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家湖附近的残敌后;四纵将所有的炮火和重武器都集中到尤家湖村;把整个村子围得密不透风;纵队指挥员都上了前沿;不断地强调“少杀多俘虏”。为了使战斗更加顺利;野战军还专门给四纵调来两辆坦克;坦克轰隆隆地发动着;大有大军压境之势。接着;便是前沿的大规模喊话;无数支土喇叭环绕着尤家湖村;解放军官兵扯开嗓门讲政策、喊口号;刚刚被俘的第二十五军官兵也跟着张三李四点名道姓地让守军放下武器赶快过来吃馍。于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名不见经传的尤家湖村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场景:村庄里死寂一片;没有一丝灯火;村庄外火把熊熊;喊声不断。躲藏在村子里的国民党军精神几近崩溃。当四纵十一师在坦克的引导下冲进村庄的时候;第二十五军残余部队只行进了局部的抵抗。四纵以伤亡四百人的代价;杀伤和俘虏第二十五军残部近五千余名官兵——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军覆灭了。 
  在大院上村的东边;华东野战军第八、第九纵队的联合攻击同时开始了。第六十四军残部被压缩在大院上附近的几个村庄里;他们不断受到增援部队已从大许家方向靠近的鼓舞;准备抵抗到底。八纵主力和九纵七十七团攻击三里庄和小院上村;九纵七十六、七十八团攻击大院上村。无论哪个方向的攻击;炮火支援都是空前的;不但纵队和各师的火炮被集中起来;而且在碾庄圩缴获的重迫击炮也都用上了。第六十四军在猛烈的炮火中伤亡惨重;但是依旧在极力抵抗;尤其是黄百韬所在的大院上村抵抗特别顽固。攻击大院上村的两个团艰苦推进;严重的伤亡令不少战斗班只剩下几个战士;两个团的建制都被打乱;一个连缩编成一个排;一个排缩编成一个班;但是从白天到夜晚攻击没有一刻停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大院上村被攻克。 
  没有发现黄百韬。 
  黄百韬和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等人逃到了一五六师四六六团坚守的小黄庄。刚到那里;团长张越秀就报告说;共军方面曾来人联系要求我们投降。黄百韬立即说;今天晚上可以和共军方面联系。吃了一点东西后;一行人离开小黄庄向西;跑到一五九师师部所在地吴庄。黄百韬只想尽可能地向西靠拢;希望能跑到大许家去;因为到了大许家;才可能有接应他的部队——此时;正是第二十五军军长陈士章带领三辆坦克寻找他的时候;从大许家冲出来的坦克没有进入近在咫尺的吴庄;原因不明。黄百韬发现一五六师师部也不安全;一些官兵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有人告诉他;该师师长钟世谦和副师长李振中已经派人去和共产党军队联系投降的事了。 
  下午十六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小黄庄的四六六团因在投降的事情上犹豫不决而遭到攻击;张越秀团长被俘;一起被俘的还有第七兵团参谋长魏翱、第六十四军参谋长黄觉、兵团部情报处长廖铁军、兵团第三处处长谭岳等高级军官。黄百韬感到了死亡的逼近。黄昏;他让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率残部突围。刘镇湘临走前;黄百韬对他表白了心中的万分绝望: 
  我年老了;而且多病;做俘虏我走不动;而且难为情。我牺牲以后;使别人还知道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或可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国民党或者还有希望。你年龄还轻;尚有可为;希望你们突围出去;再为党国做点事。 
  “刘镇湘佩上满身勋章向共军冲锋而去”。 
  之后;国民党方面才确切得知:刘镇湘军长并没有战死;而是被解放军官兵俘虏了。 
  捉住刘镇湘的;是解放军的一位副连长;名叫胡相法。 
  十五岁参加八路军的胡相法;是部队中有名的战斗英雄;淮海战役开始的时候他成为副连长。部队奉命攻打第六十四军;他的任务是插到大院上村与小院上之间;然后加入对大院上村的攻击。在穿插的过程中;他率领加强排爆破了两座碉堡;俘敌五百多名。部队攻占大院上村后;加强排继续向残敌逃跑的方向追击;途中遇到了想与解放军联系投降的国民党军军官;胡相法当即命令这个军官带他去第六十四军军部。胡相法不知道;此刻为他带路的是第六十四军的副参谋长。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因为在向第六十四军军部靠近的时候;需要不断地路过国民党军设立的岗哨;胡相法镇定地走进第六十四军残部盘踞的腹地来了。军部暂时设在一个大车店里;胡相法走进去的时候;里面大约有二十多名国民党军军官;其中还有几名女军官;一个军阶很高的人正在大车店的中间来回踱步。 
  副参谋长报告说:“共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来了。” 
  刘镇湘显然不相信这个年轻人是“最高指挥官”。 
  但是;胡相法大声说:“要起义;就放下武器跟我们走!” 
  旁边的一名国民党军军官突然拔出手枪;但立即被一直跟着胡相法的三排长初元发击毙了。 
  几名女军官惊叫起来。 
  刘镇湘脸色苍白地坐下来。 
  胡相法说:“考虑好了就走吧。” 
  刘镇湘走出了大车店。 
  外面的国民党军官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胡相法跳上一个大碾盘;朝天打了一梭子;然后喊道:“你们军长投降了!都缴枪吧!” 
  年仅十八岁的胡相法和他带领的十几名官兵;俘虏了包括第六十四军军长、副参谋长和军部机关人员;共一千六百多人。 
  黄百韬身边只剩下了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 
  有史料说;黄百韬在突围的路上被炮弹炸死。 
  但是;根据杨廷宴回忆;黄百韬死于自杀。 
  黄突出后;走至一茅棚附近;只剩我们两人;见四面皆有解放军包围;无法再走;即举枪自杀;但并未断气;我又加了一枪。 
  黄百韬死前曾向杨廷宴说了如下一段话: 
  我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四十四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待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杨廷宴侥幸从战场上逃脱: 
  他自杀后;我伤心痛哭;这时来了一个解放军战士;我诳他说:“他是我哥哥;我母亲叫我来探看他;他死了我怎么回去向母亲说呢?”这个解放军战士同情我;还帮助我把黄埋了;让我走了。 

解放战争(Ⅱ)字数:3250    字号:大 中 小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晚上;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就这样被他的一个忠实的下属和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解放军战士草草地掩埋了。掩埋的具体位置不清;大约在小黄庄以西、碾庄圩车站以北几公里处的旷野上; 
  就在黄百韬被埋进旷野的那天;徐州城外突然缓缓地走来一支队伍;满城的国民党军顿时不寒而栗:解放军动员支前民工抬着大约四千余名黄百韬兵团的伤兵进了徐州城。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司令官李弥说:“这件事比张良的楚歌还厉害。” 
  有记者追问道:“黄百韬到哪里去了?” 
  杜聿明回答:“他回家休息去了。” 
  杜聿明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下一步徐州战场该怎么办?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 
   
  王老汉游击队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旬;是高涨的作战积极性把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引入了绝境。 
  华东野战军全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时候;淮海战场上另外三个国民党军的重兵集团;始终是毛泽东关注的重点:在碾庄圩以西、徐州以东;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负责向东进攻以解救黄百韬;同时防卫徐州;在徐州以南;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和李延年的第六兵团;奉命沿津浦铁路北进参加会战;在徐州的西南方向;黄维的第十二兵团从河南境内的驻马店地区出发;不断东进向徐州靠近。由于华东野战军的顽强阻击;东进的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被迫停滞在碾庄圩西面的大许家;孙元良兵团因为徐州防务不敢轻易出动;于是;徐州附近的三个兵团近距离地扭结成一个坚硬的集群;而沿着津浦路北进的刘汝明和李延年两兵团;特别是李延年兵团;由于惧怕遭遇分割围歼推进得十分迟缓;只有黄维兵团;始终在不顾一切地东进;以至最终形成孤军插入淮海战场的态势。因此;在黄百韬兵团被围歼的过程中;积极东进的黄维越来越成为注视的焦点——从淮海战场的全局看;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进展的态势;将成为共产党方面如何进行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重要决策参数。 
  按照中央军委九月间作出的决定;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华东野战军应以五个纵队的规模;向东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和灌云地区;以“打通山东和苏北的联系”——从这一计划上看;华东野战军向东运动至苏北地区;带有撤离中心战场休整部队的含义。但是;随着黄百韬兵团的被围;国民党军在徐州附近摆出了决战的态势;毛泽东遂对战役的发展作出新的判断:如果黄百韬被歼后;蒋介石将徐州战场上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即向徐蚌线推进;如果蒋介石不将徐州战场上的兵力南撤;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可以寻机歼灭黄维和孙元良兵团;“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如果黄百韬被歼之后;黄维兵团尚未赶到徐州附近;可以将其阻击在中途;把作战目标指向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割裂黄维与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之间的联系;“完成攻徐作战之战略展开”。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十一月十三日;中央军委电令华东野战军在围歼黄百韬的同时;部署阻援部队;诱使企图解救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断向东深入——“使其跑不掉;然后徐图歼灭之。”这一战略设想的核心是:在吃掉黄百韬的同时;华东野战军必须将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与徐州割裂开;并准备下一步围歼这两个兵团。这也是国民党军向碾庄圩的增援能够缓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