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玲表姐到了这边,勤快的很,什么活儿都干,胡氏也说了她,让她安安心心的在这边住着,别只想着干活儿,他们家人手也够。
  胡玲虽然当时听了,可是看到活计了,还是会动手。
  胡玲表姐的针线活儿也好,做起针线来,安安静静的,这样的姑娘,嫁给谁,都是谁家的福气呢。
  不过胡氏还有季氏心里都有谱,他们不想让胡玲嫁到大户人家去,不然这规矩就让人受不了,毕竟胡玲是从小在胡家棚长大的,找个殷实的人家,然后娘家有个有出息的哥哥,别人也不敢欺负不是?
  这样的日子才叫安心呢,但是也要防止是那种极品的人家,嫁过去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李花儿跟杜榆同岁,她长得不像二姑母,倒是像二姑父,看着就是憨厚老实的,也很勤快,只是有些胆子小。
  估计平时二姑母的脾气比较冲,所以她的胆子就变成这样了。
  最小的是胡惢,才五岁呢,长得虎头虎脑的,跟杜榆大舅长得很像。
  杜榆现在每天会带着小表弟认认字,也不是很正式的,就跟带着他玩一样,好歹也能多学着点不是?
  只是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记性好,但是忘性也好,前几天学的,过几天就忘了,真是要命那,杜榆又得重新开始教,好不容易,终于认了几个字了。
  不过听自家娘说,大舅对胡惢的打算是,让他读几年书,如果可以呢,就再读几年,但是如果不行了,就把他这兽医的手艺传下去,好歹也是一门祖传的手艺,能不丢最好不丢。
  杜榆觉得要是大表哥这次乡试过了后,再让小表弟学兽医,那也是不可能的了啊,大表哥随便给自己的弟弟一些,就够小表弟过日子了。
  所以呢,小表弟最好是继续读书,读到长得了再说。
  杜榆大姑的女儿魏娟子,也是在年初的时候嫁人了,嫁的是他们本村的,离大姑家就只有一点儿距离,可以说是喊一嗓子就能听到的,当初嫁人的时候,他们全家都去了,就是给表姐来长声势的,连送的添妆都是头一份。
  女人嫁人,娘家和娘家的亲戚是至关重要的,有这些靠山,在婆家也不至于会受无故的欺负。
  想一想,这女人一辈子还挺不容易的,嫁人了,在陌生的环境,连适应都需要很长时间,更不用说,这婆媳,妯娌之间相互的矛盾,总之肯定没有当姑娘的时候那么自在。
  一想到这个,杜榆就觉得还是不嫁人的好,可是她要是说不嫁人,他爹娘肯定不同意,说不定就私底下给自己定了亲事。
  因为这里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没有谁会跟你说,你自己决定婚事,那样是不合规矩的。
  当然,也有杜柳这样的奇葩,能为了攀高枝而致力于当小妾的,这样的是例外中的例外。
  县太爷的千金许敏要办赏荷会,不知道是因为楚家的原因,还是别的,许敏也给杜榆这边下了帖子。
  许敏的母亲在云阳县买的有个小庄子,庄子里据说中了有几十亩的荷花。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热了,许太太和许敏就会以自家的名义来请云阳县的知名人士家的家眷去她那庄子上来个赏荷会,也是附庸风雅的意思。
  几十亩的荷花都盛开了,想一想,也是很壮观的景象。
  而这次是许敏自己办的,也只请家里的差不多大的孩子。
  杜榆接到这个帖子,还是有些奇怪的,因为他们之前一直没有和县太爷家有走动的,因为县太爷家比他们门户高,他们也不是要去巴结的意思。
  只是上次去楚家,听楚大小姐说了那么一句。根本就没有交际。
  这次帖子下来了,还说,可以带亲朋。也就是说,杜榆可以把胡玲表姐,和李花儿都带上。
  胡氏对杜榆说道:“在家里呆着也没有意思,你就带着你表姐他们一起去吧。”
  好歹也能放松放松,胡氏倒是没有觉得会出什么状况,毕竟他们家不过是一般人家,听说云阳县里好多人家都得了帖子。也不差他们这一家子了。
  胡玲还不想去,觉得自己见识不多,到时候给姑姑家丢人了就不好了,胡氏忙说道:“天天呆在家里干啥?去看看吧,听说那荷花池特别多,你们在这边也不像乡下一样,能跑着玩,这次就当去散散心。以后你这机会也少了。”
  因为胡玲快定亲了,定亲了,这出来就不容易了,胡氏才如此说。
  胡玲红着脸答应了。李花儿一听可以出去玩,心里就高兴了,她倒是没有想什么出去了,会丢人的事儿,觉得有杜榆陪着,还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到了那天,他们三个都穿戴一新,胡氏挨个看了,觉得满意了,才点的头,从他们到这边来住,胡氏就给她们都做了几身衣服。
  胡惢一看就剩下他一个也,也想跟着过去,杜二郎就笑话他,“人家都是小姑娘采取的,你一个男娃子,你去了干啥?要不要把你打扮成小姑娘,你再去啊。”
  胡惢听表哥这样一说,也不闹着要去了,他可不想被打扮成小姑娘。
  杜榆把小丫也带上了,小丫对于能去看看风景,也显得特别的高兴,在路上也唧唧咋咋的,以为她岁数最小,所以谁都不会说她的,可能他们几个在心里的意识中,就没有什么下人要低人一等的意思,所以小丫就很自由。
  倒是赶车的李大壮把小丫给训斥了一顿,小丫很委屈,不过看小姐他们都没有怪罪的意思,也就好了起来。
  许家的那个庄子,刚好和去锦溪书院的方向相反,不过听说锦溪书院有一次还借了许家的这个庄子,让学子们去赏荷作诗呢,自古以来,这荷花都是人们咏唱的一个重要对象,所以许家也因为有这个荷花庄子而骄傲。
  要说这位许县令,在云阳县带了也有四五年了,一直都没有挪窝,反倒是想要在这里常住下去的意思。
  杜榆他们到了这庄子门口的时候,就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阵荷花的清香。
  下了马车,就被人领着进了庄子。这个庄子还修了一个大大的围墙,里面的房间也有几排,不过杜榆他们也没有四处张望,就跟着这许家的下人走,一直走到了一桌亭子里,那边也已经做了好几个小姑娘了。杜榆看见有几个认识的,就带着表姐他们去打了招呼,顺便把表姐他们介绍给别人。
  楚家也不光是楚芳菲和楚芳芷两个小姑娘,楚家族里也有许多小姑娘,这次来了好几个,都知道楚家和杜家的关系,见到杜榆都很热情,给他们表姊妹三个让了个座,杜榆客气了一番,也就承让了。
  自己未来大嫂的一个堂妹,名字叫楚芳云的小姑娘,杜榆也见过几次,她就是负责把杜榆他们几个介绍给其他人的,这一圈认识了一下,只不过是囫囵吞枣,根本就记不全的,但是只要面上不错就成了。
  “我们很快就能再见面了,等大姐姐她的婚礼上,就可以见到了。”楚芳云笑着说道,“找知道你们要过来,我们就和你们一起过来了。”
  杜榆说道:“二姐姐在家里还好吗?”因为楚芳芷还没有嫁过来,她也不好当着楚家的姑娘喊大嫂的,只能按照她在楚家的排行喊。
  楚芳云笑道:“我二姐姐天天在家里绣嫁衣呢,二伯母都不让她出来,唉,她现在可惨了,整天都被关在家里。”


☆、142 着急

  要出嫁的姑娘;可不就是这样吗?不能出来看看这荷花会了。
  不过;等嫁人了就好了;杜榆的娘可不是那种严厉的婆婆,肯定不会把儿媳妇管的严的。
  杜榆和楚芳云说起了这荷花会,“这么多人;不会只有这一个亭子吧;也不好安排那。”
  “哪里只有一个亭子;你朝那边看,那边还有四五个亭子呢;只不过搁咱们这边远一些,毕竟这可是几十亩的荷花呢;到时候咱们就各自在亭子里,可以坐着吃东西赏荷,或者想要下去了,让船娘过来,带着咱们去荷花池里面摘荷花和莲子去,这边庄子上的人都有会划船的,一会儿咱们倒是可以进去看看,享受一下置身荷花的感觉。”
  杜榆问道:“不会还要咱们作诗吧,这我可不擅长。”
  此等景色,学过字的人都想着作诗呢,她真的是不行的。
  楚芳云道:“你怎么知道的?一会儿就有人给每个亭子里送上纸笔,不过不强求,谁有兴趣了,写上几句,或者画上两笔,到时候让下人给别的亭子里的人传看,就是这么回事儿。”
  还好,没有让大家都作诗,不然真的是为难她们了。
  杜榆看自家表姐和花儿都有些畏首畏脚的,就跟她们说起了人情世故来,对楚芳云也隆重的介绍起来了,楚芳云是个自来熟,看胡玲他们几个也不自在,就笑着说道:“不如咱们要个小船,去划船好了,在这里坐着也没有意思。”
  “芳云,你还是这么跳脱,一点儿也没有变啊。”从外面进来一个姑娘,亭子里的人都叫她许小姐,看这个样子,杜榆也猜到了这位身份是谁,肯定是县令千金许敏了。
  许敏看到杜榆他们几个,笑着说道:“你们是杜举人家的家眷吧,我听芳菲说起过你们。”
  既然都已经点名了,那么就是相互介绍了,许敏听胡玲介绍自己,就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你是胡秀才的妹妹是不是?当初胡秀才中了秀才,我爹还跟我娘说,胡秀才是少年英才呢。”
  胡玲不好意思的说道:“多谢夸奖,我大哥说那不过是侥幸。”
  许敏也没有多说,对他们几人说道:“刚才不是说想游湖吗?正好,我已经让人放了几条船,咱们一去去游玩去吧,到了湖中心,可好玩呢,还有野鸭子呢,咱们可以带上渔网,到时候能网住鱼呢。”
  许敏诚心相悦,大家都很有兴趣,于是就都出了亭子,去上船了。
  结果,杜榆和大表姐还分开了,正好和许敏在一个船上,许敏笑道:“都是我的客人,我肯定要把人照顾好了,你们都放心吧。”
  杜榆这边还有个不敢说话的李花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