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官兵让郎中进府,艾贤礼的情况好转。府上人渐渐有了希望,人心安定几分,又恢复了以往的秩序安宁,只是气氛依然压抑惴惴,直到艾天佑忽然被释放由两个官差抬了回来,整个府上的人才有种死里逃生、劫后余生的感觉。
众人抱头欢呼。又哭又笑,惶恐的心终于落了地。
艾天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管伤势如何。十日后都要带兵北上,戴罪立功。
艾天佑此去的成败不光决定了艾府一家人的命运,还牵连了何宏义、冷侯爷、叶青桐的父亲大学士叶问翰等一大批以身家性命为他作保的人,事态严重,不容丝毫轻怠、闪失。他不顾一身的伤患,当即招了幕僚。一众人扎进了书房。
叶氏悲喜交加,看着艾天佑活着回来,虽然前路渺茫还是喜极而泣,立刻安排要去大朱香火最盛的永源寺进香还愿。
府上被封,艾天佑生死不明,叶氏发下宏愿,若是艾天佑能平安归来,艾家度过这一劫数,她就去永源寺还愿,为佛祖重塑金身。
丹丹看了看叶氏,脸色苍白双脚浮肿,这些天没有一日休息好,肚里的孩子又闹腾的厉害,愈发的消瘦,七个多月的身子,哪还能去佛寺舟车劳顿,万一再有个闪身,简直不敢想象,想了想道:“四月初八是佛主诞辰日,永源寺正在为浴佛斋会做准备,眼下怕是不好接待,再说娘身子也重了,就由女儿佛诞日去替娘还愿可好?”
叶氏急忙反对,“那怎么行,是娘发的宏愿,不可言而无信对佛祖不敬!”可是永源寺眼下不接待,也只能等到佛诞日了,只是四月十二艾天佑就要动身了,想到当年生小丹艾天佑去从军,肚子里这个竟是又赶上他领兵出征,叶氏不由心伤落泪。
丹丹拥住叶氏,轻声安慰,“佛祖慈悲为怀,不会怪罪娘的!”
叶氏抓住丹丹不安道:“娘小心一些,不会有事的,小丹,就让娘去吧,娘不放心你爹啊”
丹丹看着叶氏惊惶祈求的眼神,鼻尖忽然发酸,心中软了下来,“要不,让许总管提前两天去做安排,我们四月初七先去住下,看看初八能不能抢得头一炷香!”
虽是这样说,丹丹却是心里没底,这个时候,人们都相信第一炷佛香最灵验,总是挤破了脑袋往前冲,但是,不论如何,她一定要想办法让叶氏宽心。
“行,行,那样佛祖一定能保佑你爹平安归来!”叶氏这才目露欢喜,气色好转,抬头看了丹丹一眼又担忧不解道:“小丹,你怎么了,娘怎么觉得你心事重重,是不是担心濯玉?要不让许总管去定安王府打探看看濯玉有没有捎个平安回来?”
叶氏还不知道江瑾瑜已经回来,两个冤家已经闹掰了,更不知道全家上下吃的罪都是她的好女婿所为。
丹丹蹙了蹙眉,直接转了话题,“娘,大伯母和贤礼还是坚持要回去吗?”
虽然眼下躲过一劫,可是艾天佑的生死还在半空悬着呢,林氏真的是吓破了胆,彻底看清了荣华富贵不是那般好享受的,也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档次,再在京城,好好的孩子也会被毁了,恰好春霞也怀了身子与叶氏前后临盆,便提出了要带艾贤礼回黄花镇,虽然没明说,却是抱定主意不再来京城过活了。
叶氏叹了一声,点点头,“等你奶奶身子好一些就要回去,只是你奶奶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林氏要带着儿子走,老太太一方面舍不得孙子,一方面又舍不得眼下的锦衣玉食,但是又怕跟着艾天佑再吃瓜落儿,她与艾贤礼一样,一想起之前的事就惊恐的恨不得离艾天佑远远的。
老太太的生辰在春天三月,本来想的好好的要风风光光的当一回老寿星,让儿孙贺拜,也学学冷府老夫人的派头,哪曾想儿子下了大牢,别说大肆庆生了,生辰那天艾贤礼大病,差点没将她吓死,虽然叶氏提了让厨房给她置办一桌酒席,儿子生死不知,她哪有那个心思,就是有也不能应下啊,只含恨遗憾的吃了一碗寿面,竟是还没有去年黄花镇丹丹给她置办的隆重。
所以老太太反反复复,一会儿要跟着林氏回去,一会儿又要留下来,无非是舍不得银财和有人伺候的尊贵生活。
丹丹自是知道老太太的心思,于是道:“若是奶奶跟大伯母回去,就将迎秋和那两个丫鬟一起送给大伯母吧,咱们手头毕竟还算宽裕,将每年伺奉奶奶的银子一并交给大伯母,她们回去在镇上做个生意,又有两三个丫鬟精心伺候着,爹和娘也都放心,况且,还是老家那样的环境适合奶奶居住静养。”
叶氏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立刻去亲自与林氏透了底,林氏当然高兴,老太太本就应该由大房养老,眼下二房又出丫鬟又给银子,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一口应下,亲自劝说了老太太,老太太斟酌了一番,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又可以带着丫鬟衣锦还乡去那些老姐妹跟前日日炫耀,比镇上谢家的老夫人还要风光几分,不由期待起来,竟是比林氏还着急,催着即刻动身,连叶氏肚子里的孩子、丹丹的亲事都抛在脑后。
叶氏见老太太如此自私、薄情,心中难过,丹丹却是巴不得她们快快离开才好,借着马上立夏,天气炎热再出行就更不方便了,而且艾天佑还没出征,正好给老太太送行,也不用叶氏操心,直接准备好了大包小包鼓鼓囊囊的东西,足足两大马车,又指派了四个稳重的护院,定于四月初六将老太太和林氏、艾贤礼送走。
将府上这些日子积压的事务和矛盾处理了,持重得用的提拔,奸猾背主的连带等着艾春芙接去享福的,一并或惩治或发卖,丹丹雷厉风行一点也没有手软。
挥挥手让欢欢喜喜、如丧考妣、磕头求饶反应各异的人散去,丹丹长长的舒了一口,疲惫的捏了捏眉心,清水走了过来,小心的看了她一眼,表情很是为难,有些欲言又止。
“什么事?”丹丹抬手端起一旁的茶盏。
“世子爷来了,太太让小姐过去。”
丹丹一顿,整人瞬间隐怒冰冷了起来,按在茶盏上的手久久未动,。
清水轻声道:“世子爷正在跪地给太太赔罪,说做了让小姐生气的事,太太让他起来,他却是不肯,太太惊慌的不行。”
“他可有说因了什么事?”丹丹将茶盏端在手中,盯了里面一片沉浮的茉莉花声音淡漠。
☆、第105章永源寺之遇(上)
(二更到。)
清水看了看丹丹的脸色摇了摇头,她恰好去寻吉祥,正巧见到世子爷进门,世子爷二话不说就给太太跪地磕头,将太太和屋里的丫鬟婆子都吓了一跳,太太怎么拉也拉不起来,急的没办法,只得将丫鬟、婆子都遣了出去,让她快点喊小姐过去。
丹丹重重的冷笑了一声,唇角无限讥讽,搁下茶盏起身往房里去。
清水并不知道两人闹别扭的具体原因,可是瞅着这情景,怕是矛盾不轻,不由的心中不安起来,两个主不知经了多少艰难才走到这一步,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和变故才好,看小姐的神色,别说是想劝了,她连多嘴一句都不敢。
前面那个还跪着,这个正发着脾气,是不可能过去了,太太还在等着,清水急的跺了跺脚,对清福喊道:“你快去给方林传个话,让老爷去太太院里。”
这事她可干预不了了,还是让老爷去解决吧。
结果,还是艾天佑将双膝扎在地上的姑爷喝起,翁婿两个去了书房,谈了很久。
结果府上人隐约都知道了来赔罪的世子爷得到了热情款待,不醉不归,无故发脾气的大小姐被太太和老爷狠狠的教训了一通,大小姐却是没有争辩,沉默的承受,回来便闷在房里,也不让人伺候。
清水将发生的事悄悄的透给清影,清影的脸色渐渐的凝重了起来。
四月初六艾天佑神色黯然、异常不是滋味的送走了老太太,老太太走前艾天孝带着那个岑氏上门了,岑氏很安分郑重的跪地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艾天孝便有几分欣喜激动的宣布岑氏有喜了,想请老太太做主给岑氏一个名分,这个名分可不是妾室啥的,而是直指正室的位置。他的借口很充分,怕孩子出生以后因着庶出的身份受委屈。
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盯了岑氏的肚子看了看,不屑的撇嘴,是个女人都能生孩子,这岑氏不过刚刚上身,还没显怀呢,更不知是男是女,也不知能不能成,不过是一对落难的母女。心思倒是不小。
老太太直接给艾天孝吃了颗“定心丸”:等生下个男孩再说。
看着老太太渐渐远去的车驾,艾天孝有些失望,转身安慰一声不吭柔柔顺顺跟在他旁边的岑氏。岑氏却是体贴温柔丝毫不以为意,还亲昵自然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腼腆羞涩对着叶氏和丹丹笑了笑。
老太太一走,兄弟的情分更是淡薄,艾天孝对着艾天佑打声招呼便小心体贴的扶着岑氏上了马车走了,叶氏对艾天佑感慨道:“老三这个外室倒是个大方、得体的。样貌和性情都好,三叔也是,可以先给她个妾室的名分接进府里去啊,老这样没名没份的对一个女人的名声还是有损”
丹丹扯了扯唇角不以为然,娘自己都不觉她的话很自相矛盾,若是大方得体。还会与人当外室吗?这女人宁愿顶着外室的名头受人眼色也不当妾室,又岂是个轻易满足的!
艾天佑忽然接了一句,“老三这个女人。不是个简单的,豹子吃马鹿,胃口大着呢!”
丹丹噗嗤笑出声,果然吃一堑长一智,爹竟然学会冷静的看女人了。也算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一顶绿帽换个彻底的教训。也算值得,不亏!
叶氏看了看丹丹笑的没心没肺的模样,想到她对姑爷的无理、不当一回事,不由拉过丹丹,悄声道:“小丹,明日你可不准再给濯玉难堪,否则,娘绕不了你!”
“什么?”丹丹猛然抬头,气的瞪眼,“娘,你怎么什么事都告诉他?离了他,我们家就不能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