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不是来种田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我不是来种田的-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约找了个把小时,汤玉腰间的布袋已经有些垂重感了,她这才就着水洗了洗手,上岸洗了脚穿上草鞋回家去。
作者有话要说:  

☆、17。医者父母心

  因为荸荠有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的春季,荸荠是很好的防病食品。所以,汤玉把自己在水田里辛苦摸来的荸荠都给了小珂,让他自己剥着吃,然后才又去准备晚饭。
  用玉米面加甜菜煮了糊糊,姐弟三人吃了就去睡觉。汤玉是腰酸背痛累的不行;小琪是麻疹慢慢出透,知道自己是快好了,放松心情也能睡个安稳觉了;小珂则是看二姐累了三姐生病了,自己没人玩儿只好去睡觉了。
  只是睡到半夜,村里的狗突然叫的厉害,不是某一家人家的狗叫,是几乎村里有狗的人家的狗都叫唤了起来。汤玉三姐弟也都被吵醒了。
  汤玉就着窗户外面的月光爬了起来,小珂也跟着要爬起来去看热闹。汤玉知道小珂睡不着心里也好奇,就牵着他一起出了大门,站在院坝里。
  很多火把从村里移动出来,都然后朝着村口方向去。
  有些人还从汤玉家门口经过,经过火把照亮,汤玉才发现这人里还有早上遇到的王大方一家子。只不过他家二娃这时却恹恹地趴在王大方的背上,王婶儿正打着火把急匆匆地走在前面,又半回头地跟后面提醒着哪儿有水坑儿什么的。
  汤玉看着这阵仗连忙追上去问了句:“王叔,这时咋回事啊?你们大半夜的要去哪儿啊?
  王大方虽然走的急,但是听到汤玉在问他,也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回答她:“二娃生麻子了,村里好多家屋头的娃儿都生了麻子!要人命啊!我们忙着去找付大爷,小玉你们几个注意点,少出门哈!觉得不对头就去找付大爷看!”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王大方基本上是用吼的!汤玉听了这番叮嘱,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动。
  “二姐!”
  刚要回去屋里头的汤玉,忽然听到小琪的声音,一看小琪居然已经站在门口,顿时一阵小跑过去,边跑边向屋里挥手。
  “快进去!进去!不要在外面来招风!”
  小琪见汤玉急吼吼地样子,吓得连忙把跨出门槛的一只脚伸了回去。
  “感觉咋个样了?”汤玉把自己身上披着的夹衣脱了下来,披在了小琪身上。
  小琪点了头,但又想起家里没有点油灯,又回答道:“身上松活多了!”
  “那就好,但是你还是吹不得风,晓得不?要是实在想出来透气,给二姐说,二姐给你裹个头巾,才可以出来。记到哈!”
  “嗯,晓得了。”
  汤玉摸了摸小琪的头,又劝小琪睡下。等小琪真的睡着后,但她自己却怎么都睡不着了。
  在这医疗条件恶劣的古代,没有疫苗,没有医械,没有西药。就算是现代很容易治疗的麻疹也会轻而易举地要人命!作为一个儿科大夫,汤玉实在是不能说服自己不去看看。
  但是……小琪还病着,小珂年纪又小,也不知道麻疹出过没有。要是她走了,两个孩子要怎么办?
  唉……
  翌日清晨,汤玉把粥好,炒了个青菜,做了一碗芫荽汤。吩咐小珂跟小琪一定要把饭菜吃完,并分工给小珂要在家洗碗、扫地和照看好他三姐。然后一个人提着篮子、扛着锄头,跑去河口子下游。
  没有工业污染的春天,天空蓝蓝的,云朵也是白白的。小河边上长着各种野花野草,泥土和花草的芳香随着清风,幽幽飘来。如果说春初是万物复苏,那么春末则是万物竟长。一簇簇野生的薄荷,抽出嫩嫩的尖牙;一蓬蓬野生的美人蕉,自娱自乐地随风嬉闹;还有那青蛙跟蛐蛐的鸣叫,小河窄出激流的哗啦,蒲公英扬起飞舞的种子……
  但是就算是这样难得一见的美景,汤玉也无心欣赏,因为她来这里的目的不是散心,而是找药!
  对,是找药!因为《本草纲目》里有记载:按《雷公炮炙论序》云,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云,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分,煎汤服。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小儿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可以芦根配薄荷、蝉衣,疏风清热,宣毒透疹。
  当初,外公知道汤玉考上医科大学时,特地寄给了汤玉一本医学笔记。汤玉在大学以及后来的工作期间,曾无数次翻起过这本笔记。里面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最初,汤玉还觉得那本笔记只是特别有意思,但是后来却越来越看重那本笔记。现代医药中很多人用西药,因为西药对于治病来说见效快,对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的社会人群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治病方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药物却很损害孩子的身体,因为它很容易治标而不治本!孩子在生病期间,身体的抗原病毒在侵害健康,但是身体系统里也在产生抗体来对抗抗原!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就像疫苗一样,身体产生的抗体就能抵抗病毒的危害!
  在中国有一类古老的治疗方法,它见效慢但是却能把药物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这就是中医!
  但是可悲的是,汤玉穿来的这个地方除了没有西药之外,更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连个青霉素都没有。好吧,当初生物实验的时候老师是教过怎么培养青霉素的,但是玻璃试管什么的都没有,汤玉实在是没有其他小说穿越女主那么大的本事,自己制作出青霉素来。
  算了,不想那么多无用的。还是看眼前吧。
  汤玉扛着锄头走到了小河口子的下游,昨天捞鱼的时候就注意看过,河对面长了一大片芦苇,而那芦苇根和茎就是她今天的目标!
  汤玉脱了今天穿的是草鞋,不用脱,直接穿着下了河,一边用锄头支撑着,一边慢慢地趟着过河去。
  汤玉选了一蓬比较粗壮的芦苇群,小心地理着芦苇叶子,但是还是被叶子割伤了手和脸,伤口火辣辣地疼,但是她也顾不得那些了。只是埋头苦干地挖着理着那些芦苇。
  等太阳已经快要升到天空正中间的时候,汤玉又采了些薄荷,才又提起篮子带着锄头,趟着过河回去。
  汤玉过了河,走着走着脚掌旁边就开始发疼。她低头看了一眼,才发现脚外侧在流血,不知道是芦苇根扎的还是在河里被石头扎的。
  汤玉坚持走到了河的中上游,平时有人洗衣服的缓滩石板处才停下,拿出自己辛苦挖来的芦苇根和芦苇筒,仔仔细细地在河水里清洗起来。
  洗完芦苇,并把水沥干掉,汤玉又把东西在篮子里装好,这才起身往村子里去。这时汤玉一边走,一边又看了看脚掌外侧,那血已经凝住,而且可能是做事太认真,连痛都感觉不到了。
  汤玉没有回家去,而是去了村头上的付大爷家。
  不过人还没到付大爷家,就已经闻到一大股药味儿了。汤玉闻着这熟悉的味道,大步走去。
  刚要敲门门就打开了,里面冲出来一个正嘤嘤哭泣的女人,一头撞上了汤玉,并把汤玉篮子里的芦苇和薄荷都打翻了。
  汤玉跟那个女人都摔倒在了地上,更倒霉的是汤玉脚掌外侧的口子又被地上的石子给磕开了,血又冒了出来,汤玉更是比第一次伤着脚时还要疼。
  那个女人也摔倒在地上,但是除了嘤嘤的哭声比前面更大声一点以外,连“哎呦”都没有喊一声。
  接着一个老婆子又冲了出来,拉着摔倒的那个女人就打骂了起来。
  “哎呦,你个丧门星哦!老婆子我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哦,当初让你进了我唐家的大门哦!你克死我老婆子的宝贝幺儿不说,这回又要克死老婆子的心肝金孙哦!哎呦喂,老婆子啷个这么造孽哦!”
  造孽,在这边的方言里是可怜的意思。
  那老婆子抓住还呆坐地上哭泣的女人的头发,发疯一样地拉扯着,这时旁边又跑出几个人,连忙拉着老婆子的手,并一边劝着。
  “要死要活地给老子滚远点!敢在我赵秀姑门前闹事!是不是想进山拜大王投胎去!”
  一个中气十足的妇女站在门口大吼一声,门口的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汤玉早就在老婆子打骂开始的时候就爬起来,拍拍屁股等着闹剧结束,只是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心里还颇有点遗憾。
  你们说汤玉为什么不同情那个被打的女人?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作者有话要说:  阿寻最近几章都没有打滚卖萌,看官们都不给留言了么?~~~~(>_<)~~~~ 
  今天上班在单位,忽然闻到一股生大蒜的味道,那浓烈度堪比面前爆炸了一个催泪瓦斯!更悲剧的是阿寻还特倒霉地过敏了,胸闷气短地吐了2回,然后身上起了痘痘。。。呜呜。
  现在才赶在12点前更新。等了一天的筒子们,我对不起你们。。。

☆、18。儿科小护士

  话说这场小闹剧结束了,汤玉也要办正事了。那就是要把她一大早简单处理好的芦苇交给付大爷,顺便看看村里生病的孩子怎么样了。
  那唐家老婆子被付老太一阵吼了之后,连忙拉扯着给付老太赔小心。
  “赵大姐,真是对不住哈!你看我这不是吓瓜了么?不是要在你门前闹的,我们这就先回去想办法,麻烦你家付大哥多想想法子救救我们躲娃儿了!”
  唐家老婆子的孙子叫唐躲娃儿,据说当初她那儿媳妇想躲着她跑回去娘家生孩子。结果走到半路就要生了,后来就躲在油菜地里把孩子给生了下来,于是就得了这么个名字。
  “晓得了!晓得了!娃儿生病要静养,你们都各人回去,再闹莫说我对你们不客气,都走!”付老太还是很恼怒,凶巴巴地说道。
  “好,好,我们马上就走!”唐家老婆子连忙拉着她儿媳妇颠颠簸簸地往自家方向走了。
  “小玉,这时候你一个娃儿跑来做啥子?未然你屋头哪个也出麻子?”付老太打发了唐家老婆子婆媳,又才顾上跟汤玉说话。
  汤玉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