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1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担小麦所耗费的工时,美国加拿大是三点九,我们是六十六点七;每包棉花的工时,美国是两百六十八,我们是一千四百二十个。' 注136
  以工时算,五口之家四个劳动力,也就只能种五亩多棉花。这样种了如果不再雇工就不能种别的庄稼,所以一般农户都只种一两亩棉花,然后再种些小麦玉米,农忙时就雇个短工,一年才能忙过来。要想棉花大增产又不失去效益,还是要在人工或者机械上想办法。”
  “记下来了吗?”杨锐看着陆眉,高兴的说道。
  “嗯。”知道男人对数字最感兴趣,尤其对中美农业的对照数据更感兴趣,陆眉早就记下了。
  “立中啊,你那本子上还有什么数据,待会都抄给我,我要用。只有有这些数据,一些想法才能切实有效。”杨锐欣慰道。“既然种棉花费时费力,那我们就上小型农业机械。美国人的农场一个比一个大,我们一家一户才二十多亩,根本就不能比。不过通过这次经济危机,让那些有能耐的去租赁别人的地,而后连片成上百亩,这样机械才能用得上。这和农业合作社是同理的,小户人家自愿走在一起,凑钱买机器,雇工反而尔能省下来,和苏俄的集体农庄也很类似。”
  没想杨锐将此比作集体农庄了,陶守和道:“伯父,这和集体农庄…能一样吗?”
  “大体上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集体农庄是斯大林同志养的母鸡,这些母鸡下的蛋一个不剩、全被他拿去换钱买机器实现苏维埃电气化了。布尔什维克把全世界看做敌人,自然要处处提防,以防敌人反攻倒算。不实现电气化,飞机大炮战车就造不出来,政权就不能稳固。我下台还能赋闲,斯大林那些人下台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杨锐说着布尔什维克的电气化,有些感叹。
  “好了,立中,你先出去,我和行健谈一会。回头你把你的数据整理一份给我。”杨锐道,“政府内部的数据我是有,可我担心那些人造假。”
  “是伯父。”听杨锐吩咐,陶守和站起身走了出去,客厅里只剩下张坤。
  陆眉记录表翻页的时候,张坤道:“先生,国内股市经济危机期间应该……”
  张坤一开口就是大事,杨锐点上烟抽了一口才道,“三年了,地主们手上的股票应该可以上市交易了吧?”
  “已经有人不顾法令要把股票放到交易所交易,不过被虞先生挡了回去。”张坤道。
  “嗯,他们就这么等不及。”杨锐笑。国有公司股票补偿给了地主,但规定三年后才能上市。这本就是算计好的——天字号和国家银行下面的各大银行将趁世界经济危机,市场无比低迷时吃进那些人的股票,而后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交易彻底控制国有公司,到此时,从金融到工业,复兴会重新拿回了大部分权力。
  “是有些等不及了。”说这话的张坤不得不看了杨锐一眼——是杨锐在离职的时候说有世界经济危机的,以杨锐的威信,这话出口后大家立即人心惶惶了。
  “不着急,经济危机好几年,有的是机会。”杨锐笑道。“千万记得吃香不要太难看,嘴上还要多谦虚些,省得被人记恨。”
  “学生明白。”张坤赶紧点头。
  “不过对那些不听话的……”杨锐想起张静江为代表的那些湖商,“也不要太手下留情,大家要和和气气,这没错,可有些人太嚣张就不好了。”(未完待续。)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一章 运河

  从复兴会革命开始,甬商就已介入,得益是最大的,湖商也想捧个人,可孙汶不给力。除了甬商,侨商对革命出力也多,他们从杨锐和程莐夏威夷结婚时正式融入复兴会系统,侨商银行的成立是一个显著标志,但是这些侨商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政治利益诉求——美洲华侨的要求是移民,南洋华侨则是立国或建立南洋自治区,这两个要求都是杨锐无法答应的。
  现有的国际体系和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存在重大差别,这就相当于老国王下台,新国王上台。作为新秀且是异种异教的中国,最好的选择还是维持现有国际体系,配合英国遏制想上台的美国,同时自己韬光养晦、不去触碰老欧洲的殖民地利益。
  在杨锐计划中,未来的世界是英国为天下共主的世界,此时衰弱的英国不但没有力气扩张,反而将战略性的撤退,在亚太,她所放弃的就是中国得到的。杨锐相信,讲究实利的英国人,终有一天会让自己介入南洋和太平洋,然后坐看中美互博,就像在欧洲看着法德互殴一样,在这种‘平衡’中,英国绝不会让中美任何一方坐大,就像他不会让法德任何一方坐大一样。
  平心而论,杨锐这是太高看自己了。当初英国决定放弃遏制美国而重点打击德国,其根源在于欧洲离他太近,而美洲离他太远,德国帝国海军几乎要把炮口架到英吉利海岸了;而对于中美,同文同种且远距离的美国,一样享受着优待。反观中国,一则是陆权国家。这足以威胁印度,二则华侨众多。不进行遏制的话,南洋最终将变成中国附属国,海岛上懒惰散漫的土著根本就不能与宗族化、且常常自相残杀的华侨竞争。
  虽然复兴会政府表示对印度、南洋绝无兴趣,可西藏杨锐是不同意其独立的,藏区沿袭前清惯例,驻守了一个旅的部队;南洋这边,华侨中居然有稽疑院海外代表,而复兴会又竭力制止华侨内斗,后来甚至通过宗族法并确立国教。明摆着要用法律约束宗族冲突,扶持宗族往海外开拓。这种做法显然会加速南洋的‘黄化’,而因欧洲大战时期的许诺,南洋华人和白人地位几乎相等,他们靠正常合法手段是难以阻止这一趋势的,所以只能通过战争,通过自己不参与且还能乘机发财的战争才可重回常态。
  可世界终究不是仅有法德、中美四个大国,苏俄也是一股可怕的新力量,若说中国人和白种人争夺仅仅是亚洲。那布尔什维克和资产阶级争夺的则是整个西方世界。遍及整个欧美的工会和布尔什维克分子频繁发起的罢工、游行、骚乱,使得绅士们的生命财产岌岌可危,从这个角度看,毁灭苏俄甚于打击中日。因此。如果中国能转变其一贯亲俄的立场,转而敌对布尔什维克俄国,那么毁灭苏俄的战争将先于太平洋战争发生。如果继续亲俄,那战争的顺序就将相反。太平洋战争先于俄国战争发生。
  在威斯敏斯特就世界局势的讨论中,历史的走向就是如此确定的。太平洋战争的主力是美国。而苏俄战争的主力则是和苏俄接壤的东西各大国,英国只要默许便够了。至于杨锐主动示好要求共同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威斯敏斯特的决心。
  杨锐知道的是另一个历史,并不懂得威斯敏斯特的决心,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受创最少。就行业来说,生丝、大豆、棉纺、粮食(食品)将是受创最严重的地方,工业因为国家建设正处于**,受打击最小。唯有家用电器、如冰箱、空调、烤面包机、电熨斗、吸尘器、洗衣机的销量会急剧减少——每年六十万台出口冰箱中,有近五十万台出口美国,一旦不可外销,那么一百多华元每台的冰箱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唯有汽车、摩托车、收音机能在降价并削减产量的前提下勉强支撑。
  于是,问题就来了,从钟光观开发通化算起,工业建设已经有二十四年,经过这二十四年,全国工厂达八十四万家,工人总数已接近一千万,如果包括筑路、清淤这些铁公基项目上的民工,那必定超过一千万。保守估计,经济危机会造成两百至三百万工人的失业或半失业。
  虽根据终身聘用制工厂不会裁员,只会轮岗——假设工厂只需一半工人,那工人将被安排为半年(或一年)上班、半年(或一年)休息,休息时发放之前积累的保险金,直至经济好转或工厂最终破产,但家电行业显然轮岗也轮不来,工厂将在数年的危机中破产,特别是那些毫无根基的个人小厂,股东一定会申请破产以保留更多财产,那怕按股份工人能分得总股本的一成五。这些人破产后的工人明显就是社会隐患了,他们虽然来自农村,可家乡的地显然不需要他们种,不安排好肯定会出乱子,可又该怎么安排呢?
  “先生,超发货币扩大基础工程建设,这种做法其他人一定会反对的。”对于失业工人,张坤明白杨锐之前的考虑,说到底就是铁公基拉动就业。按照以前他或许会在犹豫之后最终站在这种立场上,可现在屁股不同了,有产者和无产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
  “超发等同于变相的贬值华元,相当于是对国内所有财产注水,士绅和有家有业的人占着大头,对此一定会反对的,而且华元超发将引发更严重的通化膨胀,现在因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通胀率已超过百分之六,真要通过扩大基础工程建设来消弭失业,通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数个百分点。到时候一些本能维持的温饱人家,此时也要难以为继了。
  且失业工人大多是前些年的技校毕业生。他们虽然成家,可家庭负担不重。加上人人都有储蓄的习惯,靠以前积攒的那些钱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数年后经济好转。外贸工厂最终转型,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和学历仍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眼下只是暂时困难……”
  说到失业工人的解决问题,张坤连续说了一大堆东西,生怕杨锐上铁公基——天字号下钢铁、水泥、建筑、运输公司多得是,轻工业则少的可怜,一旦上铁公基,最终受益的除了失业工人外,就是天字号本身。可不管是站在专业的角度。还是站在新国家银行的角度,他都必须反对施行此类策略,因为这对有产者、对国内经济复苏极为不利,货币超发的本质就是抢劫!
  富有深意的看了自己这个学生一眼,杨锐转而问道:“那你认为应该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