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荣耀-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年?”刘浩然心里盘算着北方的战事,一年时间估计北边和东北都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只会继续进攻,扩大战果而已。

“二哥,你可以多花些心思在南边。”

“陛下,你是指巴蜀?”

“对,现在北方收复,逐渐稳定,我军已对巴蜀伪夏形成包围之势,该做好准备了。

傅友德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陛下,只要给我一年时间,我就可以在不影响陕甘防务的情况下聚得十万精兵,随时可听从调遣。”

“一年时间?”刘浩然有些犹豫,他当然迫切想将巴蜀之地收入囊中,但是现在明军北伐几乎把家底打空了,而且主力尽在北方一线,南边仅仅维持自保,怎么样才能配合傅友德对巴蜀进行征战呢?

明军的长江舰队倒是犀利,只是三峡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长江舰队的炮舰巨船逆流而上多有难处。想来想去,刘浩然决定对巴蜀进攻以北边的傅友德部为主力,从湖广等地调集少量部队以为策应,吸引夏军的注意力,掩护傅友德部从北边发起进攻。

处理陕甘事宜,刘浩然于八月出河南,在洛阳、汴梁东京巡视十几日,然后一路南下,过南阳、襄阳入武昌,再至巴陵、长沙,然后入江西,在宜春调头北上,入南昌,于九月底抵达九江,在那里坐上长江舰队巨船,顺江而下,中途在太平、铜陵巡视十余日。十月初十,上中都合肥祭拜祖先陵墓,事毕,于十月二十日回到南京。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货币一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货币一

回到南京的刘浩然想不到的迎接他的是一场波及朝野的大风波。

在刘浩然亲征北伐的一年多时间里,总理政务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李善长可谓是过足了一把手的滋味。南北诸省政务,无一不汇总至内阁,然后再由内阁诸大学士商议,或诸大学士、直学士联席会议商议定夺,最后以内阁的名义行文各地。就是刘浩然正常的诏书也是先送至内阁,然后由内阁拟制文下传地方。按照律制,内阁每份下传的制文,尤其是诸学士商议拟定的制文,按照程序上都必须交由刘浩然批准方可执行,结果刘浩然先是全部留中,任其在规定时限内自动生效,后来以“不可轻怠国事”为由,下旨给内阁,除人事安排之外的制文,可在上禀的同时着行,刘浩然如果有不同意见,可是事后加以修改。

各地官员甚至老百姓以个人名义上书给刘浩然这位皇帝的意见和“奏章”由通政司汇总,发往北方,交由刘浩然亲自处理,而刘浩然不中意的留中,中意的批注意见转交给内阁处理,除了非常紧急的事情以特旨的方式下达自己的意见外,刘浩然居然很少驳回和干涉内阁对政务的处理。

内阁权柄日益渐重,李善长的地位也眼看着往上涨,诸部官吏见到他都要恭敬地叫一声“首相”或“首辅”,其他三位大学士则被称为“副相“或“同辅”。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长反而越发谨慎起来,无论官职高低,李善长遇见了总是非常和蔼客气,回到家中接见亲友和外人也非常少,几乎是闭门谢客,甚至连相府准备为其大事操办的五十四大寿也被阻止了,只是请了几个好友故交,还有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个饭而已。

李善长被刘浩然敲打过心。里已经非常有数了,他知道,自己现在看上去风光无比,实际上是如履薄冰。江南派官员虽然对自己客气得不得了,实际上在睁大着眼睛等着自己出差,然后一涌而上,用弹劾奏章淹死自己。

那位皇帝陛下虽然远在北方,可。是南京和各地密布他的耳目,各路消息流水介地向北送,不要说什么大事,就是南京两个小吏私下斗个嘴,没几天详细的条文就会摆在那位陛下的桌子前。

每当他想做些什么时,李善长。总是会想起那一天自己在朝堂上主动辞丞相位,去中书省,那位皇帝陛下夜赴府中推心置腹说的那句话:“百室,我们相交于轻贱,十几年的君臣,不容易啊。”每次想起总是后背冒冷汗。

那双永远都显得深邃的眼睛,那张永远都充满温。暖的脸,却让李善长每每不敢深想,他越来越看不透这位主上在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他的暗中操持引导下,看上庞大无比的淮西集团已经分成了文武两派,除了重大事情还会一致对外,很多时候那些淮西将领们与李善长并不是一路。现在刘浩然已经扶植起太平派,这将是淮西集团庞大势力的继承者,但是李善长在这个派系中却丝毫没有什么话语权,顶多只是得到尊重而已。

浙江理学派屈服了,刘浩然便放它一条生路,它与。江南派合流,立即形成了一个可以隐隐与李善长势力抗衡的集团,还有江西学派,这个原陈友谅势力范围省份的势力派系在刘浩然暗中扶植下不声不响地崛起,等李善长和江南派发觉时,其在中枢和地方已经占据一席之地,虽然还不能与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和江南派对抗,但是却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只要它倒向谁,另一方就吃不消,幸好它目前还保持着中立。

李善长知道,刘浩然这么做的原因是制衡,他绝。对不允许中枢或者地方如果少了某一人或者某一派便运转不灵,任何人都不是不可替代的,除了刘浩然自己。

在这情况,李善。长知道自己的处理,因此他谨小慎微,竭力处理好每一件事,守好家等待刘浩然的回来。

可是有人却没有让他清静,呼呼地就给他烧了一把火。叶淙温,这位江南首次科举的探花,永嘉学派的领袖人物,于明历二年四月以工商部主事的身份,给内阁上了一份《请行纸钞改良货币折》,结结实实放了一把火。

刘浩然治理江南时就已经认识到货币的重要性,在他打败陈友谅的龙凤七年,下达了吴王制令…《铸币律》。在江南,任何形式的铜钱、银锭和黄金全部停止流通,改用新铸的货币。

在刘浩然建立的江南新货币体制中,黄金将不再进入流通领域,“凡以黄金易货者,税额以五倍论处”,以税收的方式强制其成为货币,而刘浩然的新货币就是江宁铸币局(南京铸币局)用水压冲床压制的银币和铜币。

银币为圆形,中间无孔,一种重一两,正面中间为楷书“壹圆”,上环书“户部奉诏行发”小字,下环书“龙凤x年”发行年份,背面是龙凤纹章,也被称为“龙凤银”或“银圆”;一种重五钱,正面书“五钱”;一种重一钱,正面书“一钱”,背面皆同纹章,这两种银币被称为“银毫”。

铜币也为圆形,中间无孔,分为几种,一种重一钱,正面书“壹文”大字和“户部奉行”小字,背面仅书“龙凤x年”发行年份;一种重五钱,书“伍文”,;一种重一两,书“壹角”;背面皆书同。

按照规定,铜币十文当一角,十角铜币当一钱银币,十钱银币当一圆银币,即一千文铜币当一圆银币。这铜银货币由于江南机加工工艺先进,制作的模具非常精良,用采用了先进的冲压印制工艺,整个外形浑圆精美,而且铜币和银币含量极高,很快就在市场流通起来。

百姓们可以在各级官府用旧铜币和银子兑换新货币,银子根据成色和重量直接兑换,旧铜币则按照一定比例。由于江南官府秉着官方吃亏,百姓受益的原则进行这一工作,所以百姓们没有吃什么亏,兑换工作几年下来顺利完成,而旧铜币和银子全部回炉,铸造新货币。

根据后来增补和修改的条例,除了国内全部用新货币外,海外贸易也必须按照新货币执行。也就是说,海商带来的黄金和白银必须在江南和大明海关进行兑换,根据成色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成货币,再以货币购买货品,而大明向外购买货品,则直接支付货币。可以说是相当的霸道,可是大明的实力摆在这里,银圆很快成了海外诸地的“硬通货”,有的地方一圆银币可以兑换当地的一点五两银子。

至于黄金,江南和大明则是只进不出,统统放在国库里当储备。

叶淙温提出的改良货币折针对这施行没有多久的货币,直接提出发行纸币替代银圆和铜币。

叶淙温在折中指出,首先大明,尤其是江南由于工商业迅速发展,相应的银号和钱庄也蓬勃发展,这些钱庄和银号为了让客户免除自带沉重铜银币到处走动,耗力又有风险,于是便发行银票、票号,这些银票和票号可以在甲地用银币存入时获得,在乙地需要时从同一钱庄和银号兑换出银币来,只是需要加一些“手续费”而已。这些银票和票号,尤其是那些有信誉的大钱庄出具的银票和票号在商人中获得极大的欢迎,那些做大生意、动辄数千上万银圆的商人此后不再需要带着沉重的银币和铜币上,带上几张薄纸般的银票即可。有些有信誉的大钱庄不仅分号遍布各地,还开设在日本、高丽、占城、马六甲等海外,甚至互相之间可以拆兑,也就是我家的银票可以到你家钱庄去兑换银币。

叶淙温指出,这些银票和票号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只是这种货币发行权却没有掌握国家的手里,因此本该国家收益的货币之“利“让私人收取了。叶淙温还通过一个详细的数据,列出仅仅十万银圆的银票收益有多大,加上银币换银票相当于是将钱存进了钱庄,而取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或短或长,钱庄变相地用一纸银票换取了不菲的银币支配权。

叶淙温大声疾呼道:“值此国家北伐,将士用命,百姓费资之时,当改新币制,增新利以为国用。”

在另外一个方面,叶淙温指出,铜是战略物资,铸炮要铜,造机器要铜,而大明产铜却极少,非常窘迫,“昔日陛下为多铸火炮以资军用,宫中不用一铜器”,现在却要耗费巨大的铜去铸货币,当急改之。

因此叶淙温提出,国家开设官办银号钱庄,以国库存储金银数量为限,发行纸币,通行天下。此纸币可易物,可完税,当然也可以到官办银号钱庄兑换面额相当之银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