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笑话来看的。这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
怎么可能按照那太宗的意思去打呢!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恰巧给了这辽兵有空子可钻。要知道这宋兵若是现在出兵。那可是私自行动。到时候不死也得掉层皮。可是这辽兵的设想很美好,现实却是极其残忍的。
其实这辽军一开始倒也并不打算走这定州,毕竟这李继隆可不是吃素的。而且这条路也有些远,对于这辽兵来说如今是能快些突破这边防,就越好。可是没有想到虽然这会辽兵没有了在涿州城下的惨败,却是依旧步步难行。
虽然那战局一点也不容乐观,但是这萧燕燕却是只有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了。毕竟这辽国如今是极其需要一场胜仗来改变这国中低迷的气氛,要知道这幽云十六州自从到这辽国的手中之后。无论那汉人究竟有多么的想要收复,却是始终都是无劳而返。
而且这幽云十六州,州州皆是那养马良地。这辽国有不少的马匹皆是出自那里,如今这口中的肥肉。硬是被那宋国给咬走了一块,换谁心里都不舒坦。恰巧这回这辽国到也没有遇到什么天灾,这各地的收获倒也是不少。
再加上那朝中的好战派,和那些老王爷们。个个都上书请战,希望能够一雪前耻。这萧燕燕倒也是没有什么好拒绝的理由,毕竟因着这耶律休哥的死。这朝中的一下王爷已经隐隐的有要和她分庭抗礼的趋势,而且这丢失国土。
对辽国来说可是奇耻大辱,若是自己不能做出些什么表态。那自家儿子的皇位控购也有些危险了,这圣宗虽然不大。但是也知道这国中有不少人,对自己这个位置是早已垂涎三尺了。若是这回不能成功,那自己的好日子恐怕也要到头了。
圣宗极其乖巧的向那萧燕燕表态,愿意御驾亲征。可是这萧燕燕又怎么放心那圣宗一人前去前线呢?只是这朝中却也是离不开自己,毕竟需要有一个有手段的人留下来。威慑那些王爷和李继迁,这朝中上下最佳的人选也只有这萧燕燕了。
为了以防万一,这萧燕燕到底也只敢让那圣宗驻扎在那幽州。可是这样一来,却是把这补给线给拉长了不少,这辽兵后来兵败这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只是此刻却还是不显,因这这朝中大臣纷纷请求这萧燕燕收回那丢失的四州,萧燕燕顶不住压力。
到也只好应允了,本计划着由那耶律斜珍带领一支部队。自涿州出发,直驱攻克代州。同云州和新洲两城的将领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只可惜这代州的张齐贤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虽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但是人家在兵法上的造诣恐怕这朝中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
耶律斜珍本以为这回肯定不用吹灰之力,便能夺得代州。毕竟这区区一个文官能有多大的花样,可是谁曾想这刚一开战。他就被那张齐贤给暴揍了一顿,毕竟这张齐贤可是早就已经在那里鼓足了劲就等这耶律斜珍来了。
要说这耶律斜珍倒也是正巧撞到这张齐贤的枪口上了,这张齐贤原本在那开封好好的当着他的左谏议大夫。这谏议大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一个得罪人的官。这张齐贤自然也不例外,他当了三年的谏议大夫。
自然是得罪了不少的人,当初因着这潘美将那杨业要去做了副将。这代州也就因此而无人接手了,结果这朝中举荐那张齐贤出任代州之人竟是如雨后竹笋一般。噼里啪啦的全都出来了,一时间这太宗的御案上是堆满了举荐那张齐贤的奏折。
诸位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张齐贤的人缘是有多么好,能让这么多人举荐他去边关。要知道这一旦去了边关,就真正的是天高皇帝远了。这虽说只是代州知州,可是和那土皇帝恐怕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可别忘了这张齐贤原先的官职可是那谏议大夫,可是这皇帝身边的近臣。对那张齐贤来说出任那代州知州,就和那贬谪没有什么区别。这太宗又岂能不知道,只是这张齐贤的确是得罪了不少人。这众怒难犯,这太宗无奈之下倒也只好顺从民意。将那张齐贤送到带代州去了。
却又生怕这张齐贤局的委屈,到又是给他安了个给事中的官职。示意他依旧简在帝心,张齐贤这才放心大胆的走了。张齐贤这一走,朝中可是有不少人在等着看好戏呢!因着这张齐贤素来好吃,体形难免偏胖。
这么一个胖子文官,如何能够治理好那边防。朝中的一干人等,都纷纷等着那张齐贤出错。然后他们再来个落井下石,谁知道这张齐贤倒是真的把那代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那太宗又不时的把那张齐贤挂在嘴上,那一帮原本等着看笑话的,倒也只好纷纷做鸟兽状散了,毕竟谁也不敢和那太宗较劲啊!
VIP卷 一百零五、铁血钢骨抗军令
可是这代州又岂能和那开封相比,张齐贤自是心里憋了一股气。这会耶律休哥的出现,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一般。若是自己能够在这场战役中攒下军功,那太宗也就有理由将自己调回开封了。自是鼓足了劲去对付那耶律斜珍,这耶律斜珍在张齐贤这里讨不到好。自是不敢再做纠缠。
这李继隆本以为这耶律斜珍的下一个目标应是祁州、新乐、小狼山砦等地,谁曾想这耶律斜珍竟是当即就掉转了枪头来到了定州。面对那气势汹汹的辽兵,李继隆心里也是直打鼓。若是出兵那就是抗旨不尊,可若是不出兵那自己恐怕就是千古罪人了。
和那监军袁继忠商量了之后,这李继隆到底还是一咬牙。下令出兵了,虽然他也的确怕那太宗到时候追究起来,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当他看到一旁站着的刘希时,心里却是安心了不少。
自己本就是有意抬举那刘希,这回肯定是要让这刘希好好处处风头的。那到时候自己如果被那太宗责怪起来,那赵恒自然也不好意思袖手旁观。再加上宫中还有一个皇后妹妹,这李继隆倒也是没什么还担心的了。
可是那耶律斜珍却是不一样,自从出征至今他一直都没有胜过一场。可是那太后的意思却也是十分明白,要他一定要赢一场漂亮的战役。来改变这国内的气氛,这太后逼得紧。耶律斜珍自是只好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定州,一路上倒也是因赶路而累坏了不少的士兵。
这耶律斜珍心中自是焦急万分,因着那耶律休哥之死。这韩德让也隐隐的表现出想要夺取那耶律休哥的兵马,这耶律斜珍自是不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毕竟他也对那耶律休哥手下的那帮精兵悍将垂涎不已。
可是这韩德让和那萧燕燕是什么关系,这耶律斜珍心里也是十分清楚。他若是想要得到那支部队,那他就必须要攻克下一座能拿得出手的城池。这定州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那关外的驻军。却是这耶律斜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只是如今这耶律斜珍手下有着八万人马,那区区驻军对他来说自是不在话下。只是那城里的李继隆方才是他的心头大患,耶律斜珍有意将那李继隆引出来进行野、战。可是这李继隆也不是个傻的,如今这辽兵的士气高昂若是贸然出兵。
那和送死又有什么区别,在加上那太宗的旨意,自己虽然不怕。但是好歹也要给太宗留些面子,总不能让别人向那太宗说,这李继隆一见那辽兵到来。就立马出兵,一点也没有想到这太宗的旨意。再加上那颁诏的内侍林延寿还在,这李继隆自是要顾及些许。
可是暗地里这李继隆却是把这辽兵对那驻军的种种恶行。全都不着痕迹的散布到了各个军营里。一时间是激起了群愤,那些士兵们各个都自告奋勇的要求出征。李继隆眼见这实际成熟,再加上那驻军也的确有些支撑不住了。
当即大笔一挥同意出兵。可是这军令还没有下达。那林延寿就连滚带爬的跑到了这李继隆面前,举着那太宗的圣旨。示意那些将军不得违诏,可是这些大老粗们哪里会在乎这么一个宦官。那袁继忠当即就反驳道:“圣上的旨意的确不可违背,可是公公也别忘了。现在在城外的可是我们宋国的子民,难道公公就忍心看着他们活活的被那些辽兵杀死!”
这袁继忠话语一出。那些将领们亦是纷纷附和,一时间倒是把那林延寿给逼得没话说。可是这林延寿又岂是个善茬,他本是那吴昭仪的人。这回也是那吴昭仪派他前来,看看这李继隆有没有什么错处。毕竟若是这李继隆倒了,那皇后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虽然这林延寿不懂这行军打仗,但是他却知道这李继隆支持的他就一定要反对。再加上那太宗的旨意。也的确不可违背。这林延寿的腰杆子自是硬的很,看着那些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的武将。
这林延寿也知道若是和他们说,那肯定是说不通的。更何况那擒贼先擒王。这林延寿当即就把那矛头对准了李继隆。斥责道:“李都部署可别忘了,若是出兵那可就是抗旨不尊。可是要杀头的,这官家的脾气都部署您也是知道的。最是秉公执法,到时候无论是谁求情那可是都没有用的。”
这林延寿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威胁的味道,自是把那一众人全都给激怒了。那刘希自从来了这定州之后。这李继隆便是对他照顾有佳。在发现那刘希的超高军事天分后,更是干脆把他带到了身边亲自教导。
如今这林延寿这般对李继隆不尊。让这刘希如何不火大。指着那林延寿的鼻子骂道:“公公莫非是想要威胁都部署?公公可别忘了,你的职责可只是宣旨。而不是来教导我们该怎么打仗,该不该出兵!更何况这内侍不得干政,莫非公公觉得这军事并不算政事?”
不得不说这刘希到还真没白在书院里待那些时日,那书院里隔三差五的辩论赛。倒是让他耳濡目染了不少,虽然还不能算的上是顶尖。但是对付林延寿这种宦官,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这刘希的话是把那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