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愿如此!虽然说最开始爹是为了捞政绩,不过真正的把事儿办下来了,也觉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也是不错的。这边的老百姓也很朴实,你只要给他们做了一点儿事,他们就会铭记于心。”
  对付陈典史,未尝不是因为有人过来告状,说这陈典史在收粮的时候,弄虚作假,而且越来越严重,如今倒是不怕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什么时候都有这种事儿,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的底线,不要让老百姓都活不下去才行。
  一旦超出了底线,这就不可忍受了,而陈典史就是已经超出了这个底线了。所以他就悲剧了!
  “爹一直没有问过你,爹和娘把你的婚事给定了,你自己心里的意思。”杜有忠有时间问女儿这事儿了,因为眼看着女儿明年就要嫁人了。
  杜榆说道:“爹,我要是不乐意,你就可以把亲事退了啊。”
  “那是当然,大不了都时候给你舅舅和舅母赔不是。”杜有忠说道。
  爹真是狡猾啊,明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让他去给舅舅赔不是的,还这样说,“爹,你太不厚道了啊,我能让你为我给舅舅他们赔礼道歉吗?反正和大表哥我也合得来,从小一起长大的,爹,你不会真要我说出,我很乐意的话吧,那样,别人听见了,就会觉得你女儿我是个厚脸皮。”
  杜有忠笑了,然后说道:“榆儿,我们是当父母的,在给儿女考虑婚事的时候,自然是站在儿女的角度去考虑了,而且,我们的阅历比你们小孩子的都要深,看人也很准,如果不是真的和你们合适,我们当父母的也不会同意的。”
  “爹,我明白,您放心,我会好好的过日子的,不让你和娘操心。”杜榆真的明白爹娘是为了自己好。
  而且在这个父母之命的大前提下,自己的父母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有多少人家,是为了家族的前途,或者为了攀高枝,就不顾子女的幸福,给按照他们的意思配了人家了?
  京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可不就是这样的婚姻的多?
  而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却没有,而是实打实的为自己着想。
  就如大哥他,和楚家的婚事,也未尝不是为了和楚家联姻,这样带有一点目的性的婚姻,那也是在楚家的楚院长是个很不错的人的前提下。
  如果是一家声名狼藉,一点儿规矩也没有的人家,相信就是有天大的好处,自己父母也不会答应的。
  而且,如果对方是个性格和德行都不好的人家,自己爹娘也不会同意的,比如那齐大小姐,齐大人在京城也有很多关系,当时是想和二哥定亲,但是他们家就避之不及。
  想到这些,觉得自己也特别幸福,所以哪里还会怪自己爹娘给自己定的亲事?
  杜榆的生日快到了,从生日前几天,杜榆就收到了很多礼物,大哥和二哥,那是早早的一个月前就给自己准备了生日礼物人,然后通过驿站送东西一起送过来的,大嫂那边也给送了东西。
  大哥送的是头饰,大嫂送的是衣服,而二哥是淘了一本书,给自己送了过来。
  杨柳村那边,也不讲究这个,以前他们谁过生日,特别是小孩,那一天就会在早上有一个水煮蛋,那时候连饭都是吃不饱的,一个水煮蛋对他们的吸引力那是想当的大的,杜榆还记得,大哥过生日的时候,会把水煮蛋留下来,然后分给她和二哥吃,那时候的事情想一想,都觉得很温暖。
  如今日子过好了,奶奶那边也不过是当天会做一顿好吃的,全家一起吃一顿,所以要求他们从杨柳村给自己一个小孩子寄生日礼物,那是不可能的,顶多是在信上提一两句,不过一提到这个,就会说这姑娘家大了,总不能天天和未婚夫呆在一起吧,是时候回去准备嫁人了。
  不过胡氏和杜有忠都不接这个茬,彭泽这边的风气比北边的也开放一些,所以即使大家知道了杜榆和胡鑫是未婚夫妻,也没有说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会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样才能感情好呢。
  “你大嫂今年就要生,我想着亲自写一封信给楚二奶奶,请她帮着照顾一下你大嫂他们。”胡氏对杜榆说道,杜榆笑着道:“娘想些就写呗,我也觉得娘亲自去请一请好一些。”
  毕竟大嫂嫁过来了,就是他们杜家的人,她怀的噎死杜家的子孙,自家娘这个当祖母的因为有事儿不能回去,随意请亲家母来照顾照顾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儿,那也是没有错的,这是礼貌问题,虽然大嫂是楚二奶奶的亲娘。
  “娘,您还得给奶奶提前说一声。”
  自家奶奶的性子,杜榆是很明白的,如果不跟她大声招呼,到时候她肯定要生气的哦,觉得杜家的儿孙,怎么还要别人来照顾?
  虽然这在现代,丈母娘才伺候月子是很平常的事儿,可是在这个时候,那就是不合规矩了。
  其实呢,女儿还是和娘亲,那时候正是虚弱的时候,最需要亲娘在身边陪着呢。
  所以自家娘是很开明的,大嫂身边丫鬟婆子都不缺,要说照顾,这些人难道照顾不过来?
  可是这精神方面,确实除了亲娘,谁都替代不了的。
  胡氏忙道:“你说的对,是该给你奶也写封信,不然到时候你奶不乐意了,那是给你大嫂找不自在。”
  而胡鑫作为杜榆的未婚夫,也给杜榆送来了生日礼物。杜榆看这还包的挺严实,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杜榆也早早的给大表哥买了一个小厮,充当书童。至于这名字,也是大表哥让杜榆起的,杜榆觉得自己起名字挺无能的,她丫鬟的名字都是顺着大嫂起的,这个书童嘛,杜榆想了半天,说道:“不如叫砚台吧。”
  感觉这比自己丫鬟的名字要好听和正式多了。
  “那就叫砚台!”胡鑫一点儿也没有反对,这书童就被叫成了砚台。
  这位砚台书童知道自己的名字来自笔墨纸砚的砚台,又听了自己主子说了砚台有大作用,对自己
  这名字就更喜欢了。
  杜榆很无语,要不要当初给他起名叫毛笔啊,那样还更管用呢,或者叫白纸?这纸可是四大发明之一呢。
  只是这两个名字听着都怪怪的。还是等以后有了机会再用吧。
  杜榆打开了大表哥送的礼物,竟然是一支月季花,杜榆不由得扑哧笑了,她记得有一次自己说最喜欢看鲜花了,还脱口而出自己最喜欢的生日礼物是别人能送自己一束花就好了,“小墨,你给我过来,说说吧,是不是你跟砚台那个呆头呆脑的说了什么情报了?”
  这话可是自己在自己屋子里说的,也就小墨和小丫能知道,小丫还小呢,对砚台也没有共同话题,觉得砚台是个傻糊糊的,倒是小墨和砚台,年纪相仿,很能说的到一起去。
  小墨忙不好意思的说道:“表少爷想给小姐送个合心意的东西,奴婢记得有一次小姐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奴婢就跟砚台说了,只是想开开玩笑的,谁知道表少爷真的送了。”
  鲜花什么的,怎么能当生日礼物呢,表少爷也太傻了吧。这个砚台,难怪会被别人说他傻乎乎的,怎么现在把表少爷也给传染上了?
  杜榆倒是没有怪小墨多嘴,他们家管的也不严,没有说,主子没有开口,不能随便把话说出去的意思。
  当然这个前提是不能随便说给别的外人,这话杜榆也时刻对自己的两个丫鬟来说,她倒是不至于还防备自己的大表哥,而且在小墨的心里,大表哥也不算是什么外人。
  “好了,以后记住点,对外人嘴巴可不要这么松。”杜榆说道。
  小墨忙保证,“小姐,外人问我什么,我都不会说呢。”
  杜榆看着这朵不怎么样的月季,忍不住笑了,大表哥还真是有意思啊,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别的,这月季又被成为是中国玫瑰,没想到她在这个时候,还能收到男士的玫瑰呢,还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呢,所以那次才会半开玩笑的和丫鬟们说了,没想到表哥竟然打听了出来,表哥又不傻,当然知道这花不算什么礼物,可是有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贵重的就是好的礼物了。所以杜榆也很开心。
 

☆、171 回乡

  “你鬼鬼祟祟的干啥呢?”小墨见砚台在这边鬼鬼祟祟的缩头探望;就把他给揪了出来。
  “没干啥呢,我问你个事儿啊;就是表小姐收到我们少爷的东西,高兴不?”砚台说道。
  “得了,以后可别再跟我打听我们小姐的事儿了,我是小姐的丫鬟,跟你说小姐的事儿;那我不就是不忠心了?以后也别问我了!”小墨表示自己被砚台牵连了。
  砚台急道:“我们少爷也不是外人。”
  “那不成,反正你们少爷是少爷;我们小姐是小姐,我只是小姐的下人,只忠心小姐一个人;以后别朝我打听小姐的事儿了;不然我就成了背主的人了!除非是小姐同意了,不然我是一个字不会说的。”
  听小墨这样说,砚台更急了。
  他可是想打听表小姐到底喜欢不喜欢那礼物,然后才好去自己主子那边报道吧,虽然主子没有让自己打听,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仆人,就要急主人之所急,想主人之所想。
  “别呀,那这次是最后一次,你告诉我呗。”砚台急的不行。
  “你自己不会想?要是我们小姐不高兴,我还能出来?”小墨说完就离开了。
  剩下砚台在思考,这小墨是个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对了,表小姐是高兴的,那么他可以像主子交差了。
  彭泽县的日常事物,更是掌握在杜有忠手里了,最开始确实因为陈典史这个地头蛇,让有些事情进展不开来。
  但是现在一看,杜大人把陈典史都给弄下去了,就知道杜大人可不是软柿子,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吧。人家现在和海家和朱家关系也很好,海家和朱家才是真正的地头蛇呢。
  所以对于杜有忠把原来的捕头提为典史,别人谁都没有意见。
  县学里也进入正轨,胡鑫也渐渐的把手里的差事交到两个训导手里,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