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阵尸所,一个个满清王公贵族满门被义民杀死的同时,还伴随着太多的无辜者的死去——许多普通的旗人也遭到义民的攻击。

    “这是一场革命,革命……总是需要死人的!”

    出人意料的是,张佩纶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平静,他甚至引用了一个极为罕见的言词“革命”,这个词从来都只有少数人才会引用。

    “革命,革的是谁的命?要么是我们革满清的命,要么是他们革我们……”

    张佩伦一边说一边喝着酒,烈酒一杯杯的下了肚,那阵阵枪声传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同样显得有些沉重,但他却在那里不断的说服着自己。

    “今天,也许这里将会死去几万人、几十万人,但是,相比于一个国家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崇山……”

    像是想要得到支持似的张佩伦喊着李光泽说道。

    “历朝历代,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会伴随着数以千百万百姓的死去,如果说,死掉那些人,可以让王朝顺利更迭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政客,有时候一些事情必须要去面对,就像此时这座城市的混乱。

    “我知道,我知道……”

    李光泽摇着头,他只是不断的摇着头。

    “可是,我们一开始,不是,不是这样的计划的……”

    一开始的计划非常简单,警察会开枪,在警察开枪之后,天津的北洋陆军第六镇就会立即挥师进京,然后一切都是顺利成章的,北洋陆军会控制首都,然后,一切会按计划进行,但是现在,现实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计划……永远只是计划!”

    张佩伦摇着头,然后他又指着外界那被烈焰染红的天空说道。

    “你看,我们释放的是什么?这种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同样也是不可阻拦的,我们可以去释放这个力量,但是我们不可能去左右他,因为……”

    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承担这一切,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念头——改过自新本身就伴随着一阵血雨腥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需要内城的混乱,人民也需要发泄自己的不满,需要发泄自己心底的怒火,他们需要用某些行动去改变什么,去证明什么。

    现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一切,就像是在证明他们是汉人一样,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考虑其它的事情了,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收场。

    “现在,怎么收场?”

    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的李光泽反问道,此时他已经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不可能出现在这一事件之中,非但是他,即便是张佩纶、盛宣怀也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同这件事的关系,有些功劳,并不是人人愿意领取的。

    “等等吧,等到明天再说吧,也许,我们这个国家,需要这里发生一些事情……”

 第301章 新的开始(为新书求推荐)

    (新书不易!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沈阳火车站的,一间贵宾候车室内,两名穿着北洋陆军军装的青年军官有些紧张的站在宽敞的贵宾候车室内,他们的神情显得有些紧张。甚至有些局促不安,他们并没有坐在沙发上等待着火车的到来,而是焦急的来回踱着步。

    而在这间贵宾候车室内还有几名东北军的军官,他们的眼睛总会追随着这两个人,像是生怕他们跑了似的,但这两人却完全没有跑的意思,只是不断的询问道。

    “长官,大帅的专列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我们有要事向大帅报告!”

    走到东北军军官的面前,其中一名少校有些焦急的问道,他们已经等了快两个半小时了,怎么还不见大帅过来,现在,也许京城那边早已经打响了,北洋陆军第六镇的一万三千多名官兵,不定现在已经乘火车攻进了京师。

    那边的局势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唐大帅这边是否已经得知消息了?

    一个个疑问不时的在他们的脑海中闪动着。

    “大帅的列车正在路上!”

    东北军中校冷冷的回答道,随后便面朝前方,不再理会这两名冒然来访的北洋军官。

    “京师发生革命?”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唐浩然的眉头紧皱,在离开大连的时候,接到电报是京师发生了民众示威的电报,刚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和江宁差不多。

    这只是民众觉醒的第一步!

    在唐浩然看来,这一切无疑都在释放一个信号——东北军入关时机的正在成熟,同样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东北军的重点将会转向国内,也正因如此,从大连出发后的一路上,他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应该抽调多少军队入关。

    现在东北军的兵力是275万,而其中135万在前线,还有140万编成了一百多个补充团以及近两千个补充营,他们只是作为野战部队的补充力量,也就是说,在不考虑从前线抽调部队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是对这些补充团、营进行整编,编成至少四十个混成旅,从而才能保证对关内最强大的北洋军保持优势,进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国家的统一。

    但整编部队并不容易,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间,东北陆军学校一共培养了近四万名军官,而他们之中,可堪使用的旅团级军官都已经调至前线,后方的许多团级军官都是临时委托,他们在经验上还有欠缺。

    不过考虑到进攻关内时,攻击的是诸如北洋军之类的“地方军”,那些军官应该可堪使用,关键的问题是,旅级协同作战的经验不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就在唐浩然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时,在火车抵达鞍山的时候,又一份绝密电报却改变了一切——革命爆发了!

    京师的示威演变成了一场革命!

    一场武装革命!数以万计的平民在青年学生们的带领下,正在进攻紫禁城。

    “革命……”

    念叨着这两个词,不知为何,唐浩然的心底却找不到任何欢喜之意,与看到民众觉醒时的兴奋不同,对于这两个名启,他是心怀警惕的,在接到京师发生示、威、游、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准确的来说,他为京城的民众们准备了一份“保险”——东北绝不会坐视任何对民众的伤害。

    实际上,隐隐的,他的心里还有种别样的期待——如果满清向民众开枪的话,到时候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派兵入关,顺理成章的把推翻满清的统治,至于北洋也好、湖广也罢,到时候任何阻国家统一的力量,都将会被清除。

    在必要的情况下,即便是牺牲一百万人也是值得的!

    可现在,京师的革命却让唐浩然心生一丝警意,这是怎么回事?这场革命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共和革命?

    相比于其它,这才是唐浩然最关心的,他不关心的革命的结果,他关心的是革命的走向,未来,这场革命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会不会是如另一个时空一般,给中国带来所谓的“共和”。而这正是唐浩然所不愿意看到的,并非仅仅只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渴望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那种仓促的共和会给新生的国家留下太多的隐患,也正因如此,他才不想做袁世凯。

    不,他想做袁世凯,只不过,他并不想走那一道弯路,原本一切都应该非常直接,至少不需要走什么弯路,东北军进军关内,击败敌人的同时,作为东北军统帅的他顺其自然的成为皇帝,就如同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位开国之君一般。

    到时候,会有很多官员劝进,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历史上一般,在官员们的劝进下,一个新的王朝会建立,一个新的皇帝将会成为帝国的主宰,到那时,所有的一切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条不紊的进行。

    只是现实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突如其来的革命,正在京师上演着,数以万计的武装起来的平民,正在向紫禁城,向千百年来皇权的象征发起进攻!

    这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民众的觉醒,猛然向前跳动了一大步——在中国的历史上,尽管有一个又一个所谓的起义者将皇帝拉下马,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会打着顺应天命的理由,打着自身才是“真命天子”的借口。而现在,那些在皇权下生活几千年的百姓,却不再畏惧皇权,向皇权的象征——紫禁城发起了进攻。

    攻克巴士底狱!

    没来由的,这个历史事件立即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出来,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巴士底狱成了法国****王朝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起义的民众终于攻占了巴士底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随后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

    如果他们攻占紫禁城的话,会不会引发全国的连锁反应?

    “攻占巴士底狱”之后的法国,又是什么情况?

    混乱、动荡成为大革命的代名词,在随后的近十年间,曾经的革命者一次次的被押上了断头台。如果在中国发生这一幕的话……这绝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更何况,革命很有可能导致王朝的破灭……

    就在神情越发严肃的时候,一个声音在耳边浮现。

    “大帅,火车已经抵达沈阳站了,在站上有两位从内地过来的北洋军官。还在等着您的接见,他们有要事向大帅报告!”

    北洋过来的军官?有要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