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组成的胶东兵团;由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兼任司令。参战的海军军舰有“永积”号、“永顺”号和“长治”号三艘战舰和其他配属舰只。国民党军空军青岛、济南和徐州三个基地的部队几乎倾巢出动;其中青岛基地出动P…51型飞机十五架、B…25型飞机六架、C…46型飞机八架、C…48型飞机一架、PT…19型飞机两架;济南基地出动P…51型飞机十二架;徐州基地出动P…52型飞机四架、P…51型飞机二十四架。空军总部还派出一个侦察机中队参战。 
  无法理解蒋介石为什么要将如此规模的兵力集中在中国东部的一个半岛上;尤其是在共产党军队主力已经开始向国民党控制区实施大规模移动作战之后。 
  胶东地区;指的是山东胶河以东的半岛地域。胶东解放区拥有烟台、掖县、招远、莱阳和海阳等十几个县;这里的十几万民兵是华东野战军最重要的后备兵员。其中的烟台;是当时由共产党人控制的少数几个城市和港口之一;烟台港口与仍在苏军控制下的大连港货物往来频繁;共产党人在东北地区组织生产的炮弹、炸药、枪支、药品和布匹等物资;都是通过大连与烟台两港之间的运输转运到内地的。山东战场上的伤员也大多集中在这里休养;连同后方机关和干部家属;共产党结集在这里有五万人之多。 
  “九月攻势”的最终目的是:截断烟台与大连之间的航线;完全控制胶东半岛;封锁渤海湾;断绝共产党华东野战军的后方供给;断绝华东联系东北与华北的海上通道。 
  “九月攻势”令山东战场的形势又一次紧张起来。 
  八月二十三日;陈毅、粟裕致电谭震林、许世友:“胶东为我全军军事供应之主要基地;冀鲁豫亦部分供给;如果敌向胶东腹地进犯;对我战争供应影响甚大。因此我胶东兵团四个纵队及胶东、滨北之地方所有地武应立即紧急行动;齐心协力;单独负起保卫胶东基地光荣任务;以彻底粉碎敌人进攻。”但谭震林不同意在胶东内部作战。 
  位于胶东内线的许世友和饶漱石也处在困难之中。九纵正忙着补充新兵、恢复建制、鼓舞士气;十三纵队刚刚由地方武装组建;只有一个旅的编制;战斗力还未完全形成。因此;饶漱石希望谭震林率第二、第七纵队前来胶东会合;以加强胶东内线的作战实力。 
  而陈毅和粟裕也坚持认为;必须坚持胶东内线作战。他们在给谭震林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表示;胶东是唯一的军火、医药、电料和各种军需器材的补充地;兵员也比其他地区丰富;如果胶东遭到破坏;对今后的战争进程影响巨大。内线兵团的四个纵队;官兵基本上都是胶东人;眼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敌人占领而部队则要南调作战;对士气会产生很大打击。 
  二十九日;中央军委来电;令许世友的第九、第十三纵队不要南下与谭震林部会合;谭震林的第二、第七纵队也不进入胶东腹地与许世友会合。同时;不同意谭震林部南下打敌二十三师或八十三师;而是让他们根据饶漱石的指示;在诸城一线配合胶东内线的作战。山东内线兵团分兵两处的现状没有得到解决。 
  胶东阻击作战就这样开始了。 
  国民党军以火炮飞机轰炸开路;地主武装跟在后面一路狂杀。 
  许世友的第九、第十三纵队不但要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而且还身处密不透风的合围之中;无论阻击的决心如何坚定;作战的斗志如何果敢;结局似乎没有悬念。 
  九月八日;整编二十五师集中主力向平度城发动攻击;同时以优势兵力猛烈攻击蟠桃山、金花山、紫荆山。平度失守。 
  十六日;战况急转直下。国民党军整编五十四师一九八旅和整编二十五师的四十旅开始攻击莱阳。莱阳失守后;整编第九师进占招远以南的夏甸;整编第八师一六六旅到达夏甸以北四十公里的道头。道头一带是许世友的第九纵队主力集结地域。许世友部已经被逼到了东西仅七十公里、南北不足四十公里的沿海一角;如果道头失守就会被赶下大海。 
  九月九日;得知国民党军占领诸城之后;位于胶济路以南的第二、第七纵队发动了攻击诸城的作战。谭震林决定乘敌未稳发动反击;以调动胶东内线的敌人;配合许世友在胶济路以北的作战。十一日拂晓;二纵和七纵主力已经占领诸城城内的大部分阵地;并接近了一五七旅指挥部。眼看战斗就要取得最后成功了;但由于攻城部队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不清楚城内战斗进展的谭震林认为敌人的增援部队马上达到;城内的攻坚作战又一时结束不了;于是下令放弃攻击;部队撤退。 
  谭震林部的作战没能调动胶东的敌人;被压缩在海边的许世友必须突围自救。突围只剩了一个方向;就是与大海相反的道头方向。许世友决定;以十三纵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九师;以九纵队实施反击作战。 
  与诸城的战斗一样;许世友部对道头的攻击也没有达到全歼守军的目的。不同的是;道头一战令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向后收缩了阵地;这使得它与整编第九师之间的距离被突然拉大了。 
  这是许世友部突围的最后时机。——部队处在国民党军重兵合围中;身边还有五万多伤员与干部家属;大批的胶东百姓为躲避国民党军跟在部队的后面;这一切都令许世友已经无法组织机动作战。许世友决定向敌人两军之间稍纵即逝的缝隙迅速插进去。二十二日黎明;先头部队将遭遇的整编第九师侧翼部队击溃;华东局和内线兵团机关人员及主力部队官兵一昼夜行军一百八十里;终于进入了大泽山区。 
  范汉杰的胶东兵团以伤亡近一万五千人的代价;先后占领了胶县、高密、平度、昌邑、掖县、荣城、栖霞、招远、龙口、黄县、蓬莱、福山、烟台、牟平、诸城等十五座城镇。至此;共产党人失去了胶东解放区的大部分地区。 
  从全局而言;这是共产党军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蒋介石认为;他亲自制定的三个战略目标:占领延安、占领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和封锁共产党军队海上交通;现在都已实现了。 
  这就是胶东解放区最困难的时候;毛泽东所强调的:“大约坚持一个月至多两个月;局势就会变化。”毛泽东的设想在逐步成为现实:在刘邓、陈粟和陈谢三路大军主力跳到外线作战的同时;留在解放区内部的部队只要顽强坚持;把国民党军的主力吸引牵制住;在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出解放区回援外线战场的时候;他们的被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共产党军队在战争全局上赢得主动权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朗照边区胜利花 
  晋察冀野战军所处的位置;是当时全国战场的中间地带。东是陈毅、粟裕的山东战区;西是彭德怀、习仲勋的陕北战区;北是林彪、罗荣桓的东北战区;南是刘伯承、邓小平立足的大别山战区。至少在一九四七年夏秋;相对于国共两军在各战区进行的大规模战斗而言;这个中间地带显得有些平静。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一日的小河会议上;周恩来就歼敌成绩给各战区排了个队:华东、晋冀鲁豫、东北、晋绥、陕甘宁和晋察冀。这次排队对晋察冀野战军来讲很丢面子。 
解放战争字数:3163    字号:大 中 小   晋察冀野战军决心打个翻身仗改变排名最后的现状。 
  只是;翻身仗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耿飚等人经过反复研究;于八月十九日向中央军委上报了两种作战方案;中央军委回电同意其中的一种;即以三纵攻击北平西南部的涞水、涿县和定兴;调动敌人主力西援;二纵和四纵进至保定东南的任丘以南地区待机;待敌人调动后;进至大清河地域歼敌。针对野战军官兵因急于歼敌而略显浮躁的情绪;朱德和刘少奇专门打电报给杨得志;“如多次布置无效亦不必灰心;下级亦不宜说怪话;能长此灵活运用;一年内能一两次收效亦可算成功;或可大量歼灭敌人。” 
  领受作战任务后;六日;郑维山率第八、第九两个旅抵进涞水城;当晚就发动了攻击。涞水是国民党军平、津、保三角防御体系西翼的重点警戒据点;也是平汉铁路保定以北的一个护路要点。八旅和九旅打了一个晚上;只占领了县城外围的两个据点。一天之后再次组织攻击;只占领了县城的东南两关。 
  但是;对涞水的攻击调动了敌人。国民党军增援部队蜂拥而来。二十四日;部队被迫撤离战场。 
  涞水之战正打得别扭的时候;位于大清河以北的国民党军第十六军九十四师兵分两路渡河增援;晋察冀野战军认为战机已至;遂决定以第二、第四纵队主力和冀中军区部队全力向其发动进攻;试图吃掉该敌收复大清河以北地区。但是;当第二、第四纵队主力渡过大清河后;发现情报有误;当面只有九十四师的一部位于昝岗和板家窝。而国民党军第十六军二十二师主力到达霸县之后;在雄县和开口各前出了一个营;于是野战军指挥部决定改打这几处孤立之敌。敌人看似好打;攻击却均以失利告终。 
  晋察冀野战军出击涞水和大清河的战斗得不偿失。战后统计;歼敌五千二百七十八人;部队伤亡高达六千七百七十八人。 
  聂荣臻和杨得志都向中央军委发出了检讨电报。聂荣臻认为;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决心太厚;包围敌人过多;兵力分散;不能速战速决”。杨得志认为;主要原因是战前侦察和搜集情报不够;对敌人工事的坚固和火力的猛烈估计不足。 
  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回电晋察冀野战军;显示出极大的宽容;甚至嘱咐他们不必顾及配合全国战局的问题。 
  秋日的华北平原一片金黄。 
  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日夜寻找着可能出现的战机。经过反复研究;晋察冀野战军决定再次出击保北。所谓保北;指的是涿州到徐水的那段铁路线。晋察冀部队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攻击这里;是因为这一地段对于国民党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