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事件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事件簿-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屋一正堂两偏房,阮老汉睡东偏房,阮铃儿的闺房则在西偏房。东屋便是柴房和伙房,西屋是茅厕。——很简约整洁的一个住所,四围环境又很幽谧,所以我当初才决定将自己的后路铺设在此处,静悄悄地生活,做一个尘世中的化外之人。
  阮老汉正坐在堂屋里编竹筐,从窗口瞥见我进了院子,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迎了出来,低声道:“姑娘你还是决定离开了?”
  我当然没有将实情告诉阮老汉,一直骗他说家中继母看我不顺眼,迟早要将我赶出来,倘若我离了家便要到他这里住下的,是以他今日见了我方有此一问。我便点点头,道:“从今以后便要麻烦老爹您多多照料了!您也莫再‘姑娘’、‘姑娘’的叫晚辈了,晚辈的闺名儿中也有个‘灵’字,老爹倘若不嫌弃,便也叫我个‘灵儿’好了。”
  阮铃儿、灵儿,字虽不是同一个字,叫在嘴里却也有几分亲切,阮老汉连连点头应了,将我迎进屋内。
  西厢阮铃儿的闺房已经打扫干净,自然比不得岳灵歌的住处,然而我在现代时也是租住的最便宜的房子,再简陋的环境也熬过,虽然最后香销玉殒在了那架卑鄙的老液化气灶上,好歹咱也是受过艰苦条件磨炼的。
  阮铃儿的房间只有一张木床挨着北窗放着,床上是新缝补好的枕头被褥,虽旧却也干净。床边是一只破旧的衣柜,一架洗脸用的盆架子,南窗根儿是一桌一椅,皆都老旧得掉光了漆,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桌上是一把缺了嘴儿的陶制茶壶和一只茶杯,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我打开衣柜门,里面空无一物,想是阮老汉怕睹物思人,将阮铃儿所有的衣物都一把火焚了。我便将自己的东西腾进去,只将那只装了银票和猫儿铃的荷包贴身戴着。
  简单安置下来后,我坐到堂屋椅子上看阮老汉编竹筐。都说人生百年转眼即逝,然而对于孤独之人,就是一天也极难熬过。我与阮老汉都是孤独人,无亲无友,无依无靠,谁也说不清我们是在被迫承受这孤寂的时光,还是在从容享受这时光中的孤寂。
  一整个上午就这样静静的过去了,阮老汉放下手中一个半成品的竹筐要去伙房做饭,我自是要跟着帮忙。伙房虽简陋却也干净,米缸里还有两三斗米,我瓦了半碗,到井边打水淘了,拿回来放到锅里蒸。阮老汉负责生火,我负责洗菜,好在柴米油盐也都齐全,很快一顿简单清淡的饭便做成上桌,默默吃了,收拾干净,一切平静而自然。
  下午阮老汉要上街去卖竹筐,将他送出门去后,我将院门关好,独自回到西厢在床上躺下。
  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每日的生活想必就是像这样平淡无奇周而复始的循环吧?银子还很够花,足以支撑到自己找个男人嫁掉,虽然以我现在的身份再想钓个金龟婿已经不大现实,至少我终于可以选择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了,英俊且多金是最好不过的,实在不行只要他对我好,而我也能用心容纳他,就此托付终生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既来之则安之罢,学会享受人生百味,方才不枉活过一场。
  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小觉,起来洗了把脸梳了梳头,由于用不惯古代的脂粉,所以平时我也不大爱打扮,离开岳府时什么化妆品也没带,素头素面倒也觉得清爽。在小小的院子里转了两圈,没什么景致可以欣赏,听得隔壁院内传来一两声孩童的欢笑,叫嚷着要吃五仁馅儿的月饼。想起阮老汉似是并未准备过节的东西,女儿一死,老人家的心便也跟着死了,过不过节的在他来说已是无关紧要之事,他现在的思想状态就是一门心思地等着自己慢慢老死。
  虽然我一向不爱插手别人的生活选择,但是既然我此刻成了他的房客,总要尽些心力地替他开解开解,他愿不愿意改变是他的事,而我若见死不救那便是我的错了。
  一念至此,我决定上街逛逛,买些过节的东西回来,虽然我也不大在乎这种形式上的事儿,好歹就当作是庆祝我的自由及与阮老汉从此成为了房友吧。
  由于蓐收区与玄冥区相距不近,且我又是粗衣打扮,因此倒也不愁被相关人等认出来,何况这会子“相关人等”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捉那鬼脸大盗,谁也不会想到我会突然离家出走。于是挎了只阮老汉自己编的竹篮从山茶巷出来,慢慢悠悠地来至蓐收区内较为繁华的一条街道上,买了一斤月饼,几样水果,另还有一包茶叶、一壶好酒。因想着那米缸里的米已不多,便又买了米面油盐及几样蔬菜,一个人拿不了,雇了个毛头小伙子替我用扁担扛了担回阮老汉家。
  一切收拾停当,我将堂屋里的方桌和椅子搬到院中来,摆上月饼水果,由于尚未学会生火,是以没办法自个儿做饭,只好又出了趟门,到附近的小酒馆里买了两样小菜回来,置上酒盏,如此这般布置完毕,便静等着阮老汉回来。
  至日头西下华灯初上时,阮老汉终于踏进院来,一见面前情景不禁一愣,我笑着迎上去替他接过未卖完的竹筐,道:“老爹辛苦了。今儿是中秋佳节,合该好好庆祝一番,虽然你我非亲非故,既然能住进一个屋檐下便是个缘份,总算也成了一家人,今夜便且抛开种种烦忧,尽情畅饮才是!”
  阮老汉早已将凡尘俗事看开,除了思念自己死去的女儿之外心无旁念,听我这么一说倒也干脆,二话不说洗了手便往桌旁一坐。我将我俩面前酒杯倒满,先敬了他一杯,谢他收容我住在家中,第二杯又祝我们今后相处愉快亲如家人,第三杯则敬给我们在另一个世界或时空的家人都能有个好的归宿或好的生活。
  三杯酒下肚,阮老汉便敞开了心胸,由一开始我单方面的主导场面变成了双向交流,进而演变到阮老汉一个人不停地在说,而我则完全成为了倾听者。
  一番的推杯换盏后我们这一老一少都有些微醺了,还好,岳灵歌这小身体对酒的接受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料,在现代时我可是号称千杯不倒的“酒井小姐”,虽然善饮与否在于身体条件,不过看样子我的灵魂带来的一部分磁场已经开始影响到这具肉体了,我渐渐地发现,我和这肉体的契合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越来越像是原产原装的了。
  月上中天,人间遍染华彩。隔千里兮共明月,千里之外可有我命中注定之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共赏明月?
  阮老汉没有我这等骚包的春情酸意,老人家嚎淘一声老泪纵横,口口声声地唤着女儿。我看得也忍不住跟着难过,连忙好言劝慰。却见他摇晃着站起身,走向屋内,从今天未卖出去的一只竹筐内取出一盏羊皮制的小水灯来,哽咽着道:“我那傻铃儿啊最喜欢在中秋夜里跟她那几个小姐妹出去踏月,然后便到城西的虞渊河边去放这水灯,祈愿家中诸事平安如今如今这孩子不在了我便便替她去放这水灯祈愿罢愿她投个好胎,下辈子嫁个好人家”说着便摇摇晃晃地欲出门去。
  我连忙上前搀住他,都醉成这样了还想去河边玩儿水?回头愿没祈成再一头栽河里,人家以为我为了独霸这所房子把老头儿给暗害了呢,那我可就冤枉大了!
  “老爹,你喝多了,回房睡罢,我替你去放这水灯,将你这心愿告诉铃儿,且会让她放心,有我替她照顾你,让她早些转世投胎去罢。”我劝慰着,扶着阮老汉往屋内走,至床上躺下,好说歹说才算同意了让我代他去,等见他彻底睡熟了我这才关好房门出来,拎了那盏羊皮水灯径直出了院门。
  中秋节在古代是个相当盛大的节日,上自皇室下至贫家,除去在家中设宴饮酒鼓瑟笙歌外,还会大敞其门,陈设月饼、菱芡、方柿、石榴、栗子等食物,烹了香茶,邀邻里共赏明月,兼有孩童杂坐于阶,“剥菱食芡,笑语喧闻。”
  另还有烧香斗、挂灯笼的风俗,走在街上香烟缥缈、灯烛华灿,便疑是误入了仙境。家宴过后,还会有全民出游踏月的盛景,这一夜大街上的买卖一直要延续至第二天凌晨。绒线铺、蜜煎铺、瓜果铺、灯笼铺、香铺等商铺将各色货物陈列出来,大大小小卖零食的摊贩也纷纷涌上街头,游人们“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太平城是天龙朝的首都,其繁华景况自是难以言表。我从山茶巷出来步上街头,早已有三五成群的姑娘小伙儿说说笑笑地夜游赏月。沿了街往城西而去,人流渐渐多了起来,商贩们也各自扯了嗓子兜揽生意。忍不住嘴馋,我买了一小包蜜饯边走边吃,权当醒酒。不多时便到了城西郊畔的虞渊河边。
  一至河边我便被眼前的情景惊得呆了,但见浩如繁星的水灯浮满了江面,由岸边至天边璀璨流银,一时间几乎分不清何处是银河何处是灯河。
  岸边仍自有无数男女正向河内放灯,口中念念有辞地说着祈福之语,我便挤过去也将手中水灯燃了,小心翼翼放入河中,默默替阮老汉和阮铃儿祈了福,顺带许愿自己能尽快找到个如意郎君、重新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日子(…_…!)。
  站在岸边欣赏这头一回见的灯海盛况,直有大开了眼界的感觉。正自对着奇景傻笑,便听得身旁两个女子说笑着议论,一个道:“不知今年的邀月大会是哪一家胜出?”
  另一个道:“听说今年这四区的首富都下了血本儿,灯船上的宝贝都是世间难见的罕物儿!连宫里的王爷大臣都被吸引得来看呢!”
  第一个兴奋道:“咱们在这儿可能看到那四家的灯船?”
  第二个道:“不晓得,看风向应是往北吹的,若那四家的灯船由河的中段下水,只怕咱们城南的人是无福得见了。”
  听到此处我已稍微猜得了一二,这“邀月大会”想必是太平城内四大区的首富一起撺掇着举办的一个“竞宝会”,将宝贝放在船上,布上灯笼,再下到虞渊河中,借着河上数十万盏水灯的辉映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宝贝更为光彩夺目、可与天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