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生活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晋生活录-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夕拾傻了,在现代社会满大街随处可见的零嘴在魏晋居然无人识得?
  “真的没人认识?那你们不吃这个的么?”夕拾吃惊地问。
  “骗你做甚?这到底是何物?还可食用?”颜回不禁也有些好奇,一撩袍子,蹲下摘了朵番薯花凑前细看。
  “番薯就是来自番邦的薯”夕拾弱弱地解释。
  夕拾只知道番薯原产地不是中国外,什么时候传来中国她是一点都不晓得,可以肯定的是传来好多年了,至少有几百年。
  “鼠?我没看到它哪儿像老鼠的。再说外面世界如此之大,并不能保证魏晋人出去的时候能收集到所有东西,有所遗漏也是在所难免。没有记录书册可供阅读,我不识也是正常的。”说那么多,颜回想说的是,我不认识不代表我没见识,谁让书上没写呢,书上都没写,不认识不是很正常么。
  “你居然也知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呀?”不是说出不了魏晋的么?难道是骗我的?
  “有书籍记录,不用出去,我也是知道的。”颜回知道夕拾的怀疑,他没说谎话所以眼神坦荡地看着她。
  夕拾低头,别开视线。
  即使你知道回去的方法,为了魏晋,你也一定不会告诉我。即使我找到回去的路,为了魏晋,你也不会让我离开。这是我早已知道的事,又何必再去问你,多问不过是让你再次破坏我的希望罢了。
  “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了。”既然魏晋对外界的文明有遗漏,那只要我捡到这个漏并加以发展,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的。比如眼前的红薯,只要种植起来,所带来的收获也是不小的吧?
  “做什么?”颜回不明所以,逛了一早上街都没有想法,怎么看到这种不知道是什么的物种就有了点子呢。
  “呆会你就知道了。”夕拾卖弄关子,从地上找了根树枝开始挖番薯。
  先挖几个回家看看景略食后的反应,毕竟景略是当家人,只有取得景略的同意才有可能大面积地种植发展。
  海边的土壤基本都是沙多泥少,掘了几下后,果然挖出好几个番薯。
  夕拾满意地起身“走吧,我们可以回家了。”她没有全挖完这里的番薯,在没有看到别的地方也有番薯之前,她要留点种子。
  到魏晋快两月了,夕拾终于觉得创业有了曙光。
  

第二十二章 吃番薯的小白鼠(上)
更新时间2011…10…22 23:50:41  字数:2296

 番薯再小也是薯,手帕是兜不住了,幸好魏晋人的袖子非常宽广,在没袋子的情况下只能弄脏衣服回去洗了。
  颜回很无语地看着夕拾把还沾着泥的番薯扔进袖子里,默默对自己强调说:自己是绝对不能爱上这么邋遢的姑娘的。
  不过此番景象若是在喜欢夕拾姑娘的人眼里,可能只觉率性可爱吧。
  在还没成为别人眼里的那只西施,夕拾已经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回到司徒府,已经快午时了。
  夕拾急急忙忙地往厨房跑,赶做午饭。颜回便自顾去了书房看书去了。
  魏晋虽然比历史上所存在的朝代都要先进许多,但和现代还是无法比拟的。
  别的不说,在做饭方面,魏晋是绝不可能出现什么煤气灶,电磁锅等现代便捷的做饭器具。
  所幸夕拾出自乡下,对灶台生火煮饭还是会些的。
  她总共挖了五个番薯,从中挑了两个大的洗干净削皮,切成小块,用大碗装了放进蒸面包的屉子里,打算隔水煮熟后拿来做黄金饭吃。
  屉子有三层,越接近锅底那层煮东西是最容易熟的,夕拾淘好米把米用铁盒子装好,放在煮番薯的那层。
  除了因为觉得蒸熟的米饭和番薯比煮的口感要好些,另一个原因是夕拾对灶台的火候掌握不好,怕烧焦米饭。
  昨天新婚摆的流水席剩菜还是很多,中午夕拾照样不打算做菜,挑了条烧好的鱼,一盘东坡肉,一盘素什锦菜,还有一碗鸡汤放进屉子里,盖好盖子,夕拾这才开始烧火。
  在南北朝的时候古人就已经发明了一种叫发烛的点火工具,就是电视里常演的叫火折子的道具,这算是火柴的前身,只不过当时没有被重视。
  经过魏晋漫长的发展,发烛变得越来越简便好用,和现代的火柴大同小异,火柴棒就是一根被切成小小的薄薄的松木顶端涂少许的硫磺做成的,只不过魏晋没能提炼出红磷,做摩擦起火的辅助,而是采用了传统的火石来发火的。
  看多了魏晋奇异的景观,在瑯环阁也多次帮可良的母亲打过下手,除了第一次看到很是吃惊后,如今再看发烛夕拾也并不觉得稀奇,因为这里是魏晋啊,不是历史上固步自封的那个朝代。
  火开始烧旺的时候,夕拾拨开灶肚里的柴火,把剩下的三个番薯用灰和碳埋好继续加柴烧。番薯最好吃的做法,夕拾觉得莫过烤的外焦里嫩了。水分蒸发掉部分,才能更好的把糖分集中起来。
  小半个时辰后,屉子里开始散发出饭菜香以及番薯特有的香气。
  从灶肚挖出一个番薯,抖抖干净上面的灰,夕拾直接把它掰成两半,看熟了后,就吃了一个,感觉味道和现代的番薯没什么两样,一样软糯可口非常香甜。
  这样的味道,应该没人会拒绝的了吧?夕拾露出微笑。
  洗干净手,夕拾把菜端到饭厅,取一半米饭和一半蒸熟的番薯用木勺搅拌压碎,这就是黄金饭了。
  剩下的一半饭是为了避免司徒景略吃不习惯,而番薯是为了当零嘴。
  烤好的番薯,夕拾既没有切,也没剥皮就这么黑乎乎的端上去了。
  摆好餐具,去找了颜回再去请司徒景略,倒不是夕拾不尊重老人家。没有先请老人家是因为总不能让做爹的等儿子吃饭吧?
  先给颜回和景略装了一碗白米饭,然后夕拾再给自己装了碗番薯饭,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反而钓着他们的好奇心先。
  果然景略先忍不住开口询问了“儿媳妇啊,你吃的是什么啊?是薯蓣饭么?”
  “爹,这不是薯蓣,是黄金饭。味道很好的,要不您尝尝看?”夕拾很热情的夹了一块蒸熟的番薯打算往景略碗里递。
  “爹,这是夕拾在小树林里挖的不知道什么东西,还是不要乱吃的好,免得吃坏肚子。”颜回直接架开夕拾的筷子。看到桌子上那两只黑乎乎的东西,颜回还是很有印象的。
  “颜回,你不认识的怎么就说不能吃呢?我都吃了十几年了,要有事早有了。”夕拾眼里有火星溅出。
  “不认识的东西最好少入口,爹又不是神农要食百草。不过是长成金黄|色,你就好意思起名叫黄金饭?我看叫夜来香还差不多。”颜回寸步不让。
  把番薯叫黄金饭是夕拾临时起意,本着一个好名字可以增加点食欲并加些印象分的,哪知被颜回这么贬低。
  夕拾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不知道怎么反驳。
  “咳咳,小回,注意这是吃饭的时候。”司徒景略瞪了颜回一眼,转头微笑地问夕拾“儿媳妇啊,你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啊,闻着香气怪诱人的。”司徒景略很会制造亲切感,开始叫夕拾丫头,现在就直接称呼儿媳妇了。
  “爹,这叫番薯,在我们那里已经当零嘴食用上百年了,不知道魏晋为何无人食用。”夕拾平复下情绪,冷静地回答。把好好的黄金叫成米田共,的确很需要冷静。
  “番薯,不是就甘薯么?怎么它也可以当食物吃的么?”景略吃惊地问。
  “爹,认识?颜回说魏晋无人识得的啊?”夕拾的眼光来回在颜回身上穿梭,绝对没带夸奖的眼神,不过她也没有忽略景略的那句也可以当食物来吃么?这句话,这代表景略虽然认识此物,却不知道它可食用。
  “爹,这个的果子您认识?”颜回从袖子拿出番薯的花,对夕拾怀疑他的智慧很是着急。
  “虽然长的像朝颜的花,可是它的确是甘薯啊,它在本草纲目里记载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还能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等。小回枉自认读遍魏晋藏书,居然未识本草纲目这本医学著作。”这小子自小不爱看医书,这才说出魏晋无人识得的大话,现在在夕拾面前丢脸了吧?
  朝颜啊,是姐姐的名字呢,没想到古人也知道牵牛花有这么诗意的名字。
  朝花夕拾,这四字蕴含了夕拾她姐妹俩。姐姐出生在朝颜花开第一朵的时候故取名朝颜。而自己出生在落日余晖下,父母为了让自己和姐姐相对,所以取名夕拾。
  “儿媳妇啊,你莫觉得小回见识少,这甘薯只在医典上有记载,小回从小不爱看这些书不知也不足为奇。”司徒景略欲盖弥彰想在夕拾面前挽回颜回的面子。
  “啊是。”夕拾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居然因一个名字,自己就想起了好多往事。
  “爹,那这真可以吃么?”颜回不服气地问。
  “这个吗,那要问夕拾了,老夫只知它有医学作用,却不知可做它食否。”能做药吃,而夕拾又说在她的家乡当零嘴已有上百年自然是可食了
  搞不清状况的只剩颜回了。
  

第二十三章 吃番薯的小白鼠(下)
更新时间2011…10…23 23:38:37  字数:1984

 “你可以选择不吃。”夕拾并没搭理颜回,从司徒景略的话听出他已经相信是可以吃的,夕拾便夹了一块放在景略碗里。
  “爹尝尝看味道如何?”
  “等等。爹,我先来。”颜回不相信地看了夕拾一眼,起身打算也盛碗番薯饭。
  “我来吧。”夕拾眼明手快地抓住饭勺,起身欺近颜回以两个人才能听的到的声音对颜回说“好好尝尝这像米田共的味道吧。”让你在饭桌上恶心人,比恶心谁怕谁啊。
  “你”颜回气的说不出话来,姑娘家怎么能说这么粗俗的话,而且还是在饭桌上。虽然自己也说了那东西,但自己是文雅的说法,怎么能和她一样呢。
  其实不管颜回怎么用文雅的话语,在饭桌上说谢陈代谢物再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