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立国传-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瘦黑的脸上有一双非常有神的眼睛,尽管眼睛的主人尽量地低下头去掩饰它,但是那双眼睛里偶尔射出的锐利目光还是被曾华给捕捉到了。被藏在旧衫袍里的身形显得有点瘦弱,但曾华仍然能感觉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就象一只被捕获的野狼,表面上非常驯服,但却在驯服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桀骜不逊的心,只是在苦苦暗忍着不发。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当曾华仔细观察一番之后,尤其是看到他身上暗蓄的气质和那双眼睛之后。

“回大人,小的叫姜楠。”姜楠恭敬地答道。

“据晋寿张大人说,你很熟悉仇池武都的地形和道路。”曾华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大人,小的略知一二。”姜楠答道。

略知一二,曾华不由地笑了,“你听说了吗?我和仇池的杨初闹翻了,正在峙兵武兴关。”

“回大人,路上听旁人说起过。大家都说这仇池杨家不是好东西。”姜楠继续低着头恭敬地答道。

“那你认为杨初怎么样?”曾华接着问道。

姜楠迟疑了一会,依然低头答道:“回大人,杨家没一个好东西。”

“哈哈,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好。”曾华不由大笑起来,“那你猜出我叫你来的目的了吗?”

“回大人,小的不敢妄猜!”

曾华停了一会,突然继续转问道:“你为什么会熟悉仇池武都的地形底细的呢?”

看到姜楠还在那里犹豫,曾华鼓励道:“姜楠,你不要顾虑,有什么说什么!至少我不是你的敌人!你一点你要相信。”

“回大人,小的是杨初弟弟杨岸家的逃奴。”姜楠一咬牙回答道。当年他从武都逃了出来,历经千辛万苦逃到晋寿,收留他的那村人看他模样就知道是从北边仇池逃出来的,所以才在官府里备了案,成了官府的奴仆。反正当时成汉和仇池的关系又不太好,白得的奴隶劳力不用白不用。所以张寿叫人一翻档案就查出他来了。姜楠知道前面的这位大官肯定知道自己的底细,刚才是故意这么问自己的,就看自己坦不坦白。

“那你现在能猜出我为什么要找你了吗?”曾华突然一转,又问到前面的问题去了。

“小的妄猜,大人想找一条去仇池武都的小路。”姜楠朗声说道。

有意思,这人很聪明。曾华点点头,叫仆人在旁边下首备好一个座位,叫姜楠跪坐在一旁说话。姜楠二话没说,依言跪坐过去,只是还低着头。

“你能说说你是如何从仇池南逃下来的?”曾华叫人端上一杯茶,然后继续问道。

姜楠看到前面摆上的茶几和茶杯,突然有些不自在了,在那里扭了两下身子,很快就镇静下来了,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数年前变成杨岸家的奴隶,作牛作马,过得十分艰辛。后来听说杨岸要用二十名奴隶殉葬他那突然死去的小妾,已经指定是我们这一曲奴隶了。反正是一死,不如拼一拼。于是我就和四个奴隶结伴逃出仇池。我们没有走东边部众聚多的西汉水,而是往西从宕昌羌部众的东边走到了孔函谷,然后从那里沿着白水江(今白龙江),小心避开白水羌,翻摩天岭来到晋寿。一路仓惶不安,缺食少穿,最后五人只剩下我一人到了晋寿,被捕为官奴,一待就是两年。”

曾华听完不由点点头,看来比我南逃时还不堪,好歹我那时还有甘、张两位兄弟和数百人。看看这位姜楠,就知道老天爷对我还不薄。

“那你还记得那些路吗?”曾华最关心的是这个。

姜楠想了一下,肯定地点点头答道:“回大人,小的不会忘记那段路的。”

曾华放心了,他问过好几个人,都没有人能如此绕来绕去,大多都是或直接沿西汉水直下晋寿郡,或从阴平郡直下晋寿郡。看来这次张寿找对人了。

“那就好,你想想,我要是带两千五百人沿着你走的那条路,多久能到武都(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下)城下?会不会被别人发现。”

“回大人。从晋寿过摩天岭一段路人烟罕见,应该不怕被人发现。关键是过白水的时候。那里有数万白水羌牧居,需要小心避开他们。不过那里崇山峻岭、连绵不绝,而白水羌主要聚集在白水河谷周围,我们远远地绕过去就可以了。”姜楠一边盘算着,一边答道。“到了孔函谷,那里是宕昌羌部众的地盘,我们从他们的东边掠过,就可以直接到武都城下了。如果顺利的话,只需十日就可。”

说完,姜楠又补充道:“现在是隆冬已过,早春正寒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有开始化,而且还有可能有雪天。这个时候的各羌人部众是不会轻易出营地的。”

曾华听完之后,默然不语地看着姜楠,看得姜楠心里直发毛,跪坐在那里有些不安。此子不是一般人,普通人逃命就逃命了,而他不但逃得命来,连路上的情景也摸得一清二楚,此等心计见识,“有心人”这个称呼就太小瞧他了。如此坚韧有识之人,曾华觉得自己还是第一次碰到。一定要把他的底细问出来,然后收服他!

过了好一会,曾华才悠悠地说道:“姜楠,我连奔袭武都这等机密大事都与你相商了。你能不能把你的老底跟我说一说?也好让我安心!”

姜楠一听,马上俯首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小的只是顺着大人的意思往下说。”

姜楠的确感到有点委屈,自己被你诱导着说那些话的,现在变成了我知道“重大军事机密”了,要我交老底,你这不是诓我吗!

曾华不做声,只是跪坐在那里,右手按在茶几上,食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声音震得姜楠的心一颤一颤的,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俯首磕头道:“小的是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的儿子。”

第三十一章 … 仇池 3

永和三年十二月,振威护军萧敬文杀征虏将军杨谦,攻涪城,陷之,自称益州牧,遂欲取巴西,求通于汉中。上将军张渠先取梓潼,迫萧逆退守涪城。明王领亲军南下,成都、涪城震惊,无不惶恐。

………………………………引言摘述

这话要从吐谷浑第二代可汗吐延说起。在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吐谷浑的第二任可汗吐延继承了“老帮主”,也就是他爸爸的位子之后,发愤图强,四处吞并羌氐部众。后来一直打到白马羌的地盘来了。白马羌的老大,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不堪其扰,假装降服,在宴会上设下伏兵,一刀刺伤了吐延。吐延在护卫的保护下逃回了驻地,刚嘱咐儿子叶延要速回白兰地区(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兰山一带),收拢部众,以免被众羌人群起攻之。交待完遗言没多久就是死翘翘了。

吐谷浑可汗叶延速回白兰,先向各羌部赔罪送礼装孙子,得到了“大家的原谅”。在默默地蓄积几年力量后,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然后突然出兵攻破昂城,杀了姜聪,将其家人变成了奴隶,顿时震住了四处羌人。接下来叶延南征北讨,又降服羌人部众二十余万,比父亲创建的地盘和势力还要大了。

而当时的姜楠已经有十几岁了,在突遇族灭家破的厄运之后,一直暗忍下来,发誓要为家人报仇。

后来吐谷浑跟仇池结盟,两家的关系还不错。姜楠被“交流”到了仇池,成了杨岸的奴隶。最后就是靠着为族人亲友报仇的意志支撑着逃到了晋寿。这次稀里糊涂被晋寿太守送到梁州刺史府,原来忐忑不安,不知为了什么。后来听曾华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这位“大官的意图”。

以前在晋寿就听说这位梁州刺史是个疯子,西征灭成汉的时候就是他带着三千精锐冲在最前面,转战万里全无敌手。这次看来又要干票大的了。姜楠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猜到曾华是要动手清除周围的势力,仇池是被拿来第一个开刀。如果仇池被拿下来了,这西边紧挨着的吐谷浑能跑到哪里去?

所以姜楠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老底全部抖出来,只希望这位“大官”能信任自己,给自己一个报仇的机会。

曾华看着全招了的姜楠,心里那个乐。真是刚瞌睡了就给扔来一个枕头。有这小子在前面探路,应该可以摸到武都城下。在灭吐谷浑之前,这小子绝对可靠。早看你小子不是一般人,一诓就全招了。

向导找到之后,曾华开始做准备了。他传令各郡,开始悄悄地收购羊皮,带毛的那种。很快就收得上万张,然后命人和着棉花一起做成夹层皮袄。最后准备好炒好的小米、麦子做好干粮。

二月初,晋寿和巴西郡传来消息。德阳的振威护军萧敬文把征虏将军杨谦给杀了,然后聚集近两万兵马,回头重新攻克涪城(今四川绵阳),自称益州刺史,然后向东屯兵梁州巴西郡边境,看样子这位萧兄对梁州的曾华非常的不满,准备把这位靠“运气”和“提携”立功升职的梁州刺史赶出去,自己去占据汉中,做个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但是驻晋寿的张寿和张渠岂是轻与的,两人听到探子细作急报,再看看目前形势,二话不说,一边往南郑报信,一边利用曾华授予的临机之权,直接出兵南下,先占了梓潼城(今四川梓潼)再说。

这边曾华接报,也不客气,马上以镇北将军的名义行令,将巴郡、涪陵郡、巴西郡三郡折冲府兵集中到巴西郡阆中,防御萧敬文东进。再令车胤以汉中太守护梁州刺史职,毛穆之以镇北将军长史护镇北将军职,徐当、甘芮各领临机之权,然后自己领左右护军营南下。

曾华如此一动,萧敬文顿时感到压力。张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晋寿的出梓潼就已经把他打蒙了。开始的时候他还派了数千人去试图收复梓潼,结果还没靠近梓潼,就被张渠一个伏击打得找不到北了,只逃回不到数十人。

萧敬文终于明白了,曾华除了“运气”和“提携”之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手下能把成汉军打得能跑多快就跑快还是靠了真本事的。于是萧敬文连忙收缩兵力,退守涪城老巢,不敢再往巴西郡动半步了。

南边成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