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比施州府里头最大的官品级都要大,施州全称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最大的官就是指挥使大人,本来应该是正三品,可因为施州地方太鞋算是正四品可就算指挥使大人享受正常待遇,也比容米宣慰使,就是容米土王大人矮一截儿
这一连串的官职啊什么的听得小小头昏脑胀,天赐毕竟是在系统内部长大的,稍微有所了解,就连五岁的天佑都一副听懂了并且很惊诧的表情,只有小小觉得无趣,插嘴问道:“土人是什么样的翱跟我们不同吗?”
二郎歪着头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同,好像,也挺不同的”
其余三人都默了,这是什么回答翱
二郎挠着头嘿嘿一笑:“我没怎么见过土人,不过大哥见过,待会儿他回来你们问他就是去年有次他进城去,正好碰见土王进城,哇,听说好多人呢!”
正说话,大郎便走回来了不出他所料,昨日下的陷阱里头空空的,还没有猎物上勾,的几个小的,他也没多看,赶紧就回来了
天佑赶紧就扑上去问土人的事情
嗔怪地看了二郎一眼,看样子大郎不怎么爱提这事儿,不过面对天佑天赐渴求的目光,他还是开口说:“去年初的事儿了,记得不怎么多×人跟咱们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个子矮些然后他们都不穿鞋,打赤脚”
完了?
天赐几个正精神呢,结果大郎就这么一句话就给打发了,急得天佑一叠声地问:“他们为什么不穿鞋翱他们有多矮翱”
大郎皱着眉头想了一回,还是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看着天佑开始嘟嘴,他又哄了一句:“说不定什么时候进城就碰见了,到时你不是就知道了?”
说起进城,天佑嘴嘟得更高了:“我还就是回来那天从城里过了次路,都没看清楚呢,这就一直没进过城了”
最近家里这么多事,还惦记着玩!天赐狠狠剜了天佑一眼,吓得他缩了缩脖子
二郎眼睛一亮:“城里可好玩儿呢!还有卖清明粑粑,端午粑粑的,可好吃呢!”
大郎无奈地拍了他一下:“你就知道吃!”
天赐兄弟两个都不懂了,什么清明粑粑端午粑粑,这是些什么翱小小也没听说过这个,跟二郎打听起来
施州这里爱吃粑粑,就是用黏米蒸熟打成细细的米团子,加上其他的调料蒸出来的二郎说的清明粑粑里头调了一种绿色的汁液,垫上绿叶儿蒸了,一股子清香味儿,是一般清明时分孝敬祖先的供品端午粑粑里头没有调色,但是搁了酸梅蜜饯等物,也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这都是应节气做的,平日里很难吃到可是城里逢集的时候,有那些小商贩做了来,卖给爱这口的人,尤其是孩子,没有人不爱吃这些个的
听在耳朵里头,小小还是很难想象这样的粑粑是什么涅
二郎就在地上转了一圈,捡起一根草说:“喏,就是这个羊不碰,挤了汁水出来,打米团子的时候加在里头,做出来的粑粑就是嫩绿的了不过这个不能用了,要刚露头的嫩芽子才行”
又拣了另一根拿在手里:“这个也是野菜,猪要是拉肚子,拌点在猪食里头就好”
随后又摘了几样,各有各的用处,直把天赐几个小的羡慕得眼冒绿光:“二哥你好棒哦!所有的草你都认识翱”
二郎得意地挺了挺胸脯:“那当然,我从小就在这林子里头跑大的,不是我吹,还就真没有我不认识的呢!”
天佑一听,伸手便指了身边一株深绿色的小草:“这个叫啥名儿?”
大郎赶紧出声:“别摘!”
可惜已经晚了些,天佑伸手摘了上去,“哎哟”一声叫唤把手指塞进了嘴里,急得天赐忙扯了要看
二郎笑道:“让你长个记性,这个叫锯齿草,叶子旁边都是细齿子,羊都不敢吃,你还拿手去摘”
天佑含着手指头话也说不清:“二哥坏,不早说,我都划破手了”
小小也凑过去看那草,果然细长的叶子旁边长了细小的锯齿,不注意还瞧不出来天赐已是将天佑的手拔了出来,手指上细细一条伤口,倒也不深,只渗了几联珠子出来♀才放心地拍了他一下:“君子动口不动手,二哥说得对,让你长个记性也好”
这君子动口不动手是用在这里的吗?虽然有点好笑,不过倒是应景得很
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前方有青色的炊烟袅袅升起,大郎拍拍屁股站起来:“不早了,回吧!”
天赐几个恋恋不舍,拍着身上的尘土站起来,天佑还捉了大郎的袖子直液“大哥,往后你们打猪草,捉兔子什么的都带上我好不好?”天赐在旁边,也露出了渴望的神色
大郎不知怎么答话,二郎笑着说:“那怎么行?你们俩日日都要写字儿呢,哪能跟我们似的成日里山上疯玩?”
话虽如此,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色
小小心头一动,问到:“二郎哥,你想学写字吗?”
二郎连连摆手:“别别,我可不是那块料听三弟说话我就觉得闷,二叔一开口我就想跑,要是让我去念书我可受不了”
听了这话,大郎回头说:“瞎扯,要是能认两个字,也是好的”
“有什么好?爹不识字么?成日里活路干不了,地也不下的,好甚?”二郎不服气地顶了一句,大郎便不再说话了
前头传来了赵老三的叫声,眼看着太阳落坡了,赶紧叫这几个孩子家去天黑了湿气重,沾了湿气得了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
几个孩子这才不再说话,拉着手下坡去了
推荐好基友作品,香蕉的《弃妇也修仙》,新人新文,还请大家多支持!推荐票,走你!**
本书明日上架,还请多多支持!
五十二章 来者不善【一更求首订】
夜里小小跟着刘妈妈同睡,闲话间将下晌上山玩的事情说了,刘妈妈赞了她一句:“做的对!你年纪鞋做不得那些重活,好好跟着少爷便是,盯着他们别出什么事: 。。/”
小小应了一声,问起赵明礼两口子来,刘妈妈叹道:“大老爷添油加醋的,跪了老半天才起来回房我一看,夫人的膝盖都跪得青了♀好好的,闹啥免赋,倒是拖累了咱家老爷夫人”
这事情到底是怎么个缘由,刘妈妈实则也不清楚,都是灶间听小李氏说了几句才晓得∧里又是怪赵老大无事生非,又是怪赵李氏糊涂拎不清,可这话都不敢出口,只好将怨气撒到免赋这事上头去
怂一天终是累得慌,不过几句话功夫,小小便觉得眼皮子打架,撑不住睡了过去
没过几日,便有那些得了消息的乡邻上门,言语间或是羡慕,或是试探,都是问着赵家免赋的事儿
赵李氏挺得意的,多少年没这样风光过了?就是赵明礼中了秀才那年,她也不过风光了这样一阵子,紧接着赵明礼逃婚,害得她不管走到哪里都叫人戳脊梁骨,门也不怎么敢出了
人家几句好话一说,赵李氏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不过提及免税夹带上其他人家的事情,她倒是没有松口,说:“这秀才功名是我家老二的,这事如何处置,还是得听老二说了算”
没得个准信,人家也不逼问,笑一笑闲话几句便罢了
昨个儿夜里她自己算过了,若是按赵明礼说的,大郎二郎都不算成丁其余几个小的更是不能算,这每年交的税赋就有些问题,不用说,肯定是赵老大做了手脚
可这已经流出去的银子也追不回来,重要的是眼前的事儿
全家免税,按着自家今年的收成倒是可以过个体面丰盛的好年♀算下来能省出两石稻米九石苞谷,这可是不老少了,够着全家老小吃上好一段日子了若是按着老大说的,捎带上其他人就按免半算吧,怎么着也不能比这个省出更多来可若是敞开了接,不是能免一成么?那自家要亏两成别人给补一成,得收上多少人的才能有个赚头?
赵李氏换算了一下,那人数有些多∧里也怕衙门里头要是追究起来,莫连赵老二的秀才功名都夺了,到时可就啥也没有了
这样一想,赵李氏算是歇了那份儿心,可想着赵老二犟头犟脑的样子,心中就有些生气♀不用说,肯定是陈氏那个贱人带坏了儿子※常他也有些犟性可从来也没到顶撞老娘的地步,这一回来就大不相同除了陈氏能带坏他,还能有谁?
赵李氏越是思量就越是生气,吃午饭的时候都没个好脸色,不鸵陈氏的岔子,可陈氏愣是不搭话,就算骂她哑巴聋子,她也跟没听见似的,倒让赵李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气也没个由头发出来
今日天阴,赵李氏吃过午饭还是拖了椅子往堂屋门口一坐,闭目养神,心里算计着这日子要怎么过才能按着自己心意来
正思忖着,忽然有人问候道:“这是赵家老夫人吧?小辈儿给您行礼了”
赵李氏睁眼一看,一条汉子正跪在地上给她磕头呢,慌得她赶紧叫起,嘴里惶恐道:“这可折煞老婆子了,当不起,当不起啊”
那汉子磕完头起身,笑嘻嘻地对赵李氏说:“我跟赵大哥是朋友,姓谢,在家行三,您叫我谢三儿就是”
见他穿着墨蓝色长袍,说话斯文有礼,相貌也算是一表人才,跟赵老大成日里厮混的那些混混不同,赵李氏打从心底里就高看了他几分,忙将他让进堂屋,高声喊了刘妈妈上茶
刘妈妈忙去厨下烧茶,小小就躲在厨房门口往堂屋里头看可惜背着光,那人又斜坐着,看不太清楚相貌,听他说话倒是挺有礼节的,心中不由纳罕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赵老大什么时候有这样体面的朋友了?
刘妈妈端了茶出去,那人眼睛就在她身上转了两圈,惹得刘妈妈不喜,偷偷跟小小说:“定是大老爷的朋友,一样货色哩!”
小小问她怎么能肯定,她就闭了嘴不出声了,任凭小小追问也不开口
堂屋里头赵李氏正跟谢三儿说得火热,直把他当做子侄对待,从客座让到了地炉子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