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宝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宝藏-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看到它的机翼从位于头部驾驶舱的位置便开始向后加宽伸展,一直到靠近机尾的时候又开始收窄,但尾部的窄度明显要比头部宽得多,所以才说它像冲浪板。
  飞机的发动机看来是两条长长的槽,它们位于机翼的下方,在机身两则凸起两条半圆的梁,一直延伸到机尾。发动机的出口付玉书刚才在楼下时看过,它是两道显长方型的大口。显然,飞机是利用空气通过这两条长长的槽而产生动力的。可是,它为什么要附在火箭上呢?
  “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武器!”
  刘奇在他身边微微一笑,“它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行器。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叫它‘龙…九八’。龙…九八在一九八零年初步研制成功的——那时是龙——九八的上一代机器,叫龙——八零。龙——八零在研制成功后,于一九八九年试飞。当时它就能达到最高十一马赫的速度,在不到半小时内就能从西北飞到渤海,然后以每小时高达一万三千公里的速度冲进渤海。整艘飞船在巨大的冲击力下被撞得粉碎,从而使它的所有证据都消失在海水里——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能力在飞机出发后能收回它。所以,我们只能用无人架驶来完成那次测验!”
  付玉书听得瞪大了眼睛:“无人驾驶不是在九十年代才由美……”
  “别听他们那一套!”
  刘奇笑笑打断了他。付玉书一想也是:就眼前研制的“龙…九八”项目,又有那个国家知道它?连头儿跟固长江之所以知道这个项目,也是因为这个基地的反间谍机构须要由总部来维护。所以头儿和固长江才会知道有“龙…九八”这个项目。队长这次虽说是物尽其用,但如果在战略上通不过。“龙…九八”是绝对不会冒着可能暴露的风险出击的。最高机构要求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同意“龙…九八”出击。
  “那它是怎么运作的?”付玉书伸手指了指飞机。
  刘奇一点头,表示付玉书问得好。“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花了最少两代人进了几十年的研究了!”随后,刘奇便将有关“龙…九八”的动力系统和一些特性跟付玉书简单地讲了一遍。当然,对于刘奇那些充满专业术语的解说,付玉书是百分之八十听不懂。
  “龙…九八”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研制,一开始时的负责人是刘奇的老师刘兴国。刘兴国主导开发了“龙…九八”的上一代机器“龙…八零”。即使是当年的“龙…八零”,拿在现在的航天器业界仍是非常先进的。它当时的速度已经达到最高十一马赫。而“龙…九八”现在的时速,最高可达十八马赫。在这种速度下,一般人是坐不了的。所以“龙…九八”的飞行员都是千里挑一的。目前,只有五个人经过专门的培训,可以驾驶“龙…九八”。这五个人就如同航天员一样的珍贵。在某些方面,他们更具有航天员不具备的能力。“龙…九八”使用氢气为燃料,用大气层中的氧气来燃烧燃料。但没有涡轮引擎般的叶片或移动组件,是靠先前产生的速度去推逼空气进入机内,经压缩后燃烧,从而产生推动力。所以,“龙…九八”必须由火箭来推动它达到一定的速度,然后释放它,让它自己点火。这就是为什么它会附在火箭上的原因。当然,它也可以附在运输机上,让运输机帮它达到所须的速度。但是,中国的火箭非常先进。所以科学家们情愿它在一开动后就达到极速,从而不会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雷达可以监测到它。致于导弹,它们根本就近不了“龙…九八”的身体,因为它们无法达到跟“龙…九八”一样的速度。“龙…九八”轻易就可以甩开它们——
  这就是终极武器。它更像一台飞船,而不是一部飞机。
  刘奇解说完了,付玉书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他更想了解“龙…九八”是怎么去攻击卫星的。但是,他们得将这个问题在视频会议上提出并进行研究。因为陈明头儿和固长江队长这会都在摄影头前等着他们。他们必须在四个小时内就得确定是否采取攻击行动。
  第五十九章 太空魔鬼
  中国,苏城,临时指挥中心。
  固长江抬手看了一下表,发现已经近凌晨四点钟了。付玉书应该已经赶到了基地,却为什么还不回电?
  固长江又抬头看了一眼大屏幕,发现头儿在会议室里走来走去。他显然也是等得有些着急了——他们的时间越来越紧。头儿要求将联合行动的几个指挥中心二十四小时在线。这样就可以随时通告各自的情况。他们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一边安排工作,一边随时保持着联络。行动的最合适时间定在明天早上七点四十分。也就是说是否由“龙…九八”来攻击卫星,他们必须在七时前就得有结果。一旦确认由“龙…九八”来攻击卫星,王向超带领的电子专家小组便会在七点正开通GPS终端并开始黑入全球卫星系统。这样,他们在二十四小时后就能得确认犯罪集团的所有卫星并确认攻击那一颗。王向超已经排除了犯罪集团的卫星处在地球同步轨道这一可能性。他以为犯罪集团的卫星应该在八千到二万二千公里的高度之间。王向超以为犯罪集团不会把卫星发射到三万六千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因为那样会造成他们高昂的运作成本。
  固长江等几名指挥官之所以将疏散和拆弹行动定在早辰的八点四十分左右进行,是因为那个时段是最合适的:在七点之前,疏散区的大部份居民都还没有出门,这样就会加重疏散任务的艰巨。而在八点过后,外来上班的人员也会在这时候到达这个区上班,那样人员同样也很多,一样不利于疏散。人越少就越好疏散,这是肯定的。所以,定在七点四十分这个时间是最科学的。这时要去上班的人已经出门了,商铺也还没有开档。而要到这片地区上班的人大部份都还在路上。他们只要将路口一封,他们就进不来,进不来就是安全的。因此,固长江要付玉书亲自往西城方面,督促刘工程师在七点前确定方案。然后王向超在七点四十分准时行动。这样,二十四小时确认攻击那颗卫星后,刘工程师马上安排攻击。攻击的过程可能须要几十分钟,但这得要确认卫星的高度后才能准确得知。不过必须确认攻击的完成时间是七点四十分。攻击一成功后,全面的行动将会在七点四十分展开。大疏散、拆炸弹和全面黑入犯罪集团的卫星也会在这时进行。
  固长江又抬手看了一下表:时间又过了十分钟。他心里越来越着急。临时指挥中心这会只有他和张长扬两名指挥官在。小于和宋玉都到大街上去了。小于在查看疏散路线可能出现的危险点的加固情况。宋玉在连夜安排城管等多个部门在明天联合行动,他们要遣散大街上的摊档等一切障碍,为三十小时内的大疏散清出一条安全通敞的道路来。
  张长扬这时走了过来,看了看队长前面的几面大屏幕——由于与会的点过多,所以技术特工加设了多台投影仪。张长扬看到陈明头儿、王向超和位于西城的“龙…九八”控制中心都在线上。但没有付玉书和刘奇工程师的身影。张长扬只能看到有许多穿着白衣服的科学家在平静地操作着各种仪器。看来付玉书还没有到达西城。另外,张长扬还看到另一个屏幕上还有一组人员——他们是一个行动监督小组。他们不参与行动,但要监督“龙…九八”的每一个行动细节。他们已经收到了行动的简报。显然,他们不能允许固长江将“龙…九八”的导弹射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终于,付玉书与刘奇的身影走到了西安控制中心的摄影机前。张长扬看到与会的各部立刻焦集到各自的镜头下。今夜,“龙…九八”将不再成为一个秘密。
  “说吧!”
  扩音器里传来头儿的声音。他此刻表情严肃地坐在会议室的中间坐位上,总部的与会者在摄影头下围了半圈。
  “各位晚上好!”
  刘奇站在一面特大的屏幕前,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付玉书站得离摄影头较近,他面向刘奇,人们只能看到他的一个脑袋。这时,刘奇身后的大屏幕一闪,人们马上看到了一副“龙…九八”的电子三维模型立在大屏幕。张长扬不由坐直了身体,仔细地观看大屏幕。好奇心使它非常想了解“龙…九八”的所有特性。可是,刘奇在对“龙…九八”的介绍却非常简短:
  “这是起载火箭,这是攻击机。‘龙…九八’有两个驱动系统,分为三个燃烧段。一是火箭系统。它分开两部份,一部份用于飞船的起动。它会载着飞船升空,然后在达到要求的速度后自动脱离飞船。飞船在这时起动第二个驱动系统接着向上攀升——这是它自身的动力系统。”刘奇用手掌在大屏幕上飞船的机动槽上指了指。接着,他又示意工作人员将“龙…九八”的模型转成底面视图。这时,人们可以看到飞船挂有四条平行的圆筒。它们从机腹一直延伸到机尾。
  “然后……”刘奇指着两条较大和较长的圆筒,接着解说“飞船飞出大气层,由于没有氧气可供燃烧。飞船本身的动力会熄火,转由这两条火箭来驱动,一直到达目的地。最后……”刘奇一指中间的两条圆筒“飞船从这里发出导弹,把目标卫星摧毁……”
  听起来很简单呀?
  头儿等人不由皱起了眉头。想提问题,却又实在不知该提什么问题。因为这东西他们都不懂——这让他们如何评价行动的成功率?
  “刘总,你能仔细地跟我们说一下攻击的整个过程吗?”
  头儿思考了一会问。
  刘奇点了点头。他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此刻面对镜头,有点紧张。
  “这是攻击的线路图……”
  刘奇打开了一副示意图。图解的背景是大空,上面点缀着几颗卫星,最底下是地球。人们看见有一条巨大的“n”形线从地球上伸出,在太空中转了一个大弯,最后又回到地球上。这条“n”当然就是“龙…九八”的攻击线上。因为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