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击;不难歼灭鲁东南共军之主力。生等将战至一兵一卒;奋斗到底;以报党国……”回电以示效忠之后;陈金城意犹未尽;召集旅长汪安澜、专员张天佐、县长张哲等人肃立于孙中山和蒋介石像前宣誓:“我等受党国培植多年;丁兹大难;甘愿以身献国;决心与城共存亡;如有偷生怕死;畏缩不前;愿受党纪国法严峻处分;此誓。”宣誓完毕;陈金城认为还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他将誓词誊写出来让在场的每人具名盖章;然后电告了王耀武和蒋介石。 
  但是;东城的防御很快就瓦解了。 
  二十七日凌晨三时;“决心与称共存亡”的陈金城电告王耀武;说他准备突围:“战局危急;拟即向仓上转移;希即转饬青岛方面即时派飞机来潍县掩护突围。”然后;他跟着汪安澜和张天佐率领的约三百人的队伍冲出东门。预伏在潍县东郊的西海部队开始了追歼;旷野里四面响起杀声;炮弹密集地在身边爆炸。天亮的时候;三百人的队伍被兜堵聚歼。张天佐死于乱枪;汪安澜逃到济南;陈金城躲在铁路边的洼地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昏迷;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在俘虏群里了。 
  四月二十七日;潍县战役结束。 
  潍县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政治影响。首先;国民党军在山东仅剩下济南、青岛、兖州等为数不多的据点;共产党军队控制了山东的广大地域;山东战场的军事优势已完全倒向共产党军队一方。同时;张天佐等地主武装头目被打死;对被他们残害的山东贫苦百姓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其意义甚至超过了蒋介石主力的被歼”;因为以张天佐为首的反动地主武装“给以山东的灾难是十分深重的”。 
  潍县战役刚刚结束;军民正忙着打扫战场;突然有命令传来;通知所有的军民离开城墙附近;然后就传来了轻重机枪的射击声、火箭筒和炸药炮的爆炸声;潍县城墙再次笼罩在硝烟烈火之中。潍县的百姓很奇怪:这是干什么呢?难道又打上了?——九纵司令员聂凤智请示许世友同意;举行了一次真枪实弹的攻城演练;目的是巩固部队攻坚战的作战能力。而这种需要消耗大量弹药的事情;在共产党军队中;以往的任何时候都不曾发生过。 
  聂凤智说:“这就是攻克济南城的预演。” 
  泾渭河谷 
  把西北地区归于南线战场;在地理概念上是勉强的;但在一九四八年上半年;这一概念专指陕西境内发生的战事。 

  在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离开陕北之前;西北野战军已经开始战略反攻;部队逐步发展为五个纵队;总兵力七万五千多人;装备也得到一些改善。但是;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军仍有四十四个旅;总兵力达三十多万人;其中有十七个旅分布在陕甘宁解放区周围;其他各旅分布在豫西、晋南和陕南;国共两军的兵力对比仍是五比一。 
  但是;在一九四八年一月召开的杨家沟会议上;彭德怀还是提出了开辟西北外线战场的建议。毛泽东也认为:“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我军主力都要转入外线作战;到国民党统治区去;打它、吃它;不让敌人得到喘息的机会。” 
  打出去;就意味着迎战西北的胡宗南乃至青海的马步芳的数十万大军;就意味着西北野战军必须在脱离后方的情况下孤军作战。 
  最大的困难还是官兵吃什么? 
  西北野战军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彭德怀提出打宜川。宜川只驻守着整编七十六师二十四旅的两个团;如果战斗打响后胡宗南出兵增援宜川;黄龙山道路曲折便于打伏击战。更重要的是;打开南进的通道;不但可以威胁西安;而且沿途多是产粮区;可以解决部队紧迫的粮食问题。二十四日;第三、第六纵队形成了对宜川的包围态势。 
  彭德怀电告第三总队司令员许光达和第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攻城要猛;但攻而不克;以逼敌呼救求援。” 
  宜川守军二十四旅旅长张汉初万万没料到宜川会受到如此猛烈的攻击。张汉初认为彭德怀部这次非把他消灭不可;于是十万火急的求救电报一封接一封发出。 
  胡宗南终于沉不住气;下达了增援的命令:“整二十九军军长刘戡即率整二十七、整九十师(实共四个旅十个团)沿洛川、永乡、瓦子街向宜川疾进;歼灭犯匪;并解宜川之围。” 
  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是一个苦命的将领。自从胡宗南大军占领延安以来;他的任务好像就是专业救援:救蟠龙;救榆林、救清涧;无论何时何地哪个部队被围;都是他带兵前往救援;但是至今还没有成功援救的先例。刘戡是黄埔一期毕业生;蒋介石极为欣赏的一名战将;抗日战争中曾率部北上冀晋;在紫荆关、阳泉等地与日军血战;后转至晋南中条山一带与日军周旋作战。抗战结束后;一九四五年八月;刘戡被提升为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奉命驻防陕北;在胡宗南的西安绥靖公署指挥下与共产党军队作战。刘戡的苦日子由此开始了。 
  接到增援宜川的命令时;刘戡正在西安过春节;与他同在一起的还有整编二十七师师长王应尊、整编九十师师长严明和副师长邓钟梅。命令一来;大家都很扫兴;但都认为彭德怀就那么点部队;不会有什么大仗可打。 
  刘戡约两万人的增援部队二十五日由洛川出发;按照整编二十七师、军部和整编九十师的序列;沿着洛宜公路向宜川急进。这正是彭德怀判断的敌军增援的那条路。 
  第二天;整编二十七师到达永乡附近。侦察员报告说;在东北方向约二十五公里处的观亭发现大量共军。刘戡在西北战场上与彭德怀交过手;十分熟悉共产党军队的战法;他不愿意为宜川把自己的部队葬送掉。因此;他致电胡宗南说准备先打观亭。刘戡等着胡宗南的回音;在永乡附近停了一天。 
  这让彭德怀很是焦急;他担心刘戡退回去使打援的作战计划落空;更焦心的是刘戡走得太慢;而西北野战军的粮食已经不多;多等一天就多消耗一天;万一刘戡三天不动;即使最后他进入了伏击圈;官兵饿着肚子如何作战? 
  二十七日晚上;刘戡等来了胡宗南的回电。——回电如此迟缓的原因是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跳舞去了;命令是由一个处长转达的:不准停留;兼程推进。刘戡虽然预感到危机四伏;但是他无法抗拒命令。第二天;在向公路两侧派出掩护部队之后;整编第二十九军的主力上路了。 
  天空开始飘落小雨;雨中夹杂着雪粒;天地间潮湿而阴冷。 
  部队刚走出不远;前面就响起了枪声。当整编九十师师部走到瓦子街附近时;来自南面的枪炮声和手榴弹声开始密集起来;看来后路是否通畅成了问题。不一会;北面也枪声大作;部队在公路上拥挤在一起走不动了。刘戡命令接通与二十四旅的电台联络;张汉初旅长报告说:“围城之敌分向西北和西南方向逃窜”了。这个报告令刘戡恍然大悟:彭德怀的主力冲这里来了。 
  雨夹雪已经变成了漫天大雪;四野一片迷蒙。 
  王应尊主张趁公路南侧尚未发现共军;部队可向黄龙山撤退;然后绕路去宜川;这样不但不违背胡宗南的命令;也可以跳出眼前的包围;解救宜川。刘戡比较认同这个建议。但是;如果绕路的话;本来打前锋的整编二十七师就成了后卫;雪大路滑;大部队走出去之后;谁也无法预料整编二十七师是否会遭遇危险。刘戡对王应尊师长说:“要待深夜十二点以后才能行动。天降大雪;道路泥泞;等打部队走完了;恐怕你的部队走不出去;因为你的部队正在前面打;势必你要担任掩护任务;走在最后。”王应尊当即表示:“我走最后没关系。”这让刘戡颇有些感动。 
  暗夜里;雪落无声;刘戡思索良久;最后决定:“明日拂晓前继续沿公路前进;一举突到宜川。” 
  彭德怀部已经完成了对整编第二十九军的包围。彭德怀不能再等了;因为部队已经断粮。无法想象彭德怀的官兵在大雪之中如何度过饥寒的长夜的。二十九日凌晨六点;一纵独立一旅在旅长王尚荣的率领下开始攻击瓦子街;堵塞了刘戡部的退路。战斗一打响;刘戡立即指挥部队突围。 
  这是西北野战军军史上罕见的一场混战。天色昏暗;大雪纷飞;两军搏杀;分外眼红。彭德怀在当天的一份电文中写道:“每攻一山峰;须反复数次;用刺刀才能取得。” 
  入夜;刘戡发现经过二十九日一天的战斗;整编第二十九军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兵力;特别是已经没有可以机动的部队了。刘戡认为明日共军将继续猛攻;趁夜突围尚有逃生的可能。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如果部队突出去了;只能撤往西安方向;那么谁对胡宗南的增援命令负责呢?刘戡希望师以上指挥官共同负责;可整编九十师师长严明坚持要刘戡下达命令。结果是;全军原地不动;等到明天再说。 
  三月一日拂晓;彭德怀部发动全线攻击。整编九十师各旅都已失去控制。师长严明和参谋长曾文思撤退到一个高地上给胡宗南发了封电报:“部队已损失三分之二;战局极为严重;我等团长以上决心成仁;以报校长及钧座培育之恩德。”曾文思认为师长过于悲观;严明说:“现在谁肯为我拼命?赶快把电稿传到团;团长以上人员一律要坚决自杀!”电报文稿被传给了部队;此时;各个阵地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团长以上人员似乎用不着自杀。下午;随着各个阵地相继瓦解;刘戡的军部和师部都已处在被攻的境地。 
  严明不断地逼迫曾文思和他一起自杀。曾参谋长借口观察战局;始终与他保持十米以上的距离。曾文思对严明当通信营长的儿子严守礼说:“你要特别注意;防止师长自杀!”严守礼说:“咱们突围吧!”曾文思说:“你们把师长拖到山下军部去;我随后也下去。”于是;严守礼和副官架着严明下山;曾文思也跟了下去;两人在山沟里会合了。严明埋怨说:“你真害死人!在山上我手头还有几个连;可以找机会冲出去;现在叫我怎么办?就在这里动手自杀吧!”曾参谋长说:“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