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将目光投向了钱玉英,只见她缓缓的睁开双眼,说道:“太皇太后的上联是:落花流水随花落,落尽春华,花无言,随缘。我对的下联是:枯草迎霜由草枯,枯尽冬寒,草不语,由命。”
张太皇太后听了当即喝彩道:“妙啊!落花对枯草,随缘对由命。所谓随缘不就是任由天命么?好词!”
听到太皇太后如此评价,一旁的朱祁镇无疑深深舒了一口气。
一番夸赞后张太皇太后随即在宫人的搀扶下回向寝宫而去,一路走还一路念叨:“好词啊!好词!”
大太监金英跨步上前使劲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大声宣布道:“今日殿试已毕,请各位佳丽退场~!”
到此轰轰烈烈的皇帝征婚活动宣告结束,至于最后的结果,所有人都已是心照不宣。
三日后,册封钱玉英为皇后的诏书正式下达。
正统二年五月十九是个黄道吉日,这天皇帝朱祁镇与皇后钱玉英的结婚大典在万民欢腾普天同庆的氛围下隆重举行。
迎亲队伍由杨士奇担当正使,英国公张辅和户部尚书王佐为副使。三位皇家使者率领着仪仗大队浩浩荡荡的来到通州,司仪将放置着皇后册宝(结婚证书)的龙亭抬至钱府门前,由正副使者行发册奉迎礼。
一番繁琐的程序礼节过后,就见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真红大袖祎衣红罗长裙、肩披红褙霞帔的钱玉英被大批宫人簇拥着走出府邸。在回身对父亲钱贵行了最后一个叩拜礼后,钱玉英坐上銮轿,向京城进发。
一片喧天鼓乐声中,钱玉英在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的叩头拜迎下被送入紫禁城内,正式成为大明天朝的皇后。
坐镇紫禁城的朱祁镇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婚妻子,当晚洞房花烛,两位新人相会于深宫楼阁中。
朱祁镇拿出那只他珍藏了两年的香囊对皇后钱玉英说道:“玉英姐姐你看,你送我的这只香囊这些年我一直藏在身边。睹物思人,每每看到此囊我心中都会泛起对姐姐的思念。如今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将再也不用受这相思之苦。”
看到自己送出的定情之物被爱人如此珍藏,钱玉英不禁花容大悦,遂娓娓细声道:“我就知道祁镇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子。将来你治国,我齐家,你我协力清平天下。你可一定要做个有道明君,而我作为皇后也会时时督促皇上发奋图强。努力呀祁镇,姐姐相信你定会成为像唐太宗那般的伟大帝王!”
朱祁镇笑言:“我是唐太宗,你就是长孙皇后!”
说到这二人相视而笑,遂宽衣就寝,情意绵绵。
在明朝历史上钱皇后的贤良确可与唐朝的长孙皇后相及,但朱祁镇远不是唐太宗。幸福的小俩口此刻绝不会预料到日后发生的那场劫难,到时二人将上演一段明代宫廷史上最为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四回完,请看下回:淫妇出墙
五、淫妇出墙
虽然当朝者是一位刚刚年满十六岁毫无治国经验的少年皇帝,但在一班老到的辅政大臣悉心经营之下,大明天朝依旧沿着正轨前行。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情形却未能延续多久。
正统三年,杨士奇和杨荣相继去世。辅政大臣们老的老死的死,而朱祁镇娶完了老婆也算正式成年了,于是皇帝亲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问题是朱祁镇的理政能力并未随着法定意义上的成年而产生质变,在皇帝这个工作岗位上他仍然是个生疏的新手。
如此庞大的帝国,一切权力大包大揽对于掌权者来说其实是个巨大的负担。
全国各省的税收多少须由你最终定夺;某个省今年遭了灾,拨不拨赈灾款拨多少赈灾款要你决定;黄河、长江的防汛大堤年久失修,需不需要维护,若要维护又得拨多少经费;军费开支超出预算,是否削减;某恐怖组织扬言破坏国家社会稳定,该如何清剿;某藩邦小国对天朝不敬,该如何实施制裁。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甚至是大臣家里办红白喜事都要皇帝亲自过问。这么大的工作量显然让咱们的朱祁镇有些吃不消。
既然一人忙不过来,那就得找个帮手,但此人必须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于是皇帝很自然的想到了老师王振,让他代自己批阅奏章,俗称“批红”。至此朱祁镇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使得宦官阶层得以介入朝政。
说起王振,此君的身世还颇有些“传奇”。
在入宫之前王振是山西蔚州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官,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乡村教师,干了几年没什么突出业绩,只能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若他继续甘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农村教育事业,那整个明朝历史都将重写,然而一桩意料之外的变故却改变了王振的命运……
宣德初年,蔚州。
学官王振上完了一天的课,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死鬼,你怎么才回来?!米面买来了么?”见王振归来,身怀六甲的王妻大声质问道。
“买来了,买来了!”王振将粮袋递到了老婆面前。
王妻接过瘪瘪的粮袋,当即骂道:“你这挨千刀的,才这么一点够我和肚里的娃吃么?!”
王振面露难色的回道:“娘子暂且熬一熬吧,我身上的钱只够买这么些的。待来日出人头地,我定会让娘子和娃儿过上好日子。”
王妻嗤道:“我呸!就你这模样还想出人头地?嫁给你这窝囊废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面对老婆的责骂,王振无言以对,只是默默的拿了米面下厨去给老婆熬粥。王振将熬好的粥小心翼翼的递到老婆面前,王妻接过粥碗边喝边继续骂,是越骂越起劲越骂越激动,却突然间顿觉下身疼痛难忍,当即面色发青。
王振见老婆似有临盆倾向,于是赶紧唤来了接生婆。
王家当晚鸡飞狗跳折腾了一整夜,最终王妻流产,胎儿夭折。
接生婆常氏双手沾着血污走出卧房,对王振说道:“实在可惜哟,一个男娃就这么流掉了!”
王振听罢当场痛哭流涕,常婆遂安慰道:“生死有命,王生你也别太想不开了。只是你家娘子流血过多身子虚,你得给她好好补补。”
王振将身上最后一枚铜板递到常婆手中,说道:“今晚有劳常妈妈了,若不是常妈妈出手我家娘子可能性命不保。只是小可身上实在是没钱,只剩这块铜板权当给常妈妈作辛苦费。”
常婆接过铜板冷笑了笑,说道:“也罢,这钱老身收下了。可我说王生啊,像你这般境遇如何养得活妻儿,你得好好想想今后这日子该怎么过喽。”
次日,为了给妻子补身体王振不得已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几本绝版书籍忍痛卖掉。这些书若是卖到京城绝对价值不菲,然而在穷乡僻壤的蔚州根本无人识货,只能当旧书甚至废纸来卖517Ζ,换来的钱少得可怜。
王振拿着卖书得来的铜板走进早市,来到一家肉铺门前。
这家肉铺的老板姓宋,乡亲们都管他叫宋屠。宋屠见了王振便说道:“哟嗬,这不是王生吗,八百年都难见你买一回肉,咋的今儿你小子发财啦?”
王振回道:“哪里哪里,我家娘子昨晚小产了,我是卖掉了家底才换来这些钱,打算买些肉给娘子补补身子。”
宋屠问道:“哦,那你要买多少,肥的还是精的?”
王振说道:“麻烦宋哥给我切一两排骨,我回去给娘子熬汤。”
宋屠一听当即嚷道:“啥?一两排骨?!我说王生,舍不得花钱就别来摆阔,一两肉连喂狗都不够,你这不是成心捣乱么?”
王振忙作揖道:“小可实在是囊中羞涩,请宋哥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宋屠不耐烦的说道:“行行行,遇见你这么个丧门星算我倒霉,我切给你便是。拿了肉赶紧走,别影响老子做生意。”说罢宋屠便把切好的排骨用荷叶包了扔到王振手中。
王振接过荷叶包后连连道谢,付了钱转身便要走,这时却听宋屠对在一旁玩耍的儿子宋山说道:“儿子瞧见没,这就是读书人的下场。这些书呆子整天自命清高,到头来连肚子都填不饱。再看你爹我,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有这门杀猪的手艺,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宋山昂起肥圆的脑袋对老爹说道:“爹说得对,读书识字真是屁用没有,我长大了也要跟爹学杀猪手艺,将来吃喝不愁!”
听了这话王振感到备受羞辱,他转过身对宋屠父子说道:“自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尔等自甘愚昧,不愿受圣贤教化也就罢了,却怎可如此辱没我等读书之人?真是可恶!”
宋屠不屑的回道:“呀嗬你还来劲了!就你这货色说你是书呆子都是抬举你,其实你就是个连老婆都养不起的孬种!”
“你……!”王振怒不可遏,操起手中裹肉的荷叶包做出欲投掷状。
宋屠指着王振大喝:“你扔!你扔!有种的你尽管来丢我,只是撒了肉你老婆在家可要喝西北风喽!”
听到这话王振顿时无言以对,他只得将荷叶包揣入怀内,在宋屠父子的哄笑下默默的转身离开了。
几日后,常婆从宋屠的肉摊前经过,宋屠叫住常婆与其闲聊,聊着聊着提到了王振老婆流产的事。宋屠说道:“可惜王家娘子花一般的美人儿,竟然嫁了王振这么个窝囊废,真是作孽哟。”
常婆笑道:“怎的宋兄弟,莫非你看上人家王娘子了?”
宋屠见这常婆脑子转的还挺快,便轻声说道:“不瞒常妈妈说,我对王家娘子早有意思,若常妈妈能帮我撮合成这件美事儿,我必有重谢!”说罢宋屠便切了二斤上等好肉用荷叶包了塞到常婆手中。
常婆接过荷叶包掂了掂,说道:“行啊宋屠,癞蛤蟆惦记上天鹅了。只是靠这两斤臭肉就把老身打发了,你想得也忒美了点吧。”
宋屠心领神会,随即掏出十两银子:“这些银子常妈妈先拿着,事成后我再付五十两!”
常婆收好了钱夸口道:“瞧好吧宋兄弟,以老身这三寸不烂之舌哪有我办不成的事儿,你就等着吃这天鹅肉吧!”遂转身而去。
当日午后,趁着王振在外上课,常婆悄悄的窜到了王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