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基商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基商路-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人家在凌海的行踪,常接触的是些什么人,当然你的行踪一定不能让他注意到。
两天之后,李渊源发现了老人家和玉艳雨的特殊关系。在调查了玉艳玉的背景资料后,也猜到了老人家和玉艳雨之间关系。
为促使老人家答应见卓然书记,李渊源通过张先清教授见到了玉艳雨,提出让他帮忙说服老人家,时间可以不长,但一定要让老人家见卓然书记一面。理由是,之前,老人家没少照顾卓然一家,老人家来到凌海,不招待老人家,总有些良心过不去。
艳玉碍于导师的面子,答应去劝说老人家。没想到却惹恼了老人家,让玉艳雨转告李渊源,少挖空心思走歪门邪道,说不见了就不见,而且,以后也不准找玉艳雨,如果再找说客,让老人家知道,他会找卓然算帐。
回去后,不敢不如实向卓然书记汇报的李渊源,站在书记面前,可说是有点心惊胆颤。卓然很不高兴地责怪道:我早就知道玉艳雨的身份,就是怕老人家认为我为接近他,要走曲线救国的路,所以一直没敢找她。你虽然是好心,但却办了个坏事?!
好在卓然书记最后说,这也不一定全是坏事,老人家的孙女在凌海,之前还当我不知道,现在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某种意义上讲,我确实可以名正言顺地与她接触了。这事你先不用管了。
卓然书记虽然没怪罪李渊源,但这事总也让他有些拐扭。有心想帮助做些什么,但又担心再惹事,只好很郁闷地把这事压在心底。
也就是在此时,他再次被书记叫到办公室。进门之前,他还惴惴不安地猜测,会不会又是与老人家有关的事。
等卓然书记告诉他,老人家亲自给他打了个电话,告诉我明天要去万锦大厦参加一个王沟庙重建的合双方的签字仪式。你调整一下明天的我的工作安排,推掉原来的安排,明天我也去参加万锦的签字仪式。
也许是老人家答应要见卓然书记,让他有些兴奋的缘故,卓然书记破例没有象以往那样,说完正事很少说费话,而是又自言自语地说了句:“这老爷子的脾气还真是怪,昨天还那么强硬地拒绝,今天却又亲自打电话给我,怪事!”
因为卓然书记没有结束说话的意思,李渊源也没象往常那样立即离开书记的办公室。
卓然书记接着说道,老人家退下来后,除了还热衷于考古,很少关注别的事了。现在却突然关注起这个签字仪式,有点让人不解。而且,这关注还不是一般的关注,他告诉我说,他在巡展会上,认识了一位叫甄强的小友,是凌海民俗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明天要举行与王沟镇政府合作的签字仪式,他得去捧捧场。问我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明天签字仪式过后,中午会有一个自助餐,吃饭时,可以和我聊点家常,必竞好几年没见了!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岂有不去陪他的道理?”
说完这句话,卓然突然停住,看着李渊源问道:“这个民俗公司有什么背景?这个甄强你了解不?”
听到卓然书记问到这个问题,李渊源内心里一阵狂喜,在整个市委大楼,相信没谁能比他更了解民俗公司,还有甄强这个人。这可是一个先前对卓然书记交待的事,没有办好,现在可以进行补救的绝佳机会。
李渊源告诉卓然然书记,凌海民俗公司,实际是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成立的目的只有一个,筹集善款,重建王沟庙。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出资人,应该是凌海钢铁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张春海。至于张春海为什么肯出这么一笔钱,用于眼前看来,基本上属于纯慈善性质工程,动机是什么,一时还摸不清楚。当然,私下也有人认为,他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等王沟庙重建后,王沟庙景区都会纳入合作双方共同成立的王沟庙商贸公司的资产,到那时,旅游收入,应该很可观。
至于甄强这个人,有些传奇色彩!
民俗公司之所以让他,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出任民俗公司的总经理,最重要的原因是,甄强与一个曾经长期生活并看护王沟庙的耿姓孤寡老人关系密切,甚至有人说,甄强继承了老人的传承,但这个说法,他本人从没公开承认过,也只能说是个猜测。
耿姓老人是被王沟庙倒塌后砸死的,而当时被埋在里边的,还有甄强。大难不死的他,后来被镇上的人认为脑子受到了刺激,做事也特立独行,一度被镇上的人叫做傻强。
后来在在考场出了点问题,没考上大学的他到了王沟镇砖厂,也就是那,他展露了他跑业务的能力,为镇砖厂拿到了订单。
也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认同,他被破格任命为王沟镇工业站的站长,主管王沟镇的镇办企业。但这个站长很短命,也只有一二个月的时间。
他是主动辞职的。原因是,出资人张春海要求甄强出任民俗公司的总经理,这道理也讲得通,民俗公司在和王沟镇政府谈合作,甄强不能同时代表双方。镇党委书记考虑到重建王沟庙,将是带动镇乡镇企业发展的大机遇,只好忍痛割爱,接受甄强的辞职。
由于有甄强存在,双方的谈判虽然有波折,但还算顺利,于是,才有了明天将要举行的双方合人签字仪式。
“你做过专题调研?”卓然书记在李渊博差不多讲完时,问了一句。也确实,一个市委办公厅的秘书长,对具体的问题了解的如此详细,似乎有点不正常。
“也算是巧合,虽然没做过专题调研,但最近由我着重抓的两项工作,都要求我必搞清甄强这个人的情况和民俗公司的背景。正因此,我对民俗公司和甄强做过深入的调查,所以才知道一些比较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说来听听!”卓然书记对李渊源泉的汇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项工作,市委安排我到基层调研省财政下拔的,专项修路款的使用情况,凌海县上报的材料中,有一个方案引起了我的注意。王沟镇政府为争取到修路的专项款,提出自己筹一部分资金,再申请一部分的财政拔款的方式修建县级公路。县里也比较认同这个方案,而市里却担心镇政府是否真有能力自筹到资金,怀疑这只是为争取财政拔款的一个太过激进的提法。也是从那时,我认识了甄强,也知道了民俗公司。”





    正文 第171章 暗中的推手
    变态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3…10…13 1:45:27 本章字数:3406


李渊源观察了一下卓然书记的面色,发现他正专注地听着自己介绍,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往下讲。
之所以这样,绝不是多余的环节和多余的小心。如果卓然书记的脸色表现出索然无趣,那么李渊源的介绍,到这里,就完全可以画个句号了,这是做秘书知必须掌握的火候。而如果领导正听得津津有味,你绝不能停下来,故意吊领导的胃口,如果领导催后你再接着讲,显得你还有保留,对领导总有些不尽忠之意。
而在秘书行业修行多年的李大秘书长,对这样火候的观察,当然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王沟镇解决自筹资金的办法是向县农行贷款,而抵押物是王沟镇商贸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王沟镇商贸公司,就是民俗公司与王沟镇以股份制合作成立的公司,合作方式基本是民俗公司出钱,王沟镇政府出地的形式。先不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我亲自向农行了解了情况。农行方面做过专门调研,结论是可同意贷款!说明银行对王沟镇商贸公司的前景还是相当的看好。
正因为调研些事,我知道了民俗公司,也知道了甄强这个人。应该说,王沟镇政府和甄强,为最有准效率的使用财政拔款修路,找到了一条多方利益协调一致的办法。只是,这方法对其它镇却不一定适用,所以,才没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而正是因贷款修路的事,决策的主角之一是甄强,他才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私下也对他做了一番的了解。当然,贷款修路,决策的另一个主角,王沟镇党委书记孙鹏程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思想解放,做事不拘一格,没有点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的魄力,即使甄强创造了这个条件,怕是也难走到有举行签字仪式这一步,总体来看,这也是乡镇企业引资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二项工作,我一提书记您应该能想起来。市局提交了一份内参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局局长王断钢滥用职权,对反对把原市文化活动中心改制成都会文化娱乐中心的老职工进行打击报复,还为都会娱乐中心涉黑涉毒提供保护伞,特别是,他在任教委主任时,曾指使高考主考官,他帮他儿子考场作弊,被人检举后,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竟与和主考官串通,武断地把把该考生的试卷认定为废卷。而这受害的考生,就是甄强。
而市局之所以要查王断钢的起因,也是从甄强的一封实名举报信开始的。”
李渊源说到这里,就打住了。因为他看到卓然书记皱起了眉头,知道他已回忆起上次常委会上讨论如何处理王断钢的时的场景。
那次常委会上,因常委位对如何处理王断钢的意见并不统一,因此,最后也没形成决议。当然,没能形成决议的原因是,市局的资料证据还不够充分,所有的证据,基本都是相关当事人的证词。而证词这东西有些情况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言下之意,市局在得这些证词的过程中,是否对相关证人的口供进行过威吓,这都是无法证实的。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理由,而实际的理由,这些官场上的老同志心里都明白,王断钢可是原省委一位实权人物的内侄,虽然这位常委已退居省人大任职,其影响力已减弱,但对于一个市级领导干部来讲,还是没人敢轻易去得罪的。
常委们没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却也没立即回复市局。因为材料的罪状太过敏感,不要说涉黑涉黄,提供保护伞,只要沾上,就足能令王断钢身败我裂,而一旦高考指使考官司作弊,还对举报人打击报复,被证实属实,很可能在全国都引起轰动。常委们可没谁愿意和他沾上边。于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