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生那边。京安和柳绮霏在寝室门口分了手。京安住207。柳绮霏住209。
  回到寝室,京安开始整理内务。她将床垫床单都拿出来,在床上铺好,挂上蚊帐,再铺上凉席,然后放好枕头薄被。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杜梅她们三个因为早已经整理好内务,此时都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她们坐在床底下看着京安忙上忙下,曹月华感慨地说:“真没有想到,京安,你自己铺过床垫吗?怎么看着这么熟稔?”
  京安边抚平床单上的细纹,边说:“曾经暑假去北京学雅思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所以会一点儿。”
  “你已经考了雅思了?”龙晓宇一脸惊叹。
  杜梅想要问他们雅思是什么,但是羞于启齿,她害怕暴露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还没有考,只是去学英语。”京安说。
  “其实我也想去学雅思,可是我爸说还早,说如果我真的想出国读书的话,考完高考也不迟。”曹月华抱怨说。
  京安抬起头,对曹月华笑了一下,说:“其实出国留学也不一定就比在国内读书好,我有在国外读书的朋友,他们都是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国外种族界限比我们知道的还要严重,真的在国外读书的话,一定会很孤独的。并且,你想想,你一个女孩子,还这么小就出国,怎么保护自己的安全?我觉得你爸说得对,如果真的要出去,等高考之后,你成年了,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再出去也不迟。”
  龙晓宇说:“京安说的是真的,我也有在国外读书的朋友,他们也是这样说的。”
  曹月华点点头,说:“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我爸不同意,我出不去的。”
  京安闻言,温柔地笑了笑。
  “那京安,你有没有想过出国去读书呢?”曹月华问。
  杜梅也抬头望向京安。
  京安想了想,说:“如果真的要出国读书的话,我也要靠全额奖学金出去。”
  “为什么?”曹月华一脸无法理解的样子:“你家应该很有钱吧?”
  一个人的家庭状况如何,从一个人的吃穿用度就可以看出来。也许杜梅和龙晓宇不知道,但曹月华可是一眼就看出来京安用的那个箱子可是LV的。
  “这跟有没有钱没关系吧……”京安从床上爬下来,开始往桌上摆东西,“如果是花钱去国外读一个三流大学,还不如在国内读一个一本实在呢。”
  曹月华无言以对了。在她的思想里,出国读书是为了让自己镀一层金。但在京安看来,出国读书是继续深造。两个人的观念不一样。
  果然是京安。曹月华心中对京安的敬佩更上了一层。
  其实她误会京安的意思了。京安只是觉得,如果自己拿不到全额奖学金出去,靠花钱去买一个外国三流大学的文凭回来,那个文凭还真不如国内一本大学吃得香。
  “现在说这些干什么……”龙晓宇从柜子里面拿出一包薯片,打开,用餐巾纸包着每个人分了一点,说:“现在才高二,就想以后的事……”
  曹月华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叫做未雨绸缪!”
  “那等会儿去哪儿吃晚饭呢?”龙晓宇不理会曹月华,问道。
  京安一听,便说:“我请你们吃晚饭,为中午缺席赔罪!”
  “好啊,那咱们去吃学校附近那家福聚德吧,那家店子很好吃。”曹月华一听有吃的,马上磨刀霍霍地说。
  “行,就这么定了。”京安笑着说。
  第四章
  晚自习的时候,因为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座位,所以都是自己随便坐。京安和同寝室的女生们坐在一块,靠窗户边的位置。窗户开着,凉凉的晚风吹进来,带来一丝清爽的凉意。
  马老师走进教室,找到京安说:“你去找几个男生一起到图书馆一楼搬书,我们班的教科书到了。”
  “好。”京安站起身,往教室后排走去,对以蒋启光为首的一排男生说:“咱们班的教科书到了,还要麻烦大家跟我一起去搬过来。”
  男生们都没有动,全部望向蒋启光,一副以蒋启光为首的样子。
  蒋启光嘴角噙着一丝坏笑,打量着京安,隔了半晌,才说:“行,既然是大美女来请,咱们就去吧!”
  京安丝毫没有被蒋启光的浑话给惹怒,连一丝羞色也没有,大大方方地一笑,说:“那大家跟我来吧。”
  “有意思。”蒋启光望着眼前这个全校闻名的女生,嘴角轻轻一抿,翘出一个很坏但很帅的弧度。
  因为已经上晚自习了,校园里面空荡而安静。夜风习习吹来,种植在校园各处的树木发出窸窸窣窣的细碎响声。路灯也一盏盏地亮起来。
  京安走在前面,蒋启光带着一群男生跟在后面。男生群众不时传来“靠”、“操”、“妈的”之类的声音。
  虽然早就听闻文科班的男生有些粗痞,但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还是第一次。京安无心偷听男生们的谈话,但他们的声音实在太大,丝毫没有掩饰的意思,各种浑话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停地飞到京安的耳中。
  京安也不是那种乖乖养在闺中的乖小姐,听到这些话也不羞不恼,径直带着他们走到图书馆一楼。
  负责人已经在那里等了,见他们迟迟才来,不由地抱怨了一声:“怎么来得这么慢啊?”
  京安抱歉一笑,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们是文1班的学生,来取班上的书。”
  负责人拿出书单进行清点,拨拉出一堆书,说:“总共13套,语文第三册,数学第三、四册,英语第三、四册,历史第三册,政治第三册,地理第三册,物理、化学、生物第三册,还有一册民族文化,一册生理知识。”
  听到最后四个字,男生们发出一声怪笑。

  012。 准备读书了

  京安无奈地扬扬眉毛,问负责人:“这里每一套有多少本?”
  负责人说:“50本。”
  “我们班有53个人,要麻烦你每一套再给我们班三本。”京安说。
  数了数男生的人数,很快分好了工,一人一沓搬回去。京安也搬了一沓。虽然不及男生的多,但对于女生而言也很重了。
  程轲不由地敬佩一声,说:“厉害!”
  蒋启光搬着书走在京安的后面,安静地看着京安挺直的身子,觉得这个女生和寻常的女生不一样。一般漂亮的女生都懂得依靠自己的漂亮来换取一些便利。但是她却没有,听到男生们的浑话不惺惺作态,依旧大大方方的,要搬书也不啰嗦,搬起来就走,不像其他女生撒娇求男生帮忙。偏偏这个女生知道自己是漂亮的,这一点蒋启光从京安的眼神中就看的出。只是她不把自己的漂亮当做武器或者是盾牌。
  书搬到教室之后,马老师正在教室里面讲话。
  马老师停下来,说:“京安,你们把它发下去吧。”
  京安点点头,叫了同寝室的三个女生帮忙,一起将书分发下去。京安说:“杜梅,你发语文第三册和物化生这四本。月华,你发数学第三册,发完第三册后再发第四册。晓宇,你发英语第三册和第四册,也是先发完第三册再发第四册,别发混了。我发政史地。”
  女生们点点头。
  京安又叫住正准备会座位的蒋启光,说:“蒋启光,麻烦你发一下民族文化和生理知识。”
  蒋启光一脸不情缘地抱怨说:“干嘛要我发生理知识健康啊?”
  京安轻轻笑了一下,反问道:“难不成你让我们女生发?”
  蒋启光被堵得没话说了。
  一般班上发书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重发和少发的情况,京安这一安排,就避免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时间,教室里面因为发书闹哄哄的。有人看到发了两本数学,两本英语,担心地说:“不会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两本吧?”此话一出,教室里面顿时一片哀嚎。
  书很快就有效率地发完了。
  京安早已经把十三套书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这会儿便说:“请各位同学数一数自己手上的书,一共有十三本,自己对照一些黑板上面的书名,看有没有发错的,有发错的,请举手告诉我。特别注意一下数学和英语书,有两册。”
  没一会儿就有人说:“我只有12本,少了一本数学第三册。”
  京安正准备走过去,那个人的同桌忽然说:“第三册在你凳子底下呢!”
  教室里面轰然大笑。
  最后统计,少了一本语文第三册,少了一本生理知识健康。京安马上回到图书馆一楼找到负责人,负责人说:“怎么可能,我按数给你们的,怎么会少,一定是你们在路上弄丢了。”
  负责人是书商的人,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毕竟是自己没有在取书的时候清点一下数目。她掏出钱包,说:“这样吧,我买两本,你把书给我,我给你钱。”
  负责人也只是个拿钱做事的,一般运到学校的书都会比订单上多上十、二十本,一看有外快赚,负责人也爽快地同意了。
  京安拿着书回到班上,把书给了两个少了书的同学。
  京安回到座位上,自己的书已经被柳绮霏整理好了,码得整整齐齐地放在课桌上。京安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柳绮霏将长发捋到一侧,用发绢束起,露出洁白颀长的脖颈。这一个细节很轻易地将她与班上其他女生区别开来。看上去随意而美丽。很多时候,女生们都不清楚自己和别的女生站在一起,为什么会是显得黯然无光那一个,许多女生也许将其原因归于容貌,但其实不然,往往就是这样一个细节。
  在夏茗悠所写的小说《尘埃眠于光年》之中,有过这样一个描写。秋和和一群女生在台上合唱,穿着同样的礼服,梳着同样的发型,偏偏照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却是秋和一个人光彩夺目,其他人都沦为了陪衬。这其中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秋和比其他的女生更美,也不是她的身材比其他的女生更加修长,仅仅是统一的礼服中,她身上的礼服是唯一在上台前熨过的。在同样的一片色调面前,秋和的礼物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