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医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豪门医少- 第6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现在台里面的节目也有点儿死气沉沉了,所以才砍掉了陈星的乡土栏目,也是有点儿节约资金办精品节目的打算。
    如今林萧既然愿意出头解决资金和政策方面的问题,林浦当然没有不配合的理由,事实上他对于这事儿是相当欢迎的。
    他一个电视台的台长,不过就是正处级待遇的干部而已,真要是让他自己去省里面跑关系什么的,效果确实不大。
    但若是林萧这样的少壮派强势副厅级去跑关系,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么年轻就当上市纪委书记的人物,他的背后能没有非常扎实的关系?想一想都觉得不大可能。
    当然了,林萧交给他的任务也并不轻松。
    对于一个新的栏目,人员问题放在最后,并不意味着人员问题不如经费和设备问题重要。
    事实上,节目组的人员由负责人或制片人、编导人员、摄像及采音人员、照明师、电脑字幕员、主持人、制片及剧务人员构成。
    早期的栏目组人员构成很简化,仅仅包括编导人员兼任负责人及制片人员、摄像人员和剧务人员。
    现在由于栏目制作要求提高,对制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随之增高,所以,节目组专业人员的分工趋于细化。
    除了节目组内的固定人员之外,还有较为固定的外围人员。
    比如负责选题策划的策划人员,就可以在社会上遴选,然后以合约方式与其建立固定的关系;对电脑特技人员,由于这类人才通常属于台里统一管理,所以不可能全职参加节目组工作,可以争取与其建立相对固定的工作关系,以便其能够熟悉栏目,更好地为栏目制作服务。
    人员进入栏目组,不管是在编职工还是从社会上遴选,都涉及一个人事管理的问题,这是在确定人员的时候必须考虑的。
    林浦也想过了,既然这事儿是李凝挑头儿,而林萧在幕后支持,那么就一定要好好地运作,人员方面可以挑选台里面最有经验的那些人。
    当然了,这些人确实不大好管理,所以林浦就打算亲自上阵,来直接做这个新栏目组的人事工作,也算是对李凝的支持,对林萧安排的一个交待。
    两个人谈了一阵子之后,就将这件事情给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让台里面搞出一个策划书来,好方便递上去让省里面审核,然后林萧这边儿会配合一下,去省里面打通关节。
    电视发展到今天,电视栏目的制作已经走过了简单制作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了精细制作的高级阶段。
    在当前情况下,要创办一档成功的新栏目,没有策划是不可想象的。
    一些曾经红火一时的栏目,比如央视的《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栏目,都得力于开办之初的策划。
    可以说,策划决定栏目的灵魂。
    单纯的创意而无规划,是点子不是策划,单纯的规划而无创意,是计划而不是策划,所以说创意是策划的核心。
    林萧跟林浦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特意提出,他们在进行策划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根据未来栏目的对象、内容和形式风格,去设计具有新意的节目形态。
    在具有创意的节目构想成型之后,需要撰写一份策划需要仔细描述你对栏目的创意构想,并围绕实现这一创意构想,提出关于人员整合与经费、设备安排的具体思路,以及对节目未来效益的预期。
    根据通畅的管理,这份策划书成型之后,将与一份创办栏目的申请报告一道,提交上级部门审定。
    再往下,当创办栏目的申请报告获得批准之后,事情就妥了。
    对于林浦而言,他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因为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有多种人员参加、涉及多个环节、融合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所以就需要有一个时间表。
    而这个日程表是统筹各种因素、指挥各种力量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它非常重要。
    在这个日程表中,纵向排列的是日期,横向排列的是工作内容及责任人,因为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所以安排工作的时候必须列出责任人来,这样工作才不至于没人负责。
    两人谈完了之后,林萧又跟李凝取得了联系,跟她说了这件事请的进展。
    “林浦已经答应了,现在正在搞策划书,你要有什么想法的话,也可以跟他提一提。”林萧对李凝说道,“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至少需要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毕竟你不但要做主持人,还想要做这儿栏目的总负责人。”
    “这个我明白,只要有钱,这些事情是好办的。”李凝回答道。
    李凝要做的事情自然很多,比如说需要委托实力雄hou的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片头,并配上音乐或音响;完成对节目的形式因素的设计并储存在字幕电脑中,如字幕形式、屏幕美术样式,等等;完成对演播室的美术设计和制作,包括景片或虚拟背景、演播现场的道具、设施等;完成对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安排各环节制作人员到位等等。
    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花钱的,而电视台里面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所以林萧所提到的风险投资什么的,就该提上日程了。
    “这事儿我会安排的,你很快就能够收到钱。”林萧表示道。
    创办一个栏目,其实真用不了多少钱,对于现在的林萧而言,这就是手指头稍微送了一点儿,漏出来的钱就够李凝在电视台这边儿折腾了。
    李凝对此却有些紧张,因为即便是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她还得组织节目组人员奋战一场,至少制作两期新栏目成品。
    制作过程是一场演习,从中可以检验还有哪些环节存在问题从而需要加以解决。
    同时还可以借此过程摸摸底,了解一下制作一期节目究竟需要多大的工作量、需要多少设备、需要多少经费等等情况。
    对这一切胸有成竹,是今后栏目制作早日走上正轨的保证。
    当预制的栏目审查通过,可以根据试运行期间所显示的情况对栏目组进行调整,并确定栏目组运行的模式,拟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解决暴露出的问题,则制作工作就可以走上正轨。
    从此,一档崭新的栏目就诞生了。
    “我是希望,最多两个月之后,就能推出这档新栏目。”李凝现在对于这件事情的热情程度是非常高的。
    “两个月之内,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你们只是一个地市级的电视台”林萧听了,心里面盘算了一下,就嘀嘀咕咕地说道。
    在这件事情里面,上头的审批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事情,但若是说两个月之内都搞不定这件事情的话,岂不是说林萧林大少的面子,在青山省一点儿都不管用吗?
    就算是省广电那边儿不是很支持,但在这种事情上,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尤其还是一档无关痛痒的美食类节目。
    即便真的如此,林萧也可以去寻求省长李贵原的帮助,这一点毋庸置疑。
    又或者,他可以直接去找省广电负责人的麻烦。

第七百七十五章 筹划


    “林书记,你来了河西市,算是我老孔的福音啊!”没过多久,孑l有为就把电话给打过来了。
    林萧在折腾新栏目的事情,林浦作为台长,自然不可能不向顶头上司孔有为汇报,所以这事儿他在第一时间内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对于孔有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办栏目的关键,不在于人多势众,而在于有人勇于任事,就像是林萧这样的从资金到政策都大包大揽的,确实是难得一见。
    虽然电视台的确很重要,但是孔有为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边儿,毕竟他需要关注的事情很多,远不是一个电视台就能够打发的。
    但是林萧出手帮电视台做新栏目,于情于理孔有为都应该表示一下,毕竟这是在间接地帮他打响名声。
    如果河西市电视台的新栏目搞成了,电视台方面自然是第一个受益人,而他孔有为显然也脱不了一个领导有方的奖励。
    所以,孔有为才会对林萧说出他是老孔的福音什么的话
    “这事儿啊,我不过就是适逢其会而已。”林萧就笑了一下道,“主要是李凝想要做出点儿成绩来,而市电视台那边儿,确实有个栏目要下架了,所以填补一个新栏目出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哦,是陈星的那个乡土栏目要下架了吧?”孔有为自然是知道这事儿的,毕竟电视台要下架栏目,不可能不向宣传部报备。
    然后孔有为又说道,“那个栏目的收视率确实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下架了也好,不然占用资金太多,都收不回成本来。”
    “说的也是,那个栏目的存在,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硬撑着也是浪费资源罢了。”林萧肯定道,“不过,那个栏目能够撑这么久,也算是奇迹了,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有点儿纳闷儿呢。”
    “没啥奇怪的,陈星的男友是个土豪大款,手里面很有些钱,全靠从他那里拉来的赞助,才维持着这个栏目。”孑l有为连这事儿都一清二楚。
    其实,市级电视台里面,这样的事情很多。
    如果单从盈利上来讲的话,电视台恨不得把所有的时段都安排成医药广告什么的,可惜的是县级电视台还好一些,监控不是那么严厉,但是市一级的电视台若是敢这么做的话,早就有人要查这个事情了。
    所以对于很多栏目而言,只要他们能够拉来赞助资金,能够维持栏目办下去,台里面也不愿意自寻烦恼。
    “那陈星那个栏目是怎么回事儿,她那土豪男友不愿意出钱了?”林萧对于这事儿,还是感到有点儿好奇的。
    “这个就不清楚了,可能是这样子吧。”孔有为点头表示道,“大概是陈星跟那个土豪男友掰了,所以赞助也就黄了。”
    陈星的年纪不小了,三十岁一过,就不再是青春美好的时代了,那个马玉德见异思迁什么的,也不奇怪,既然两人掰了,那么赞助也就无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