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基地 作者:徐徐苍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疯狂基地 作者:徐徐苍蓝-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闽省的主要资源行业的市场,赢利七千多万,又扩大了规模,购买了条万吨级的采矿船,年开采量可达50万吨,同时公司业务并逐步在向粤省与浙省蔓延。
  正是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徐临渊才决定在闽省投资建立第二条大型合金金属加工厂的计划,资金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目前工业制造公司这边与多国的汽车企业达到了合作订单的协议,在链环发动机推出以来,就取得了三百多亿人民币的惊人业绩,而矿业集团这边虽然工厂才落成投产,但第一天就招来了十二亿人民币的来自政fu的采购订单,相信也会慢慢壮大起来,更不会弱于发动机事业。
  所以目前公司的资本可以说极为充足,钱多的huā不完,政fu和银行那边已经将他们当财神爷一样供着。
  要说有人眼红,那当然是多的很,国人目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议论未来集团,甚至有人眼红得过份了,还想过一些极端的念头。
  但是眼红又怎么样,他们不可能拿刀子来威胁徐临渊,说将钱分他点,首先政fu部mén的机器就在运转,关系在那,敢有这种念头的人海里去了,但敢付出行动的,就没几个人,因为这根中了彩票一亿大奖这种意外之财完全是两码事,有基础和实力在那摆着。
  这次徐临渊跟这些主要的干将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些资本的运作问题,因为发动机事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徐临渊与汪倪考虑过跨境并购一些外国型企业的事情,只是目前未来集团还没有上市,对更加开放与广阔的国际化平台发展,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所以在提到上市、在哪里上市的这个问题上,汪倪道:“企业上市,以目前国内的相关条例法规,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上市前的综合评估、二是企业内部规范重组,三是启动上式工作,这个过程大概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钟重点头,道:“是的,未来集团的创立之初,就进行过结构调整,内部管理都是按上市公司的范例实施的现代化管理,所以在这综合评估以及企业内部规范重组上,并不需要huā费多大的精力”
  宋世雄多年在商业圈中沉浮,对这些十分了解,他在听到汪倪与钟重提到这些问题时,很快就明白了徐临渊的意图。
  只是对于周正祥那部分至今让所有人都感觉到有点奇怪的股份自动缩减的事情,一直都是让汪倪与钟重十分不解,但他们也没有问出来。
  只是这次提到上市的事情,又谈到了这件事,宋世雄也十分不解,本着为自家人考虑,宋世雄还是问道:“小临,有件事我们一直很mihuo,就是周正祥那部分的股份,为什么在你的企业不断壮大时,他的股份却在自动缩减,这是怎么回事,这好像并不符合股东的合法权益啊”
  听到这件事终于还是有人提了出来,而且是大姑父,徐临渊知道,也是时候该说出他和周正祥除了书面合同之外,si下又达到的那个不被所有人知道的秘密协议了。


第258章 秘密协议
  徐临渊自然也清楚一个企业上市所带来的好处,不说股权资产上市后的变现性能够为股东提供便利,目前矿业集团就四个股东、工业制造公司一个股东,而且还都是自己人。域名请大家熟知
  周正祥当初的投资,是按徐临渊的企业预估发展与当时情况的资本累积进行评估的,其实周正祥当时提出来也并非是为了徐临渊的那点股份和分红,只不过是想给予他支持与帮助,使他能够得以资金充实的支持发展下去。
  要说天正集团每年创利近千亿,周正祥就算知道徐临渊有晴渊号这个秘密,并且预见到他未来的发展,也不会贪图那点分红。
  当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徐临渊隐瞒晴渊号,将一些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的时候,周正祥当时只不过是对徐临渊这个人感兴趣。
  而当时也只不过是存有一种在这年轻人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从而形成的那种爱才的心思,只不过徐临渊当时立志要自己创业,他也想看看他能走多远,于是心中就萌生了想在赞助两亿给徐临渊去创业发展。
  但是想到赞助的话,这会遭人非议的,你有钱干嘛不送给我,凭什么要送给一个与你没什么关系的年轻人。
  所以周正祥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才向徐临渊提出来以入股的方式支持他创业发展,而徐临渊当时听到以后,其实心中也是不太情愿的。
  但是,后来他们在单独谈的时候,周正祥就跟徐临渊说明了他的意思,这才打消了徐临渊的疑虑,就答应了下来。
  而且当时也在合同里写明了,如果今后徐临渊的企业逐步壮大,他的股份比例将会根据企业总资产不断壮大的比例而自动缩减,这也就充实说明了周正祥的魄力与大度,他并没有跟徐临渊分利的打算,否则也不会提出这样一个对他权益造成极大侵害,对他十分不利的条件来。
  再加上当时徐临渊也需要这样一位强有力人物的支持,又有他提的这个条件,正是因为这些个缘故,徐临渊当时在建立发动机厂的时候,才决定让周正祥入伙的,并在协议中很不起眼的地方注明这个秘密条款的第一有效性。
  不是因为这件秘密条款,否则徐临渊怎么可能随便就给人20%的股份,这也是他和周正祥之间达成的一个秘密的协定,没有人知道罢了。e^看
  而事实上正如所想的那样,周正祥的加入,确实给他在发展初期提供了极极大的变利,不管是政治上、还有资金上,让徐临渊获得了顺利的开局,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直到如今,以目前工业制造公司的发展,在上市前的企业机构重组,他不参与决策与运营管理,股权在矿业集团的资本并入之后,就会被按秘密协议的比例被重新分割。
  原来他在工业制造公司的20%股份分红,在工业制造公司重组与矿业集团并入未来集团以后,他在未来集团的股份也将按之前与周正祥的秘密协议,被大幅缩减,将变成2%。
  今后徐临渊也不打算再缩减了,周正祥帮了他这么多,不管是资金还是人情上,所以今后不论他的企业发展到如何壮大的程度,周正祥始终会有这2%的股权分红,同时这也是为了堵住一些人的嘴,跟当初周正祥本想直接赞助的,但最后改成了入股的形势是一样的。
  所以除了周正祥,再加上徐临渊单独配给其它人的股份,他们在未来集团所占的总比例并不超过10%,徐临渊始终掌握着90%的股权比例。
  所以这上市前的企业结构重组与调整,徐临渊很早就已经完成了部署。
  宋世雄听了徐临渊的这些解释之后,这才明白为什么周正祥在股东权益受到了那么大的侵害,但周正祥依然不闻不问,仍给予徐临渊支持与帮助,原来都是这秘密协议之中早就已经商量好了的。
  汪倪是跟着工业制造公司从无到有一起走过来的,她当初也是对徐临渊做这样的决定有些不解,为什么周正祥二亿就能得到徐临渊公司20%的股份,这明显有些不合情理。
  但在她听了徐临渊的解释之后,心中倒是对周正祥的眼光、魄力,还有为人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协议之中,会存在那么多的漏dong,无论提到哪些重要的事项,都说是以第三方协议为基准,但是这个第三方协议汪倪从来都不知道。
  如今徐临渊说出了这第三方协议内容之后,钟重与汪倪也是恍然大悟,同时也是对徐临渊心中羡慕,得么这样一位长辈的无si帮助,人家并不图什么回报,可见此人的以胸之宽广,以及气度,无人能及。
  其实,如果继续按那第三方秘密协议执行下去的话,周正祥的股权最终按比例会缩减到几乎没有,随时会清零的地步。
  但徐临渊觉得到2%这个地步以后,就不想继续再缩减了,否则让别人知道,会戳他脊梁骨骂的,做人不能这么没有良心,做这种过河折桥的事情,尽管周正祥是自愿的,他也不能这么做。
  只是目前而言,对于这些股份上的事情来说,徐临渊早就有全局考虑,自然不会在一些问题犯低级错误的。
  而这只是次要的,现在他们讨论的事情,其实更主要是上市以后,也为徐临渊实现他的工业帝王野心,今后并购或收购国内外企业,继续壮大集团公司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许多人认为,只有缺钱的企业才会上市,不缺钱的公司用不着上市,徐临渊以前也曾有过这样的认识。
  但是在他自己的企业在不断壮大发展的时候,他通过与钟重和汪倪这些参与过上市企业运营管理的人娇流过之后,这才大大地涨了见识与理解,认识到他原来的那些见解,太片面性了。
  目前,他对于不缺钱就不用上市的这个说法并不以为然,经过自己的分析理解,还在汪倪和钟重他们的引导,他已经地上市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以及存在的一些瑕疵,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上市对企业互相之间并购,以及国际化平台发展更具有帮助以外。
  上市也对人才刺ji,能够留住更多的管理型人才,也引入了很好的一种机制,能ji发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
  这将更能提升企业的声誉与地位,就是在对外娇流的过程中,企业的形象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就像他们的发动机产品,以及今后陆续出来的合成金属,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成长壮大,让企业的资本市场也随之扩大,自然而然这品牌效应与广告宣传效应,也会随之迅速提升。
  所以这一系列的好处,就可以预见到,未来集团想要由一个地方型的企业壮大为一个国际型的企业,这一步是很有必要经历的。
  几人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基本上也都达成了一致。
  不过在临末的时候,汪倪突然看向徐临渊道:“董事长,未来集团已经组建成立半年多了,目前公司内部的财务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