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死昏君:乱情小娘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死昏君:乱情小娘娘-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谋朝篡位这根弦早就绷紧了,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所以,寻了机会告诫唐七郎,趁着洪水退去,立即厉兵秣马,再战皇帝。
  彼时,北国军队在尸横遍野的洪水里泡了那么久,尸毒蔓延,那时候的消毒措施又做得不到位,所以,小规模的瘟疫不时地在军营里爆发,天天都有几十个士兵莫名其妙的死去。
  整个军营,弥散着一种极其悲哀的气氛。
  唯有二王爷觉得十分高兴。
  大洪水的退却曾经令他觉得无限的愤怒和惊恐,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给皇帝赢了。这算什么??他简直没有耗费一兵一卒,胜利就好像捡来似的。上天凭什么那么眷顾他???所幸,瘟疫一流传,唐七郎的军队立即得知,马上厉兵秣马,和皇帝准备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
  双方的几十万大军,看样子都要拼光为止。
  唐七郎可以把北延东池的几十万人马拼光,反正他知道二王爷赌的是最后一把,孤注一掷。但是,皇帝却不敢。这剩下的20万人不到,其中一半是北国的精锐骑兵,也是整个帝国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如果轻率地就把这支人马拼光了,他回去后,如何交代??



  ☆、反攻倒算5

  但是,作为御驾亲征的皇帝,他不能退却逃跑。否则,北国的士气会一蹶不振。
  他整夜整夜地呆在营帐里,愁眉苦脸,但觉这一年多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鬓边的白发,就更加的深浓了。
  偏偏这一夜,天空忽然出现月全食。
  那天晚上,晴空万里,一轮圆月当空,清辉洒满了整个大河沿岸。但是,到了深夜子时,那轮明镜似的圆月忽然出现了一片阴影,紧接着,阴影越来越大,到后来,整个月亮都变成了可怕的黑洞,只剩下外面一圈金色的光晕
  这种可怕的情景最先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他们一嚷嚷,顿时惊醒了全部的人马。大家望风而出,都大肆嚷嚷起来。
  “天啦天狗把月亮吃了天狗把月亮吃了”
  皇帝等人也闻风出来。
  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许多人窃窃私语。有的说,是不是战争杀戮太重,死伤过多,灵魂遭到了恶狗的侵袭,现在出来作乱了?
  也有的人说,是不是预示着什么极大的灾难?
  还有的大臣们更散发出一些古怪的灾难之说
  皇帝站在高处,并未注意这些议论。他心里一动,想起小时候太后给自己讲过的一件事情。那还是日全食,不是月全食。大白天的,好好的太阳居然残缺了。这种景象极少见到,皇帝和在场的许多人都没见过日全食。
  但是,他在此时想起这件事情,知道那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底下的议论之声越来越响亮,虽然小事一桩,但是搞不好会严重地动摇军心,毕竟,现在正是人心最为浮躁的时候,军营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气息。
  他把众臣召集在一起商议。
  这一次,众臣再一次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派。其中以二王爷为首的将领趁机进言,由朱成许率先发难,说此次战争死伤太重,是将士们的灵魂在上天愤怒了,建议陛下赶紧恢复醇亲王的王位,善待后宫妃嫔,方可消灾解难。
  皇帝越听,面色阴沉得越是厉害。



  ☆、反攻倒算6

  皇帝越听,面色阴沉得越是厉害。
  他第一次抬起头,看着二王爷。
  二王爷第一次从皇兄的目光里看到这种光芒,他心里一凛,垂下头去。
  “二弟,你怎么一言不发??你怎么看?”
  二王爷急忙道:“臣弟臣弟也觉得这次死亡过重”
  皇帝笑起来。
  这一次御驾亲征,虽然是他本人亲自做的决定,但是,当时二王爷等人可是极其坚决的主战派。曾几何时,风头就变得怎么快了??
  他笑起来,不语。
  这时候,江侍郎走了出来。他说:“月晕残缺,史书上早有记载,不过是一种很寻常的自然现象而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俗语说,‘月晕修德,月亏修刑’,也就是说,月晕的时候,那是上天告诉我们,德行修为不够,朝廷需要提倡节俭,T恤人民,减低赋税,停息干戈,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而如果是出现了月亏,那便是说,朝廷中出现了不少的冤案,需要谋反昭雪”
  二王爷等你看我,我看你,竟不料这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是,他们待要反驳,又苦于理屈词穷,没法和这江南来的才子辩论。
  皇帝转向向无忌,问:“向无忌,你意见如何?”
  向无忌朗声道:“我的看法和江侍郎一样。臣的父亲曾经讲起过一次日全食。当年日全食,也是朝野震动,人心惶惶,那天的情况比今天可怕何止一百倍??但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需惊恐。果然,后来先皇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我们北国江山不但丝毫无损,反而日益强大,才奠定了后来全盛的基础”
  皇帝对这一番话非常满意。
  他沉吟了一下。
  这时候,江侍郎趁机道:“陛下,现在我们和北延东池相持不下,死伤惨重,不如撤兵。”
  二王爷怒道:“我们北国岂能示弱撤军?”
  江侍郎反问:“北国为何就不能撤军?”
  皇帝却一直不语。
  朱成许也吼起来:“哈他北延东池敢于血战到底,我们北国就不行了??江侍郎,你这是藐视北国,也是藐视陛下”



  ☆、反攻倒算7

  “对,你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你该当何罪?”
  “是不是北延东池派你来做尖细的?”
  
  皇帝一挥手,制止了众人的争论,淡淡道:“各位不必多说,朕心底自有主张。这一次,朕倒要看看,北延东池到底能够支撑多久!!!”
  众臣不敢再议论,都纷纷退下去。
  皇帝独坐大营中,此时,真是坐立不安。
  从太祖到先帝,再到前二十年北国,从来没有在对邻国的战争中吃过这么大的亏。尤其是先帝,几乎每一次对北延东池的战争都是百战百胜。可是到了自己这里,号称史上最为强大的北国,粮草充裕,战马齐全,却不料,一场就死了几十万人。
  如此回去,怎么交代??
  他不是不想撤军,而是撤军了,怎么办??
  抱头鼠窜的回去之后,以后,怎么还敢做出战争动员令???
  他彻夜无眠。
  天气,也一天天冷起来。
  按照惯例,秋冬季节一到,是北国的好机会,但是,这种悲观绝望的气氛一散播,加上瘟疫逐渐地扩大,每天死亡几十人搞得人心惶惶,实在是不宜再战下去了。
  而对面,敌军摆出一副拼死决战的情况。
  北延东池和他不同,反正已经孤注一掷,血战到底,赢回他一个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可是,皇帝岂敢陪着他砸出这么高的本钱??
  皇帝心急如焚,嘴上都开始起血泡了,每天都吃睡不安。
  这一夜,秋风皱起,风呼呼地从潮湿的地上刮过,秋风四起,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大风把平地上的许多帐篷都连根拔起,席卷飞去。
  士兵们从梦中惊醒,惊惶不安地四处张望,又冷又恐惧。
  就在这混乱不安的时候,忽然听得有人大吼一声:“快跑啊北国军队打来了”
  “快跑,再不跑,我们就死定了”
  “外面全被北国的军队包围了”
  “天啦是北国的皇帝亲自带人来了”
  “几十万大军啊”
  ”逃命吧,大伙儿赶紧逃命“
  这声音,分散在北延东池军营的四周,此起彼伏



  ☆、反攻倒算8

  彼时,唐七郎自己的阵营也是人心惶惶,大坝围堵敌人不成,反而被水冲垮,死了几十万人,眼看一场即将到手的胜利化为乌有不说,而且,随着天气转冷,敌我双方的优劣已经在开始转换了,再相持下去,已经冻得受不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半夜三更,忽然听到如此可怕的呐喊,仓促之间,不辨真伪。一人呐喊,十人传播,很快,便声势浩大地流传开去
  到处都是士兵们的惊惶逃跑。
  等唐七郎麾下任命的两位主帅和大将军闻讯出来的时候,已经迟了,到处都是奔逃的士兵,一人呐喊,百人响应,几千人心散了,几万人就恐慌了,最后,几十万人的队伍,一片骚乱
  大将军大吼着一连斩杀了三个逃兵,可是,无济于事,黑暗中,几十万人丢盔弃甲,夺路奔逃到最后,唐七郎根本没有办法,要组织人马继续作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北国的军队真的闻讯赶来了。
  两军随时关注着彼此的动向,皇帝探测得敌人如此大乱,岂有不马上跟进的道理??一队精锐闻风杀出
  唐七郎慌不择路,被几十名亲兵护驾着,落荒而逃。
  主帅一逃跑,情势更加换乱,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到天明的时候,昔日威风赫赫的敌军驻扎阵营,已经不复存在。尸横遍野,粮草辎重等不计其数
  北国的君臣捡了这么大的一个便宜,尤其是一些不知情的大臣,看到这样的一地鸡毛,一个个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
  唯有皇帝策马阵地,面上露出了久违的一丝喜色。
  这时候,尸体堆里,好几个人陆陆续续的爬出来。大家一看,正是以江侍郎为首的十几名便衣侍卫队。
  崔真实奇怪道:“江侍郎,你们躺在这里干嘛?”
  江侍郎神秘一笑。
  皇帝也笑起来:“这次胜利,多亏了江侍郎和向无忌。他们二人想出了这个计策,江侍郎到敌军里呐喊引起骚动,向无忌率兵恐吓果然,没有多牺牲一兵一卒,就把敌人吓退了”



  ☆、反攻倒算9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
  饶是他们平素能征善战,可是,看到如此“投机取巧”的一次胜利,一个个也哑口无言。
  二王爷几乎晕过去。
  内心里,恨不得立即就把这两个多事的家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