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群侠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群侠传-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崇横冲直撞,冲入刺史衙门。

林昆宝正躲在里面。

管崇飞身走近林昆宝身旁。林昆宝不懂武功,被管崇用重拳活活打死。

不少百姓都在管崇的号召下加入了管崇起义军。

管崇义军首先在常熟建立了根据地。

昆山书院此时也似乎要爆发内乱了。

昆山书院院长就是昆山县令李皖山。

书院的武堂教师是捕头陈忠,另有琴先生柳穆,射先生朱燮,书先生文峰,驭先生捕快秦浣。

在书院读书的有富家子弟,也有穷苦学生。

李皖山命书院学生凡富家子弟均要捐三百两纹银,以供杨广饮食。其实有两百两为学校所贪。书院内富家子弟有数十名。每名学生竟然能落下两百两银子,真是肥了书院的这些人。

陈忠、柳穆、文峰、秦浣还巧立各种名目,搜刮学院学生钱财。

一些富家子弟因为书院的高额学费竟然难以再读下去。

穷苦孩子更惨,除缴纳必要的学费外,还得到先生家中做苦工以抵先生巧立名目的钱款。

一些人告知州府衙门,竟然不知那些衙门高官早已与县学勾结一处,分得不少好处。告状的学生家长不少都挨了无数板子了。

学院内为巩固地位竟然招收一些闲散亡命之人入学,通过在学院学习期间殴打一些拖欠学费或不给先生好处的富家子弟。

且县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未在书院就学的学生,不得参加乡试。

如此一着,不知断送了多少人的前途。

朱燮虽然也在书院做先生确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对县令与书院各先生以及一些甘心为书院做打手的亡命子弟深恶痛觉。

管崇占据常熟一带的消息传至昆山,朱燮认为时机到了,要造反还需要一些进步学生的支持。

由于朱燮在书院对众学生的态度,一些学生开始帮助朱燮酝酿起义。

这些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叫做肖金余的内奸。

肖金余是一个穷苦学生,诗文骑射样样皆精,为朱燮最得意弟子。但肖金余为人心术不正,实指望出卖自己恩师而让书院给以优待。

肖金余将全盘计划都告诉了李皖山。

李皖山命陈忠领一班捕快,又调了县内自募民勇一千余人杀向朱燮家中。

朱燮此时正与数十位学生商讨起义之事。

陈忠领一班衙役冲入朱燮家中。

朱燮绰弓在手,弦上贯满一壶箭,整壶箭从弦上射出。陈忠单掌劈箭,左臂依旧中箭。衙役们胸口中箭者不计其数,岂有生还之理?捕快秦浣劈开一箭,左腿也中一箭。

众学生无不佩服朱燮的高超箭法。

朱燮一掌轰死陈忠,又一掌轰死秦浣。众学生想不到先生的武功也同样精湛。

民勇由李皖山统一指挥,并齐齐挥矛向朱燮与这些学生刺来。

学生们平时也在陈忠的督促下勤修武功,自然能拼过这些乌合之众的民勇。

朱燮掌劈民勇数百。几十名学生也夺了被打死的民勇手中的长枪。

李皖山见朱燮将民勇杀得尸横遍野,为保存实力,挥军后撤。

朱燮与众学生乘胜追击,将李皖山逼入县令衙门内。

李皖山与仅剩的十几名民勇都挤入书房之中。

朱燮与众学生看到肖金余也在书房中,已明白是肖金余出卖他们。

肖金余见李皖山大势已去,跪倒在朱燮面前,哀求道:“先生,诸位师兄弟,肖某实为形势所迫。“

朱燮不忍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下手,踌躇了一会儿,同时转身背对肖金余。

岂知,肖金余如疯狗般,从袖中挥出一柄尖刀刺往朱燮后心。

朱燮听闻身后风声,反腿一重脚踢中肖金余前胸。这个败类终于被朱燮一记重脚送入地狱去了。

朱燮一步步向李皖山逼近。

护卫李皖山的十余名民勇也纷纷丢下手中长矛,跪于朱燮脚下道:“朱先生,我们愚钝与先生为敌,从现在起愿随先生左右,永不反悔,希望先生饶过我们。”

朱燮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加入自然最好不过。”

李皖山也跪下道:“下官愿随先生左右。”

朱燮走近李皖山,大喝一声:“本性难移!”说完,一掌轰中李皖山天灵。

朱燮在昆山号召百姓反隋,从者数万。

朱燮认为这一切都是杨广昏聩造成的。要想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推翻杨广的统治。所以,朱燮与手下商议决定引军在吴郡截杀杨广。

杨广的龙舟此时确实已经来到了吴郡。吴郡各路官员自然皆来朝拜。

其中一路官员顶盔贯甲,引着千余军马在岸边等候。

宇文成都先下龙舟,望着这路官兵道:“皇上有侍卫高手近万,还需要你们这么多士卒保护吗?”

领头的官员听了宇文成都的话,恭敬道:“吴郡有乱贼刘元进。只怕会对皇上不利。下官只是带了一千余兄弟以防不测。既是大人要下官撤军,下官这就叫兄弟们回军营。”

宇文成都笑道:“你想的还挺周到。不知大人官居何职?”

官员望着宇文成都诡秘一笑道:“下官是常数刺史管崇。”边说,边挥出长剑刺向宇文成都胸口。

管崇与刘元进在岸上,召集未上船的义军登上龙舟。

宇文成都未曾带镏金镗,以掌代刃将义军劈死过半。

朱燮、管崇、刘元进三路义军寡不敌众,飞身上岸。

宇文成都自知义军有后援,命御林军不得登岸,留船上护卫杨广。

杨广从朱鸟大船回到龙舟,怒道:“一个刘元进已经够烦朕了。哪里又会多出两支叛军?”

宇文化及道:“皇上,居臣所知,另两股反贼一支由昆山来,以朱燮为首;另有一支是常数的管崇叛军。若是各路反贼分开,可以各个击破,一旦联合起来,只怕有些难缠?”

杨广愤愤道:“待朕游过江都后,定调各路军马剿灭这伙反贼。”

朱、管、刘三路义军互通默契直入吴郡,将昆山与常数及吴郡周围几个小州都攻占了。

三军领袖在吴郡衙门商讨反隋大计。

朱燮与管崇共推刘元进为首。

朱燮建议道:“以如今的势力,刘大哥可以称天子。管兄弟做大将军。”

管崇道:“朱大哥,你就做个尚书仆射吧!咱么一同辅佐刘大哥。”

刘元进也不便推辞,在吴郡率先称帝。

杨广乘龙舟向北返回,欲至洛阳上岸。

船队行至洛口,有数艘战船驶来。船上旗号曰:“杨”

宇文化及提高警惕,命龙舟、朱鸟、漾彩、苍螭四船不得靠近。

其余几船点齐羽林兵马向前探看虚实。

两支船队靠近隋军立时遭到火箭攒射。

看来隋军又碰上了一路义军。

义军数万火箭齐发,将青凫大船烧成灰烬。

御林军下水者数以万计。岂知伏在水内的尚有几千义军将这些落水者悉数杀毙。

宇文化及所乘的白虎大船突然进水,是义军在水底凿穿船板所致。

宇文化及借轻功飞身踏上龙舟,命各船立即登陆。

东方伯与宇文成都护着杨广上岸。

有越王杨侗与王世充引军护驾前来。

义军见杨广上岸,都按统一号散开而走。

义军中最大的一艘战船上,有一位英雄怒视着杨广大军。此人就是这路义军的首领杨公卿。

杨公卿义军撤走了,却给隋军最重的打击。

杨广本欲在洛阳住上几日,却让杨公卿将兴致都弄没了。

宇文化及向杨广建议道:“皇上不如去太原玩玩。顺便看看李渊的晋阳宫修建的如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经宇文化及提醒,杨广又对太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然并不是为了欣赏那里的好景色,而是想到马上就可以致李渊死地了。

再提到佶利,此人正挟着杨淑逃到周口。

佶利身上的银两用得差不多了,不知该怎么办?

杨淑见佶利发愁,笑道:“你以本公主要挟父皇时,不是很威风吗?现在怎么又害怕了?‘

佶利叹道:“银两没了,只怕用不着杨广派人杀小王就饿死异乡了。淑公主,你也难逃厄运。怪只怪你父皇做尽坏事,连累了你这么位美人儿。”

两人正说话间,一位翩翩公子骑马冲过。马蹄要踏中杨淑后背了。

佶利一把抱过杨淑,疾速一掌轰中马腿。那马仰面就双腿跪倒了。

佶利旋动剑柄,从剑刃内飞出一柄弯刀正撞在公子枪柄之上,震得公子向后踉跄数步。

弯刀又重新旋回佶利手中。

那位公子厉声道:“知道本公子是谁吗?本公子是晋国公四子元吉。你们两个贱民好大胆,敢挡本公子的路,又出手与本公子对招,真是天给的大胆。”

佶利笑道:“原来是元吉兄,还记得晋阳会战吗?”

李元吉朝佶利望望,想起来道:“你是突厥的佶利狼主?”

佶利笑道:“不错,还记得小王。”

李元吉挥出手中钢枪欲与佶利再战,却看到杨淑美艳无比,竟至呆了半晌。

薛冶儿乘快马奔来。

李元吉身后也冲来一队骑兵,都弯弓搭箭。

李元吉飞身与薛冶儿对拼。李元吉长枪在手将薛冶儿剑招悉数破开,一脚踏中薛冶儿胸口。

李元吉笑道:“本公子好艳福,有两位美人儿来周口,不如陪本公子玩玩。”

杨淑看到薛冶儿,跑去将薛冶儿扶起道:“薛姐姐!”

薛冶儿看到杨淑安然无恙,喜道:“公主,你还好吧?”又同时看到佶利,提高了警惕。

李元吉听薛冶儿称呼杨淑为公主,忙问道:“你是隋朝公主?”

杨淑笑道:“不像吗?”

李元吉断定眼前这位姑娘必是大隋长公主杨淑,忙恭敬道:“参见淑公主!”

薛冶儿道:“大胆奴才,调戏公主。还不生擒恶贼,立功赎罪。”

佶利一飘身形,早已来到薛冶儿身后,一指击中薛冶儿要穴。

佶利搂住杨淑与薛冶儿,借轻功逃遁。

李元吉恐伤及公主,不敢紧追,唯有眼睁睁看着佶利带着两位漂亮姑娘离开。

太原方面,李渊仍在紧张地带领民夫营造晋阳行宫。

李渊在山西施德于民,深受百姓爱戴。有三十余万百姓获悉杨广命李渊限期内完成晋阳行宫的建造,都来为李渊解难,纷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