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第一部-出书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第一部-出书版)-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1' 以上参见高王凌:“刘松龄笔下的乾隆十三年”,《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2' 伊罗生(H·Isaacs):《美国的中国形象》,中译本,中华书局,2006,页117。
  2。初政,重拾人心
  虽然大行皇帝走的突然了些(他年仅五十八岁),身为皇子的弘历却并非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虽不能说是熟谙政务,但在父皇身边,也多少参予了一些政治事务(如对西南等地的用兵)。
  他很了解,先皇在世之时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其行政的“苛严”。皇帝《遗诏》中说:“向后政务,应从宽者悉从宽办理。”'1'这成为一个信号,新的政治局面,应运而至。
  这并不是后人的看法,清人赵慎畛《榆巢杂识》中曾对此有集中的记载:
  禁擅造寺观;
  命甄别僧道,
  铸宝云钱;
  禁在任守制;
  丧葬循礼;
  裁泰山香税;
  禁擅刑大臣(嗣后三品以上大员,革职拿问者,法司不得遽加三木);
  加教官品级;
  给教职俸;
  予离职封典;
  禁契纸契根之法;
  革除力役(禁工程捐派;凡工程用款,皆从正项开支);
  (提拿家属讯供)禁止株连妇女;
  官埋无名Cao骼;
  加学政养廉;
  革“圆扁子”番役;
  停官俸扣荒;
  优礼大臣;
  革五城巡检;
  减盐铁税;
  出借仓谷免息;
  减贡马银;
  减热审杖责;
  罚禁粮出境;
  修浙省海塘;
  漕粮改折色(淮、扬府属运河工程);
  增京师饭厂;
  限征耗羡;
  止迎送上官;
  奖励老农。
  然所列举,远未足备,爰据《高宗实录》补充如下,其中最重要的,为禁耕地虚报开垦、禁以文字罪人等:
  (雍正十三年九月辛亥)禁陈奏祥瑞。
  (十月丁卯)申禁各省贡献。
  (辛未)严禁地方官匿灾。
  (辛未)严禁地方官讳盗。
  (乙亥)禁虚报开垦。
  (辛巳)命裁落地税。
  (十一月)禁以文字罪人。
  (十二月辛未)严饬歧视满汉。
  (壬午)劝减佃租。
  (辛卯)禁督抚无故传唤属官等积习。
  (乾隆元年)重举博学鸿词。开乡会试恩科。
  (正月乙卯)禁盐捕私扰,失业穷黎,易米度日,不上四十觔者,不在查禁之内。
  (二月戊辰)禁派绅衿杂差。
  (甲戌)定江南、浙江佐杂养廉。
  (六月癸未)给京员养廉。
  (乙酉)禁百工当官贴费,及短发工食,或竟不给发者。
  (丁亥)禁四川私派番民。
  (戊午)定给穷苦佐杂回籍路费。
  (庚寅)优礼生员。
  (八月丁丑)加在京文员俸。
  (丁丑)添给旗员空粮。
  (戊寅)广陕甘武举解额。
  (九月庚子)命各省秋审情实人犯,停止勾决。
  (甲辰)定披甲人凌虐遣犯,并免职官生监等为奴之例。
  (十月戊子)命岁征银钱并纳。
  (乾隆二年三月丁巳)著八旗兵丁男女有年二十八岁以上,或力不能嫁娶者,每名赏银十五两,以完其婚嫁之事。(四月辛未)嗣后凡经选验未经记名之女子,无论包衣、佐领、管领暨八旗下,听其互相结姻,庶不致有怨女旷夫。
  (四月辛未)禁收童生卷价。
  并减免各地负担“极烦苛”者。
  以上,用今天的话来说,或可谓之“昭雪冤狱”、“救民水火”。不知雍正朝还留下多少“苛政”,而与一向所说的“吏治清明”不相吻合,以致今上要一一釐正,也不顾大臣王世俊讥讽“今日只须将世宗时事翻案,即系好条陈”;并搬出“爱民”、“养民”、“足民”的“三民主义”新提法?'2'
  时人黄卬《锡金识小录》:
  至雍正十三年,今天子登极,凡民所不便者悉报罢,万民欢呼。'3'
  袁枚《文华殿大学士太傅朱文端公神道碑》:
  皇上登极未一载,仁言圣政,重累而下,九州八陔,靡不异音同叹,庆尧舜复生。'4'
  陈康祺《郎潜纪闻》:
  高宗登极,所布诏令,善政络绎,海宇覩闻,莫不蹈舞。'5'
  昭槤《啸亭杂录》:
  纯皇帝即位时,承宪皇严肃之后,皆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跃,颂声如雷。吴中谣有:“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之语。'6'
  登极第一日,即遵大行皇帝遗命,命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并特召大学士朱轼回京办事,在总理事务王大臣处协同办事。
  乾隆初政,禁虚报开垦,及清厘落地税、详慎刑狱、禁革滥刑,皆从大学士朱轼所请。据云,公辰入酉退(今时七八时至午后七八时),屡有密奏,故上之行政,惟以仁厚为本。'7'
  大学士张廷玉辅相两朝,一时大臣皆出后进,'8'“负天下重望”,朝鲜史料称,“人皆以为张阁老在,天下无事云”。'9'
  时“每行一政,下一诏,海内喁喁,拜泣歌舞,以为尧舜复出”。有归美于大学士鄂尔泰者,其悚然曰:“天生圣人,社稷之福也。老臣何力之有焉?”'10'
  户部尚书史贻直奏停开垦、禁劝捐、循资格、用科目,疏数千言。上在藩邸习闻世宗称公,及是愈信其贤,悉允所奏。'11'
  雍正十三年九月,谕群臣更番入对,御史曹一士上疏慎择督抚,禁以文字罪人,甄别各省开垦,“所建白皆有益于民生世道,朝野传诵”。'12'
  九月,召前总督、“科甲领袖”杨名时来京,以礼部尚书衔入教皇子,兼管国子监祭酒,直上书房、南书房。'13'
  昭雪科甲朋党案,(原任御史)谢济世、'14'(直隶总督)李绂、(四川巡抚)蔡珽等,分别予以任用。
  起用前朝革职官员张楷、彭维新、俞兆晟、陈世倌(后皆位至方面)。
  复召孙嘉淦来京,进《三习一弊疏》。'15'上嘉纳之,寻迁刑部尚书。
  上求直言,御史金溶上《培养元气疏》,言养民、备荒,及缓开垦升科、豁免带征、免关税盈余等事。'16'
  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两路大军已撤,大小事件俱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遂裁撤办理军机处。总理事务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总理事务:平郡王福彭、大学士徐本、朱轼(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讷亲,尚书海望。
  乾隆二年十一月,服丧二十七月释服,'17'总理事务王大臣请解总理事务。恢复办理军机处建置,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讷亲、尚书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为办理军机大臣。初,例由讷亲一人承旨,张廷玉拟旨。
  洪亮吉云:乾隆初年,纯皇帝宵旰不遑,勤求至治,其时如鄂文端(尔泰)、朱文端(轼)、张文和(廷玉)、孙文定(嘉淦)等皆侃侃以老成师傅自居。亮吉恭修《实录》,见一日中朱笔细书,折成方寸,或询张、鄂,或询孙、朱,曰某人贤否,某事当否,日或十余次。诸臣亦皆随时随事奏片,质语直陈,是以上下无隐情。纯皇帝固圣不可及,而亦众正盈朝,前后左右皆严惮之人故也。'18'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云:乾隆帝即位后,朝政颇尚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封允e、允禵公爵,复阿其那、塞思黑子孙红带,收入玉牒。自己的兄弟骨肉亦均封为亲王。尊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元妃富察氏为皇后。母族后族,都另眼相看。又把岳钟琪等释出狱中。赦汪景祺、查嗣庭家属罪,命他回藉。因此宗室觉罗,勋戚故旧,官吏人民,没一个不颂扬仁德。自西北休兵,只云贵叛苗,未曾平靖,特逮回张照、哈元生、董芳治罪,别授张广泗为七省经略,节制各路人马。迨苗疆已定,海内承平,乾隆帝乃偃武修文,命大学士等订定礼乐,鄂尔泰、张廷玉两大臣,悉心斟酌,规矩三礼,考正八音。又复连年五谷丰登,八方朝贡,真个是全盛气象,备极荣华。
  以致对清人一向抱有成见的朝鲜使臣也说:“清人虽是胡种,凡事极为文明。典章文翰,皆如皇明时。”'19'“乾隆行宽大之政,……可谓贤君矣。”'20'
  盖“宽政”素为今上所推崇,并非仅是客观形势的产物。他自少接受纯正的儒家教育,信之极笃。就连师傅朱轼、鄂尔泰、张廷玉等亦称其学问纯正,才超学遽,往往“有不知其然而然者”。'21'其年轻时所纂《宽则得众论》,尤表达了对“宽仁之治”的憧憬:
  自古帝王受命保邦,……非仁无以得其心,而非宽无以安其身,二者名虽为二而理则一也。……诚能宽以待物,包荒纳垢,宥人细故,成己大德,则人亦感其恩而心悦诚服矣。
  苟为不然,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如始皇之程石观书,隋文之躬亲吏职,亦何益哉!'22'
  《尚书》是他即位后再二再三、引用最多的典籍之一。其《大禹谟》曰:“御众以宽”,“克宽克仁”,又曰:“代虐以宽”,“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宽仁”乃是儒家政治的至高理想,也是皇上欲“回复三代”的一个基本条件。乾隆元年正月丁酉,上谕:
  为治之道,在于休养生民,而民之所以休养,在乎去其累民者。使其心宽然自得,以各谋其生,各安其业,而后富足可期。……
  嗣后各直省督抚务以休养吾民为本。而一切扰累之事。速宜屏除。庶民生可遂,而民气以舒。
  其目的,就是为了“俯顺舆情”,造成一个宽舒的政治气象,“使其心宽然自得”,“庶民生可遂,而民气以舒”。其后又明确表示:“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舍宽而无其它。'23'
  是为乾隆初年宽仁之政。切勿忽视了这些思想行为,其目的正是儒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