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染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妆染天下-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梁安和赵也齐齐应了一声,对视一眼后从宋临照手中接过了半块兵符,在经过聂音落同意之后,便去点兵了。

    姚深和秦离菡看着聂音落不再开口的样子,就知道她已在心中安排好了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管这次的战争中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也是施礼之后就离开了中军大帐。两人正要分开之时,姚深突然开口道,“三日之内,燕国必会进攻。秦将军,这场战事是姚某第一次作为主将参加的战事,还望将军相助。”秦离菡闻此,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姚将军放心。”眼神交汇的一刻,两人都是定下心来,主帅这么安排自有她的用意,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可以不让主帅失望,不让宋国百姓失望。这场仗,不能输。

    中军大帐中。聂音落仔细地研究着四国的地形图,手中的极品狼毫笔就这么停在半空中,怎么都落不下去,许久,宋临照看不下去了,拿起桌上的另一支笔,在榮城的位置点了下去。“落落,何必犹豫?这榮城,是宋皇放弃的,又不是你放弃的。而且,你已经把梁安他们派去了不是吗?”聂音落把笔放了下去,榮城的位置上被宋临照特意用笔勾了出来,看得更加明显,聂音落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榮城之事,不是空|穴来风,她早就知道夜国最近的动作,虽无殷还守在衢州,夜镜尘也没有丝毫要攻打宋国的意思,可是他不断往四方边境增兵之事也瞒不过她的眼睛,特别是他假借运输粮草又往榮城的方向新增兵五千的事,虽然才五千人不足为惧,可是原来在那边就驻守了夜国十五万将士,这五千,可不仅仅是明面上的五千而已。

    而榮城,虽然算是宋夜两国的边城,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宋国的地界,榮城的百姓,也都是宋国人,宋皇明明早就知道夜镜尘一定会趁火打劫,可是却始终当做不知,不过也是因为榮城的瘟疫刚过之故,把兵力逐渐从榮城撤走,只留下不足十万人,甚至还有三成都是老弱残兵,他这是要放弃这座刚被瘟疫摧残过的“无用”之城了。

    她承认,沣城比榮城好守,也更有价值,如今正是战争的时候,宋国的国库的确紧张,那场瘟疫带来的花销着实太大,如今也没有什么时间来给榮城休养生息,可是就这样一句话不说,让百姓还沉浸在宋国不会放弃他们的感激之中时,就被彻底放弃,那些百姓又该如何?

    “子卿,我始终记得,当年在聂家祖祠,我父亲曾经告诉过我,聂家人,守护的是宋国,是宋国的人民,只要有聂家军在一天,就没有人能伤害宋国的任意一个百姓,没有人能侵占宋国的任意一寸土地。”聂音落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仿佛是想到了当年不过四岁的她被父亲抱在怀中时,听到这话的时候心中那不平静的感觉,抿了下唇,复又说道,“虽然现在聂家军不在了,可是我还是聂家人,只要我还在一日,就没有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宋国的百姓去送死,若非我现在不能离开岐陵,我当真是想自己去榮城的,可是,如今只能如此了。”

    宋临照哪里会不明白她的意思呢?其实,他们在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就知道,宋皇不仅仅是打算放弃榮城的百姓,连那守城的十万将士也打算放弃了。瘟疫这东西,在古代的确可怕的很,宋皇如此决绝,连一条活路都不给榮城的百姓留下,大半都是这瘟疫的缘故。虽表面安抚,连宋润流都亲自去榮城坐镇,但还不是在一个月前就离开了,如今他也是得了一个贤名,可是他这一走,也让宋皇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弃了榮城。这件事说不上来对错,身为一个帝王,总是要选择对国家更有利的一面,只不过,他们两个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有些接受不了而已。

    四国如今基本算是势均力敌,拼的,不过是军队和将领的能力,还有国家的财富而已。毕竟这次的战争,可没有一个青山道人出面喊停了,没人知道会持续多少年,四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地无法调节,这一仗,绝对不会是两两对峙而已,燕国在去年就帮楚国攻打过夜国,楚国却又反手捅了燕国一刀,况现在楚国的领兵之人是楚渊泽,他也绝对不会选择和宋国合作,夜国和宋国,则是好多年的老敌人了,很明显,至少在短时间内,四国之间都不会有任何两个国家可以毫无芥蒂地合作,相当于每一个国家现在都要面对明面上的一个敌人,提防着背后的两个敌人,这场仗,绝对比永和二十年的那一场还要难打得多。

    没人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可是无论是谁,都没办法后退,岐陵是宋国最为重要的边城,他们不能离开,也只有派一向稳重的赵也和聂音落最为信任的梁安前往榮城,但愿,可以保住榮城的百姓和那十万兵马吧。

    宋临照握住了聂音落放在桌上的手,四目相对的时候,他只轻轻说了一句话,“无论如何,有我陪你。”聂音落的心猛地一颤,然后反手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

    这乱世中,无论风云几多变换,终有一人,可以与她十指相扣,并肩而行,那么,她便毫无畏惧。


第六十二章 初战起,战鼓声

    永和二十八年,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年号,却在一声声战鼓中被所有人铭记。多年之后,当四国已经不是这个四国的时候,那些活下来的人每每回忆起这一年都会闭目不语,这场战争的确持续了很久,但是最为混乱的就是这一年,让他们记忆最为深刻的,也是这一年。

    就算那些活着的人中有些不是边城的百姓,也不是军中的士兵,也无法忘记当年那漫天的血色。最深入人心的就是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和一封封传往各地的军报,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呼吸的空气都带了血腥味。家家户户都紧闭了家门,就怕自己一睁眼,便成了敌国的俘虏,哪怕是居住在四国都城的百姓,也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那些官员上朝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早,皇帝征兵的圣旨下得一次比一次近,所有人都知道,这片大陆的天,真的变了。

    岐陵。

    两军战鼓同时敲响,姚深和燕国的主将齐汤都穿着一身银色战甲,手执武器,坐在马上。身后,是两国的将士,面前,是刻着边界二字的了忘碑。两边的人都想跨过这道界限,却一直不曾成功,可是这次,究竟成功与否,是不是能够有个定数呢?没人知道,但是每个人此时都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决不能输。

    姚深与齐汤对视一眼,同时拉紧了缰绳,向着对方奔去。两人的坐骑都是上好的战马,速度自是没得说,不过须臾就冲到了对方面前,电光火石的一瞬,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人却已经过了一招。姚深用枪,齐汤用的,恰好也是枪。只一招,两人却是势均力敌。强,在这一招过后,两人心中都只剩下这个想法。错身回到各自军队的片刻,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战意,人生最难相逢,不过一势均力敌的对手而已。原本因为出来的不是敌军主帅而有些遗憾的两人此时都是兴奋无比,眼中,是一样的势在必得,一样的滔天战意,“杀!”长枪一挥,战争的号角也正式吹响。

    两军人马同时冲出,姚深和齐汤也是再次交手,原本的界限模糊,双方都已经不知道自己这是蹋在了哪国的地盘上。只是一心想把自己面前的敌人打倒,此时,他们不是在军营里埋怨训练苦累的士兵,而是为了国家甘愿付出生命的军人。

    “咚,咚,咚。”同时从两个军营中传来战鼓声,两军将士听到的一刻都是激动异常,这是他们主帅在敲鼓,他们的主帅在看着他们的这场战争。他们一定要赢!不知是这鼓声的激励,还是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主帅关注的振奋,两军将士此时略微有些疲惫的精神一震,更加拼了性命地向敌军冲去。

    宋国这边两到三人为一组,一人攻,一人守,或两人守,一人攻,威力比单兵作战厉害了许多。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补上,一时之间,势如破竹。宋国的鼓声也越发地响,似乎在赞赏他们做得好。

    燕国的鼓声沉寂了一瞬,复又响起,只不过这次还加上了琴声,两声相合,瞬间就把宋国的鼓声掩盖了下去。燕国的士兵也在这一刻重新振奋,学着宋国士兵的样子,几人一组,向着对方冲去。

    姚深见此心道不好,一个愣神,臂上便被齐汤的枪刺中了,姚深却根本来不及管这样的伤势,挥起长枪把齐汤的枪挑开,对着宋国军队那边大喊了一声,“全军听令,散开。”此令一出,原本几人一组的宋国士兵都散了去,有轻功好的甚至一瞬间就逃出了燕国士兵的包围圈。

    也就是此时,宋国方向的战鼓声又大了起来,另有箫声响起,与燕国的琴鼓相合之声不相上下。两边的声音都是越来越大,毫不相让,宋国的士兵又激动了起来,那是他们监军大人的箫声,没错,他们在春节那天听过的,当时还吹的可难听了,居然这么快就能吹得这么好听,不愧是他们监军大人。于是,宋国的士兵们,这次振奋的比战鼓刚响起的时候还要厉害,虽然这理由有些奇怪。

    然后,燕国的人就发现怎么都碰不到宋国的人了,这群小子滑溜得让他们都抓不住了,甚至还杀了他们好多人,燕国的人此时都有些抓狂,齐汤见此,也是大喊了一声“全军散开。”这不是傻嘛,燕国人本来就来自塞外,体型比其他几国人要魁梧的多,单打独斗一挑十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么一凑在一起,又没有宋国士兵那一看就练了很久的默契,怎么可能抓得住那些轻功极好的宋国人,不被他们偷袭就不错了。

    话音刚落,齐汤就听“呲”的一声,长枪刺入血肉的声音那么明显,他根本没能躲过。恨恨地瞪了姚深一眼,他把枪刺到他臂上,他就把枪刺到他腿上,这下倒好,他们都受了伤,也算是平局。

    两人对视了一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