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演员作者:啪啪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其实我是演员作者:啪啪啪-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就是有范,衣服贴点亮片就是潮流,说句哈喽就是高端。
现在的包装则不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包含艺人的个人背景、性格特质、从业规划等一整套方案,外在的穿着打扮只是这套方案的一个方面。
举个例子,假如对这个艺人的定位是“新古乐”,那么不是有家学渊源就是自小对汉学感兴趣,大学专业与汉学相关最好,即便不相关,也要专门请老师上过课。平时言谈应该是温雅含蓄,谦让有礼,淡定从容,偶尔引经据典——但不能掉书袋,反而有故意炫耀之嫌,有失古意。至于歌曲,词嘛,唐诗宋词都不在考虑范围内,以乐府为宜,诗经最佳,现代人填的“古风”词那是绝对看不上眼的;曲子则按照宫商角徵羽来,流行歌的调式那是不能用的,否则即便编曲用了笛子古筝,那也不过是古风pop,绝不是什么古乐。平常不能太抛头露面,绝不会参加什么拼盘演唱会,自己开的也不能叫演唱会,要叫音乐会。场面清一色的汉朝以前的服饰,要是有一件褙子那就是失败。“最受欢迎歌手”“人气偶像”这样的形容词绝对不能沾边,百度百科里最好只有文化推广大使、音乐家协会会员、古文朗诵学者一类的头衔。并且一定要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这几个自称或据称是汉学“正宗”血脉的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合作过。至于穿着打扮,配合着带点复古元素就好。
如此一整套的下来,才是完整的现代式包装。
至于艺人真实的自我,躲在他或她的私生活里;大众消费的只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符号。这个符号甚至不需要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二次元虚拟歌手。
这样的包装也绝对不是盲目的,而是对市场有精准定位的;像是日本的大型偶像团体,人数甚至有几十个,经纪公司苦心孤诣地对团体中所有的人进行了细分,只要是能符号化的特质,就加以放大、重复、强调,即便是在博客的讲的一句话也要讲究;与特质相悖的部分,则必须要隐藏。
这样的包装,除非本身就是虚拟人物,否则必定会出现艺人的自我与其公众形象之间的错位。所以好的经纪人,必然是依照艺人自身的特质为依据,来打造其公众形象的。
方桐从一开始就给舒旷量身定制好了一套方案,并且一直在按这个路子走,但舒旷本人却丝毫没有察觉,这种手段可说是相当高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舒旷本身特质鲜明,不需要太多改造。所谓当明星的料子,并不只是好脸孔好演技或好声音;对于方桐来说,假如一个艺人,能让他稍一接触,就立刻在脑海里勾勒出此人以某种形象获得公众关注和喜好的画面来,那就是个好料子。在他看来,舒旷就是这样的人。
“阳光,正面,励志。”
这是方桐给他的形象标签。当然,还有一些更细节的东西,不过反正说了舒旷也不会在意。
“所以你一定要考中级。”
舒旷明白了:“因为要励志?”
“不错,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哪怕遇到挫折也决不气馁,这是你的形象。”
“所以就算没考上也不要紧?”
“没有挫折地一路升上去,那是学霸,是天才,哪里励志得起来?”
舒旷皱眉了:“也就是说我考不过反而更好?”
“可以这么说,不过不用刻意失败,”方桐颇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那是火候不到的经纪人才会做的要求。你考不上固然好,就算考得上了,今后也会有别的挫折在等着你的。”
“……”
“你那什么眼神?人的一生哪可能没有个跌倒的,不是现在也是以后,我犯得着让你假摔吗?当然,只要措施得当,就可以让跌倒发生在特定时间,只造成特定伤害。这你就不用操心了。”

既然方桐已经发话,舒旷就一门心思地朝通过考试努力了。
不懂就多问。徐逸致是专业院校的学生,对考试的事相对清楚;在话剧团见习时候认识的朋友这时候也能发挥作用。
本来他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沈携,不过两人都是在片场,拍摄时一般都关机,又有接近十二个小时的时差,通话就不方便了。
“依你现在的水平,假如能够发挥出来,表演部分不是问题。”徐逸致说。
中级考试的难度大致上对应着第二境界,拥有特有状态的演员基本上都能获得通过。舒旷的Cacodemonia唯一的问题就是不稳定,但一旦能够进入,连徐逸致也无法用自己的状态对抗,只能处于他的控制之下。
“科学文化常识部分……只能靠恶补了。”
一听到又有笔试,舒旷就特想装尸体。

沈携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舒旷拍戏以外的时间就花在徐逸致弄来的历年真题上了,早把沈执那次谈话给忘到天际了。
“你说一个演员考试还要考这些干啥。演得好不就行了吗?”
听着舒旷的抱怨,沈携轻轻微笑。
“演员最重要的的确是演戏,不过只会演戏的人却不是演员,最多是个戏子。”
舒旷愣了一愣,点头:“你说的没错。”
一个令人尊敬的演员,首先一定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真正有血肉有内涵的角色,要靠演员的学识和思想才撑得起。
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身为公众人物,也需要展现出个人素质来。那些在微博上有数十数百万粉丝,却转发没有常识的谣言的明星,除了误导粉丝造成负面影响,也是在损害艺人群体的形象。
演员等级考试不只是要筛选一批人,其考试标准也是有指向性和引导性的。所以初级考试虽然有笔试,但也只是考戏剧理论。但从中级开始,就应该对演员的综合素质有所要求。
“你知道高级考试有什么内容吗?”沈携笑着问。
“别卖关子,快说。”
“论文,还要答辩。”
“……看来我这辈子都过不了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




第177章 第 177 章
考试的准备时间在《灵探追凶》杀青之后很快结束;这次舒旷选择的考点是公司驻扎地H市。
跟S市有些年头的演员工会不同,H市的活动中心是新建的,玻璃幕墙锃亮,大门外的艺术雕塑也没经过多少风吹雨打,颜色鲜亮。雕塑的主题是石头缝里顽强生长的树苗,这跟H市近年来勃发向上的发展势头契合。这种势头也是赵捷看篊ao市的原因之一。
舒旷考完试,戴着一顶鸭舌帽,站在雕塑的阴影下等人,恰好碰上了一个小记者。她曾跟随杂志社前辈一起采访过舒旷,还说过不少话。
聊了几句“今天来这儿是不是有采访任务”之类的闲话,突然一辆SUV停在了路边。舒旷眼睛一亮,跟小姑娘挥手道别,上了车。
小记者原本以为是经纪人或者助理来接人,直到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才发现,驾驶座上一脸笑意的竟然是沈携,不由得感叹两人的交情果然就像传闻说的那么好。
后来她在微博上随口提了两句,转发人数突然暴涨,令她很是意外。

后话不多说。
舒旷坐上副驾驶座,系好安全带——他以往就有这个好习惯,自从那次车祸后更是逢人就劝告,哪怕是在车速不太高的城市里,为了应对各种状况,安全带也还是有必要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沈携问:“刚才?”
“见过一面的记者,就打个招呼。”
“怎样?”
“笔试我感觉挺好,其实真的是挺常识的。表演后边进入状态了,前边还不行。看考官的心情吧。对了沈携,我喉咙养了。”
“知道了,我们去吃火锅。”
一大一小两声一齐欢呼,大的声音戛然而止。舒旷惊讶地望着后座。
后座上的小男孩先开口了:“真奇怪,你们话都只说一半,怎么明白对方的意思的?”
舒旷不答反问:“多多?你也在啊?”
“大哥哥也太不武林高手了,都不注意观察环境,万一有人在后座突袭你怎么办?”
舒旷笑骂:“谁让你个子这么矮。”
沈多多不服气:“我在同班同学里都算高的!”
沈携略带歉意:“他在这边拍戏,我哥临时叫我接他。你要是介意,我们先把他送到酒店。”
沈多多说:“沈携你不要挑拨离间,我跟大哥哥感情好着呢,他才不会介意。”
舒旷不赞同地说,“好好叫叔叔。”又说,“没关系,带他热闹啊!”
沈携心想,你自然是没关系,我可是觉得大有关系。但也不好明着说,只有点头。又说:“他没大没小惯了,不叫叔叔也无所谓。”
开玩笑,叫舒旷哥哥,却叫他叔叔,他听了能不郁闷?
“我还以为国内的人都讲究这个,”舒旷摸了摸下巴,“我爸我妈就特别讲究。”
沈多多继续争取存在感:“等等等等,为什么大哥哥跟你一副特别熟的样子?”
沈携轻笑:“不只熟,还特别好。话只说一半,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不是吗?”
沈多多气得歪嘴:“大哥哥不要跟他玩,你看他笑得多阴险。”
舒旷噗嗤一笑,又正色说,“多多,要尊敬长辈哦。”
“你以前都会帮我说话的!想不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革命!”
因为《慧演英才》那次PK而恶补过陈老师所有小品的某人笑得前仰后合。

一顿饭下来倒是吃得趣味连连,沈携总觉得自己带的是两个孩子,一个大只一个小只。当然,如果可以不带这小只玩那是最好的。
“把多多也带到我那儿去住吧?”
“大哥哥家?”沈多多欢呼,“我要去我要去!”
沈携心里跟暴风雨呼啸而过一样,心想你这小子凑什么热闹,原本好好的二人世界硬是要插一脚。
他这次就是在舒旷的邀请下特意过来玩的,预定好了住舒旷的公寓。
“明天一大早他还要去片场。”沈携想再抢救一下。
“没关系,我送过去就行,”舒旷炫耀道,“我已经领到驾照了。”
他在美国原本就有驾照,在国内只需要通过一个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就可以直接拿到中国驾照了。
见他已经把包票给打下了,沈携没办法,只有转头瞪一眼沈多多:“自己打电话告诉你爸还有助理。”
又问:“准备买什么车?”
他这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