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否一致,毕竟,修路的施工队是民间公司,而出钱修路的则是财政部,熊希龄不想被人当成是冤大头,更不想替人顶缸,否则,那个督政处还有内政部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熊希龄才决定乘坐汽车赶回北京,他去天津的时候坐的是火车,现在这几辆汽车是从天津市政府借的。

这一路走一路看,熊希龄对于京津国道的建设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当靠近北京的时候,熊希龄的主要注意力已经从国道转移了,他开始考虑为财政部添购几辆公务用车的事情了。

虽然这两年经济发展势头不错,再加上消炎药磺胺嘧啶及其衍生物在国际市场上赚取的惊人利润,这民国财政部终于基本上摆脱了北洋时代的困窘局面,虽然目前为了支撑那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财政部的日子过得依旧是紧巴巴的,但是由于熊希龄的高超理财能力以及历年的财政节余,现在的财政部总算是可以为自己购置一些汽车了。

说起来财政部管着全国的财政,可是现在的财政部总共只有五辆汽车,四辆轿车,一辆卡车,平时的公务用车基本上仍是依靠马车,甚至是自行车,说起来都有些磕碜,每当有什么重大公务活动或者需要与外国财团打交道了,财政部才东拼西凑的跟各方化缘,五花八门的汽车才能稍微给财政部的上上下下一些底气,可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作为中国的财政中枢,这面子工夫确实也是少不了的。

要是搁以前,熊希龄是下不了决心添购汽车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中国可以自行制造汽车了,轿车、卡车都能制造,虽然性能或许平平,但是相比外国汽车,中国汽车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由于从美国福特公司引进了刚刚出现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处理,中国造汽车的价格要远低于那些飘洋过海而来的外国汽车,这不仅要感谢那些工程技术人员,更要感谢那位赵大总统,没有他的那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武汉就不会成为中国现在的重工业基地,更不会出现与汽车制造业相配套的诸多工厂,作为现代工业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汽车制造业最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与组织能力,毕竟,这个虚弱的国家曾经连铁钉都需要进口,而现在,这个国家的工厂已经能够仿制汽车发动机了。

但是汽车业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目前出口还谈不上,所以,武汉工厂制造出来的那些轿车、卡车就需要政府订货,以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熊希龄之所以现在突然冒出为财政部添购汽车的念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市场,最好还是应该由中国商品占领,哪怕它是挂着个“中美合资”、“中德合资”的招牌。

由于国防军的订货多为卡车,所以目前武汉汽车厂正在集中全力完成军方订货,至于以前制造的轿车,除了向民间销售了一部分之外,剩下的还积压在露天仓场,熊希龄打算将其一口气买下,不仅给财政部配车,也给其它政府各部多配几辆汽车,尤其是农林部、教育部那些“冷衙门”,不能叫人说熊总长偏心眼,更不能给政敌以攻击的黑材料。

熊希龄坐在车里琢磨着为政府部门添购汽车的事情,直到汽车停下,他才收敛心神,向车窗外一望,两边仍是田野,离北京城还远着呢。

@文@“为何停车?”熊希龄问坐在前头的那名秘书。

@人@“前头堵车。”秘书回答。

@书@“堵车?这一路没看见多少车啊。”

@屋@熊希龄好奇之下推开车门,走下汽车,几名随员急忙跟上,护卫左右。

下了车,熊希龄才看清那国道上都是马车、骡车一类的民间车辆,拉的东西却基本上只有一样,清一色的棉花包,赶车的车把式们正聚在一起打听前头发生了什么事情。

熊希龄问了几名车把式,但对方都有些语无伦次,无奈之下,只得派了一名警卫到前头去打探,而他本人则带着随员与那几名被堵在路上的棉花采购商聊了起来,打听一下京津一带地区轻工业发展给民间带来的变化。

京津不比武汉,这里距离山海关太近,距离海岸也太近,考虑到日本的威胁,所以在那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中,京津地区与其它沿海地区一样,除了少量的军事工业之外,这里主要发展轻工业,棉纺织业就是轻工业中的代表性行业,现在还没到收棉花的时候,这些棉花商人收购的都是陈棉,但是现在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江苏,那里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纺织厂,北方的陈棉是供不应求,而北京、天津就是北方的棉花集散中心,这里的棉花主要通过火车、轮船转运南方。

熊希龄正与一名棉花商人聊得兴起,那名警卫已从国道前头折返。

“总长,前头就是南苑,有一帮青年在航空基地路口集会演说,在那路口瞧热闹的人太多,军人、村民好几千人呢,这国道两边又是灌溉渠,结果把那道路就给堵上了。现在宪兵已经过去了,正在协调。”

“原来如此。”

熊希龄恍然,最近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非常紧张,为了反击日本,全国各地的爱国人士都组织起来了,有的游行示威,有的发表演说,掀起了一场狂热的爱国反日运动,在这里头,那个褒贬不一的政宣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主持政宣委的张激扬也被稳健派国会议员指责为“惟恐天下不乱”的愣头青。

但是熊希龄却明白,张激扬只是站在前台的人物,真正在幕后策划反日运动的是那位民国的总统先生,自从联合阵线上台执政之后,赵大总统就非常热中于煽动青年运动,经常到京津等地的中学、大学视察,与青年学生们打成一片,所以,在现在的青年人中,总统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闹吧,闹吧。中国的强大不是发表一些演说就可以实现的,中国需要实干家。”

熊希龄无奈的摇了摇头,不再对此事感兴趣,坐回车厢里,继续琢磨他的政府公务用车购置计划去了。

半个小时后,这段严重壅塞的京津国道才恢复了正常交通,熊希龄催促着司机加快速度,赶去北京城,因为他要赶一场会议,而且不是普通的政府会议,而是一场外交谈判,“东北亚危机”由于英国、美国的强力斡旋和干预,目前正逐步走向缓和,今天外务部将继续与日本外交特使举行会议,讨论如何解决中日之间的分歧,弥和两国关系,由于今天的谈判要涉及日本商人和企业对中方制药企业的专利侵权问题,所以熊希龄有必要参加谈判,毕竟,磺胺嘧啶及其衍生物的生产与销售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中枢财政状况,该药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专利授权均由财政部直接管理,而日本企业肆无忌惮的仿冒和倾销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

汽车经过那个路口的时候,熊希龄特意看了看路口,发现那些发表演说的青年已经走了,只有一些宪兵和航空兵军官在那里晃悠,于是苦笑着收回了目光。

熊希龄的车队很快驶进了北京南城,就在大前门火车站前,熊希龄终于碰见了那帮在南苑航空基地路口发表演说的青年,这时他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消失的那么快,因为这些青年都骑着自行车,而且从那些自行车上的标记来看,这些自行车多数都是由民国大总统奖励给那些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难怪他们如此热情的响应总统的反日号召。

“难道是一路从天津过来的?”

熊希龄留意了一下那些青年们插在自行车上的旗帜,发现其中的多数人似乎都是天津几所技术学校的学生,不过他的心思没在这上头,很快就命令司机调转车头,从另一条道路绕了过去,以免被那些正在火车站前聚集的青年拦住。

不过熊希龄的车队还是太惹眼了,青年们当然不会放过他们,于是,等熊希龄的车队赶到北京北城并在外务部大院前停下之后,这几辆公务用车的车厢外头已经被人贴满了花花绿绿的传单,多数都是号召国民抵制日本商品的,少数更为激进的传单上甚至还在高喊“打倒列强”。

“这帮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内政部也不管管。‘打倒列强’,这口号也是能乱喊的么?这要是叫英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听到了,只怕外务部又要头疼了。”

熊希龄从车厢上扯下几张传单看了看,对青年们的评价可不怎么高,叹了口气,扔了传单,吩咐随员将车厢上的传单清理干净,然后便带着一名机要员走进了外务部大院。

外务部门前早有司员恭候,见熊希龄赶到,急忙将他引去了会客室,奉上清茶,让熊总长在这里先歇歇脚,现在离正式会议举行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连外务总长唐绍仪都还没有赶到。

会客室里倒是有几位比熊希龄到得更早的官员,工商部次长周学熙、农林总长朱启钤两人都是熊希龄的旧相识,内政总长夏寿田、交通总长饶汉祥虽然也与熊希龄认识,但是关系却很一般,再加上这两人都是联合阵线的候补委员,熊希龄也刻意与他们保持着距离,毕竟,他现在也与杨度一样,都是政府里的逍遥人士,无党无派。

既然都坐在同一间会客室里,自然也不好一句话都不说,熊希龄与四位同僚各自东拉西扯几句,然后就将内政总长和交通总长扔到了一边,与工商总长、农林总长做起了长谈。

第510章 铁青团

工商部次长周学熙和农林部总长朱启钤都不是联合阵线的成员,周学熙是国会唯一反对党“国民同盟”的党务委员,而朱启钤则与熊希龄一样,都是无党无派的逍遥人士,这两人与熊希龄相识多年,以前满清朝廷没倒的时候他们就是官场同僚,所以这关系也就更近一些。

其实熊希龄也没跟两人说什么政务,几人聊得纯粹是闲话,而且主要话题集中在盛宣怀的去向上,年初的时候,国会议员发起了一场“清算运动”,对前清官场上的一些官商及其后台进行清算,主要目的是将被这些国蠹据为己有的“国家财产”收回,而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