和姜部长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了江书记似乎有什么心事

第61章合纵连横

三个人喝了几杯以后,江如衡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严肃起来说:“你们两位都不是外人,我想先听听你们对安宁副书记和东兴的市长还有安新市民政局这几个位置安排听听你们的意见。”

副书记郎志本和姜部长两人对视一下,沉吟起来了,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安宁市副书记的位子重要了,因为安宁市在省里是举足轻重的大市,潜力会更好,这个位置的前景很好,东兴虽然是小的地市,但既然是市长,那也不错。

在这几天里,郎志本和姜部长也是碰过一次头的,作为人事上的两个分管领导,很多事情都要提前思考,在一件重大的事情上,要是心里没有三,两套的方案,那应该就算失职了。

但江书记的真实意图两个人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两个位置在常人眼中是了不得的位置,不过在省委书记的眼中显然没有那般重要。

江书记是为了进一步分化瓦解原来的老派系?可能说不过去啊,相逼太急,不给人家对方留一点好处,这是犯官场的规矩的,也许会引发对方的反抗和抵制,对江书记来说,那样做很不合算的,稳定是贝湖省目前的第一要素。

也或许江书记有其他打算,江书记早已经设定的一个路线了,不然为什么这次怎么这么快?一点都没有和对方讨价还价呢?

但是到底不是江书记提前预定好的路线,这也实在是难以猜测,揣摩领导的意图是下属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但作为一省的封疆大吏,有时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看透其心思,即便是他们这样身居高位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他们两人还真不好说,两人对望了一眼,一时都没有说话,都等着江书记再透点口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