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娇宠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女娇宠记-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景元帝点点头,眸中有追忆,也有悔痛,“当年……珏儿已经十三岁了,在策论辩义上极有天赋,朕原本已经打算……”立他为太子了,然而,天妒英才,一场飞来横祸夺走了他的生命。
  二皇子赵玳和三皇子赵珝,也都是极聪明的孩子,他没能护住他们的性命;而他宠了十几年的儿子赵玠,却是这样不成样子,白白浪费了他的苦心。
  去年在西苑,他知悉了姚淑妃的罪孽,心里恨毒了她,可他还是护着赵玠。他知他在京城里得罪了不少人,日后不管是谁坐上这把龙椅,都不会让他好过,所以景元帝还特意把他送得远远。因他已经失去三个爱子,不想失去更多。人上了年纪,心总要变得软些,任凭你是帝王也逃不脱岁月的碾压和宿命的轨迹。
  当然,很多话他只能放在心上,就连近臣也不能透露。
  宁知墨听他只说到一半,另一半也不难猜。
  景元帝沉默片刻,又看了眼宁知墨,“好了,你还是说说西山的事情吧。”
  君臣二人谈了快半个时辰,待谈完了正事,景元帝却没急着遣退宁知墨。
  “彦钧,若朕没记错,你和平王年纪相差不大,也是时候娶妻了吧?”
  宁知墨道:“臣……还未立业,并无成家之心。”
  景元帝顿了顿,缓缓道:“你无成家之心,难道就不为你母亲想想?”
  宁知墨心头一怔。
  几个月前,靖北王府缟素连绵。世子妃、世子和年迈的老王妃相继故去,靖北王妃一夜间仿佛老了二十岁,病了许久,直到今年立了夏,才好了些。
  她的确跟宁知墨提过不少次,让他早日成婚,宁家嫡支需要开枝散叶,绵延子嗣。靖北王也同他说过,若是能早些有孙子,或可慰藉这份失去爱子的痛楚。
  宁知墨一直未答应。
  景元帝又续道:“朕劝你,还是好生想想吧。若是想通了,让你父王早些挑了人,朕给你赐婚。”顿了顿,又意有所指地笑道:“若是挑不到合意的,朕这里已经有一个不错的人选。”
  宁知墨心头跳了跳,直觉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能让皇上这样说的人选,定是哪位公主了。如今几位公主里,年纪能同宁知墨勉强对上号的,只有七公主灵萱。
  灵萱公主,宁知墨当然见过的。可他完全记不得她的模样。倒不是因为人家公主长得太普通了,灵萱公主也是位水灵灵俏生生的小美人。而是因为……
  某个一直放在心里的丫头,他似乎很久没见过她了。他一直想去看她的,可总是各种事务缠身。他也想早日有所建树,这样才有资格娶她。
  “若是宣王能有你一半的进取心,朕都满足了。”景元帝的视线又挪到赵玠那份折子上。
  其实,宣王也没说什么罪大恶极的话,只是陈述了一番南方十五州属地的偏僻荒凉,他想要在离开京城时多带些美人过去,另外,还要求纳满四位侧妃,连这侧妃是谁都列得一清二楚,无一不是京城里有名的贵府美人。
  其中一位,还是前几日荣贵妃跟他提过的平王妃的人选,东临侯府的六姑娘荣宸。
  赵玠是完全把他这个父皇当成昏君了,不管什么都敢伸手讨要。风流无状也就罢了,还大言不惭地让人家身份尊贵的姑娘给他做侧妃,他脑子里装得都是杂草吧?景元帝心里骂着。
  其实,他不知道,赵玠就是特意激怒他来的。宣王大婚已过,离京之日在即,他怎么做都是同样的结局,便按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愿望给自己编织了一个“后宫”。他从小就胡闹惯了,如今再怎么出格,也是最后一回。
  闻言,宁知墨惭愧道:“皇上有所不知。臣暂时不愿成家,是因为……臣钟意的女子,还未到出嫁的年纪。臣只能再等两年。”与其让景元帝提出灵萱公主来让他烦恼,不如他现在就说个清楚。
  景元帝眯了眯眼,“哦?”
  “臣求皇上成全!”他起身,敛袍跪地。
  “说说,是哪家的姑娘?年纪未到,也可以先指婚,也让你父王有个盼头。”景元帝半开玩笑道。
  宁知墨也不含糊,朗声道:“正是臣那已故嫂嫂的同胞妹妹。”
  景元帝想了想,拧了拧眉,“怎么又是她。”
  宁知墨一愣。景元帝把赵玠的奏章扔给他。
  宁知墨一看,脸色瞬间沉下来了。他焦急道:“皇上,您不会……”
  “朕当然不会听他的。他是被朕惯坏了,简直是在胡闹。”
  宁知墨松了口气,“皇上英明。”
  “彦钧啊,不瞒你说,前几日,平王来求朕给他和这荣六姑娘赐婚,朕虽然没立刻下旨,可也算定下了。”
  宁知墨脸色又是一变,低低道:“皇上既然还没下旨,便还没有定下。”
  “大胆!”景元帝厉道,“敢公然违抗朕的意思?”
  “臣不敢!臣是据实以禀。皇上旨意未下,便是尚有斟酌余地,这是臣入朝以来,遵循的铁律之一。”他朗声回着,不卑不亢,毫不退缩。
  景元帝顿了一会儿,却忽然笑起来,“你呀,不仅才能不输给你哥哥,比他还多了几分果决和魄力。你的想法朕已经知道了,且先退下吧。”
  待宁知墨退下后,景元帝敛了笑容,淡淡道:“看来,平王妃的人选还要再斟酌。东临侯府这个姑娘,叫……叫什么来着?”
  “闺名荣宸。”林海道。
  “哦,对。这个荣宸,倒是厉害。”
  林海又回道:“奴才方才去昭纯宫,听里面的人说,这位荣六姑娘生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世间罕见的美人。能同时得六殿下和宁大人的喜欢,想来也不是没原因的。”
  景元帝冷哼一声,“原因?姑娘家若是安分守己,生得再好也只是在宅门深闺中,哪里就能让这么多人惦记了?”
  林海冷汗涔涔,只得低声应了句,“皇上说的是。”

☆、第 65 章 良缘定(二)

  宁知墨回府后换了一身竹青底子绣兰草暗纹的圆领锦袍,立刻又出府转去了长宁街。
  这位东临侯府过去的常客,这一年里却来得及少,守门的人换了一茬儿,竟没把人认出来。传话传到丰岚院时,紫燕开始心头一喜,暗道原本还担心大姑娘故去后,荣府和宁府的来往关系会淡下来,宁府势大,这于荣府是个损失。
  “快去把宁公子迎进廉徵堂去,我这就去回禀太太。”紫燕吩咐着,起身去屋里告诉姜氏。
  姜氏这会儿坐在绣架前,盯着绣面儿上的映月红莲出神,听到紫燕的话,眸中却没多少亮光。
  “他定是来找阿凝的。你去回给衔思阁吧。”她淡淡道。
  紫燕知道她这又是在想念大姑娘了,“太太忘了?今日阿凝去了宫里,还没回府呢。”
  “哦,我倒忘了这茬儿。既然这样,你去告诉宁公子一声,阿凝不在府里。”
  紫燕欲言又止,看姜氏眼睛盯在绣品上,头都未抬一下,只好作罢。
  那副映日红莲,是当年太太和大姑娘一同绣的,还没绣完时,皇上就给大姑娘赐了婚,这副绣品便停下了。
  如今的东临侯府真宛如一潭死水,一丝水花都没有。几位主子整日里万事不理,这府邸大门口,也冷清了许久。好不容易来了位贵客,连面儿都不见就打发人走。
  紫燕叹口气,让人去廉徵堂回了话。
  宁知墨听闻阿凝不在府里,等了半刻,恰逢锦珠回府,带话来说荣贵妃留阿凝在昭纯宫了。
  宁知墨眉峰微微一凝,暗恨自己没早些行动。他在皇上跟前这样勇于表现,还不是为了博得皇上信任,到时候求赐婚时容易一些吗?虽然他知道,最近平王在选妃,可据他所知的消息,荣贵妃并不喜欢阿凝,所以他才没生出紧迫之心。
  没想到荣贵妃会留阿凝下来。
  回到靖北王府后,宁知墨未进自己的院子,直接去了王府的正院找靖北王妃。
  靖北王妃如今的气色看上去还好,也不像姜氏那般万事不理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可她内心的煎熬和痛楚比姜氏只多不少,只是面上需维持王府的富贵威严罢了。
  宁知墨脚步匆匆地走进去时,她正在摆弄一盆花。一株粉红摇曳的凤仙花,薄而嫩弱的花瓣,娇艳柔美。
  “这么急做什么?把我的花儿都惊了。”她转过身,“平时这个时辰,你是在书房里读书的。今日是有什么急事?”
  宁知墨缓了缓脚步,低声道:“的确是急事,而且是大事。”
  靖北王妃遣退了左右,坐到花几旁边一张罗汉榻上。榻上摆了方形梅花小几,几上有一盅热茶,正冒着热气。
  她缓缓品着茶,并没言语。
  宁知墨顿了顿,开口道:“母妃,儿子也不跟您绕弯子了。儿子想娶荣六姑娘为妻,此次前来,是希望母妃能早些为儿子谋划这件事。”
  这种事情第一次干,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宁知墨清俊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可耳根处却微微泛了红。
  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原本就是伦常。况且为了阿凝,他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宁知墨原以为,靖北王妃定然不会反对这件事。他从小就和阿凝要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今虽然往来少,也是因为阿凝大了,他不太好整日里往上凑。过去,哥哥和嫂嫂的婚事是上京城的美谈,靖北王妃也极喜欢嫂嫂的,阿凝和嫂嫂姐妹情深,又同嫂嫂一样的进退有度、行止端雅,靖北王妃完全没有理由不喜欢阿凝。
  可是,靖北王妃听完他的话后,眸光瞬间冷下来。
  她又抿了口茶,缓缓道:“你的亲事,我一直都帮你留意着。已经挑了不少姑娘,大部分是才貌双全的京城贵女,也有几个外地书香大户的。我昨儿已经命人去画像了,等画好……”
  “母妃!”宁知墨打断她的话,“儿子说过了,儿子只想娶阿凝为妻。”
  “啪”的一声,华服女子手里的茶杯就这么狠狠掼在了地上。
  宁知墨的一句话,仿佛一个炸弹,把她努力掩埋下的所有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