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逝去得太快,我们明白得太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间逝去得太快,我们明白得太迟-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夏,行李给我就好……你就坐着这车直接回去吧。”工程师说,“你回去后还要忙筹划会展。” 
沈逸薪低头瞥一眼手表,“差不多时候去托运行李和安检了。” 
韩光夏沉默了几秒,将行李箱的拉杆交到文子启手中。 
“子启,等一等。”韩光夏低声说道。 
“怎么了?”文子启望向韩光夏。 
“我……”下一个字被硬生生噎在喉咙,小麦肤色的男人欲言又止,眼眸中有明烁的光,仿佛燃着一把灼灼的火。 
热得熏人的海滨夏季风中,文子启宁静凝视他。 
身旁经过几名脚步匆匆的旅客,航站楼入口的自动门一开一合,内里的空调冷气透出,传来几声飘渺的机场动态广播。 
韩光夏用眼角余光戒备地扫过站在不远处等候的沈逸薪,缄默片刻。 
“没什么——”韩光夏注视文子启,笑一笑,手掌按在他的单薄肩膀上,“等你从甘肃回来,我们再说吧。” 
“……嗯。”文子启顺从地点了点头,抬起手臂,将手掌轻轻覆在自己肩膀的那只宽厚大手上。 


从海南飞往甘肃的飞机逐渐爬升高空。白云朵朵堆叠高耸,犹如纯白堡垒。 
文子启望向窗外。 
云层之上,明晃晃的日光直照猛烈,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如果是和光夏在一起,坐在机窗位的人是他,文子启心想。 

“子启,需要休息一下吗?”戴着金丝框眼镜的男人问道,他手里正翻开一份在登机时由乘务员派发的《海南日报》。 
“……不用了。”新上任便遇上这类突发事件,需要思虑的事情太多,不敢休息。 
“你的黑眼圈挺重的。” 
文子启摇摇头,刚想说些什么,却瞥见沈逸薪打开的那一页报纸上刊载了美食交流节的相关介绍。 
“美食交流节……” 
“嗯,说是明天就要开幕了。”沈逸薪轻描淡写地问道,“Shine他要参加?” 
“……是的。你猜的?” 
“嗯。” 
“……怎么猜到的?”文子启一脸疑问。 
沈逸薪的修长手指点在报道旁的一张人物图片上,“这位是突然宣布要参加美食交流节的台湾鼎盛集团老总陈辉生。鼎盛一向是以零售行业为主,从台南到台北,超市开了一间又一间,是台湾零售企业里深藏不露的老大。近几年,鼎盛的重心移往大陆,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发展不错,开了不少分店。前些日子有消息称鼎盛意欲更换新一代的商品管理联网系统,推出面向大陆的网络购买新鲜食蔬并送货上门的新服务。我想,公司高层方面在得知陈辉生要参加美食交流节后,应该会先派人与之一同参加交流节,伺机接触并打探情报。如果日后鼎盛的网购平台开始建设,那么我们公司就可以先发头筹了。而在只剩半天的仓促时间里,有能力也有实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就是正好身处海南的韩光夏,Shine。” 
“……逸薪,你推测得好准。”文子启恍然间忆起在广州那阵子,南沙发展大厦的走火通道楼梯上,韩光夏是如何一层层向他阐明如何预测出先前一起乘搭电梯的人就是发展局的伍主任。 
沈逸薪笑了笑,伸手抚上文子启的手臂。 
文子启穿着短袖衫,手臂裸露在外的肌肤因飞机机舱的空调而清凉光滑。忽然被温热手掌触及,他回过神,看向沈逸薪。 
男人缓声说:“子启,我知道你很累。刚刚成为技术服务部的主管就要处理这种突发事件,脑子里想得很多也很乱。这趟从海南到兰州的飞机要四个小时左右。你先睡一会,醒来了我再跟你说说我面对这些事情时的经验。” 
既然被一针见血地说中,文子启也不强撑,感激地朝着身边人点头,“嗯,那我先睡一会,你叫醒我。” 
“嗯。” 
文子启顿一顿,“……逸薪。” 
“嗯?” 
“谢谢你。” 
沈逸薪微微一笑,“如果想谢我,就把这当做一个小小的人情吧,以后我有事找技术服务部,还我就是了。” 
“嗯。”文子启笑着应允。 

工程师仰靠在飞机座椅上,睡得很浅。 
如同漂浮在睡眠之海的海面,随着潮汐一起一伏,时而微醒,时而恍惚,眼前闪现过朦朦胧胧的画面,既像梦境,又像是大脑在不停思索和回忆。 
那些画面,大多是昨夜里与韩光夏对话的场景。 
“光夏,甘肃这件事你怎么看?”工程师关上门,靠着门背。 
“Charles说得没错,按照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策,明早上海总部那边会打电话给你,让你去甘肃的。”韩光夏刚洗完澡,湿发滴下的水珠打湿了新换浴袍的衣领,“子启,你担心自己处理得不好?” 
“……我以前没有处理过这类事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慰问受伤的公司员工和向厂里其他职工解释事件,这两点相信不难。难的是如何配合与控制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既然Charles说会和你一起去,那么你感到棘手的时候可以请教他,毕竟他在海外多年,应付突发事件的经验丰富。”韩光夏抹一把湿漉漉的头发,踱至书桌前,“子启,你可是东方旭升最年轻的主管,要对自己有信心。” 
“……嗯,我会努力的。”一个月之前尚且是个普通的工程师,如今成了整个技术服务部的主管,文子启不禁感慨,“光夏,以前出差,都是和你一起的,现在却要自己一个人出行。” 
“别太担心,不是还有Charles在么。”韩光夏合上笔电,将内存小黄片的移动硬盘搁去不起眼的角落,“你回来前我和冯总通了电话,他说台湾鼎盛集团的老板陈辉生会参加这一届的交流节,让我去和他接触一下。” 
文子启表示理解的点头:光夏在一起吃海鲜时心情挺好的,回酒店之后突然心情不好,原来是因为突然被委派工作——难怪了,明明是休假期间,却不能放下业务,多少都会有点情绪。 

突如其来的一阵颠簸。 
文子启骤然惊醒,睁开双眸,乌黑的长睫毛因惊慌而微微颤动。 
“是气流,”沈逸薪体贴地解释,“刚才遇到了一股上升气流,所以飞机不稳。” 
“哦……”文子启缓下一口气,揉揉眼,脑子清醒了点,发现面前小桌上摆放着一小杯清水。 
“……谢谢了,逸薪。”文子启端起塑料杯,抿了口清水。应该是自己在睡梦中的时候,逸薪问乘务员要的——他是个温柔的人。 
“不客气,”沈逸薪说,“飞机快到了。” 
“……快到了?” 
“你睡了三个多小时。” 
工程师扶着额头——不晓得是否因为睡得不踏实的缘故,总觉得自己好像只是迷糊了十几分钟而已。 
沈逸薪端详着文子启,金丝框眼镜底下的一双眸子似笑非笑。 
“子启,我发现你睡觉的样子很有意思。” 
“……怎么个有意思法?” 
“很像以前我喂过的一只野猫。” 
“那……我是不是该来个睡醒后的猫洗脸?” 
沈逸薪切切实实地开怀而笑,“如果你愿意做这个动作的话,我希望能拍照留念。” 
文子启一噎,“……还是算了。” 
“我以前喂过的那只野猫名叫Orange,因为它的脑袋顶和背部毛色是橘黄|色的。”沈逸薪慢悠悠地说,“它是我住的那个街区里的一只流浪猫,是只老猫,平时靠翻垃圾找吃的过活。我家后面有个废铁厂,偏僻没人,Orange就住在那。我有时候会带一些家里吃剩的饭菜给它。” 
文子启听得来了兴致,以手支颐,望向身边讲故事的人,问:“后来呢?” 
“后来它的年纪越大,行动越迟缓,连垃圾桶的地盘都被抢了,又抓不到老鼠,饿得很瘦。我带剩饭菜给它的时候,发现它的牙也不好了,咬不动,后来只好带些稀饭给它。” 
“再后来呢?” 
“再后来,它……” 
沈逸薪忽然凝止了笑容与话语,仿佛碰撞到了一堵记忆的墙,片刻后,他的神情又恢复正常,微笑看向文子启。 
“飞机快到了,我们下回再讲吧。” 

光夏来送行的时候,那一句也是“以后再说”,文子启心想,你们其实挺像。 
飞机准备降落,他看向飞机窗外逐渐放大的地面建筑和纵横道路。 
陌生的城市。 
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仿佛一些未知的阴暗事情即将发生,或已然发生。 



十九: 

文子启和沈逸薪步出中川机场,已是傍晚时分,整个甘肃省逐渐沉入夜幕中。 
一阵凛冽干燥的风呼啸刮过,带走了大地的温暖。刺槐的米白花簌沉甸甸低垂,蝴蝶般的花朵在风中瑟瑟发抖。 
文子启拢紧衣领,开始后悔自己的行李里只备了轻薄透凉的衣裤——他本以为海南之旅会轻松顺利。 
“我查了天气,兰州这几日降温,加上昼夜温差大,晚上会冷些。”沈逸薪说,站在文子启身旁,宽厚身躯像一堵挡风的墙,“赵厂长发了短信,说在外面等我们。”他扫视四周,在渐渐浓稠的夜色中仔细寻找,忽然指向一处,“在那里。” 
文子启顺着沈逸薪所指的方向看去,见到机场大巴的旁边,一个中年人靠在一辆夏利前抽着烟,烟头火星一点红亮。 
中年人似乎也在昏暗的光线中辨认出同公司的熟人,招了招手。 
“我们过去吧。”沈逸薪拎起行李箱。 
大批旅客走出航站楼,密集而混乱,穿插急行,一部分人奔向机场大巴,另一部分人走向计程车等候区。航站楼高处的照明灯射出白光,被光线拉长的黑暗人影横竖杂乱。 
有鲁莽的旅客撞到了文子启,连半句道歉都没说就匆匆小跑冲向即将关门的机场大巴。 
沈逸薪回头望去,伸手握住文子启的手腕,拉着他穿过犹如湍流的人群。 
灯光映照着空气中漂浮的万千尘埃,纤毫毕现,零散而碎小,像冬季初降的细雪。文子启跟随沈逸薪身后,看着沈逸薪的背影——足足一米九的个头,如此伟岸高大,为自己遮挡凛风,分流人群,撑起一方安全的小天地。 
沈逸薪就这么一直紧握着文子启的手腕,来到赵厂长面前,而后淡定松手,为文子启和赵厂长做了相互介绍。 
“这么晚了还劳烦你来机场接我们,实在让我不好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