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书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山书院-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人的性格,倾向,爱好,完美的匹配在一起,几乎由不得人不相信。
  
  齐人很清楚这位太女殿下这几年来的功绩,从默默无名起,扶持瑜王府慢慢拥有与三王府抗衡的力量,随后在三王的相互攻击压轧中“奇迹般”脱颖而出,挽救先帝于瑾王的逼宫行动中,恢复了身份,最后在众望所归中稳坐东宫。
  先皇崩后,太女殿下并没有立刻登基,而是开始收拾三王横行时期的乱摊子,招揽人才,补充新血,同时鼓励与燕国的互市贸易,将重心逐渐放在生产上来,而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对生产的需求也加大,进一步刺激了齐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草原、山矿和作坊里。没有了战争的隐患,便少了军费的耗费,军费减少,则赋税也逐渐减轻,家里的男丁不会随时被征募甚至战死,粮食也少了被夺走的危险享受到安宁的种种诱惑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齐燕和约产生反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了现实。
  这场风波虽然带给人很多正面或者负面的猜想,但是猜想过后,并没有生产什么别的心思:太女是陆颖又如何呢?难道把她掀下来后自己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一些?换了别的人做皇帝,这燕齐和约还做不做得准呢?若是又打起来,岂不是又要过那种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这是普通百姓的想法,贵族和官员们中却不乏那想找借口生事的。无奈太女殿下前段时间那一场雷厉风行的肃清行动,拔掉把这一股不稳的力量也拔得七零八落,手段冷酷无比。理由充分的让人想吐血:太女殿下是陆颖又如何,她也是先皇立下的唯一的一个储君,是名正言顺的未来皇帝,她爱怎么对这个国家是她的事!但是想要把她弄下台,不好意思,谋逆的罪名你是逃不过了。这个时候就是比谁的拳头大了——可惜没人比的过。
  
  如果说齐人的反应比较直接,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燕人的反应就比较多种多样了,其中几种让司徒端敏本人听到都觉得啼笑皆非,但是偏偏很多人都津津乐道。
  比如,那陆颖是齐国太女又如何,她是在燕国长大的呢?她就算当了皇帝,不是照样得喊咱们皇上一声老师?若不是咱燕国人养了她这么多年,她能安安稳稳活下来吗?能回到齐国当上储君吗?她那本事,不都是咱皇上教给她的吗?不然她能斗得过那三王府,能坐稳东宫?她既然受了我们燕人这么多恩惠,总要有所回报才是,你们看看那燕齐和约,不是就她知恩图报的举动,这叫谦谦君子呢!
  再比如,陆颖虽然是齐国太女,但是她也有一半燕国血统啊。她父亲柔岚帝卿不就是先皇的皇子,皇上的哥哥吗总的来说,也算是一家人了。
  还有比较阴谋一点了,陆颖幼时就被立为齐国太女了,既然如此她还来燕国做什么?难道是来窃取无坚的工艺?真是太阴险了。还好她还算顾及自己的脸面,没有恩将仇报,不然该千刀万剐才对。这类人选择性忘记了陆颖制造出的无坚至今用过的对象就只有齐国人。
  想得更远一点也有,这陆颖幼年在齐国,后来十几年成长在燕国,娶的夫郎也是燕国郡卿,皇帝又曾立她做嫡亲王,如今女儿也再燕国这一团乱的,咱们未来燕国的皇帝到底是谁啊?
  除了康王一脉外,燕国无论上层还是下层想法都基本一致,无论如何,陆颖都已经是齐国储君,未来的齐帝了。她做皇帝总比别人做皇帝好吧。再说,论军事实力,齐国比燕国强,无坚的工艺又在人家手上,只要人家愿意,随时可以再整一支出来。咱们就算有什么想法额,还能有什么想法呢?
  
  且不管现在两国上上下下都议论纷纷,现在燕国西北附近的某条小路上的马车队中,冯北辰正瞪着某个拿着书卷,一脸闲适的人发愁:“你就这么跟着我们跑过来,你也不怕国内动乱?”
  司徒端敏头也没抬,道:“我留了信,她们看到便知了。要处理的人都处理了,如果这样她们还镇不住场子的话,那就该拖出去打死。”
  冯北辰咬牙,故意道:“你就那么放心你妹妹。她可是除你以外唯一的皇室血脉,若是她想取你而代之,也是名正言顺。“
  司徒端敏懒洋洋的回答:“她若有那个心思和胆量,早八百年就出手了。话说,当初司徒朔看中的皇储可不是我,但凡端睿有一点野心露出来,司徒朔就会把她推上去——好吧,就算你说中,那又如何?大不了我不回去了——看到时候是谁哭?”纵然端睿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孟姨和孟秦也不会答应,毕竟无坚在她手中,孟姨千方百计把她和齐国绑在一起,好不容易看到自己坐了东宫放下心,怎么会容忍别人毁掉这一切。
  冯北辰见她丝毫不把她的回归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放在心上,越发想要打压一下她的嚣张:“那大燕呢?燕齐之间几百年的血仇,你一个齐人跑回来,不怕被干掉吗?”
  司徒端敏终于肯斜眼看一下冯北辰:“冯师姐,你问这种问题,会让我觉得花山书院的整体思考能力都在下降。杀了我又如何,还有端睿在。对于燕国来说,我做皇帝总比端睿要好吧。既然不能杀,做人质的意义同样也不存在。”
  杀不能杀,关也不能关,除了把她供起来外,还能 
 201、193 。。。 
 
 
  做什么。
  当然,这要除了极少数一部分人,想起最近接到的叶子传来的一份情报,司徒端敏的表情不由得阴沉下来:康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登基前回一次燕国,这是她早已经决定的事情。孟姨不允许也罢,端睿反对也罢,这是不能放弃的原则。
  孟获并非绝对反对她来燕国,但是要求必须是在她登基之后。但司徒端敏不能容忍自己与老师再见面就是两个国家的帝王的见面——两个国家利益的代表,没有任何感情的存在,只有关于利益的得失的讨论和谈判。尽管,她现在实际上已经是齐国国家利益的代表,但是至少,让她最后还保留那一层虚伪的表皮一段时间吧。
  
  为了避开孟姨和黎姨的耳目,她只带了王六,偷偷跟着冯北辰的交流队混过边疆。司徒端敏不知道西北有没有人认出自己,有多少人认出自己,但她知道,至少她回国的消息不会瞒过老师。
  至于花山,如果司徒端敏不愿意,这条线上将不会传回任何信息。
  从姬香君一开始设置的最高权限是花山内库的主人,在花山真正的主人出现前,花山书院山长作为代管人暂时拥有最高权限。当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谁拥有更高的权限,不言而喻。司徒端敏以前从未没有用这种权限做过什么,以前她是山长没有意义,后来许璞是,也没有必要。只是这一次,这一次虽然她的理智算准眼下的情势无人能对她的安全产生威胁,但是毕竟八年了,八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怎么样的意义?
  她的和宁已经长大,已经懂事,却从来没有见过她这个亲娘。那么,到时,和宁会用怎样一种看陌生人的眼光看自己?
  她的谪阳,与她共甘苦,同生死的夫郎,曾经那样依顺着自己,维护着自己,恨不得一日都不分离的男子,却一个人孤单过了八年。他心中到底是有几份念着自己,又有几份怨着自己?
  还有她的挚友,她的师长,她曾经一起生活过的许多人,她们都怎样看待自己,期待自己
  
  司徒端敏放下书卷,在冯北辰挑衅的目光中拉开窗帘,看向外面。远离城市的道路即便不是狭窄也是乏味的,除了灰白的路面,野草和起伏的坡地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她并非是要看景色,只是觉得此刻的心境,就如同马车窗外的风景在她的视野中一样,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忐忑难宁。
  ——她们都希望她回来吗?她们都高兴她回来吗?还是觉得她不回来比较好?或者,回来不回来都无所谓了
  
  她并不是真得如同应对冯北辰时表现的那样,不管面对怎样的对待都可以不在意她心里其实真的真的很在意。
  所以,她想看一看,要亲眼看一看。
  
  一个月后,司徒端敏站在了花山书院门口。
  而许璞在书院里听到前来通传的人提起“内库”二字,惊掉了笔。
   

作者有话要说:此处接楔子。




202

202、194 。。。 
 
 
  一切还是自己熟悉的场景,花草房舍依旧;只是那或匆匆或从容行走其间的学子们;面容青稚,生机勃发;让人生羡。
  司徒端敏望着广场,回忆起那一年老师站在一众学子前,自己站在旁边,渴慕地望着那些即将参加考试的学子,却一不留神听到老师唤了自己的名字;让自己排到考生之中去。惊喜啊,惶恐啊;兴奋啊那时自己还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竟是一直到进了考场才从高高的云端飘下来,投入紧张的测试中。
  惶惶然不知道能否通过,惴惴然不知老师是否满意少年韶华,清湛如水,汤汤而过,如诗如梦。那时的时光,便正应了谪阳念过了一首词:少年不知愁。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熟悉的学子服,那个时候她们统一的装束,明明是相同的样式,穿在寒光身上总是透着沉静,穿在玉秋身上便显出风流,穿在文逸身上偏是一丝不苟,穿在定芳身上总是英姿飒爽,而在游川身上则是温和谦冲。六人同进同出,念书习文,玩乐嬉戏,彼此维护端得是羡煞其他同窗。
  每当过来三五学子结伴而过的时候,司徒端敏的脸上总是流露出说不出的温柔和怀念,带点羡慕的眼神看得这些学子们忍不住侧目私语,大约是在说,不知道是哪位以前毕业的师姐回来拜望老师了云云。
  
  许璞一眼便望见那个着白色锦袍的华衫女子正扶着廊间的柱子向外张望,眼神柔和无比。不由得脚步缓了一缓。心里虽然已经有准备了,但是此刻仍是不住加快了跳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