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网魔-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在经济上不为已满十八岁的风儿承担责任,不准备代风儿还那五百万赔款。风儿对此倒没什么特别的想法。那五百万本来就是自己闯出的祸,而且远远超过了父母的经济承受力。
  这天,风儿从网吧过完〃眼瘾〃回来,百无聊赖地向家的方向走去。当她快走到自家所在的那幢楼房时,一辆轿车也顺着狭窄的街道驶了过来,停在她和楼房之间。一个她熟悉的身影从车厢里钻了出来。
  看到杨真,风儿的心怦怦地跳起来。杨真之所以被她熟悉,不是因为见过很多次面,而是因为当初法院向她出示的各种文件中,来自侦查局华中分局的文件都由杨真签名。一时间她以为杨真就是亲自抓到她的那只〃猫〃,不禁对她又怕又恨。后来她也明白,杨真只是个必须在最后文件上签字的〃猫王〃,抓到她的另有其〃猫〃。于是,恨逐渐消失了,怕却一直留了下来。尤其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她发现这个三十多岁,富有魅力的女性在司法界的地位如此之高,很多老头子们都要对她客客气气,于是怕中又添了敬的成份。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从公安局到法院,所有的司法人员中,杨真给她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尽管如此,风儿也从未想到,杨真会亲自开车到她家来。一时间她愣在原地,不知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今年天气变化多,你穿这身小心着凉。〃杨真一边锁车门,一边关心地说。
  〃嗯,没事,惯了。〃风儿声音很小,传到杨真耳边只是呜呜噜噜的一团。
  杨真一直记得审讯风儿时的场面。当时,刘文祥代表侦查分局配合当地警方进行审问。事先,直接负责案件侦破的刘文祥准备了若干条提问方案,应付风儿可能进行的诡辨。没想到刘文祥一提问,风儿只有一句话:
  〃是我做的,又怎么样。〃
  这极象是一个犯错的小孩子无奈之余说的话,既然嘴硬又心虚。当时风儿虽然快满二十岁了,但如今这个时代,人变得越来越晚熟。事后刘文祥说,听到风儿的〃招供〃,他忍住了才没笑出来。
  这次招供也给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审问现场的杨真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有一件事给了她更深的印象。那是风儿与刘文祥单独对话的时候。风儿已经知道刘文祥是负责侦破的人,不服气地说,自己只不过是在聊天室里吹牛时留下了痕迹,不然,刘文祥决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找到她。
  这时,风儿的外婆买菜回来,看到杨真,脸一下子白了。
  〃杨主任,您……晓凤又……〃
  〃晓凤没犯什么错误,我找她有别的事。〃杨真安慰着老人。这次她特意穿着便服,也是为了让这一老一少减轻些压力。
  〃那太好了,快请进,晓凤这孩子从小就不懂礼貌。怎么不请杨主任进去呀。〃
  已经二十岁的风儿显然不习惯外婆在别人面前教训自己,噘了噘嘴什么话也没说。杨真也不介意。随着风儿的外婆上了二层小楼。周围这片居民区是武汉市区内仅有的几处没有改建的旧式小楼群。空间狭窄,潮湿闷热,把〃火炉〃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由于线路老旧,无法带动空调,风儿的屋子里只有电扇。
  风儿案发后,杨真见过她的家属们。这本不是杨真的责任范围,但不知怎的,她对风儿的命运特别关心,这大概算是某种缘份吧。风儿的父母都各自成了家,平时很少和她来往。风儿案发后,父母双方一方面都很关心她,一方面都怕与五百万的赔偿沾上边,举动犹犹豫豫。只有风儿的外婆拼命为孩子申辨,虽然老人没有什么文化,更不懂计算机,但慈爱之心溢于言表。
  〃每周两次到派出所报导,晓凤一次不落。您看,家里连计算器都没有。上次想换个智能冰箱,听人说里面也有什么微型电脑,就没敢换。〃风儿的外婆文化不高,平时读书看报都费劲,但还是尽可能为外孙女辨护着。
  〃您说得不错,晓凤这半年来的监管记录一直很好。她本质上也不是坏孩子,只是有时作事欠考虑。〃杨真的话音象夏日里的清泉一样听起来凉爽舒服。她又转向风儿:
  〃张晓凤,你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工作安排?〃
  〃没……没有。〃风儿右臂低垂,左臂抱着右臂,一付静听发落的样子。
  〃是这样,警方请你协助调查一个案件,希望你能配合。〃
  风儿眼里一亮,抱着右臂的左手松开了。杨真看到她的双臂都在抖动。
  〃是……现在?〃
  〃是现在。如果你没有别有事,请你和我去侦查局里,我再向你介绍情况。〃
  〃您看您,叫她办事儿,打个电话就行了嘛。〃外婆插话道。
  〃当然,不过我亲自来一趟,是想请您放心,别误会她又出了什么事儿。〃杨真拍了拍风儿的肩膀。
  〃那……〃风儿左看看右看看,〃我换件衣服。〃
  〃唉呀,杨主任叫你去,你就赶紧去呗,换什么衣服。〃风儿的外婆生怕女儿得罪杨真这个〃衙门〃里的人,教训着外孙女儿。
  〃外婆,您看您,我总不能穿这身到公安局里去吧。那里面很严肃的。〃
  高科技犯罪侦查局是个全新的、半公开的机构,人们很难把他们和一般的公安机构分开,习惯上也把那里叫作公安局。风儿和外婆挤住在一个房间里,靠窗处是风儿的床,风儿钻过去,一拉布帘,在那里围了个两平米左右的私人空间。如此局促的生活条件杨真现在已经见得不多了。透过布帘,她看到风儿在箱子里翻翻找找,比比试试。
  杨真又和风儿的外婆聊了一会儿,风儿那边〃刷〃的一下打开了布帘,杨真一看她的装束,差点笑出来:虽然风儿知道应该穿得严肃一些,但这身与刚才换下的那身实在没有什么区别。
  杨真向老人告了别,带风儿走下楼去。来到车门旁边,杨真用遥控器打开车门,风儿低声问道:〃杨主任,是不是允许我再用电脑?〃
  杨真看了看她,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佩服这个孩子的聪明。
  使用警方掌控的前黑客协助侦破计算机犯罪问题,最初是由信息强国美国开的头。近来世界各主要信息技术大国都流行这种作法。信息技术如此突飞猛进,任何一国的警方都不再象低技术时代那样,能够对犯罪者保持绝对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计算机领域,有黑客经验的人考虑案情往往更能一针见血。但是,杨真又补充道:
  〃这次请你参加我们的调查小组,帮助我们寻找一个危害社会治安的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你需要在侦查局信息犯罪实验室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这是局部解除禁制令,也就是说,离开侦查局,在其它地方,禁制令仍然有效。〃
  风儿的手停在车门上。
  〃另外,在此期间,你的劳动由公安部门按内部员工标准和你的工作量付酬。〃
  风儿没再说什么,钻进了车内。和再一次能摸键盘的感觉相比,钱实在不重要,她怕杨真误会了自己。
  到了侦查局,风儿首先被杨真带到法律问题小组。夏海已经等候在那里。
  〃张晓凤小姐。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份保证书。如果你愿意协助警方破案的话,请在这份保证书上签字。〃
  确定了找风儿协助破案的方案之后,杨真首先去找的人便是夏海。虽然自己也是司法人员,但面对浩繁的法律海洋,她还是愿意请教夏海这样的专业人员,以免疏漏。如今这一代中国警员的法律意识已经提高了很多。当时夏海回答说:
  〃在公安部门监督下,暂时解除计算机禁制令是可以的。〃夏海一边回忆近来法律界的进展,一边回答杨真:
  〃虽然这种事以前没有发生过。但全国人大通过的惩治信息犯罪暂行条令上有这样一个条款:被施加禁制令的公民个人,有义务为公安部门提供有关信息安全的参考意见。并可以出于有效提供此类意见的考虑,在公安部门的监督下使用计算机。但此行为不得视为禁制令的全面解除。〃(注三)
  〃就是说我们开了先例?〃
  〃您是把理论上允许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其实这些黑客们的技术确实很出色,当初风儿的案件侦破后,我的一个学信息技术的同学就说,能打开华鑫公司那种数据库的人,一百亿里有一个夸张了一些,但三千万人里才有一个应该不算过分。当然,我学法律,也只是听人说说。不过,就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我也希望有关黑客问题的现行条文能有所改变。毕竟黑客们掌握的技术不同于盗窃术,谋杀术,溜门撬锁术什么的,有百害无一利。黑客们的技术也可以为社会造福,浪费就太可惜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此刻并不是讨论法律条文的时候。他们要作的是为合法使用风儿的技术排除法律障碍。那天夏海干了一个通宵,六易其稿,拿出了一个没有漏洞的法律文件。此时,风儿从夏海手里接过文件,仔细看着。以前,读这种枯燥的法律文件肯定会令她头疼。但现在不同,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切实地关系到她的命运。
  〃是不是说,如果我在协助警方侦破工作中的表现良好,可以考虑缩短我的禁制令?〃风儿试探着问。
  〃不是一定缩短,而是可以由侦查局向法院提供你本人的工作记录,作为缩短禁制期的依据。具体决定仍要由法院作出。〃杨真理解风儿的想法,但不想让她太乐观。
  〃而且希望你注意后面这个条款,〃夏海用手指了指文件上的一行字:〃不得向任何非警方人员透露你参预工作的细节,如是警方人员,对方必须出示由高科技犯罪侦查局华中分局签发的询问许可证。〃
  〃就是说,除了你们的人,我不对任何人讲就是了。这样解释不更简单些吗。〃
  〃是这个意思。〃
  风儿拿过笔,歪歪扭扭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小就打电脑键盘的风儿字写得很吃力,而她的电子签名早在禁制令下达时就被宣布作废了。
  然后,杨真把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路上,走廊中遇到的警员都向风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