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一天;蒋介石发布了三道命令: 
  一、命令国民党军前线各部队“对敌放弃要点;应即派部队进驻”;“距敌较远之部队;应察状况可能向前推进”;“对于敌人遗留之武器弹药材料财物;必须派兵严为看管”;而共产党武装“如有争夺城镇;妨害我之行动;应断然剿办为要”; 
  二、命令各沦陷区伪军“应就现驻地点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民。各伪军尤应乘机赎罪;努力自新;非本蒋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移动驻地;并不得受未经本委员长许可之收编”; 
  三、命令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其在各地区作战地境内之部队;并应接受各该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政权之行使等事项;均已统筹决定;分令实施。为维护国家命令之尊严;恪守盟邦协议之规定;各部队勿再擅自行动为要”。 
  蒋介石的第三条命令;涉及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冲突的核心;即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是否“合法”的问题。 
  八月十三日;朱德、彭德怀回电蒋介石;电文充满了毛泽东的文风: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我们从重庆广播电台收到中央社两个消息;一个是你给我们的命令;一个是你给各战区将士的命令。在你给我们的命令上说:“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此外还有不许向敌人收缴枪械一类的话。你给各战区将士的命令;据中央社重庆十三日电是这样说的:“最高统帅部今日电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我们认为这两个命令是互相矛盾的。照前一个命令;“驻防待命”;不进攻了;不打仗了。现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实行投降;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杀中国人;都在同中国军队作战;都在同苏联、美国、英国的军队作战;苏美英的军队也在每时每刻同日本侵略者作战;为什么你叫我们不要打了呢?……我们认为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使我们不得不向你表示: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因为你给我们的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及背叛祖国的汉奸们。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紧接着;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评论;毛泽东质问道:“试问要伪军维持的那种‘治安’;不就是伪军在日寇指挥下维持了八年的那种‘治安’吗?试问要伪军‘保护’的那些‘人民’;不就是日寇和伪军一向保护的那些奴事日寇、鱼肉人民;为非作恶;发财致富的那些汉奸卖国贼吗?” 
  十四日;蒋介石的回电到了;电文竟是这样的: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这样的邀请出乎毛泽东的预料。 
  应该说;延安对于赫尔利的政治调解最初充满期待。期待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准备与国民党人在政治上再次合作。合作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不存在任何杂质;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看来;共产党人的要求甚至有些“简陋”:“如果蒋介石签字承认;即是最大的让步;因为我们得到了合法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赫尔利从延安带回重庆的那份由毛泽东修改过的协议;还是被蒋介石断然拒绝了。国民党方面的答复是: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接受改编;并且全部移交给国民政府统辖;国民政府才有可能承认共产党的合法性。 
  八月十六日;毛泽东给蒋介石回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末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 
  未(八月)铣(十六日) 
  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出的电报;向蒋介石提出的要求“请求你制止内战。其办法:就是凡被解放区军队所包围的敌伪军由解放区军队接受其投降;你的军队则接受被你的军队所包围的敌伪军的投降;这不但为一切战争的通例;尤其是为了避免内战……” 
  八月二十日;蒋介石发来第二封电报;邀请共产党人“共定大计”的口吻更加热烈: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在驰电奉邀;务肯惠诺为感。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八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毛泽东是否去重庆的问题。朱德同意;说要解决问题;去是有利的;对将来的选举也是有利的;“让蒋介石当总统;我们当副总统吧”。彭德怀也同意;但是建议暂时先不去;等和老蒋打一下;把他的气焰打下一点来再去。 
  就在政治局开会的时候;蒋介石的第三封邀请电到了: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哿(二十四) 
  八月二十六日;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明确表示: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他随后提出;在不损害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共产党武装可以让步的地域是:第一步广东至河南的根据地;第二步江南的根据地;第三步江北的根据地。 
  毛泽东起草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发至各中央局和各大战略区;电报将共产党人力争国内和平的态度表述得十分清晰: 
  ……现在苏美英三国均不赞成中国内战;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中国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可能被挫折下去。国民党在取得沪宁等地、接通海洋和收缴敌械、收编伪军之后;较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疮;内部矛盾甚多;困难甚大。在内外压力下;可能在谈判后;有条件地承认我党地位;我党亦有条件地承认国民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毛泽东决定去重庆与蒋介石见面。他说:“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中国有“洗心革面”的成语;意为通过改过面目一新。毛泽东接着又说:“年纪愈大愈不愿意洗脸。” 
  那一年;毛泽东五十二岁;蒋介石五十八岁。 
  青春作伴好还乡 
  毛泽东到达重庆的当天晚上;蒋介石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宴会。 
  毛泽东与蒋介石见面了。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广州;那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统帅;毛泽东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一年后;随着国共两党的决裂;两个人从此成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对手;他们率领各自的武装力量所进行的较量;每一刻都关乎各自的生死存亡。因此;即使毛泽东来到蒋介石面前;国共双方的高级官员们还是感到他们握手的那一瞬间有点不可思议。 
解放战争字数:3158    字号:大 中 小   此时;两个人的威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作为二战中国战区的军事统帅;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蒋介石在国际社会已成为率领国民抵抗外国侵略的意志坚强的领袖。现在;他更有理由充满自信:他拥有四百万以上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苏、美援助中国抗日的所有武器都在国民党军队手中。尽管他向毛泽东发出邀请时有一种“恩赐”的感觉;也慷慨地公开表示他将对毛泽东“以诚挚待之”;但是;在与毛泽东见面的那一瞬间;他还是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羞辱:——近二十年来;他不断地表示一定要把“祸匪”共产党斩尽杀绝;甚至数次宣布毛泽东已被他的军队“击毙”。——恍如昨日的一切如何能与今天这个举杯问候的场面对应?眼前这个长期与他对抗的“匪首”如不受到惩罚谁人还能服从他的政府?他领导的国家还能称得上是有尊严的国家吗? 
  此刻;在长征途中面容憔悴、身体消瘦的毛泽东已经容光焕发、体态丰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革命者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创造伟业的一切准备。抗战后期在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得到空前的统一;他在党内的威望和地位已是无可置疑。此时;他宽大的上衣口袋里揣着延安发来的“解放区实力政权”统计电报;这封电报犹如一份共产党人的“财产”清单:“全军已扩大到一百二十七万人(东北发展的三万在内);民兵发展到二百六十八万余人;地区扩大到一百零四万八千余平方公里;人口扩大到一万(亿)二千五百五十万;行署二十三个;专署九十个;县(市)政权五百九十个;县城二百八十五座(反攻前八十九座)……” 
  由于蒋介石没有料到毛泽东真的会来;因此;在毛泽东抵达重庆的当天;他才匆忙召集会议讨论对策。会议临时确定了三条谈判方针:一、不得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 
  共产党方面提出了关于谈判的十一点意见。 
  与毛泽东之前提出的政治主张相比;共产党人再次作出重大让步:不但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承认国民党政权;而且舍弃了“联合政府”的提法;只要求“参加政府”。当然;这份意见中包含着两个核心的政治问题;即军队国家化和结束党治。 
  看到共产党人的意见后;蒋介石的感受是:“脑筋深受刺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