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寒暄着,一名健妇移步过来,低声对李绿浓禀告了几句,面色忧虑,却见李绿浓神色一僵,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担心之色!
元秀觉得很是奇怪,她虽然只在端午观澜楼上见过李十娘一面,但后者的飞扬跋扈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去芙蓉园的路上遇见裴灼时,李十娘飞马挥鞭,抽掉裴灼的冠巾扬长而去,当真是肆无忌惮,这样的女郎怎么也不像是有痼疾之人,此刻便出声问道:“七娘,令妹素日身子不大好吗?”
“劳贵主见问。”李绿浓有些尴尬道,“舍妹素有心疾,只是不常发作,今日清早她挥退使女说要出来走走的,却没想到,偏生这个时候发作了,幸亏遇见了贵主,否则在石下躺得久了,非得大病一场不可!”
元秀噫了一声,有点意外道:“本宫之前见过一回令妹,但觉她飞扬跳脱,精神奕奕,却没想到她竟有心疾?”
“心疾原本不宜劳顿,奈何舍妹她天性不喜拘束。”李绿浓苦笑着道,“家兄又素来宠爱她,加上从前得了一道方子,这些年调养下来竟是鲜少发作了,谁想到今儿居然又来了这么一次,也幸亏虽然有年余没发作,药倒是一直带着的”
“既然如此便快带令妹回绿园煎药罢。”元秀微微颔首说道。
李绿浓感激道:“贵主这几日都住在紫阁别院吗?等舍妹醒了,妾身定当带她前去拜谢贵主!”
“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借助薜荔下石去救人的是冯腾并崔南风,连借与令妹遮蔽的衣袍也是于文融所解,本宫不过是恰好遇见罢了。”
回到紫阁别院,到了竹楼中,午膳早在她进别院大门时就准备好了,不多时就摆上了一尾醋烧潭鲤、一盆腌笋炖肉,几道爽口的野菜,并一道汤。
薛氏指着那汤笑道:“九娘可知道这是什么做的?”
那汤色乳白,盛在了黑瓷绘牡丹的阔口盆内,看不出来底下有什么,元秀眨了眨眼睛:“竹荪?”
“阿家怎么知道的?”采绿惊讶道,“因当年采橙头回给阿家做这个时失了手,竹荪味道没去尽,偏生阿家最讨厌那种气味,因此多年都不做了,这一回采橙下了大力气,将竹荪的味道都除得干净才端上来呢。”元秀味觉灵敏,往往常人感觉不到的异味,她都能察觉到,因此为她做菜极为辛苦,各样材料都要反复处理才能入釜。采橙当初就是没有发现这点,差点被调离了庖下,另外选人,还是薛氏说她厨艺不错,叮嘱之后重新试用了段时间,元秀才点了头的。
“昨儿锦梳可不就是因为弄这个才让错金溜了出去,还特特过来请罪吗?”元秀懒洋洋的道,“错金会跑,竹荪可不会跑啊!”
采蓝笑着道:“那么阿家可知道与竹荪一道烧的是什么?”她不等元秀回答,便挽起袖子,拿调羹替元秀舀了小半碗,含笑道:“这竹荪螺肉汤皆是在别院之内就地取材,阿家快尝一尝!”
元秀喝了一口,但觉竹荪的清香之中带入了螺肉的鲜美,而且清淡爽适,一直喝了两个半碗,方笑着道:“给采橙一支金簪罢。”
采绿与采橙关系比较要好,此刻采橙不在,她便笑嘻嘻的代为谢了赏,元秀想了一想,又道:“锦梳昨儿才敲打过,今日就赏她,这样不好,采蓝你记着,过几日再给她对银铤玩错金这会我带着,或者叫于文融随意伺候几下,不必太过精细,锦梳那里,你另外派事。”
她说话时采蓝放下了手中之事一件件的应了,薛氏轻嗔道:“这些事情不急,先用了膳再说。”
元秀嗯了一声,因出猎的缘故,她着实有些饿了,加上饭食新鲜,这顿午膳倒是吃得香甜。午后,薛氏陪她在竹楼旁的梨竹林里漫步消食,这片梨竹高约三四丈模样,新杆淡绿而老杆黄绿,俱被昨日之雨洗得清爽干净,今日又被晒干了叶尖,凑近了看,便觉杆身微披着一层淡白色若霜的粉末,箨鞘或黄或紫,四周生着微绒,这种竹子种类与建造竹楼的龙竹、修竹不同,它的果实很大,形状像梨,故名梨竹,成熟之后可以取了烤熟为食,在梦唐很是罕见。
薛氏手抚其中一杆感慨道:“这东西不是中土之物,还是你四舅舅听海客谈起,特特托了人从天竺带来,它原本生长的地方,比安南更南,湿润炎热之处,为了在这终南山峰上种活它,你四舅舅费了许多心力。只是活是活了,但果实却长不到原本那么大,也不算好吃,不过是个新奇。”
元秀盯着面前几株梨竹看了看,笑着道:“四舅舅倒是个爱花爱草的人。”
“他确实喜爱这些。”薛氏说着,黯然沉默下去。
元秀见状,正要转开话题,这时候采绿却匆匆追进林来,禀告道:“阿家,李家娘子在别院外求见,阿家这会可要见她?”
方才午膳时元秀已经大概说了下自己出猎时偶然遇见李十娘昏迷并援手之事,此刻听了李家娘子,与采绿一样,都当成了是绿园那边过来致谢,她有点惊讶李绿艳这么快就恢复,不过这也是李绿浓离开前所言,这会却不便就此拒绝。
元秀思忖了下,道:“你叫郭旁把她们迎入正厅,我换件衣服,梳洗下就去。”她此刻身上还穿着刚才与李绿浓相遇时穿的胡服,这会李绿浓按着礼仪亲自登门,她自然也要装束一番,免得失礼。
采绿躬身应了,匆匆而去,元秀趁机对薛氏道:“大娘且回竹楼替我梳妆罢,不知我该穿什么衣裙出去?”
薛氏虽然自到了别院便时常被触动心怀,但遇见了正事究竟是打点起精神,撇下了梨竹林与郭四郎,认真思索起来。
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阁相见
唔;明天我生日;不知道有木有祝福?
^^^^^^^^^^^^^^^^^^^^^^^^^^^^^^^^^^^^^^^^^^^^^^^^^^^^^^^^^^^^^^^^^^^^^^^^^^^^^^^^^^^^^^^^^^^^
紫阁别院待客的正厅位于别院引山顶活水所汇聚的荷池畔,这个荷池自是比元秀所居的竹楼之后的池塘要大许多,厅中面水的一边一直伸入池上,辟出一座台榭,三面挂着轻纱,纱外坠着铜铃,一阵风过一阵铃响,声脆而醇。
李十七娘手捧五瓣葵口秘色瓷碗,碗中是新沏的蒙笋,茶香袅袅之中,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面前的别院总管,郭旁虽然独自守在此处多年,究竟是大族出身,态度不卑不亢,李十七娘以为这总管轻易的请了自己进来,多半是皇家也听到了些许自己到长安的风声,见他请了自己到厅上,只顾应酬,却毫无试探自己来意的意思,倒对他高看了几眼。
线娘觑着郭旁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对同样侍立在李十七娘身后的拓拔文锦道:“听说贺六在这位贵主手里碰过许多壁,我还当这位贵主定然性情高傲,就算不给咱们一个闭门羹,也必定会想着办法敲打咱们,却没想到咱们从进门到这会,倒是依足了礼数。”
“贵主在更衣,要看她更多久,才知道是不是要给咱们脸色看。”拓拔文锦神色平静,声音低不可察道,将他们对话听得真切的李十七娘借着低头喝茶掩去一丝淡笑,她睫毛极长,垂眼时拖出浓重的阴影,只觉楚楚动人,郭旁却目不斜视,见她放下茶碗看向荷池,主动介绍道:“李娘子,这荷池乃是引山顶活水而为,里面有几品睡莲,却是当初旧主颇为自豪之物,娘子若是感兴趣,不妨就近观看。”
李十七娘正愁无法四处走动打量元秀避暑的居处,立刻站起身来,欣然道:“有劳总管引路。”
看她这么爽快,郭旁倒是一怔,绿园与紫阁别院同在紫阁峰上,李家的女郎他虽然不认识,但如今别院所以为的那位李娘子前来的目的上下却都清楚的,看眼前这女郎的模样可是一点也不像是专程上门来拜谢元秀救命之恩的,倒仿佛是来游玩的一般但李十七娘已经起身,郭旁身为总管,在元秀未曾梳洗打扮好前代为招呼客人,自然无暇多想,振袖示意道:“娘子请!”
元秀梳洗更衣毕,叫了采蓝、采绿并薛氏及锦梳等人,自后逶迤而出,才转过假山,前行引路的两个小宫女抬手以优美的姿态分开迎面随风荡来的柔长柳枝,便看到荷池畔郭旁正陪着一个年纪相仿的陌生女郎,并身后两仆,指点池中风物。
察觉到元秀的到来,那女郎倏然回头,一双清水妙目,似笑非笑的望了过来。
元秀疑惑的打量着她,俊眼修眉,面容俏丽,下颔仿佛习惯性的微扬,隐隐带出一份傲气,因从长安赶来,还为了赶在贺夷简之前到达,这时候气候又炎热,李十七娘当然不会起浓妆,她细腻白皙的脸上施着淡淡的铅粉,只在双颊上斜拍了一抹丹色,因为她上妆之人手法的巧妙,两抹丹色显得极为朗润。唇上以绛色描着杏花模样,扑蕊黄、贴星靥,因爬山的缘故,她梳了精致却便于行动的回心髻,对插羊脂玉嵌明珠缠枝牡丹簪,簪上一双明珠饱满而圆润,在日照之下奕奕生辉,珠光与容光彼此晖映,越发明艳动人。身上夏衫宽大,上穿翠底鹅黄绣芙蓉花宽袖对襟越罗袍,下系牙色并靛蓝间色裙,胸前一垂璎珞,山风吹过,宽袖下露出一对赤金镯,越发衬托得肌肤如脂。
她在看李十七娘时,李十七娘也在认真打量这个让贺夷简一见钟情的金枝玉叶——
元秀未用脂粉,肌肤皎然若满月时候的月华般毫无瑕疵,眉心点着一滴朱砂,淡淡扫过的柳眉下,是一双极为标准的水杏眼,大而明媚,黑白分明,极为有神,挺直的鼻梁,自然微绯的唇上点着一抹彤色,双颊笑涡处,绘了圆靥,元秀所梳的,却是反绾髻,未用钗环,而是以五彩丝绦松松的束住双髻,在脑后打成繁复精美的绳结。
因李十七娘与绿园的主人同姓,她来的时机又凑巧无比,紫阁别院上下都以为是赵郡李家的女郎为李十娘的事情过来再次道谢——先前,元秀以清忘观女冠的身份,拿着杜七戏谑时冒称杜青棠下给玄鸿元君的帖子去赴重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