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近十华里长的交通壕;还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掩体作为攻击出发地和临时指挥所。山炮连的官兵为以最佳射击效果为步兵开路;在附近的一片坟地里隐蔽了十八个小时;将每座碉堡都进行了准确的观察和仔细的测量。炮兵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攻击开始后;十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将守军前沿暴露的工事全部摧毁。六连接着发起冲击吸引守军火力;五连先头排开始了纵深爆破。在通过雷场的时候;由于守军埋设的是压发雷;先头排准备的排雷长杆不起作用;副连长李德明喊:“同志们!停留就是伤亡;往前冲呀!”先头排官兵不顾生死踏雷而上;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条通道。三排冲到外壕边的时候;壕深水深;梯子不够长;部队被阻再次受到火力压制;很多官兵在机枪扫射中负伤。紧急时刻;后续部队冒死运上来三百公斤炸药;把外壕炸开了一个大缺口;三排冲下了壕沟。梯子已被炸断;一个叫王天臣的战士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把梯子的一头架在沟沿;一头顶在自己的头顶上;喊:“同志们!从我这里过!”从王天臣头顶上过去的副班长丁占元率领六名战士攻占了一座子母堡。在守军的反击中;指导员罗昶双腿被打断;他坐在地上继续地指挥作战。五连包括连部通信员和连队炊事员在内全部加入了巩固突破口的战斗;副指导员顾金杨率领爆破小组炸毁七座碉堡;扩大了战果。锦州城内的国民党军紧急出动增援;负责阻击的九连抗击着一个营的冲锋;指导员和一排长先后阵亡。九连一班的阵地是一个突出点;守军的炮火集中在这里;阵地上的官兵全部伤亡;只剩下一名战士还在战斗。这名战士左脚已被打断;他坐在地上扔手榴弹;身边的手榴弹扔完了;就到处滚动收集战友遗体身上的弹药。当地人再次冲上来的时候;他居然站了起来;端着机枪猛烈扫射。敌人的三发子弹击中他的腰部;他倒下来;但很快又跪起来;他撕破棉衣堵塞伤口;然后端起机枪继续扫射。最后;冲上来的三名敌人把他抱住了;他用牙齿咬敌人的脸、脖子和鼻子;生生地把一名敌人咬死了;剩下的两名敌人吓得放下他跑了。——这个战士名叫马凤歧。 
  十一日下午十六时四十分;十二亩地守军终于举起了白旗。 
  锦州北面的三纵打得最苦。 
  配水池是锦州城北一个坚固的据点。攻击开始前;七师二十团一营长赵兴元请求担负主攻任务;因为他觉得一营有专打硬仗的传统;且自己对配水池进行过仔细侦察。但是;赵营长也清楚;一旦请求得到批准;包括他自己在内;一营全体官兵将九死一生。 
  配水池是个小高地;与十二亩地、大疙瘩互为犄角;控制着锦州北面出城的道路。伪满时期;这里就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碉堡和砖石结构的永久性工事;后来驻守锦州的国民党军连续加修;以主楼为中心设置了数道环形防御工事;有的地堡的钢筋水泥厚度达到了一米以上;炮弹打上去只会留下一个白点。 
  守卫配水池的是暂编二十二师一团八百人的加强营。 
  一营的攻击开始了;三连在西北;二连在东北;双向进行突击。三连很快冲到壕沟里;但是;壕沟里每隔百米就有一个暗堡;三连官兵受到猛烈阻击。更严重的是;守军事先在沟内埋了大量的航空炸弹;当三连进入沟内准备爬上去冲锋的时候;守军引爆了这些炸弹;剧烈的爆炸过后;三连只有指导员一个人还活着。二连在营教导员的带领下也攻进了壕沟;官兵们迅速冲上去;占领了东北角的四间红房子;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个缺口。赵兴元立即将二连进攻方向改为主要突破口;命令一连加入战斗;他的营指挥所也跟着到了前沿。丢失红房子的国民党守军立即组织反击;所有的火炮和机枪都集中到这里;红房子的屋顶顿时被炸塌。赵兴元命令一连坚守;二连阻击敌人的反扑。反击的敌人攻势凶猛;数次进攻后;推进到红房子墙根。敌人往断壁里扔手榴弹;里面的一连往外扔手榴弹;隔着一道断壁双方谁也不退。一连战士李长修腹部受伤;自知必死的他端着机枪从断壁里跳出来猛烈扫射;直到倒下为止。红房子的混战残酷地持续了七个小时之久;国民党军的反击多达二十七次;双方官兵的尸体在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积重叠在一起。一营的大部分官兵都已伤亡;赵兴元命令三连把所有的伤员和武器集中在一起;前面倒下一个;后面补充一个。三连三排长刘永秀两条腿被炸断;他对赵兴元说:“营长;我不行了;你得为我报仇!”警卫员小范也受了重伤;赵兴元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盖上;鼓励他说:“你一定挺住;我马上就能解决战斗!”小范流着泪把自己身上的干粮袋解下来递给赵兴元;他说:“你要吃饱啊营长!”然后他提出了一个请求:“营长;我是党员;是打锦州时牺牲的;是光荣的。你一定要告诉我的爸爸妈妈;我是沂水人。” 
  国民党军决心把失去的前沿阵地夺回来;再次出动了一个营的兵力;在两架飞机和五辆坦克的掩护下;向一营的侧后包抄而来。此时的一营只剩下了二十多人;官兵们战斗了一天;一粒米一滴水未进;团指挥所决定让一营撤下来;但遭到营长赵兴元的拒绝:“我们营在壕沟里还倒着几十号人;有牺牲的;有受伤的;我们不能丢下他们撤!”他要求团里支援一些弹药;决心继续战斗下去。在赵兴元决定不撤之后;伤员们再次拿起武器;有的战士在自己身上捆好了爆破筒;准备与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最后时刻;团里的火炮推进到公路边开始向敌人的坦克轰击。其中一辆坦克中弹;坐在里面指挥作战的配水池国民党守军团长王振威阵亡。其余的坦克仓皇掉头;很快开回了锦州城内。增援的三营到达配水池的西北;侧配合一营发动了攻击。十三日二十四时;三纵七师攻占了配水池守军的最后一个碉堡群。 
  赵兴元的一营五百多官兵;战后只活下来下六个人。 
  配水池被攻占后;残酷的战斗在“大疙瘩”据点打响。 
   大疙瘩是锦州城北一个孤立突出的山头;是国民党军暂编二十二师二团三营防守的重要据点。据点北面临河;阵地核心是一座巨型钢筋水泥母堡;上下两层;四周筑有方形内壕;排列着三十多座子堡。国民党守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系统;组织起一支“决死队”;“决死队”员在前沿战壕中跪成一排;背着大刀端着机枪高喊:“老八路!有本事就过来吧!” 
  担任攻击的是三纵八师二十四团三营。 
  三营决定由九连担任突击队。 
  十二日十三时;炮火准备之后;九连长杨清河带领三排开始攻击。大个子战士杨增耀抡着大铡刀砍开了铁丝网;但顷刻触雷牺牲。冲过壕沟的二排和三排受到火力压制无法前进。这时候;国民党守军的“决死队”从一条带盖子的沟里突然冲出;二排端着刺刀迎上去;双方立即混战在一起。一排和八连赶到后;“决死队”退了下去。但守军的火力封锁依旧十分严密;后续部队上不来;弹药接济不上;两军混战又使炮兵无法支援;守军的反击一轮接一轮;双方混战到黄昏未分胜负。九连和八连;两个连四百多官兵只剩下四十多人;攻击被迫停止。晚上;二十四团调整作战部署;决定由二连和七连从两侧发动进攻。十三日凌晨;攻击再次开始;守军的“决死队”再次冲出;混战持续到中午;兄弟部队插到了守军的侧后;二十四团的攻击部队也炸毁了守军隐藏的盖沟;攻占了附近的碉堡;但核心阵地上的那座巨型母堡依旧没能攻克。七连爆破手张成友在接近母堡时倒下;爆破手吴连义再次接近;但很快也中弹倒下;另一名爆破手王玉环接着再上。负伤的吴连义苏醒后往母堡方向爬;在距离母堡三米远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把一根爆破筒塞进了母堡的枪眼;爆破筒很快被里面的敌人推出来;吴连义把爆破筒再次推了进去;并且用身体顶住。与此同时;王玉环也上来了;也把爆破筒塞了进去;两声巨响惊天动地;战士吴连义和王玉环与敌人的大母堡一起飞上了天空。 

解放战争(Ⅱ)字数:3278    字号:大 中 小   林彪下达了锦州总攻令;总攻时间是十四日上午十一时。 
  此刻;塔山方向的四纵未让近在咫尺的国民党援军前进一步;而从沈阳方向增援锦州的廖耀湘部仍在缓慢移动;林彪只需关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拿下锦州城了。 
  东北野战军为总攻锦州准备的火炮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九百余门之多;其中重型山炮、野炮、榴弹炮和加农炮多达三百二十余门;而锦州国民党守军的火炮数量仅为七十门。东北野战军的炮兵们把火炮推到距前沿仅数百米的射击阵地上;炮口林立对准了锦州城内所有的防御目标。东北野战军还动用了装甲部队;这支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成立的坦克大队;已经发展到三个营的规模;十五辆坦克被火车从北满运到锦州前线;然后官兵们将坦克开过结着薄冰的大凌河;到达了锦州北面二十公里处的集结地。——在一次城市攻坚战中;投入如此数量的火炮和坦克参加战斗;这在东北野战军的作战史中尚属首次。 
  十月十四日;清晨时分;锦州城内的国民党守军首先开炮;掩护步兵向城西北二纵和三纵的阵地发动反击;但是很快就被这两个纵队的火炮打了回去。这个小小的交火过后;城内城外一片寂静。九时三十分;惊雷般的炮声骤然而起;东北野战军的几百门大炮一起将密集的炮弹暴雨般倾泻在城墙上和城内守军的防御目标上;国民党守军立即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锦州城的主要防御工事都集中在外围;城内的工事大都尚未修筑完善;从城外逃回城里的官兵和原来负责城内防御的官兵拥挤在狭小的工事里;而这些工事根本无法承受东北野战军最大强度的炮火轰击。卢浚泉的第六兵团炮兵团逃回城里后;拥挤在邮电大楼兵团司令部旁边;这里根本没有合适的炮兵观察所;但炮兵们怕司令官把他们往城边上赶;就谎称这里完全可以射击;于是当城外的火炮轰击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