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婚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配婚令-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令将眉毛皱成了八字,忽听得吏卒在外道:“来啦来啦!”
  县令闻声霍地起身迎客,而此时南山却已是到了长安狱外。夜禁挡不住她,何况还是在这样一个连武侯都懒得出来巡街的雨夜。
  狱门两侧雕印的狴犴头看着极骇人,南山并没有劫狱的打算,于是翻上屋顶静静候着。
  没过多时,她便见到有人从县廨拐出来,从公服上她能辨出其中一人正是长安县令魏明府。吏卒替魏明府打着伞,而他身边那个自己撑伞遮了头的,穿的是一身常服,很难分辨是个什么人。
  南山觉得他身形和走路姿态有些眼熟,眯了眯眼使劲瞧,瞥见了他腰间一块玉佩,陡然认出了对方——竟是裴良春!
  她心蓦地一沉,十分差劲的预感骤然袭来,不过片刻之间,裴良春便跟着魏明府进去了。
  长安狱外面不过只有两个狱卒,可里面却多的是吏卒,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几乎不可能。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裴良春进去,又回想起那日在裴府,裴良春那般语气不善地说她与朝歌相像,便约莫猜到了几分情委。
  裴良春想要求证她的身份,最简单直接的途径便是从她身边最亲近的人入手,而凤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裴良春进到狱中并没有继续往前,而是十分自然地转过身往刑讯室去,可见他已是长安狱的熟客。多少罗织构陷靠的是严讯逼问,只有审讯者自己知道。
  凤娘已被带去了刑讯室,手脚皆被困住,却并没有皮肉伤。裴良春将她打量一番,也没有兜圈绕弯,径直问道:“你是谁的|乳母?”
  凤娘四下瞧不见,只听得陌生的毫无善意的男声传来,吓得微微缩起肩回避问题:“奴未偷拿金簪,奴是真的眼盲,见都未见过那人的簪子,又如何能偷拿……”
  “你是谁的|乳母?”裴良春无视她的回避,又将问题重复了一遍。
  他的声音听起来分外有压迫感,凤娘仍旧缩着肩:“我家娘子是长安县的媒官。”
  “叫什么?”
  凤娘如实回:“我家娘子叫南山。”
  裴良春面无表情:“你当真是‘南山’的|乳母吗?”
  凤娘拼命点头。
  “祖籍哪里?”
  凤娘则又回:“河东。”
  裴良春唇角似笑非笑,不急不忙反问:“河东?”
  凤娘则又拼命点头。
  “不是淮南吗?”
  凤娘用力摇头否认。
  裴良春眸光瞥了一眼角落里的刑具,慢悠悠道:“知道拶指吗?”
  凤娘没有应声。
  裴良春略侧过身,看一眼站在一旁的县令。魏县令被他看得发毛,赶紧指示狱卒上刑具。
  他心想真是倒霉,原本还以为裴御史就过来问问话,没料还要上刑,如此一来,明日肯定是放不出去了!想他好歹也是京县县令,官居五品,却要受制于区区六品的侍御史!
  狱卒很快给凤娘上了刑具,所谓拶指,即用拶子夹手指,疼痛非常,令人求死不能。
  凤娘显是怕极了,她这时已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狗官是要从她口中审出她家娘子的身份呢!凤娘暗吸一口气,亦给自己壮了壮胆:不怕!九年前那般风风雨雨都过来了,还怕这吗?!
  裴良春在高足案后坐下,声音十分平静:“我再问一遍,你是谁的|乳母?”
  狱卒已是十分狠心地开始两边使力拉绳子,凤娘皱眉回道:“南、南媒官。”
  裴良春又反复问了几遍,凤娘的手都快要变形,可她却依旧不松口。
  深谙刑讯之事的裴良春大概摸清了凤娘的性子。这妇人看着柔弱,却并不是好啃的骨头,要她指认南山并非“南山”,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达成的事。
  可他并不着急,他有的时间耗她。又上了一轮刑具,裴良春起了身,他甫往外走,魏县令便连忙跟上来送他离开。
  两人往外走到门口时,魏县令低首小心道:“裴御史,这人不好留啊。瞎子偷拿一看就是诬陷栽赃,这让我很难办啊……”
  “诬陷偷拿……”裴良春颇不屑地哼笑一声,“魏明府,你设计个什么罪名不好,偏挑中这个?人既然进来了,便没有随便放回去的道理,至于办法,你自己想。我需要她指证那条漏网之鱼,你可给我看好她,别让她死了。”
  魏县令眉毛皱成八字,裴良春这小兔崽子,真是块天生做酷吏的料子!
  他心里虽这样想,却因有把柄在裴良春手上,只能唯唯诺诺恭恭敬敬送他走。
  南山仔细听了他二人的交谈声,虽然因混着雨声听得并不十分真切,但她也听明白了一二。南山擦了一下额角的雨和汗,动作极轻巧地爬了下来,简直如同鬼魅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雨夜中。
  后半夜的雨下得像筛糠,南山赶到万年县开化坊东南方向某处宅子时,雨势才渐渐小起来。一晚上她都在不停赶路,此时身上已分不清是雨是汗,她正犹豫时,遥遥瞥见了穿蓑衣戴斗笠的巡街武侯,于是也顾不得太多,直接翻墙就进了宅院。
  府中亮着的灯笼寥寥,南山全不用走弯路便到了她要去的地方。
  这会儿已近五更,不久之后街鼓便要敲响,在那之后,天也会亮起来。而这座宅院的主人,此时房中的灯已经亮起,恐怕已是梳洗完毕,等着去上朝了。
  南山窝在庭院里等着,雨水落在头顶密密叠叠的叶子上,沙沙作响。她整个人将要虚脱,这时那扇门却开了。衣着紫袍的年轻男子从门内走出来,又将门合上。
  他转过身,竟是一眼就看到了黑暗中躲在树下的南山。
  他已许久未见南山。南山今日过来,在意料之外,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惊讶。他比谁都清楚裴良春做了什么,自然知道他利用长安县令逮人的事。
  “回去。”他开了口,“我帮不了你。”
  南山暗暗握紧了拳,她牙根紧了又紧,心中不知是气还是怨。
  可她仍旧低声下气:“求求你,救一救凤娘罢……”
  “裴御史要做想做的事,我素来干预不了。他这次要查的是你的身份,他需要这个机会往上爬,我没有办法阻止。或许我能通过关系帮你递些药给凤娘,让她走得舒坦些。但那样对你无益,越是如此,裴御史对你的怀疑只会更深。”他风平浪静地说完,“必要的牺牲,无可避免。”
  那人说完便面无表情地转过了身,沿着潮湿的走廊往前走。
  南山追了上去。
  那人忽顿住步子,语声沉定了无生气:“朝歌,你不要恨我。”
作者有话要说:
妙鲜包:谁!!!谁在和我的小渠渠抢南山这只熊孩子
来晚啦(我大葡萄牙一定要赢 啊!!!
☆、第23章 【二三】沈凤阁
  长安城的大雨通常会导致两件事的发生——街鼓声闷闷难响,一众朝臣迟到。
  圣人仁慈,并不计较朝臣因为街道泥泞湿滑而迟到一事,于是雨天的朝参总要比往常迟一些。
  天色倦懒,迟迟不明,但这时的光宅寺内已是有好些官员在候着。光宅寺西邻东宫及各官署,是各位朝臣等待朝参开始的地方。佛塔上的铜铃叮叮咚咚,一群睡不着只好早起的老头子你一言我一句地在进行例常的寒暄往来。
  年纪大了睡不了太久,只好以此闲聊打发时光,老头子们嘀嘀咕咕嘀嘀咕咕,角落里却坐着两个例外。
  一个是青春逼人的碎嘴子徐妙文,他素来不参与老头子们猥琐又无聊的话题,其实只是怕一众老头嫌他嘴碎撕他一身粉嫩的皮囊;另一个则是同样青春但天生冷场的御史台官沈凤阁。
  如果说徐妙文近三十岁官居四品已是不寻常得离奇,那这位不过三十五岁就已服紫佩金鱼袋的从三品台官就是双倍的不寻常。
  沈凤阁是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御史台主,据说他是个神算,无所不知,比徐妙文更加禽兽。何况沈台主能文能武,据说飞檐走壁都不在话下,故而也比徐妙文更像妖怪,至于是何方妖怪,便是各有传说。
  沈凤阁的出身是个谜团,有说他是寒门小户莫名其妙得势的,也有说他其实是改名换姓的贵族男,更有甚者说他可能是圣人的私生子。咦?这个似乎不大可信,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心底里认定,当今圣人生不出孩子,更别说私生子了。
  不然怎么连一个子嗣也没有?身为一国之君,一把年纪竟连个储君也无,眼看着是要出大问题的。
  就算早年真的生出一个上不了台面的私生子,也不可能将独苗扔到御史台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罢?
  沈凤阁没朋友。他是个古怪的人,自命清高不和朝中任何派系有所牵扯,当然也就没有任何人情顾虑,纠弹百官全然不必纠结,也不会手下留情。
  更离谱的是,传说三十五岁的沈凤阁是个,呃,处男。
  高贵冷艳的处男沈台主在角落里坐着,吃着光禄寺准备的茶点,同谁也不说话。徐妙文今日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又装模作样地低头吃东西。
  徐妙文憋得很是难受,他眼下分外想将他落魄的密友裴渠捉过来,说一说今早见闻。
  他想得心痒难耐,恨不得赶紧下朝就奔去万年县找裴渠,可朝参偏偏一拖再拖还不开始。
  沈凤阁大概是注意到了徐妙文的目光,于是抬头淡瞥了他一眼,两人视线恰好撞上,徐妙文赶紧扭过头,装模作样继续吃茶。
  与参加常参的官员们不同,京兆其他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员这时早已各就各位开始干活了。但毕竟是雨天,路上往来之人都少了不少,许多衙门也落得一日清净,譬如万年县县廨。
  裴光本自然是一大早就到,裴渠稍晚,便又被老头子教训了一顿。今日天气不好,加上明日又逢旬假,县廨内的工作积极性很差,态度也都很松懈。在同僚们都掰着手指头等假时,裴渠却还是要风雨无阻地出去巡街。
  那边紫宸殿的常参,百官正议论着长孙济的案子;而裴渠站在县廨门口,打了把伞在等他的宝贝学生。
  可他的宝贝学生此时却迟迟不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