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案调查科3:无间行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尸案调查科3:无间行者-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烟卷在室内环境中,自燃需要10分钟;在门窗打开或者有自然风流动的情况下,需要7。5~8分钟,接近一分钟燃烧一厘米。”
  说着,我拿起一根烟卷蹲在坑中说道:“这里的烟灰多呈圆柱形,且烟头位置被唾液浸湿量比较小,说明嫌疑人基本上没有抽几口,而正常人在不抽烟时,他的手应该是自然下垂,燃烧的烟卷就被放置在了凹陷处,再加上四周有杂草遮挡,这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类室内’的环境,按照估算,嫌疑人手中烟卷的燃烧速度接近一分钟一厘米。”
  “在这个坑中,完全燃烧的烟卷只有三根,另一根只是刚刚点燃就被掐灭,他掐灭烟卷是准备离开这里,这时候汽车的火可能已经熄灭。按照一支烟燃烧完全需要8分钟推断,嫌疑人在这个坑里最多只蹲了半个小时。”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叶茜反驳道,“这万一他之前没有抽烟,一直憋到最后半个小时才抽的呢?或者他烟盒里就四支烟卷怎么办?”
  “你说的这一点从犯罪心理上解释不通。”明哥此时开了口。

  五
  “冷主任,这怎么说?”叶茜问道。
  明哥解释道:“从嫌疑人没有抽完就掐灭烟卷来看,他烟盒里的烟卷应该很富余,肯定不止四根。人在犯罪之后会产生极度紧张的心理,尤其是刚作完案之后,这种焦躁的心理情绪最为严重。为了排泄这种情绪,他必须要有所发泄,抽烟是嫌疑人选择最多的方式。正常情况下,车辆被点燃的那一刻,嫌疑人口袋中如果有烟,那他就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燃,而且一根接着一根地抽。一辆汽车从点燃到燃烧殆尽最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小龙推算的嫌疑人抽烟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半个小时,很显然太短了,就算是嫌疑人中间有间断,这也不符合常理。唯一能解释的是,嫌疑人在点燃汽车时,选择离开了现场;在汽车燃烧殆尽时,他又折返了回来在这里蹲着。”
  “烧了就烧了,他为什么还要回来?”叶茜有些不解。
  “我怀疑他是去取专业的工具打磨发动机号。”我提出了一种假设。
  “完全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个观点还需要其他的证据作为支撑。”明哥保持中立的态度。
  “现在尸源和车都查不清楚,该从哪里开始下手?”叶茜说出了现在的窘境。
  “查车应该不难。”老贤慢悠悠地开了口。
  “不难?车被烧成这样子,车牌照、车架号、发动机号都没有,该怎么查?”胖磊实在想不出老贤能有什么妙招。
  老贤不紧不慢地把坑洼处的烟头分装在物证袋中,接着他扶了扶眼镜,瞟了一眼那辆被烧毁的轿车开口道:“我刚才看了,车牌照和车架号的铭牌都在明处,估计车子被点燃之前就给去掉了。”
  “这还用你说,我们早就发现了。”胖磊呛了一句。
  “所以我只能从发动机号上入手。”
  “怎么入手?难不成你还能把磨掉的发动机号给复原?”胖磊调侃道。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老贤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
  “×!”
  “不会吧?”
  除了明哥,我们都惊声尖叫起来。
  “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老贤把烟头物证整齐地摆放在物证箱里,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
  “贤哥,你是不是说真的?”我又确认了一遍。
  “其实这个跟你的学科领域也有交集。”老贤对我解释道,“汽车的发动机号,其实就是打码工具在机械外力的作用下与受痕体接触形成的,受痕体包括钢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等,接触以后便形成了凹陷的立体痕迹,这些凹陷的立体痕迹拼成的字母数字序列就是发动机唯一的识别代码。”
  “我×,贤哥,你解释得可真专业!”我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老贤面对我的夸赞,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他接着说:“发动机在打码的过程中,其金属晶体结构因受到破坏而发生了变化,嫌疑人对发动机号码的打磨,只是将原本可见的号码毁去,以达到肉眼不能辨识的目的,然而受痕体下的金属晶体在打码的过程中,晶体内层的密度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我可以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干预。由于金属晶体的密度不同,反应时的快慢也有所不同;金属晶体结构疏密不同,它对光的反射和吸收也有差异;另外,发动机破坏层与未破坏层的抗腐蚀性也发生了改变,我只要稍加调制,完全可以把磨掉的发动机号给处理出来。”
  “你牛×!”我佩服地说。
  “处理发动机号就交给国贤,我们接下来还有一件事需要处理。”
  “什么事情?”
  “尸表检验。死者是心脏锐器伤,我们在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这里应该只是移尸现场,杀人第一现场不在这里。”
  我们纷纷表示赞同。
  明哥接着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死者被焚尸时的姿势?”
  在明哥的提示下,胖磊翻开相机,把原始照片放到最大:“脚部撇向南方?”
  “对,车是东西停靠,车头向东,车尾向西,如果死者是在驾驶室被害,那他的脚尖应该朝向东方才符合常理,但是你们看这个现场,死者的双脚脚尖全都指向南方,也就是副驾驶的位置。”
  “明哥你是说,尸体本来是在副驾驶室,嫌疑人焚尸前,从副驾驶室移尸时才造成了这种情况?”我已经完全领会了明哥讲话的精髓。
  “小龙说得没错,从这一点也能证明,死者在来到这里之前已经被害,不过保险起见,国贤一会儿再提取一点死者的心血检验一下,看看有没有碳氧血红蛋白的成分。”
  “好的,明哥。”
  “这个可以先放一放,先抓紧时间把发动机号给处理出来,查出车源最重要。”
  “行!”
  “叶茜!”
  “冷主任,您说。”
  “通知刑警队,时刻关注最近几日失踪人口的报案,一有情况及时反馈!”
  “明白。”

  六
  两个小时后,焚尸现场基本固定完毕。痕迹检验没有收获,尸体解剖只确定了死因,路口的视频监控因为没有相关的参照,暂时还起不到任何作用,刑警队那边的调查也没有任何结果。现在案件调查能不能进展下去,只能看老贤的了。因为现场提取的检验样本量比较大,我和叶茜主动去老贤的实验室内打起了下手。
  人们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迷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别看老贤平时有些书呆子气,他在检验时那种锐利的眼神,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知性男人的魅力。
  高度紧张地工作了几个小时,一件件检材在老贤手中如同变魔术一般,被分别放入了不同的检验仪器内。一张张写满数据的报告,也在第一时间打印了出来。
  “小龙,喊明哥他们,我这边结束了。”老贤有些疲惫地说道。
  “行,我这就去。”
  一听到老贤这边有结果,所有人都赶忙放下手中的活,急匆匆集中到会议室。
  “国贤,你直接说吧。”明哥忽略了我们其他人。
  “我在死者的心血内并没有发现碳氧蛋白的成分,从这一点可以判定,死者被焚尸时已经死亡,我们勘查的只是焚尸现场,而非杀人第一现场。”
  老贤说完,接着翻开第二份报告:“发动机号被我处理了出来,根据查询,被焚烧的车是一辆车牌照为湾DT1568的桑塔纳出租轿车。”
  “什么?出租车?”胖磊喊出了声。
  “叶茜,这条信息核对了没有?”明哥张口问道。
  “根据国贤老师提供的情况,我联系了出租车公司,这辆出租车固定有两个驾驶员,一个白班,一个夜班,白班驾驶员的电话可以联系上,夜班驾驶员的电话现在无法接通。”
  “有没有联系夜班驾驶员的家人过来做DNA比对?”
  “已经联系了,他们在路上。”
  叶茜在科室实习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基础性的业务有时候根本不用明哥吩咐,雷厉风行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国贤,你那边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烟头上我检出了男性的DNA,这个人在我们公安局无记录。嫌疑人点火使用的助燃剂是汽油。”
  “汽油会不会是从油箱里放出来的?”我猜测。
  “不排除这种可能。如果是私家车不好说,但是在出租车上找一根取油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胖磊接了一句。
  老贤翻开最后一份报告:“我在现场提取的所有烟卷的烟蒂处,提取到了大量的机油成分。”
  “汽车机油?”
  “对。”
  “会不会是嫌疑人放油时,沾在手上的?毕竟在出租车上沾上点机油并不是不可能。”
  “嗯,或许是。”老贤并不否认。
  明哥看老贤的报告已经读完,接着吩咐道:“焦磊,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第一现场。”
  知道了车牌号码,又知道了车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城市监控去找寻车辆的行驶轨迹。一提到出租车,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抢劫出租车杀人,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出租车命案都与之相关。但这也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测,到底是不是,还需要大量的证据去证明。
  很快,夜班驾驶员的家属赶到科室,老贤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做了DNA鉴定。鉴定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死者果真就是夜班驾驶员沈光明。沈光明已有50多岁,四口之家,育有一儿一女,在外人看来,也算是幸福美满。
  老贤将结论送进了明哥的办公室,此时沈光明的妻儿全部在会议室内焦急地等待。
  明哥看了一眼结论对我说道:“你去把沈光明的老婆刘彩云喊过来。”
  “好的,明哥。”
  我刚走到会议室门口,刘彩云就紧张地问道:“警官,我丈夫到底怎么了?”
  “你先跟我来再说。”我并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
  可能我的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