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的信物·禁忌之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鱼的信物·禁忌之海-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盛总过奖了。”我尽量把孟岩设计的台词说的恳切一些,“就因为只会些拳脚,所以退役之后想找个牢靠的饭碗才这么难……”
  “像陈小姐这样的人,来多少我都要,”盛万龙眼角生着细细的纹路,笑起来的样子像个慈和的长者,“但是我不确定陈小姐是不是真想在我这小庙里屈就。”他摆摆手制止了我的解释,“这样吧,陈小姐先参加公司的新人培训。半个月的培训,希望陈小姐能够做出一个合适的决定。你看呢?”
  我点点头。这套说辞和孟岩的交待虽然略有差异,不过结果总算一致。就是不知道盛万龙是真的不知道我的身份,还是在配合我的台词撇清自己。
  “培训期间的薪金标准就按照试用期的标准来算,”盛万龙补充说:“优秀的员工可以提前结束培训。陈小姐,我很期待能和你成为同事哦。”
  “谢谢。”话说到这里,我也打算告辞了。站起身时心头微微一动,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盛总,恕我冒昧问一句,刚才门口的那位先生是什么人?”
  盛万龙摊开手很抱歉地笑了笑,“这个……客户的资料我们是不能随意透露的,毕竟陈小姐现在还不是胜达的员工啊。”
  我猜到了他会有这样的反应,心里倒也没觉得失望。既然他已经说了是客户,那么等我以后进了公司总会搞清楚的。
  走出院子的时候,我又想这位奇怪的青年会不会只是认错人了呢?

  新任务

  再次见到那位奇怪的青年是在一周之后,北郊的海滩上。
  我们正在进行五公里负重越野训练。从营地到海边,来回将近五公里的路程,标准的军事化训练。参加训练的都是胜达今年招收的新人,据说报名的时候有六十多个人,但是经过第一周的考核筛选之后,被送到这里的还不足二十个人。这个数字比例让我觉得胜达的所谓新人培训,似乎也不仅仅是个书面流程那么简单。
  夜光表的指针慢慢指向五点。
  天色将亮而未亮,浓稠的夜色正一丝一丝变浅,依稀可以看到远处墨色的浪尖上一线蜿蜒涌动的白色。满天阴云沉甸甸地压在空荡荡的海滩上,凛冽的风声和远处海涛的咆哮混合在一起,连自己跑动时的呼吸都几乎被它吞噬。
  教练的声音从前方的沙丘上传来过来,“七分钟了啊,动作都快点儿。超过二十分钟的,回去做两百个伏地挺身!”
  沙丘上孤零零地立着根旗杆,旁边影影绰绰地站着好几个人。长得人高马大,背着双手站在旗杆旁边的那个人就是胜达的培训教练,站在他左侧,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的人应该是盛万龙,这几天的集训他都在场。盛万龙身后还有一个男人,穿着款型精致的大衣,站在圆球似的盛万龙旁边,显得格外挺拔。这个身影看着眼熟,一时间却又无法确定在哪里见过。再远处似乎还有几个人,离得远,又有车挡着,看不清楚。
  “十六号!十六号加快速度!”教练的眼神也太好了,离得这么远都能看到我帽子上的号牌,果然是做过狙击手的人材,“你别总给我悠着跑!超过十五分钟,回去做两百个伏地挺身!”
  我紧了紧背包的带子,脚底下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刚刚绕过旗杆,就见盛万龙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举到了那个男人面前,嚓的一声响,夜色里顿时跳出一团暖暖的小火苗。对面的男人低下头,略长的头发垂下来挡住了大半张脸,从我的角度只能看到一个棱角分明的下颌,鼻梁很直,唇线转折分明,唇色淡的像他叼在唇上的那支烟。
  火光叮的一声被打火机的盖子压灭了。夜色中亮起了两点微弱的红光,一股干燥的烟草味道随着风势飘了过来。短短一霎,足够我认出这是我曾在盛万龙门外遇到过的那位X先生。
  一个队员从我身后超了过去,飞快地绕过旗杆,开始沿着来路跑回程。教练指着他的背影对盛万龙和X先生说:“八号队员体能不错,应变速度快,枪法好。”
  看这情形,应该是挑人来了。
  盛万龙转身望着那位X先生。X先生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昏暗的光线让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不过这个人站在那里,无端地就给人一种淡漠的感觉,总像对周围的一切心不在焉似的。
  我绕过旗杆,追着八号跑下了沙丘。身后,教练的声音被晨风扯碎,听得断断续续,“十六号队员……枪法……格斗……”
  我跑回训练营正好十四分半,还没来得及庆幸今天可以免去二百个伏地挺身,就听喇叭里教练的声音又开始喊,“八号、十五号、十六号、二十七号,马上到营长办公室。”
  营长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端,门开着,远远就看见办公室的沙发上坐着几个人,有男有女,正熟络地谈笑。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几分资料,应该是我们的训练记录。
  “来,来,大家都见见面。”盛万龙招呼我们坐下,面带笑容地说:“按照胜达的传统,每次集训教官都会推荐几个优秀队员提前签约。”
  对于这种性质的职业,半个月的培训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无论是格斗、射击还是紧急事务的处理,都不是短时之内能够熟练掌握的东西。不过,盛万龙做事的效率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接任务这档子事儿不管怎么说也得等到集训之后。
  “十六号!”坐在盛万龙身边的中年男人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
  “到!”。我背着手上前一步。
  中年男人上上下下打量我一番,然后点点头,“你跟我来。”
  我跟着他走出了营长办公室。眼角的余光瞥见盛万龙脸上一副慈和的笑容,就像毕业典礼上校长望着毕业生似的。
  我还是觉得他很不像个当过兵的人。
  “我是三队队长罗升。”走出办公室,中年人拍了拍手中的训练记录,侧过头冲我笑了笑,“我看了你的训练成绩,很不错。”
  他看看我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胜达的规定,新人出任务要有老队员带。你暂时跟着我。我虽然不一定能打得过你,不过好歹公司的规定要比你熟一些。”
  这人看起来性格还不错。
  “咱们先来解决一下你的装备问题。”罗升推开走廊尽头的一间小办公室,一边示意我坐一边问道:“你原来用什么枪?”
  我犹豫了一下。行动队的配枪和其他兵种是不同的,就算孟岩给我提供的身份是退役军人,但行动队的存在应该还是一个秘密。
  “我个人喜欢冷兵器。”我选择了一个折中的说法。
  “这就更好了。” 罗升点点头,“咱们毕竟是个私人公司,法律上也不允许携带枪支武器。就算是特别任务,让人查出来也很麻烦。”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罗升又说:“虽然不能光明正大地配枪,但是必要的工具还是得有的。”
  “匕首、笔、发簪。”我说:“我可以带这些。”
  罗升点点头,眉眼之间流露出一种“我果然没看错你”的神气,“咱们队现在接手的是随护任务,对人员的要求就是便装出行。你现在看看这个。”
  罗升将桌面上的笔记本转了过来,示意我看屏幕。出现在屏幕最上方的是一个十分醒目的鹰头状LOGO,这是胜达公司的标志。也就是说,罗升现在给我看的东西来自胜达公司引以为傲的资料库。
  表格的左侧是一张半身照。照片上的中年妇女眉目端庄,卷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穿着一套暗色的套装,十分严谨的模样。这位名叫谢丹的女士现任职务是医学会岛城分会的副主任,同时也是国内基因工程学权威,十多年前曾参与了第一个在我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lb的研究与开发。拥有独立实验室,主要进行基因工程药物方面的研究。
  我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孟岩发给我的那几篇论文。
  “我的任务是什么?”我问罗升。
  “谢女士要来岛城参加医学会的学术交流大会,这期间她的人身安全由我们公司负责。”罗升的回答十分耐心,“你以她助手的名义贴身保护。我带另外三名队员负责外围安全……”
  “谢女士只是一个学者,”我忍不住打断了罗升的介绍,“她来岛城只是参加学术会议,为什么会需要这么周密的保护?”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罗升摇摇头,“大概跟学术上的研究成果有什么关系吧。”
  “只有我们四个人?”
  罗升微微蹙了蹙眉,“除我们之外,据说医学会那边也委托专人护送谢女士。至于这批人是在机场跟咱们做交接还是在岛城一起执行任务,要等和谢女士碰面之后才能知道。”
  “谢女士什么时候到岛城?”
  “三天之后。”

  谢女士

  三天之后,黄昏时分,滨海国际机场。
  我和罗升混在接机的人群中静静的等待着任务的开始。我的背包里像普通女孩子一样装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手机、面巾纸、口红以及几块巧克力。不同的是,我的这些小玩意都经过了特殊加工。除此之外,我左右两侧的靴筒里各藏着一把匕首。在长款风衣的掩盖下,大腿内侧还绑着一把从胜达的库房里刚领出来的半自动M1911A1。这枪虽然重了点儿,但是拆装方便,安全性能也不错。
  罗升穿着一件浅灰色的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细边的眼镜,有些不耐烦似的摆弄着手里的手机。另外的两名男性队员此刻正在机场外面的车里待命。至于谢女士在岛城的住处,因为不便事先透露,只能等接到人之后再征求她的意见。
  周围的人群中响起一阵喧哗,有人大声喊:“出来了!出来了!”
  从人群的头顶上望过去,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谢丹女士,而是走在她身旁的那位身材高大的青年。他留着精干的平头,一张娃娃脸笑眯眯的,嘴里还嚼着口香糖,轻松自在的样子活像来度假。
  在旁人看不到的角度,他冲着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