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兄弟几个的婚事都已经完了,现在就盯着大哥几个孩子的身上,大郎是已经定了亲了,还是人家县城的小姐,他们不敢去争,但是二郎和榆儿,不过是小儿子和小女儿,有些人就已经瞄上了,趁着这杜举人还没有当官,赶紧给定下来,以后大家好互惠互利不是?
  齐氏都不胜其烦的,直接说,他们的婚事由他们父母自己做主,这才消停了。
 

☆、109 好事儿

  对于二郎和杜榆的婚事;杜有忠心里是有些打算的。
  二郎现在已经度过了这个危机,目前看来,也没有什么人来说亲了。
  何况;男子的亲事;也该是男方主动;这次齐大人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女儿,所以来了个女方主动,就是这样,也是想着男方这边来个主动提亲的,好在后来事情没有成;所以青阳县目前看来;也没有人乐意和二郎结亲了。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点内幕消息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跟县太爷抢人;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虽然县太爷的打算没有成,可是好歹也是有了个影儿,没有人乐意去惹一声腥的。
  至于榆儿,目前还小,前面有二郎顶着,就是推迟也有好借口。
  等过两年再说吧。不能别人逼着,就随便给儿女们把婚事给定了,那样岂不是耽误他们一辈子?
  “家里就是你们几个多多操心了,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直接给我带信。”杜有忠对三弟杜有贤说道。
  “唉,大哥,我知道了,大哥,你过年回不?”杜有贤问道。
  “肯定回的,不过估计要赶到年三十左右才能到家了。”
  县学也是属于官府的,不到小年过后,是不会关闭的,不像书院那么放的早。毕竟人家县太爷还在县衙里呆着呢,你要是腊八就关了,那岂不是比县太爷还要舒服?
  “能回去就好,我跟爹和娘说了,他们一定高兴!”
  杜有贤在这边呆了好几天,大郎和二郎带着他把整个青阳县都逛了一圈,胡氏这边也单独买了好多东西,给家里人带回去,这也是她这个当儿媳妇的一片孝心。
  等杜有忠把银子给杜有贤的时候,杜有贤忙说道:“娘说了,就知道大哥你会给银子,她说了,家里不需要,让大哥你好好攒着,以后也好上京城呢。”
  齐氏手头上有钱,就不要杜有忠的钱了,也知道一个人在外面,什么都需要花钱,哪里还要儿子的奉银?
  杜有贤也是听话的好儿子,所以坚决不要,没办法,胡氏只好又多买了些东西,让杜有贤给带回去。
  老人家节俭一辈子了,哪怕日子过好了,也舍不得吃点好的,也就是他们买了,爹娘才会怕浪费吃了。
  县衙里的文书家里出了事儿,需要请假一个月,县太爷齐大人就请杜有忠暂时帮帮忙,代替这文书做了这一个月。
  文书的工作,无非就是整理整理县衙日常的资料,还有给县太爷润润笔什么的。当然,和县太爷接触的更多了。
  文书是一点儿品级也没有的,说起来,有些像现代的秘书之类的。
  但是县太爷身边的秘书,那也是个好差事不是?
  杜有忠不过是暂代,且身上还有举人的功名,别人也不会刻意和他过不去。
  因为他还是县学的训导呢,说起来比文书的名头也要好一些。
  有人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些,不过杜有忠倒是很认真的把这一个月的文书给做的好好的。
  等文书从家里回来后,也给他交代的清清楚楚,才没有去沾惹这个事情了。
  那文书最开始还担心自己的差事被人抢去了,现在看这样,也是放心了不少,对杜有忠也很客气。
  又觉得县太爷对自己也很好,不然怎么会找杜训导来做这个事儿,人家杜训导可是举人老爷,比他这个只会认字,还是托关系找来的人要强的多吧。
  反正文书认为是齐大人为了给自己保住这个差事,所以才让杜有忠去暂代这个事儿的,于是以后对齐大人更恭恭敬敬的了。
  这天,李文书特意买了几斤熟肉,还打了一壶酒,专门过来看望杜有忠。
  从他回来,和杜有忠的关系好多了,衙门里的事儿,也会告诉杜有忠。
  他也住在县衙那边,不过只一间房,家里的老婆孩子都留在老家呢,也就是沐休了才回家看看。
  吃饭什么的,就是对付着,不想杜有忠,这还拖家带口的都在县城里。
  “嫂子,叨扰你们了!”李文书把熟肉和酒给胡氏递过去,说道。
  胡氏忙道:“什么叨扰不叨扰的,那么客气干什么?有空就过来,你一个人,估计也吃不好。”
  李文书不好意思的笑了。不过他今天来,是找杜有忠有事儿的,身为文书,当然能提前知道些内幕消息。比如,今天,他和杜有忠喝了几杯酒,吃着肉,就说开了。
  “县城的董家,杜大哥知道不?”李文书问道。
  “董家?莫不是前几年青阳县的首富董家?”杜有忠有些印象。
  “对,就是他家,以前是首富,可是自从董大户过世后,他那几个儿子不成器,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把个家产都给败的七七八八了。如今,董家的老二因为手头上不济,正要把自己得的一个庄子给卖了。杜大哥,要是手头上有钱,不妨把这个庄子给买下来。”
  李文书不可能平白无故说这些话,果然李文书说道:“那董老二是个不善经营的,庄子被他弄得不像样。不过,如果到了杜大哥手里,就会很值钱了,那庄子的地也好,我知道大哥家里人都是种田出来的,你庄子有好几百亩的地呢,还种满了果树,这种跟山地一样的地儿,收税也比普通的田地要少的多。而且他现在急需要钱,只要二百两就要卖了呢。可惜我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的钱,不然我肯定买下来。”
  杜有忠说道:“李兄弟要是真想买,我可以借给你钱。”
  李文书忙摆手,“杜大哥,可别,就是给我买下来,我家里人也不善经营,到手里也是废料。”
  李文书在县衙里整理文书资料,关于土地买卖这方面也能看得到一些了,特别是这种大买卖。有的还需要在官府登记呢。
  县太爷是一县之长官,当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掺合这土地买卖了。特别是,他估计明年就要回京,青阳县的庄子他要了也没有用。
  杜有忠问道:“县丞大人没有这个意思?”
  李文书笑道:“杜大哥,说了也不怕你笑话,周县丞还看不上这么个小庄子呢。”
  “至于县尉大人,他也不耐烦这些土地的出息,而且和董家还有点矛盾,更不会买了。”
  所以李文书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给杜有忠带信来了。也是交好杜有忠的意思。
  “大哥如果想买,就趁早,董老二不想交给牙行让牙行再赚一道,所以就托了关系。”其实李文书也是托关系的其中一个,董老二承诺了,庄子卖出去后,会给他五两银子的好处费。
  李文书虽然只是个文书,可是人家是县衙里的人,认识的有钱人也多,李文书一是想卖卖人情给杜有忠,二是也自己赚点钱。
  李文书带来的消息,杜有忠给家里人都讲了,杜大郎说道:“爹,我出去打听打听那个庄子的情况,如果可以,咱们买了也未为不可。李文书那边的面子也全了。”
  李文书那边是什么性子,他们在这边都大半年了,也是知道的,这其中他肯定要赚点介绍费了。
  不过他家里老娘一直生病,不赚这样的钱,就不好维持。
  而且李文书顶多是做些这样的事儿,那种特别厉害的事儿,他是不敢掺合的。
  杜有忠点头,“好,打听好了,咱们就接着说。”
  胡氏道:“那庄子不会有问题吧,不然怎么二百两就买下来来?”胡氏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
  “娘,所以大哥才要去打听,爹和李文书是同僚,就是骗,也不好骗爹的。”杜榆说道。
  不然以后怎么混下去?
  杜大郎用了几天去那边庄子打听了,发现真没有什么问题,胡氏这几年攒的钱也有二三百两了,一下子拿出来二百两,这也心疼,不顾丈夫说要买,她就是要支持啊。
  出了钱,在县衙里立好了契书,那座庄子就成了杜榆家的了。杜有忠还没有告诉齐氏他们,趁着沐休的时候,带着一家子去了这庄子,佃户也见了,杜有忠也发话了,以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不会把他们的地收回来,好在这庄子也不算大,顶天了,就是两百亩左右,一个庄头也是老实巴交的,在见了新主人后,也不敢隐瞒什么,把庄子的状况都给说了。
  只是说到有一片地是寸土不长的,前一段时间还发烧了!
  发烧?这倒是奇怪了,杜榆都有兴趣去看了,这地还发烧?
  那庄头就带着新主子去看那一片地儿,果然是一点儿草都不长的,而且现在天气变凉了,还隐隐的有蒸汽出来。杜榆用手一摸那片地,直接就是烫的,这该不会是要火山喷发的预警吧。
  可是又不像,杜榆想着现代看得火山要喷发的时候,会从地底下冒出灰尘和烟,能蔓延周围几公里呢,还持续好几天,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110 上当?

  胡氏看着这光秃秃的地方;真是把李文书给骂了个狗血淋头,这叫啥事儿啊,果然便宜没有好货!难怪这么勤快的过来给他们说这个事儿;原来这庄子就根本是有问题的。
  而大郎只能打听表面;里面有这么一片是这个情况,他肯定打听不出来!
  “爹;这地上是热的;会不会地下的水也是热的?”杜榆问道。
  杜榆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不会是出温泉的地方吧。那董家肯定不知道这玩意儿;还以为这块儿地要废了;所以才急着低价卖出去;听这庄子上的人说,还恐怕把这一大片都给感染发烧了,所以才会急冲冲的。
  杜大郎给自家爹和妹子都使了眼色,杜榆也不说话了,而那庄头却很忐忑,生怕新主子拿他们出气,毕竟买了个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