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金屋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央金屋赋-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荣也有些吃惊,但很快反应过来,顺着窦太后的话头说下去:“魏子都美风仪……”

    阿娇听了,不悦地偷偷横太子表兄一眼——怎么说得好象她家母亲只重皮相似的。虽然她一直对母亲的再婚表示弄不懂,但也容不得别人如此曲解。

    窦太后却并不在意,反而发散开来,和孙子聊起了京畿这块地方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类出色人物,有才的,有貌的,有德的……说了好一阵,窦太后起身更衣。

    女史宫女刚扶窦太后离开,

    栗太子就转而改成面向阿娇,长叹一声:“细君,阿娇细君与为兄……疏远矣!”

    “哦?”

    阿娇不知路数,选择先闷着,不直接回答。。

    太子刘荣用假假的极不满的语调抱怨着,以前,阿娇都是叫他‘从兄’的,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阿娇就只称呼他‘殿下’了。这不是疏远是什么?

    阿娇忙着否认:“娇并无此意,殿下……”

    栗太子刘荣挑高眉毛,做抗议状:“嗯?”

    “从……兄……”

    娇娇翁主脸一红,没辙,只能顺着皇太子的意思按亲戚关系称呼。

    女孩子皎洁的面颊上升起迷人的红晕,被嫣红色的丝锦衣裙相映着,真可谓‘雪堆花树,活色生香’。

    刘荣看痴了,

    直到贴身宦官小张发现不对、在后头连着虚咳,才陡然清醒过来;

    闷了良久,摸摸索索地自袖子里取出只不大不小的金匣,捧向陈表妹:“阿娇,上巳!”

    明白是上巳节的礼物,阿娇双手接下,郑重感谢。

    看表妹收了礼物,刘荣在席上又挪近半步,缓缓说道:“阿娇,望转告姑母,姑母伺奉大母数载,劳苦功高……荣感念之……”

    “嗯?”

    阿娇拿着金匣的手一紧——太子说这些干嘛?女儿伺候母亲,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须感谢?又何须记着?

    刘荣那边,还在说着:“其次,姑母乃荣之至亲,须、蟜及阿娇……荣皆以手足论之,不敢忘……”

    阿娇震惊地抬头,望向帝国太子——这一刻的刘荣委实象她的皇帝舅舅;从语气到表情,无一不象。

    而刘荣淡淡地一笑,退回原座,示意阿娇打开匣子看。

    阿娇掀起匣盖,

    一对雕着桃花和蝙蝠花纹的白玉梳子静静地躺在大红绒锦上。

    夏历癸巳年九月二日,上海苏世居(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雨,菲特台风来袭)

    昊天上帝保佑,

    回家路上不要遇到“菲特”台风——忘记带伞了,这家网吧离家又太远。

    皮埃丝,明天有一章放出。

 第127章 问世间婚姻为何物?

    一个帝国的储君必然是忙碌的。

    不管是真忙假忙;表面上总不能显得无所事事。

    因此,栗太子刘荣没呆多久,就以‘要去和父皇讨教政务’的理由向祖母窦皇太后告退了。

    皇太子长孙离开后;

    窦太后连称感到有些困倦,决定进卧房小憩一下;让孙女阿娇有什么事尽管看着办,没严重情况不必喊她。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用夕食的时间到了。

    馆陶翁主等在餐室里;同时监督宦官摆条案安排餐具。可就在这时候,窦太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出来禀告,道皇太后没胃口,不想吃了;让馆陶翁主自己用吧。

    阿娇一听,连忙问:“大母……有恙耶?”

    侍女急忙予以否认,直说皇太后没什么事,只是从长安坐马车过来,路程长,虽然车子平稳走得也不快,但终究上了年纪,有些累到;前头皇太子来,交谈的时间又长了些;所以才失了胃口,只想多休息休息。

    “哦,如此……”娇娇翁主释然。

    但终究不放心,亲自到窦太后卧房去转了一圈,亲眼瞧了,又找到老周太医认真问了问,才放下心来。

    ~~。~~。~~。~~

    ~~。~~。~~。~~

    一个人坐在餐案前等着上菜,

    馆陶翁主阿娇又打开栗太子表兄才送的上巳节金匣,拿出一把玉梳左看,右看。

    外头铺着木质地板的走廊上,脚步声‘嗵嗵嗵’响!

    娇娇翁主仰头,朝天翻个白眼——敢在大汉皇太后住所如此肆无忌惮、拿礼仪当空气的‘人物’,整个帝国绝不超过五个。

    ‘这就是所谓的……熟不拘礼吧?!’

    娇娇翁主无奈地叹口气,招呼身旁的端木女官道:“端木,迎……胶东王……大驾。”

    “嘻!”

    “扑哧!”

    ……一群宫女相顾抿嘴,偷笑。

    端木女官还没走到餐室门口,就听得拉门‘哗啦’一响,人影晃晃,刘彻大步流星走进来,险险和端木流珠撞个满怀。

    “噢,端木呀……”

    刘彻手脚敏捷地绕过女官,直奔娇表妹,一脸炫耀地摇着手臂:“阿娇,阿娇!”

    娇娇一瞧——不错不错,刘彻还不是空手来的!

    胶东大王的手上拎着两条鱼,肉厚体胖,银鳞闪闪,鱼嘴上用嫩柳枝绑住了,吊在半空中摇头摆尾地挣扎着。

    看了一会儿,阿娇翁主娥眉挑高,脸上露出异色,用满是不可思议的口吻问胶东王表兄:“从兄……春季狩猎?”

    按华夏族的古礼,春天,是不允许打猎的。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熬过一冬的飞禽走兽需要努力进食,恢复体力,从而结交伴侣、繁衍后代。以传统的角度,此时捕猎动物将损伤天地的元气,属于‘有伤天和’,向来为贵族阶层所不齿。

    比如这次皇帝陛下巡幸上林苑,天子就明令军士和侍卫们除非遇到攻击,矢不许离弦剑不许出鞘——离宫和军营中所有需用的食物都从京都长安运来,谁都不许出去打野味!

    胶东王竟然跑去抓鱼?简直是顶风作案啊!

    ‘哎呀呀!明知故犯,会罚上加罚呐!’

    馆陶翁主冲胶东王表兄一个劲地摇头:“从兄,从兄,阿大获知……”

    后果,自己想!

    反正现居邯郸城的赵王刘彭祖就是个好例子,听说某年春天也是在上林苑,当时还是广川王的刘彭祖按耐不住,出去打了两只兔子,回头被父皇发现了,挨一顿板子不算,《道德经》罚抄二百五十遍,差点把手腕都累断了。

    “非也,非也……”

    刘彻用空着的那只手挠挠脑袋,嘻嘻哈哈地走到阿娇的餐案前,将两条鱼托到表妹眼前摇啊摇,舔着脸澄清道:“阿娇,此……既非禽鸟,亦非走兽。水中之物,与‘天’何干?”

    “哇!”

    娇娇翁主带着一脸不敢相信的神情瞪胶东王表哥:“汝……汝??诡辩!”

    “非也,非也……”

    刘彻大王脸皮的厚韧程度快赶上他手上鱼儿们的鱼鳞了:“此乃……阳谋。”

    ‘强词夺理!’娇娇翁主根本不接受:“哼╭(╯^╰)╮!”

    瞧表妹有些不高兴了,刘彻赶紧见好就收,不管不顾地将两条鱼扔给鲁女官,一屁股坐在表妹身边,陪着笑:离宫东侧舞榭边的水池子水面不大,深度却惊人,还和外头的活水联通着。这两条鱼就是沿着溪流从外边游进水池的,所以才长那么大。今天他路过水榭,无意中发现这两个外来的家伙,见偏巧是肉质鲜美的鱼种,就想着弄来给馆陶表妹加个菜——全程都在离宫内部完成,应该算不上‘出去’打猎吧?

    胶东王可怜兮兮地瞅着陈表妹,他就是知道阿娇妹妹喜欢吃鱼,奈何到了冬天水面冰冻鱼儿深藏,没处捉去;今儿看到,才起的意动的手——话说,为了能活捉,他可是费了老大劲儿……

    阿娇被打败了,为了口福,为了脱罪,他还真能攀扯——敢情他不爱吃鱼?长乐宫的鱼菜,他哪次不和她抢啊?

    一听阿娇表妹不追究了,刘彻全身放松,半点不见外地指挥侍女们忙活:趁着鱼还活着,赶紧给会做鱼的庖厨送去,活杀,活杀!一条烤了,记得用蜂蜜先腌渍;另一条做鱼羹,羊肉,别忘了放羊肉……

    正滔滔不绝,阿娇翁主在一旁凉凉地告诉大汉胶东王:“大王,鱼庖滞留长乐宫,并未随行。”

    “呀!甚……甚!?”

    刘彻大吃一惊,转过头来,急忙忙地追问:“阿娇,因何?何故?”

    馆陶翁主阿娇轻轻一笑:不好意思,不巧了!精装简行嘛,不过谁料到在上林苑会需要烹饪鱼啊!这本不是吃鱼的时节,上巳的春游活动又不长,当然不会将长乐宫全套人马全数搬来。

    所以,没人烧鱼。

    说到这儿,阿娇对刘彻幸灾乐祸地眨眨眼——或者,能干的胶东王表兄愿意自己动手……试试?

    反正抓鱼这类高难度的技术活都无师自通了,烧鱼,还不是小菜一碟?

    刘彻的脸顿时垮了,望着鲁女官怀里的鲜鱼,焦急……恼火……失望……痛苦啊……

    大汉胶东王还不死心,直问难道没别的办法了吗。

    阿娇耸耸肩,很开心地摇头。

    忽然,一个怯怯的女声响起:“翁主,大、王……”

    表兄妹俩循着声音看去,就见宫女甄莫愁站在那里,红着张小脸,屈膝,行礼。

    阿娇翁主好奇地问:“莫愁,何事?”

    甄宫女瞧瞧刘彻,又瞧瞧少女主人,抿了抿嘴,似乎是鼓起了全部的勇气说道:“翁主,大王,奴婢会治鱼。”

    “莫愁知烹鱼?”馆陶翁主阿娇倒是诧异了。

    关东平原上河流中产的鱼类往往带有明显的土腥味,而且还很难去除,再加上鱼刺非常麻烦;费上好多功夫,最终吃到嘴里的肉又远比不上牛羊肉丰美。所以在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家是不吃鱼的——顺其自然的,懂得做鱼菜的人就更稀罕了。

    甄莫愁点点头,羞涩地向众人解释:她的父亲是南人,长于水乡,喜食鱼虾。因此,她的母亲专门去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