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劫作者:尼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的劫作者:尼罗-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承喜颤巍巍的抬起一只手,松松的抓住了他的军装衣领:“我有要求……”
  霍相贞任他抓着,并不躲闪:“你说。”
  顾承喜仿佛是虚弱透了,气若游丝的说话:“我不在这儿住,我要进城……你住哪儿我住哪儿……你不能把我扔在这里不管……我就这一个要求,我要住到你那里去……”
  霍相贞听到这里,面无表情的扯开了他的手:“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
  顾承喜闭了眼睛,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霍静恒,没想到你这样不念旧情。”
  霍相贞饶有耐心的等待着,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新奇论调。而顾承喜停了片刻,低声又道:“这样的生活,我受不了。你不答应,我就只好以死相抗了。”
  霍相贞想了一想,忽然问了一句:“想死?”
  顾承喜轻轻的一点头。
  霍相贞一掀他身上的棉被,同时说道:“好,我成全你。”
  霍相贞把顾承喜拦腰抱起,大步流星的转身一路走到了门外。顾承喜终日在被窝里起居,身上只穿了一层薄薄的衣裤,如今骤然见了冷风,登时寒侵入骨。莫名其妙的向上看着霍相贞,他强忍着没有惊声发问。而霍相贞抱着他出了大门,顺路又叫了几名卫兵跟随。及至兜圈子绕到公馆后方的一片荒草地上了,霍相贞对着卫兵下了命令:“去拿几把铁锹过来,给我挖个大坑。”
  为了禁锢顾承喜,卫兵在这一带新挖了不少壕沟,锹镐一类的工具自然应有尽有。此时卫兵领命而去,不出片刻的工夫,便扛回铁锹开了工。
  顾承喜被霍相贞扔到了密草丛中,一翻身坐起来了,他瑟瑟的抱着肩膀,先看看卫兵,再看看霍相贞,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霍相贞到底是何用意。而霍相贞不动声色的站稳了,见卫兵已经把坑挖得有了规模,这才低头对着脚边的顾承喜说道:“自己下去吧。”
  顾承喜打起了结巴,脸更白了:“下、下去?”
  霍相贞居高临下的望着他:“不是想死吗?想死就下去,我埋了你。”
  顾承喜仰起脸,直勾勾的瞪着霍相贞——瞪了片刻,他踉跄着站起身,一大步就跳进了土坑里。气喘吁吁的坐在湿冷土地上,他向上吼道:“埋吧!你埋吧!”
  霍相贞无动于衷的对着坑边卫兵一抬手:“埋。”
  卫兵握着铁锹铲了松土,开始一锹接一锹的填坑。松土先是埋了顾承喜的双腿,随即往上埋到了腰,埋到了胸。顾承喜渐渐有了窒息感觉,一锹土从天而降,撒了他满头满脸。他一晃脑袋,忽然如梦初醒一般,不可遏制的恐惧了。
  手蹬脚刨的起了身,他扒着坑沿开始往上爬,可是断断续续的饿了五天,他略一动便是头晕目眩。坑底铺着的是松软的土,坑沿堆着的也是松软的土,他想抓丛野草借力,然而抓了一把是土,再抓一把还是土。
  正当此时,霍相贞蹲下来,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霍相贞的手洁净温暖,一把抓住了他,同时也被他一把抓了住。他气咻咻的向上仰望,同时就听霍相贞问自己:“还死不死了?”
  他喘得说不出话,只能摇头,随即又见霍相贞抬手一指自己的鼻尖,一脸嫌恶的说道:“就知道你是虚张声势!”
  半个小时之后,顾承喜洗了个澡,换了衣服,蹲在床边捧着大碗喝大米粥。粥太烫了,让他须得转着圈的喝,一边喝一边吹气,喝到一半放下碗,他用草纸狠狠的擤了一把鼻涕,然后端起碗继续喝。本以为这一次可以和霍相贞讨价还价,设法离开这个与世隔绝的鬼地方,没想到霍相贞心如铁石,不吃他这一套。思及至此,他向窗外瞟了一眼——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糟糕了,壕沟关卡林立,自己的人想来搞营救,非打一场大仗才行,而外面要是打了大仗,自会有人处置里面的他,他怎么着都是没活路。
  要是能够进城,自然又是两样;然而绝食都没有用,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是装病?恐怕也还是没有用。转念一想,他忽然又急了——刚才霍相贞说是诈他,但谁知道是不是真诈?如果他一直硬扛到底,霍相贞会不会真的把他活埋了?敢活埋他,胆子不小,难道将来用不上他了?难道他的军队有变化了?
  思及至此,顾承喜面似沉水,五内俱焚。粥喝在嘴里是没有滋味的,一口一口烫得人疼。这样的痛苦,比什么样的折磨都更难熬,单手端着大碗,他毫无预兆的抬头望向了霍相贞,眼神和粥一样,也是滚烫粘稠的,一碗泼出去,能报仇似的烫死人。
  霍相贞看不惯他——越是看不惯,他越要耍几样上不得台面的低级把戏,仿佛生怕自己会对他改观。对待这样的顾承喜,霍相贞一时也是无可奈何。眼看顾承喜闷声不响的喝下了大半碗粥,他料想这人定然是一点死志也没有了,便冷淡的说道:“这些年,你也忙够了,如今留在这里修身养性,未尝没有益处。”
  顾承喜翻了他一眼:“别气我行不行?”
  霍相贞看了他的反应,忽然想起马从戎写在信里的话——“心中十分痛苦”,“亦是十分痛苦”,用来形容此刻顾承喜的情绪,大概也不会错。
  不以为然的一皱眉毛,他随即站起了身:“你休息吧。”
  顾承喜没吭声,无话可说,懒得吭声。
  霍相贞心想顾承喜这个人是有头脑的,所作所为都必定有个缘故在里面,这回能把苦肉计演到这种程度,必是有所图。所以顾承喜越想进城,他越不让,不但不让,还往清公馆周围增派了一队卫兵,日夜轮班巡逻。
  乘坐汽车回了怀宁,他按照原计划,打算再去军营。哪知今天合该他没有去军营的命,汽车开到家门口,又被李克臣拦住了。
  李克臣当年在霍平川手下时,因为同僚们谁也不管事,所以他身为参谋长,生生被逼出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如今军中没了秘书长,他越发像个大管家似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至。随着霍相贞进了宅子里的办公室,他开口说道:“大帅,南边来人了。”
  霍相贞以为又是南京政府要催促自己发兵南下,不料李克臣紧接着补充道:“是上海方面的人。”
  霍相贞有点糊涂:“上海方面?谁?”
  李克臣字斟句酌的谨慎答道:“是……汪先生的人。”
  霍相贞对着李克臣沉默良久,末了才反问道:“汪先生?汪兆铭?”
  李克臣点了点头:“是的。”
  霍相贞,因为过于惊异,所以把眼睛睁得很大:“汪先生不是在法国吗?”
  李克臣笑道:“回来了嘛。”
  霍相贞抬手摸了摸新剃的短头发,很突兀的笑了一声:“汪先生也要加入战局吗?这可真是天下大乱了。”
  霍相贞活了三十多岁,很少发自内心的佩服过谁,然而提起汪兆铭,他是真佩服的。他和汪兆铭并没打过直接的交道,但是一提此人,必称一声先生。他承认自己过去是旧军阀,现在看别人也都是新军阀,唯独认为汪先生与众不同,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只是时运不济,仕途不畅罢了。
  若是奉汪先生为国家的领袖,霍相贞是心甘情愿的,换了别人,他都不服。为着这一点单方面的崇拜,霍相贞见了上海方面的特使。
  一场会谈结束之后,特使秘密离开了怀宁。特使刚走,石将军的私人顾问又来了;顾问还没离去,南京政府发来急电,再次催促霍相贞出兵。
  霍相贞并不把贺伯高之流往眼里放,然而贺伯高的确是有兵,和阎冯二人还结了盟;汪先生虽然很合他的理想,可惜实力空虚,而他崇拜归崇拜,却还没崇拜到要为汪先生卖命的程度。南京政府则是一边安抚着他,一边催他带兵进入江苏,到浦口集合待命。
  三方面的拉拢利诱在怀宁碰了头,霍相贞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所以十分迟疑,简直无法作出决定。正在他拖延思索之际,南京方面有人向他透露了风声——他私下和汪兆铭往来的事情,似乎是被蒋中正知道了。
  知道的后果,就是南京政府将对他实行“武力解决”,想要不被解决,只有立刻带兵离开安徽南下。
  情况立时变得危急了,霍相贞把雪冰等人叫了过来,想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孙文雄立场坚定,死活不去广东;李克臣抿着嘴拧着眉,没有话讲;雪冰等到孙文雄发过言了,才低声开了口:“大帅,咱们进安徽也有小半年了,兵没少招,饷没少筹。”说到这里他一指孙文雄,叫着对方的表字继续说道:“子瞻一个师,人数抵得上三个师,加上我的兵,还有骑兵旅炮兵团,凑起来足有七八万人。凭着咱们的力量,卑职以为,可以审时度势,自行选择道路。
  霍相贞点了点头,心中很安慰,因为这几个亲信部下全和自己心意相通,让自己省了许多的事与话。
  一个礼拜之后,霍相贞终于痛下决心,定了主意。
  汪兆铭另立了一个中央政府,无论北方的阎冯还是南方的桂军,全都接了他这新政府的委任状,霍相贞也不例外,又成了一路军的总指挥。
  他这委任状接得机密,并不向外透露风声;与此同时,他顺着南京政府的命令,调动大军开往江苏。对待南京政府,他始终是存有怨气的,所以不反则已,一旦反了,便要反它个天翻地覆。至于四散的顾军,也被他驱赶着上了路——这帮东西即便打仗不成,捧个人场也是好的。况且自己手里攥着顾承喜,他们怎敢不打?
  外界有了变化,清公馆内也受波及。这天上午,顾承喜吃过早饭,照例又孵蛋似的上床蹲进了被窝。双手揣在袖子里,他指间藏着一张小纸条,是夹在餐具中送进来的。王参谋长到底是有点办法,把清公馆外的一名卫兵硬是收买成了通信兵。
  若是没有这隔三差五的小纸条,顾承喜上回也不会情急之下闹绝食——王参谋长急着救他,都要急死了;可是清公馆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个鸟都轻易飞不进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