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凭夫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凭夫贵-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小妹也在看女孩,眼底闪烁着不安,被苏婉一问,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情不愿的道:“村长家的四妹。”
  四妹有些气恼,她察觉到苏婉打量了自己,却又轻轻飘飘的把视线移开,本来可以直接问自己名字,却非要问宋小妹,四妹觉得自己受了轻视,不由撇了撇嘴,扫了这对姑嫂一眼,“小妹还是赶紧去给你家嫂子摘荷叶回家吃吧,等天黑就不方便了。”说完也不等她们反应,挽着旁边的小姐妹扬长而去。
  宋小妹也有些恼了,这个四妹说话还是那么难听,什么叫给嫂子摘荷叶回家吃,说的好像她嫂子是三岁娃娃只知吃似得!宋小妹不由冲四妹离去的背影瞪了一眼,转头看向苏婉,见她一副沉思的样子,心下顿时咯噔,忙带了些小心翼翼的解释道:“三嫂……四妹她一向……”
  苏婉回神,一本正经的道:“四妹说得对,先摘荷叶吧,一片就好了,挑那种叶子又大又绿的摘。”
  “……”宋小妹无语,感情她三嫂刚刚一脸严肃就是在想挑什么荷叶好?
  宋小妹精心挑选的荷叶到底没派上用处,庄稼人觉得晚上不用干活,晚饭应付一下便好,日子再宽裕的人家,也不会在无客上门的晚上新作荤食,这个天热,剩的菜又不新鲜,实在浪费。是以虽无人拦着苏婉研究美食,荷叶鸡还是在第二天中午做的,荷叶自然也新摘了,大娃二娃两个闲的无事,自告奋勇去给荷塘给三嫂摘荷叶,回来时收获颇丰,捞了些菱角回来,还从地下挖了两截嫩生生的鲜藕,把一向温和的张氏气得没拿棍子满院子追着兄弟两打,“三天不打你们还真是上房揭瓦,这藕还没熟,你们急得挖上来作甚?家里是短了你们吃的还是怎样……”
  大娃机灵些,捂着屁股在院里高声哀嚎:“奶!奶救我……”
  二娃马上有样学样,一边在院里乱蹿一边嚎。
  苏婉觉得好笑,索性不吭声笑眯眯的站在旁边围观。
  张氏气得两三步上前,逮着大娃拧着他耳朵:“还没开始教训呢,你们嚎什么!”
  大娃创作俱佳的表演:“娘,你轻点,疼……轻一点,耳朵要被拽下来了……”
  张氏都要气笑了,拧耳朵的手到底放轻了力道,另一只手却捏着棍子往他身上招呼,刚拍一下,宋母从里头出来,咳了两下,先看了在旁边瞧热闹的苏婉一眼,又看向大儿媳:“都闹什么呢?”
  “您不知道,娘。”张氏放开大娃,叹气,“这俩小子跑荷塘把还没长熟的藕给挖了两节回来,我不教训他们,他们还不知轻重了。”
  宋母看向大娃二娃,表情严肃:“确是你们的不对,哪能这么浪费粮食。”
  两男孩低头认错,宋母疼孙子,见状便道:“这次就算了,半大的小子,馋东西吃也正常。”
  婆母都说算了,张氏也就不说话,拿了两节嫩藕回了厨房,苏婉跟着过去,问道:“大嫂,这藕不但能吃,且正鲜嫩着,怎的娘说大娃二娃是浪费粮食?”
  “你有所不知。”张氏道,“这两节嫩藕,若在荷塘再养上一两个月,至少要大上一倍,说不定还能再长出一两节出来。”
  “原来如此。”苏婉挑眉,又问,“如此说来,这荷塘是自家养的?”
  张氏点头:“是咱们家和老叔家一起承包的。”
  饭后,宋小妹对宋母道:“娘,明儿镇上赶集,我跟三嫂说好一块去。”
  “正好家里也要添些东西,你明日记得买了回来。”宋母想了想,又道,“叫你爹送你们去吧,如今大伙儿都干完农活,应该有不少人去镇上。”
  宋小妹听得也欢喜:“那敢情好,不用自己走路,还能在多逛些时候。”
  第二天一早,苏婉被宋小妹喊起来时,早饭已经做好了,苏婉疑惑:“镇上里这儿也不是很远,要这么早出发吗?”
  “听说爹今天会赶车去镇上,一大早好几个婶子过来说要早点出发,她们还得赶回来干活。”
  宋小妹也有好几个月没来镇上了,很是兴奋,她把最好看的衣裳穿上,梳的辫子都跟平常略有些不同,还戴上了苏婉送的耳坠,她平日都舍不得拿出来。
  车上有妇人打趣宋小妹:“小妹这对耳坠子怪好看的,青绿青绿的,显白呢!是玉的吧?”
  宋小妹摸着耳坠看了苏婉一眼,不好意思道:“我三嫂给的,应该是吧。”
  “子恒媳妇给的啊?那可错不了!”众人把话题从宋小妹身上转到苏婉身上,问的都是些她不怎么答得上来的问题,比如她娘家有多商铺、多少亩地,她爹是不是认识衙门里的某某,她娘家烧水的丫鬟是不是每个月都能拿半吊银子还不受累。苏婉含糊的答了一两句,妇人们便知她不想说话,于是话题又回到宋小妹身上。
  “小妹也长成大姑娘了。”
  “改明儿叫子恒媳妇给你找个好夫婿,以后就享福了。”
  宋小妹被揶揄的不敢抬头,好一会儿才凑到苏婉旁边,嘴角又扬起了,苏婉瞥了她一眼:“赶集就这么高兴?”
  “我都等了好几个月,上次老叔家的二妹喊我一起来,你不在我都没答应。”
  “上次赶集是什么时候?”
  “就你和我哥从娘家回来的那天啊。”
  “还是我们小妹有义气,到镇上想吃什么,三嫂给你买。”
  “是三嫂自己想吃吧?我见你早饭都没动两口。”宋小妹凑到苏婉耳边悄悄道。
  苏婉斜睨了她一眼:“你不也一样。”
  说话间,牛车已到了镇上,这应该是镇口,并没有看到商铺,来往的行人,揭露了镇上的繁荣。
  古往今来,但凡靠近城区的乡镇生活,总要比偏远山区好些。但是苏婉不知道,她从县里经过了几次,看着也就比这松林镇好一些,见此繁荣景象,是有些吃惊的。
  宋老爹把牛车停下,道:“里面不方便,就到这儿下吧。”又叮嘱了宋小妹几句,便赶着车回宋家村了,今日要来镇上的人多,且都刚收完粮食手里宽裕,更愿意坐车来,宋老爹一车拉不完,便余下些不赶时间的他回去拉第二趟。
  同车的几个妇人本想在前面等宋小妹二人,被宋小妹婉拒了,她们便先行离开,宋小妹陪着苏婉这见什么都新鲜的现代人人生第一次逛古代集市。
  越往里头越行人越多,挑着担的抱着小孩的提着行李的,与《清明上河图》上所绘确实相差不大,只是这里村民形色匆忙,人声喧闹,生机蓬勃。
  周围还没看到商铺,两边地上已经有人摆了不少菜在吆卖,还有些家常零嘴,炒花生炒南瓜子,还有些山上采的野果子之类的,宋小妹说这都是自己家种了挑来卖的,只偶尔来,不交租子,便不进里面摆摊,就在镇口卖。
  地摊的尽头,才看到一个石门,旁边竖了块石头,刻着三个字——“松林镇”。
  宋小妹惊讶的瞪起眼睛:“三嫂你认得字?”
  “小声点。”苏婉做了个“嘘”声,压低声音道,“怕你爹娘不喜,除了你哥,现在就你知道了。”
  这些天相处,苏婉和宋小妹已有了闺蜜之谊,立马表情一肃道:“放心,我一定保密。”
  苏婉眼睛一转,忽然计上心头,揽了宋小妹的肩问:“这镇上有书铺吗?”
  “整个松林镇也没几个私塾,有钱读书的都去县里书院了,镇上怎会有书铺。”宋小妹好奇看她,“三嫂找书铺作甚?”
  苏婉眼神闪了闪,原本是想借口给宋子恒买书,但这里没书店,这个借口也不能浪费……苏婉眼神一转,便笑了:“其实我是想买书。”
  “买书?”
  “相公讲了个故事,还没讲完呢,他就走了,我特意问了书名,今日来镇上就想买回去看,哪知没有。”
  “三哥讲的故事,应该在他自己书里看到的吧?”
  苏婉无奈道:“他书房倒是有这本,可是爹娘不让进啊,还是改明儿看看谁进城,叫人给我带吧——我就说给相公买的,你到时别说漏了。”
  “一本书可不便宜,我哥有,何苦再买一本。”宋小妹皱眉想了会儿,道,“不如这样吧,我哥书房许久未打扫,到时我就和爹娘说我们进去打扫,你趁机把那书找出来。”
  苏婉心下一喜,面上却迟疑道:“爹娘会同意吗?”
  “先试试吧,再不行,等过几日他们都去山上砍柴,我再掩护你进去。”
  苏婉这下眉头彻底舒展开来了,“这敢情好,我听说那本书二两银子呢。”
  宋小妹不由倒吸了口气,这么贵!幸好她拦住了不知银钱贵的三嫂,却又听她三嫂道:“这事儿干成了你就给我省了二两银子,待会你自个儿选几朵好看的头花,就当三嫂犒劳你。”
  一朵头花不值几文钱,宋小妹心下淡定,打定主意以后要更注意点三嫂,省得她老花冤枉钱。
  ?

☆、第二十五章

?  终于进了松林镇的街区,两旁一排排商铺整齐林立,清一色的乌梁灰瓦,屋檐下都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一看便觉得红红火火。虽然街上行人挤,依然有挑着担子叫卖的货郎,但大多是依着规矩整齐在两边摆摊的小贩,小贩再后才是乌梁灰瓦的商铺,说是商铺,也就像农家小院,只不过前头堂厅拿出来做店面,后院才是吃饭睡觉的地儿。
  苏婉看着街区人声嘈杂,却并无杂乱,一副欣欣繁荣之象,实在颠覆她对这个时代的印象,分明是如此真实存在的世界,来来往往也俱是有血有肉之人,她如他们一样,要生活,吃食住行,也会生老病死——她如何能将自己游离着世界之外?
  “三嫂,你发什么呆呢?”
  苏婉回神,摇头道:“我只是有些奇怪,这镇上怎么跟县里差不多,看着繁忙却并无给人杂乱之感。”
  “原来你在想这个啊。”宋小妹笑道,“并不奇怪,三哥说是因为咱们镇靠近城里的关系,县老爷有时候也下乡视察呢,可得好好管理,但是离城里没我们近的镇上,就远不如我们这儿了,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