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玩火!
撤军汉中北上关中虽则有困难,但确实是一条稳妥的选择,可甘宁要强攻樊城,首先胜负难料,其次就算攻破了樊城,还有宛城曹真的五万兵马,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再往好处想,曹真不堪一击,但甘宁麾下兵马连番大战,还有余力与张辽一同攻陷洛阳吗?
会师洛阳城下,听起来美妙,实则夜郎自大!
“这个大都督,打了二十年胜仗,看来已经目中无人了啊!”
郭嘉冷笑不已,仍旧气愤难消。
马超反,他忍住了,可紧接着甘宁不听号令,则让他再也难以忍住,现在是全面爆发。
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
到底甘宁的目中无人,是看不起曹仁曹真马超,还是没将郭嘉放在眼中呢?
诛心之言!
前些时候还用人头为甘宁作保的一干将领这会儿也都不好出面给甘宁说好话。
违令不遵是事实,这种事情怎么求情?
郭嘉暴怒之后沉声道:“再给我去传令,让甘宁率领兵马去汉中!告诉他,他若不从,后果自负!”
说罢,郭嘉拂袖而去。
郭嘉对马超的厚爱,是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以马超那样的“封疆大吏”,郭嘉都不曾让他把仅有的家人送来成都,作为一种控制将领的手段。
马超的确家中血脉已经稀薄,但他马超有子嗣,可郭嘉不曾让他送子嗣来成都。
但凡君主,在这个时代,为了确保手下的忠心,一般都会将位居要职的人亲属安置在眼皮底下,一旦有人背叛,那么首先遭殃的就是叛党的家人。
所以,郭嘉对马超的信任,是空前厚重的,可马超偏偏就罔顾了这份信任。
而甘宁不同,甘宁所有家眷都在成都,所以郭嘉那句后果自负,话中所指非常明显了。
这一下,整个成都震动,不光是郭嘉派人再去传令让甘宁撤军,武将中典韦许褚高顺等人也都纷纷写信给甘宁,让他听命行事,不要自作主张。
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哪一个君主能够容忍将领这么做?
即便结果能够印证将领自作主张是对的,可这势必会让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轻的会有隔阂,重的则会秋后算账!
甘宁在樊城外再一次接到郭嘉的军令后,满腹苦涩。
遥望樊城,甘宁沉沉呼气,目光飘忽。
周泰和孟达也来劝甘宁就此罢休,不要盯着樊城不放。
现在不打樊城,日后还有机会,急功近利的话,恐怕下场会惨不忍睹。
当时甘宁仍旧一意孤行。
他问心无愧,戎马半生都是在全心全意辅佐郭嘉。
一月之内,成都方面发来三道军令让甘宁撤军,但甘宁回复了第一道军令,后面两道军令,全部沉默以对,仍旧在樊城外加紧计划的进行。
樊城北面,于禁率领河北募集的七个新军抵达,为防太平军偷袭,曹仁率军出城接应,最终安然无恙一同进入了樊城。
于禁一到樊城,走上城楼,看见东西南三面外的高强,就不解地问曹仁:“子孝,这甘宁究竟想干什么?”
曹仁也一头雾水,似乎甘宁给樊城又打造了一道防线,这样,反而使得樊城更加稳固。
于禁跟着曹操征战十几年,攻城战打过不少,要说将樊城孤立起来的话,似乎筑墙是一个最蠢的方法,只要大军从城内走出,用冲城锤就能击破这道防线,而不管是太平军还是曹操,都曾经有过在城外挖渠引水将城孤立的举动,如果甘宁真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可以在樊城外围开凿一条河,这样就连于禁的援军都会被隔在外面。
“太平军诡计多端,这道墙必定暗藏杀机,依我看,整军休养之后,我率军冲破这高墙,打乱敌军的计划。”
于禁有了决定,他猜不透甘宁要做什么,当时既然甘宁要筑墙,那他就去毁坏,肯定能够打乱敌军的部署。
曹仁不乐观地摇了摇头。
“高墙之上,皆有太平军弓箭强弩防备,很难靠近啊。”
“既然如此,就更应该冲破这道高墙。”
于禁想到甘宁如此紧张这高墙的作用,那这道墙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曹仁也知道,只不过他不能冒着惨重的伤亡顶着敌军箭雨去捣毁一道墙,因为付出惨痛代价后,敌军可以一夜之间再把墙筑起来。
既然于禁带着兵马来了,那就让于禁去,说不定还能洞穿甘宁的意图。
第五十八章 水漫七军
自甘宁北攻襄樊初时,孙权带着陆逊来到柴桑便没有离去,一直关注着荆州的战况。
柴桑外江水之畔,孙权与陆续傲立江边,眺望西北襄樊方向,除了碧波江水与巍峨青山其实别无其他景致,但孙权的眼神充满专注,似乎已经穿透山水,直达樊城的战场。
马超反,甘宁抗命,再加上这些年郭嘉对吴懿的偏爱,对糜芳的破格提拔,对吴懿诬陷甘宁的从轻发落等等,似乎一直蛰伏西南最安稳的太平军在瞬间进入了多事之秋。
“伯言,我要逐鹿天下,首重取哪里?”
孙权负手而立,突然发问。
衣炔随风舞动,作为吴侯幕府中最年轻的幕僚,陆逊只淡淡吐出两个字。
“荆州。”
孙权昂首闭目,心中不断重复这两个字。
荆州,永远是荆州,是天下要冲的荆州!
睁开双眼,绽出冷酷之光,孙权遥望苍穹。
似乎,江东的机会,来了!
甘宁不撤军,好!
要与曹仁大战一场,妙!
樊城之战,最好战得天崩地裂!
先前甘宁有兵马十万,樊城曹仁只有七万,但于禁率七军来援之后,兵马数量上曹魏稳占上风,樊城一战,旗鼓相当!
“曹仁,于禁,甘宁,打一场足以让我席卷荆州的战役吧!”
孙权转身朝柴桑走回,路过陆逊之时开口冷然道:“伯言,给建业传令,调集江东所有兵马到柴桑来。”
陆逊躬身领命,心中已然知晓孙权的打算。
这是要等郭曹两家在樊城外两败俱伤,而后出其不意收拾残局。
在江夏的周瑜有五万兵马,现在孙权要将江东剩下五万兵马也调来,看来是要孤注一掷袭取荆州了。
时至七月下旬,在于禁率军来到樊城休整数日之后,准备与甘宁来一场正面交锋。
当日,于禁率军进入樊城,太平军连夜将樊城北面也筑起了高墙,彻底在樊城外围筑造了一圈高墙,唯独在樊城西南方向留下了一个像是通道的缺口。
艳阳高照,无风无云。
樊城南面大门缓缓大开,于禁率领他带来的七个军走出樊城,主动向太平军宣战。
满宠与曹仁站在城楼上督战,表情严峻,眼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甘宁在城外筑起的高墙非常厚,足有两丈有余,这不是一般冲城锤能够轻而易举捣毁的。
这接连一圈的高墙向外是缓坡,甘宁走上去,身边周围全是拿着弓箭与弩的将士,居高临下,张弓搭箭,威慑敌军。
于禁命军队列开阵势,盾牌兵打头,弓箭手长枪兵保护在冲城部队的周边。
不管怎样,今日都要先捣毁一面墙,尽管没有人知道甘宁打造这一圈墙有何目的。
“甘兴霸!有胆与我一战否?”
于禁看到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甘宁,出言激战。
立在高墙之上的甘宁神色冷酷,对于禁的挑战不假颜色,反而昂起下巴仰望樊城城头的曹仁。
“曹子孝,此战,足下将永生难忘!”
曹仁紧握拳头,忽然有一股紧张在心底蔓延开,甘宁的信心爆棚让他感到不安。
被无视掉了的于禁当即大怒,立即下令正面冲锋!
喊杀震天,曹魏的将士张口怒吼一往无前地向前冲锋,但在高墙之上的甘宁从容不迫,大手一挥,披风飘扬,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一股浓烟冲天而起。
这是信号!
先头部队已经距离甘宁所在的地方不足百步,太平军的远程部队不断放箭,墙上墙下箭雨穿梭,甘宁身在箭雨之中纹丝不动,面不改色。
轰隆隆
一声震动从远方传来,令厮杀震天的战场忽然陷入了寂静中,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樊城城头上,曹仁循声望去,与满宠一同移步向西,站在高处俯身一看,顿时面无血色。
“不可能!”
曹仁目眦欲裂,犹如看见鬼神!
樊城西北方向,那高墙通道中,从远处奔流而来的洪水如同洪荒猛兽肆虐奔腾,带着吞噬万物的威力席卷而来!
波涛汹涌,怒浪如潮,樊城外于禁所率的七个军全部惊呆,彷如洪水泛滥成灾压顶而来。
数万大军淹没在惊涛怒浪之中!
曹仁沉重地喘息着,失魂落魄跌坐在地上,满宠赶紧下令命人去将城门关闭,并且命人立刻去粮仓救粮,回过头,看到曹仁面无血色神智混乱的模样,蹲下来要去搀扶曹仁起身。
但曹仁却双手死死握住满宠的双臂,咬牙切齿问道:“军师,这,这水从何处来?”
满宠眼眶已经湿润,颤声道:“汉水。”
“不可能!不可能!汉水的水位即便是雨季,也涨不到这个高度!”
曹仁疯狂地质问着满宠,当时满宠别开目光,闭上眼睛,耳边传来城外曹军的惨叫与呼救声,痛彻心扉。
“将军,只要堵住汉水下游,积蓄一段时间,便能做到。”
事情从结果出发去分析,智如满宠定能想通一切,为何甘宁起先攻樊城只远攻,为何筑墙,为何留下北面等援军来后才发动进攻,等等。
曹仁爬起身朝城外望去,一片汪洋之景。
“军师,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些将士惨死眼前吗?”
曹仁涩声地问道,抓着墙头石壁的手已经渗出鲜血。
满宠泪眼朦胧,心底一片冰凉,微微摇头。
救?怎么救?
这大水淹没不光是樊城之外,就连樊城内都已经是大水成患。
樊城外,是被大水冲击,将于禁带来的军队全部冲垮,淹没在浪潮中。而满宠第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但肯定挡不住大水流入樊城之中,只不过城内没有遭到大水冲击,而是水位不断升高涨起来。
城内百姓陷入恐慌之中,爬上房屋抱成一团,连家中贵重物品都来不及收拾,樊城内已经是哀号连天,满目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